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國使團踏上返程,蕭其臻有意迴避柳竹秋,她跑得快,他就慢行,她若減速,他便揚鞭平治,白天只靠僕從傳遞消息,夜間歇宿時也盡量少與她照面。

柳竹秋不知這人在自慚形穢,以為他真生了反感,不願理睬自己。心裏雖有遺憾,卻覺得如此也好,全當了卻一樁風月債,不必再擔心他為情所困,鬱悶傷懷了。

他們經沽源跨過長城,沿路不斷出現逃難人群,之後還遭遇一小股武裝暴徒襲擊。

成員們倉促應戰,經過艱難廝殺消滅了這支三十多人的劫匪,己方也折損八人,重傷兩人。

柳竹秋感覺這些匪寇不是當地人,向路過的難民打聽,方知他們出使韃靼的這一個多月里,北直隸省出現了新的危機。

張欽在遼東叛亂,韃靼大軍南下,京畿一帶籠罩戰爭陰雲。

慶德帝早前聽說京師周邊匪患嚴重,擔心這些匪徒趁亂生事,命兵部抓緊時間掃清京郊的盜賊。

他哪裏曉得這些年吏治敗壞,京畿內的巨盜悍匪都與官府蛇鼠一家,定期向轄區內的官員上繳保護費,故而橫行無忌。

清剿令一出,貪官們不顧形勢藉機斂財,向治下的盜賊加收保護費。

話說在武城到萬全都司一帶的幾個縣城之間活躍着一夥響馬。

領頭的是一對名叫牛陸、牛齊的兄弟,他們作案四五年,手下有數千人馬,四處打家劫舍,是在官府掛了號的大盜。

兄弟倆一直按時孝敬長官,比平民繳稅還積極,長期與捕快們和睦共處。

誰知清剿行動展開后,「照顧」他們的官員稱上司發話,讓他們出一萬兩銀子買「自在」,否則即日便率大軍掃蕩,殺個雞犬不留。

這打劫手段比強盜更殘暴,就是登峰造極的黑吃黑。

牛陸牛齊一時拿不出這許多銀子,被贓官們的無恥激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遼東叛亂的影響力舉起了造反大旗。

不到十天便聚集二十萬流民,大肆燒殺擄掠。

武城一帶城鎮鄉村皆遭蹂,躪,戰火東向遵化,南向霸州,迅速蔓延,去往北京城的道途已被封鎖。

形勢嚴峻,柳竹秋命人整頓隊伍,出發前單獨找蕭其臻商議。

「蕭大人,剛才那些人的話你都聽到了,按正常行進速度至多一天半我們就能抵京。可此一去隨時會遇上流寇,再有一次剛才那樣的劫殺,傷亡會更慘重。我們必須將締約書送交朝廷,絕不能全軍覆沒。」

他們與安臘塔汗簽訂的締約書一式四份,雙方各執兩份。

柳竹秋讓人取出來,與蕭其臻分別保管一份,嚴肅至囑:「往後再遇意外,我們當以逃跑為第一,我若受困你千萬別留下來解救。」

蕭其臻聽了欲待爭辯,被她搶先。

「同樣的,假如你身陷重圍,我也不會冒險去救你,只會有多快跑多快,甚至頭也不回。這麼說,你可明白?」

國事永遠高於私情,假如蕭其臻沒有相同的覺悟,她將非常失望。

蕭其臻像三伏天淋了盆冰水,打着寒顫茅塞頓開。

他衡量大是大非的標準與柳竹秋完全一致,家國情懷遠勝個人得失。因為太在意眼前這個人才差點混淆輕重,得她提醒,感佩激動地想:「人生難得是知己,我既遇到這個知己,做不成夫妻又何妨?惟願我們都能好好活着,與她肝膽相照,我心足矣。」

