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取經也是能造假滴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取經也是能造假滴

由於西方教弟子們不但不配合演戲了,還派出幾位菩薩先行一步,將沿途小妖們盡數收服。故而唐三藏一行人後面那段旅途,是相當安逸,沒出半點意外就來到靈山腳下。

遠遠望去,靈山已經出現在眾人眼前,只差最後一步,便能取得真經,功德圓滿。

這時,觀世音菩薩又來了。菩薩來此目的很簡單,是奉佛主之命,讓唐三藏做好準備。

做啥準備,自述一路走來的千辛萬苦,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

還九九八十一難吶,一路上加起來也就十幾難,多是自導自演的,何來這麼多劫難。

菩薩意味深長的說:「劫難不夠是取不了真經的,汝自行想清楚了,再上靈山不遲。」

觀音交代完,轉身就離開了,留下一頭霧水的唐三藏。

這下子,可把唐三藏給難住了,他扳着手指頭數來數去,算是自己不堪入目的種種經歷,也只有十幾難,其它六七十難從何而來?

猴子、豬頭、沙僧、小白龍也都在攪盡腦汁,回憶一路上經歷的劫難。

豬頭眼前一亮,問曰:「師傅,你在車遲國的時,從馬上跌落下來,那算不算一難?」

「嗯??這自然是要算一難滴!想那一跤,摔得為師全身骨頭都鬆了,到現在還疼。」

這思路一打開,一伙人立馬就全明白了,把過往點點滴滴全翻出來,籌劫難。

「小和尚,在烏雞國途中,下了場暴雨,把我等淋得透心涼,也該算作一難。」

「嗯嗯嗯,對對對,這絕對是一難。回想起那場暴雨,記憶猶新,現在都渾身發涼。」

「師傅,在離開寶象國的時候,你吃壞了肚子,連拉數天,也該算作一劫。」

「正是此理,為師差點都命喪於此,妥妥的是一厄難。」

取經團為了籌齊九九八十一難,把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搬出來了,那叫討論得熱火朝天。

可即便如此,劫難也還是不夠,差了二十幾難。

劫難不夠,那就現場製造些劫難嘛!

猴子靈機一動,在唐三藏腳下一點,憑空出現個小土坑。

三藏一時不察,一隻腳陷入土坑之中。

猴子連忙上前扶起,幫他拍去腳下塵土,關切的問:「小和尚摔著沒有,疼不疼?此劫命中注定,在劫難逃,是為命數。」

三藏秒懂,恍然大悟:「哎喲~~真是疼煞我也,竟有如此厄難,想必也是天數使然。」

豬頭又走過來,不經意間將唐僧輕輕撞了一下,後者腳下不穩,打了個踉蹌,噗通一下,跌坐在地上。

不用多說也知道,這又是一難。

沙僧端著一缽水來,一個失手,潑得唐僧滿身是水。

呵呵~~又是一難生成。

在西行取經團共同努力下,一番騷操作后,終於把九九八十一難全部湊齊了,眾人這才收手。將劫難添油加醋的用紙筆記下,準備去靈山交差。

這一幕,自然逃不過漫天大能的耳目,眾仙對此嚴重鄙視。

三清自然是吩咐弟子,將此番所見所聞全都公佈出去,讓世人都知道西方教的賊臉。

女媧娘娘笑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了,一個勁的反諷西方教出人才啊!

准提、接引都面面相覷,

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求快點結束這出鬧劇。

玉帝昊天和王母瑤池滿臉失望,謀划來謀劃去的西遊殺劫,最後就是這?

如來佛主抹了一把頭頂冷汗,心想:這群傢伙太無恥了,真虧他們做得出來!

但事已至此,為了儘快把西行取經善了,佛主最終還是選擇捏著鼻子認了。

雖說西行這事儼然成了三界笑柄,但最後的結尾排場,該做的還得做。

佛主頒下法旨,讓西方教眾僧按照計劃行事,營造一種西方極樂世界的感覺。

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曲徑旁紫芝香蕙。

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犧松立枝頭,渾如煙捧玉。

彩鳳雙雙,青鸞對對。向日一鳴天下瑞,迎風耀舞世間稀。

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

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

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青松林下列優婆,翠柏叢中排善士。

西行取經團大搖大擺的走上靈山,一路儘是美好。

前有優婆塞、優婆夷、比丘僧、比丘尼出來相迎,後有四大金剛列隊等候。

眾人心情也放鬆了許多,知道此番定是被佛主認可,不會再有什麼差池。

大雄寶殿上,佛主穩坐高台,數十菩薩、上百佛陀、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甚是壯觀。