整肅衣衫向柳竹秋鄭重揖拜:「蕭其臻謹記大人囑咐,絕不違逆。」

柳竹秋鬆了口氣,欣慰還禮,內心也在感嘆:「我素日當他是幹事業的好夥伴,果然沒錯。若將來還能協作共事,真乃人生之幸。」

他們商定完畢,上馬繼續趕路。

沿途

經過若干被兵災摧毀的村莊,一路慘像迭出。

焦黑的廢墟尚在冒煙,殘垣斷壁上血跡斑駁,到處是無人收斂的死難者,還有好些凍餓而亡的孩童……

路遇的難民們哭訴前方有大批流寇出沒,使團嚴陣以待,不敢稍作歇息,馬跑累了才被迫冒險停下休整。

一些饑寒交迫的難民跑來哄搶他們的行李物資,蕭其臻見都是些手無寸鐵的平民,也就隨他們去。

成員們奇怪北直隸駐紮的都是京軍,是成祖留下的家底,也是全國裝備最精良的軍隊,曾在北京保衛戰中頂住了也先大軍的衝擊,怎會鬥不過小小的流寇。

柳竹秋沒有公開譏諷這些刻舟求劍的言論,她常與京城裏的中小軍官來往,聽他們抱怨過京軍的狀況。

承平百年,京軍未經戰事錘鍊,軍備早已廢弛,很多士兵是靠門路進去吃空餉的,騎馬射箭一概不會,每到出操時還僱人頂替,到了戰場上能不一觸即潰?

軍隊也變成了腐敗的溫床,兵屯的田地被軍官們貪占,部隊的軍餉也被他們拿去放高利貸,底層士兵常常缺衣少食,哪有心思保家衛國。

這些弊端像潛藏在人體內的毒瘤,太平時顯現不出,等戰亂似尖刀挑破肌膚,就會露出膿血淋漓的病灶。

她預感這次朝廷若不採取有效措施,暴動將越演越烈,甚至危及國家穩定。

使團動身前蕭其臻讓大夥兒丟棄多餘物品,輕裝前行。

午後西北風越刮越緊,大片彤雲在頭頂聚集,暴風雪呼之欲出。

通常這種情況居民都足不出戶,城中車馬稀,路上行人少。

今天官道上人滿為患,遍地是背包打傘,扶老攜幼的難民和他們的車轎坐騎,逃亡情狀也比之前遇到的更慌亂。

「一支三萬人的匪兵攻佔了崇禮縣,正在周邊燒殺放火,縣城和鄉村的十幾萬百姓都逃亡了。不跑快點,賊兵隨時會殺過來。」

路人正向柳竹秋一行介紹情況,後方突然掀起海嘯般的聲浪。

「賊兵來了!賊兵來了!」

人潮被死亡氣氛驅趕,流速加快,許多腿腳不便或行動遲緩的人被推倒踩踏,慘叫嚎哭經疾風咀嚼,變成更具壓迫感的恐怖噪音,粉碎了所有人的定力。

柳竹秋催促同伴們快跑,等數匹馬過去,她再回頭已看見賊兵的身影。

這些人扎著黑布包頭,穿着搶來的皮裘,像收穫季的農夫高舉利刃在人群中任意劈砍,一個個活鮮鮮的生命伴隨雪花隕落。

罪惡景象激人憤恨,柳竹秋下意識抓緊弓,弩,想起身負的任務,狠狠咬牙忽視這一切,縱馬朝前奔跑。

不斷有人在她眼前跌倒,又被飛快甩在身後,凄厲的哭喊聲表演接力,幽靈似的追隨她。

她不敢想像這些人的結局,以免內心動搖,但在目睹一名懷抱嬰兒,牽着半大小女孩的婦女被馬車上掉落的箱子砸傷,重重摔倒時。她終於忍不住勒住韁繩,緊跟着她的瑞福也趕緊駐馬,與她一道緊張注視那母子三人。

婦女拚命掙扎,連試幾次仍站不起來,看來右腿傷勢嚴重。

她大概料到劫數難逃,絕望抱住一雙兒女仰天哭嚎。路過的逃亡者大多無心旁顧,有的看見她們也因自顧不暇未上前施援。

柳竹秋前後張望,問瑞福:「你看見蕭大人了嗎?」

瑞福說:「他們之前走得快,想必已去得遠了。」

往前數十里就是緊鄰京郊的隆慶州,賊兵想必還不敢深入。蕭其臻能脫險,她作為使節的任務便圓滿完成了,可騰出手來拯危扶溺。

她打馬來到那婦人跟前,取下馬背上的弓、弩和箭筒捆在背上,疾聲問:「這位大嫂,你會騎馬嗎?」

婦人抬頭見是位官爺,

聽口氣要救她們,忙說:「奴家騎過驢,不知和騎馬可有區別?」

柳竹秋說:「道理都差不多,你既會騎請速速上馬。」

她不等婦人回應,伸手扶起她送上馬背,再抱起小女孩放到她身後,叮囑她抓緊母親。

婦人見她舍己相救,哭道:「官爺將坐騎讓與我們,自己如何脫身?」

柳竹秋叫她不必擔心,拍打馬臀,送她們逃命。

瑞福以為主人要和她同乘一騎,忙催柳竹秋上馬,驚見她逆着逃命的人群飛奔而去,急忙調頭追趕。

柳竹秋利索地爬上路旁的山石,等賊兵進入射程便居高臨下射殺。

手上這把弩是金海桐贈送的撅張弩,攻擊區域遠至三百步,還可連續發射,她在草原練習數次已熟練掌握技巧,用於實戰也得心應手,轉眼連斃五賊。

方才逃跑時那種阻塞胸臆的憋悶消失了,世上最令她不能忍受的果然是良心不安,最感痛快的則

是替天行道。

賊兵吃了冷箭,以為官兵來襲,慌忙尋找掩體躲避,暫時停止追殺,讓更多難民有了逃生的機會。

然而好景不長,賊人們很快發現來犯者勢單力薄,再度發起衝殺。

柳竹秋攜帶的箭矢有限,見賊兵距此不足百步,忙動身撤離,準備與瑞福騎馬逃跑。

這時她瞥見又有賊兵接連中箭倒地,看數量對應的射箭者還不在少數。

有了援軍她鬥志重燃,伏在隱蔽處仔細搜尋,發現下方和對面的山石間藏着好些射手,其中一人距離她不過三丈遠。

她向下滑到那人身邊,見是個戴皮帽穿皮襖的少年,看打扮是獵戶。

有人陡然靠近,少年驚慌,柳竹秋一把抓住他拔刀的右腕,低聲說:「別怕,我是朝廷官員。」

她頭戴大帽,著曳撒穿皂靴,是仕宦常見的裝束。

少年看清后收起拔出一半的短刀,恭敬道:「敢問是哪個衙門的官爺?」

他猜柳竹秋在崇禮縣做官,卻聽她說:「我是京里來的,剛和同伴走散了。你知道現在射箭的都是什麼人嗎?」

少年說:「我們是崇禮縣的獵戶,前些天賊兵還沒殺過來,縣太爺就將全縣的獵戶和軍戶集合起來整編成民勇隊,準備抗賊。昨兒城破,隊伍都被衝散了,我們這一路還剩下一兩百人,隨逃難人群退到這裏。方才見有人射殺賊兵,管事的叫我們分頭支援,掩護鄉親們逃跑。」