唐三藏一行人來的殿堂,倒也相當循規蹈矩,不敢大意。

這正是:挑禪遠步三千水,飛錫長行萬里崖。念念在心求正果,今朝始得見如來。

「弟子玄奘,拜見佛主,拜見各位菩薩,拜見各位師兄。」

唐僧對如來倒身下拜。拜罷,又向左右再拜。各各三匝已遍,復向佛祖長跪,將通關文牒奉上。

如來對於金蟬子十世身那是相當有意見,只覺得見過笨的,但還沒見過如此愚笨的。一路走來,把好端端的西遊取經搞得烏煙瘴氣,丟盡了自己的臉,也丟盡了西方教的臉面。若不是最後收尾工作沒做完,佛主都想一耳光扇飛唐三藏,哪涼快滾哪去。

但想歸想,面子工程還是要維護的。

如來拿起通關文牒,仔仔細細的看了起來,不時點頭稱善。

唐三又言:「佛主明鑒,弟子一路歷經艱辛,克服重重困難,共計九九八十一難,現呈與佛主一看。」說着就把早已準備好的劫難文書,遞了上去。

看着滿紙謊言,什麼跌了一跟頭,喝水嗆到了等等的奇葩事件,也都歸為一難。佛主強忍着一耳光扇死唐僧的衝動,努力裝出一副很是欣慰的表情。

這一幕在唐三藏眼中,還以為是佛主認可自己,上前一步,話曰:「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山,拜求真經,以濟眾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賜回國。」

佛主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你那東土,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瀅多誑,多欺多詐。

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

有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

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

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三藏: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說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真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

汝等遠來,待要全付與汝取去,但教那方之人,識得我沙門之奧旨。」

這話簡直沒邊了,把三清治下的東勝神州說成地獄惡土,將西牛賀州描述成西方極樂。

「阿儺、伽葉,你兩個引他四眾,到珍樓之下,先將齋食待他。齋罷,開了寶閣,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東土,永注洪恩。」

二尊者即奉佛旨,將他四眾領至樓下,鋪排齋宴,並皆是仙品、仙餚、仙茶、仙果,珍饈百味,與凡世不同。

取經團頂禮了佛恩,隨心享用。

猴子邊吃還便說:「這次佛主當真好說話,不但沒有責難小和尚,順順利利取得真經,還給咱一頓好吃的。大家吃飽喝足返回東土,完成大業,好各奔東西。」

豬頭滿嘴塞滿食物,含糊不清的回應:「猴哥說得在理,我家翠蘭都好些年沒見了,也不知她過得咋樣。」

唐三藏何嘗不是這樣,他恨不得送回真經后,立馬就回西梁女兒國,與女王和自己生的陳天意一起過幸福的日子。

阿儺和伽葉,也是兩個奇葩,他們身為西方教尊者,貪財之本性不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連唐三藏來取西經,都要乘機敲詐勒索一番。

「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特產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拿回去。」

三藏聞言,頓時一愣,好半天才回曰:「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這麼多年了,還是頭一回見你這般空手套白狼的。」

猴子本打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快快取得經書走人,滿臉賠笑,好話說盡,就差沒有跪地磕頭。

豬頭和沙僧也來苦苦相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可到頭來,阿儺、伽葉二人油鹽不進,鐵了心的要財物,不然就不給經書。

此時見對方遲遲不肯與經書,還要向取經團勒索財物,猴子心裏窩火,當場就暴怒了。

「小和尚,我們去告如來,教他自家來把經與老孫也。」

二尊者倒也不怕,因為他們所作所為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每有人來靈山拜佛求願,都是他倆去收取財物。

佛主對此心知肚明,表示完全理解,併發話: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

畢竟西方教這些年擴張太快,有太多不會法力的佛子佛孫要養活,本生也需要強大的財力去供給。

曾今有西方教弟子下山,途徑比丘,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就這,佛主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見二位尊者有恃無恐,擺出一副吃定你們的樣子。

豬頭又想到好點子了,對唐僧說道:「師傅,既然他們不願意給咱真經,那咱就走吧。反正將來佛主怪罪下來,咱如實稟報就是了。」

唐三藏還沒來得及說話,旁邊的猴子秒懂,拉起唐三藏,一個筋斗就飛走了。

豬頭、沙僧、小白龍也緊隨其後。

這下子,可把阿儺和伽葉嚇呆了。他倆都知道,西方教上上下下巴不得早點完成這丟人現眼的取經事宜,若是最後關頭又被他倆攪渾,眾僧非扒了他倆皮不可。

二尊者苦苦哀求:「聖僧別走,吾等只是同你開個玩笑罷了。」

可猴子等人早就用神通走遠了,哪裏還管這些。

大雄寶殿上,得知這一切的佛主面如死水,沉默良久。

突然,佛主爆喝一聲:「把阿儺和伽葉打入輪迴,讓他們去長長記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截教弟子諸天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截教弟子諸天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取經也是能造假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