柳竹秋誇獎:「你們管事的真是大仁大勇的英雄,他叫什麼名字?」

少年回道:「他名字就叫戴大勇。官爺,剛才就是您帶頭殺賊吧,小的看您箭術如神,比我們這裏最厲害的射手還高明。」

他以崇敬地眼光端詳柳竹秋和她手裏的強弩,原本恐慌的心情得以緩解。

柳竹秋找他要來一簍弩、箭,爬回原來的高點協助民勇射擊。殺來的賊兵只有百餘人,在強勢狙擊下傷亡迅速過半,被迫倉惶回撤。

等危險退去,那叫二黑的少年帶領柳竹秋找到戴大勇。

此人原是崇禮縣的吏員,流寇來襲時家眷都陷在城裏,如今生死未卜。

他痛恨賊寇,更為無法安全撤離的難民痛心,想帶隊阻截賊兵,可手下人意見不統一,缺少一個能服眾的人物來領導。

柳竹秋通過三言兩語的交流掌握了以上信息,果斷亮明身份:「本官名叫溫霄寒,官居正三品正議大夫,是朝廷派往韃靼議和的使節,回程時滯留於此。接下來請諸位聽從我指揮。」

民勇們生平沒見過這麼大的官,戴大勇猶為驚喜,深揖道:「您就是大名鼎鼎的溫孝廉嗎?小人知道您,原來您如今已做了官,能見到您小人真有福。」

另外一些人也聽過溫霄寒的事迹,

對柳竹秋肅然起敬,紛紛過來拜禮。

柳竹秋看着不斷逃奔的人群,詢問這條路上轉移了多少百姓。

戴大勇說:「連上附近村落的居民,少說過去了十萬人,剛才那些跑掉的賊兵定會回去找幫手,被他們追上,又不知會死多少人。」

柳竹秋沉然道:「那我們真得堵住他們,你知道這附近有易守難攻的地勢嗎?我們速去那裏駐守,等寇亂平息,本官會替你們向朝廷進表請功,凡英勇殺敵者更有重賞。」

知道溫霄寒的人都樂意追隨她,其餘人聽說有賞賜也願冒險。

戴大勇介紹後退一里的山坳道路狹窄,兩旁危岩聳立,易守難攻,可佔為據點。

柳竹秋應允,轉身吩咐瑞福:「我要和他們阻截賊兵,你速去追上蕭大人,請他設法聯絡附近的官兵前來協助難民轉移。」

瑞福急道:「小的跟定大人,哪兒也不去!」

柳竹秋訓斥:「我倆至少要活一個,否則連報訊的人都沒有。」

她很清楚這一決定有多危險,但未曾考慮過為這些素不相識的難民們冒險是否值得。

她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追求,而天下是由一個個黎民百姓構成的,保護他們就是在踐行理想,執行使命。

拖上半日難民們就能逃離追擊,哪怕今日命喪於此,她也想賭一把。

瑞福深知主人的想法,不善言語的她以行動表明決心,轉身將坐騎送給行動不便的難民,回到柳竹秋跟前,直視她的驚詫,斬釘截鐵道:「小的死也不離開您!」

她單薄的面龐呈現磐石般的堅毅,柳竹秋眼眶驀地發熱,情到深處無須言語,伸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點了點頭。

對柳竹秋肅然起敬,紛紛過來拜禮。

柳竹秋看着不斷逃奔的人群,詢問這條路上轉移了多少百姓。

戴大勇說:「連上附近村落的居民,少說過去了十萬人,剛才那些跑掉的賊兵定會回去找幫手,被他們追上,又不知會死多少人。」

柳竹秋沉然道:「那我們真得堵住他們,你知道這附近有易守難攻的地勢嗎?我們速去那裏駐守,等寇亂平息,本官會替你們向朝廷進表請功,凡英勇殺敵者更有重賞。」

知道溫霄寒的人都樂意追隨她,其餘人聽說有賞賜也願冒險。

戴大勇介紹後退一里的山坳道路狹窄,兩旁危岩聳立,易守難攻,可佔為據點。

柳竹秋應允,轉身吩咐瑞福:「我要和他們阻截賊兵,你速去追上蕭大人,請他設法聯絡附近的官兵前來協助難民轉移。」

瑞福急道:「小的跟定大人,哪兒也不去!」

柳竹秋訓斥:「我倆至少要活一個,否則連報訊的人都沒有。」

她很清楚這一決定有多危險,但未曾考慮過為這些素不相識的難民們冒險是否值得。

她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追求,而天下是由一個個黎民百姓構成的,保護他們就是在踐行理想,執行使命。

拖上半日難民們就能逃離追擊,哪怕今日命喪於此,她也想賭一把。

瑞福深知主人的想法,不善言語的她以行動表明決心,轉身將坐騎送給行動不便的難民,回到柳竹秋跟前,直視她的驚詫,斬釘截鐵道:「小的死也不離開您!」

她單薄的面龐呈現磐石般的堅毅,柳竹秋眼眶驀地發熱,情到深處無須言語,伸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點了點頭。

對柳竹秋肅然起敬,紛紛過來拜禮。

柳竹秋看着不斷逃奔的人群,詢問這條路上轉移了多少百姓。

戴大勇說:「連上附近村落的居民,少說過去了十萬人,剛才那些跑掉的賊兵定會回去找幫手,被他們追上,又不知會死多少人。」

柳竹秋沉然道:「那我們真得堵住他們,你知道這附近有易守難攻的地勢嗎?我們速去那裏駐守,等寇亂平息,本官會替你們向朝廷進表請功,凡英勇殺敵者更有重賞。」

知道溫霄寒的人都樂意追隨她,其餘人聽說有賞賜也願冒險。

戴大勇介紹後退一里的山坳道路狹窄,兩旁危岩聳立,易守難攻,可佔為據點。

柳竹秋應允,轉身吩咐瑞福:「我要和他們阻截賊兵,你速去追上蕭大人,請他設法聯絡附近的官兵前來協助難民轉移。」

瑞福急道:「小的跟定大人,哪兒也不去!」

柳竹秋訓斥:「我倆至少要活一個,否則連報訊的人都沒有。」

她很清楚這一決定有多危險,但未曾考慮過為這些素不相識的難民們冒險是否值得。

她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追求,而天下是由一個個黎民百姓構成的,保護他們就是在踐行理想,執行使命。

拖上半日難民們就能逃離追擊,哪怕今日命喪於此,她也想賭一把。

瑞福深知主人的想法,不善言語的她以行動表明決心,轉身將坐騎送給行動不便的難民,回到柳竹秋跟前,直視她的驚詫,斬釘截鐵道:「小的死也不離開您!」

她單薄的面龐呈現磐石般的堅毅,柳竹秋眼眶驀地發熱,情到深處無須言語,伸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點了點頭。

對柳竹秋肅然起敬,紛紛過來拜禮。

柳竹秋看着不斷逃奔的人群,詢問這條路上轉移了多少百姓。

戴大勇說:「連上附近村落的居民,少說過去了十萬人,剛才那些跑掉的賊兵定會回去找幫手,被他們追上,又不知會死多少人。」

柳竹秋沉然道:「那我們真得堵住他們,你知道這附近有易守難攻的地勢嗎?我們速去那裏駐守,等寇亂平息,本官會替你們向朝廷進表請功,凡英勇殺敵者更有重賞。」

知道溫霄寒的人都樂意追隨她,其餘人聽說有賞賜也願冒險。

戴大勇介紹後退一里的山坳道路狹窄,兩旁危岩聳立,易守難攻,可佔為據點。

柳竹秋應允,轉身吩咐瑞福:「我要和他們阻截賊兵,你速去追上蕭大人,請他設法聯絡附近的官兵前來協助難民轉移。」

瑞福急道:「小的跟定大人,哪兒也不去!」

柳竹秋訓斥:「我倆至少要活一個,否則連報訊的人都沒有。」

她很清楚這一決定有多危險,但未曾考慮過為這些素不相識的難民們冒險是否值得。

她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追求,而天下是由一個個黎民百姓構成的,保護他們就是在踐行理想,執行使命。

拖上半日難民們就能逃離追擊,哪怕今日命喪於此,她也想賭一把。

瑞福深知主人的想法,不善言語的她以行動表明決心,轉身將坐騎送給行動不便的難民,回到柳竹秋跟前,直視她的驚詫,斬釘截鐵道:「小的死也不離開您!」

她單薄的面龐呈現磐石般的堅毅,柳竹秋眼眶驀地發熱,情到深處無須言語,伸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點了點頭。

對柳竹秋肅然起敬,紛紛過來拜禮。

柳竹秋看着不斷逃奔的人群,詢問這條路上轉移了多少百姓。

戴大勇說:「連上附近村落的居民,少說過去了十萬人,剛才那些跑掉的賊兵定會回去找幫手,被他們追上,又不知會死多少人。」

柳竹秋沉然道:「那我們真得堵住他們,你知道這附近有易守難攻的地勢嗎?我們速去那裏駐守,等寇亂平息,本官會替你們向朝廷進表請功,凡英勇殺敵者更有重賞。」

知道溫霄寒的人都樂意追隨她,其餘人聽說有賞賜也願冒險。

戴大勇介紹後退一里的山坳道路狹窄,兩旁危岩聳立,易守難攻,可佔為據點。

柳竹秋應允,轉身吩咐瑞福:「我要和他們阻截賊兵,你速去追上蕭大人,請他設法聯絡附近的官兵前來協助難民轉移。」

瑞福急道:「小的跟定大人,哪兒也不去!」

柳竹秋訓斥:「我倆至少要活一個,否則連報訊的人都沒有。」

她很清楚這一決定有多危險,但未曾考慮過為這些素不相識的難民們冒險是否值得。

她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追求,而天下是由一個個黎民百姓構成的,保護他們就是在踐行理想,執行使命。

拖上半日難民們就能逃離追擊,哪怕今日命喪於此,她也想賭一把。

瑞福深知主人的想法,不善言語的她以行動表明決心,轉身將坐騎送給行動不便的難民,回到柳竹秋跟前,直視她的驚詫,斬釘截鐵道:「小的死也不離開您!」

她單薄的面龐呈現磐石般的堅毅,柳竹秋眼眶驀地發熱,情到深處無須言語,伸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點了點頭。

對柳竹秋肅然起敬,紛紛過來拜禮。

柳竹秋看着不斷逃奔的人群,詢問這條路上轉移了多少百姓。

戴大勇說:「連上附近村落的居民,少說過去了十萬人,剛才那些跑掉的賊兵定會回去找幫手,被他們追上,又不知會死多少人。」

柳竹秋沉然道:「那我們真得堵住他們,你知道這附近有易守難攻的地勢嗎?我們速去那裏駐守,等寇亂平息,本官會替你們向朝廷進表請功,凡英勇殺敵者更有重賞。」

知道溫霄寒的人都樂意追隨她,其餘人聽說有賞賜也願冒險。

戴大勇介紹後退一里的山坳道路狹窄,兩旁危岩聳立,易守難攻,可佔為據點。

柳竹秋應允,轉身吩咐瑞福:「我要和他們阻截賊兵,你速去追上蕭大人,請他設法聯絡附近的官兵前來協助難民轉移。」

瑞福急道:「小的跟定大人,哪兒也不去!」

柳竹秋訓斥:「我倆至少要活一個,否則連報訊的人都沒有。」

她很清楚這一決定有多危險,但未曾考慮過為這些素不相識的難民們冒險是否值得。

她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追求,而天下是由一個個黎民百姓構成的,保護他們就是在踐行理想,執行使命。

拖上半日難民們就能逃離追擊,哪怕今日命喪於此,她也想賭一把。

瑞福深知主人的想法,不善言語的她以行動表明決心,轉身將坐騎送給行動不便的難民,回到柳竹秋跟前,直視她的驚詫,斬釘截鐵道:「小的死也不離開您!」

她單薄的面龐呈現磐石般的堅毅,柳竹秋眼眶驀地發熱,情到深處無須言語,伸手搭住她的肩膀,微微點了點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柳竹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柳竹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