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禍水西引

第四百三十六章 禍水西引

一番唇槍舌戰下來,縱有如來和觀音辯解,西方教始終處於下風,全程被謝天虎壓制。

半響,謝天虎拋磚引玉:鑒於西方教屢屢失察,使得人族遭難,故而必須在西牛賀州實行共管制度,由三教弟子和天庭一併加入,參與其中管理。

西方教弟子聞言,紛紛勃然變色。他們費盡心思忙前忙后,就是想擴大影響力,乘機東進。不曾想,一番操作下來,東進沒實現,反被到對方逼得西退,要將部分治理權交出去,這如何使得。

如來佛主當場就怒了:「好你個謝天虎,狼子野心,竟然還想插手我西牛賀州之事。此事斷然不行,你若是執意如此,做過一場便是。」

「做過就做過,師尊和大師伯都待你不薄,誰曾想你被抓后,第一時間就選擇叛變。」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三教首徒多寶道人。

此時的多寶,見長耳定光仙所化的如來還敢大言不慚,也沒慣着他,當即挺身而出,就要與其對戰,那可把如來嚇得趕緊又縮了回去。

多寶一身實力強悍,已經達到准聖中期修為,便是對上洪荒時期的老一輩,也不輸分毫。遠不是根基不穩,勉強達到准聖初期境界的如來可以相提並論的。

而且在截教的數萬年裏,多寶道人一直擔任截教二把手的角色,幫助通天教主處理教中大小事務,威望頗高,有點長兄如父的架勢,眾弟子也對其敬畏有佳。

長耳定光仙如何敢對多寶道人動手,不但是他,多數西方教弟子亦是如此。

眾多西方教弟子,大部分都是當年在封神殺劫中,從截教中被度來的,他們見多寶道人出來,都不敢直視,紛紛往後躲去。

是以雙方還未開戰,西方教陣營就已經大亂,軍無戰心。

見到這般場景,透過虛空觀看的准提和接引都快罵娘了。

准提直接使用神通,虛空穿音給如來,讓其不能退縮,否則嚴懲不貸。

如來無法,又只能再次硬著頭皮出來求情:「大……道友明鑒,西牛賀州乃是我教根本,不容有失,此法萬萬不行。」

多寶道人早就和謝天虎等人商量過了,此番縱然西方教再是理虧,也絕不會讓三教弟子進入西牛賀州。就像是三清也不會讓西方教弟子進入東勝神州一個道理。

此番前來,三教弟子也沒想一口氣吃成大胖子,主要目的仍是推天庭與西方教翻臉,是以多寶道人拋出了終極方案。

「就算我等不參與西牛賀州共管,但天庭統領三界,有責任護佑人族,於情於理也該參與其中。我提個建議,讓天庭和西方教共同管理西牛賀州,防止再有魔頭興風作浪,危害人間。」

這建議一提出,透過虛空觀察的玉帝昊天和王母瑤池,眼睛都瞪大了。他倆一門心思的推動道教和西方教火併,不曾想,道教也可以推天庭和西方教火併,真是風水輪流轉。

可昊天轉念一想,自己推動道教和西方教火併是為什麼,還不是為了從中漁利。此番若是能借道教之手,把天庭的勢力插入西牛賀州,未嘗不是一件實打實的好事。

於是乎,貪得無厭的昊天,不贊成,不反對,不表態,默認了多寶道人的方案。

如來哪敢做主,他又不是西牛賀州真正的掌權者,頂多算是個代理人而已。是以如來閉目不言,

靜等西方二聖發來指示。

准提、接引如何不知三清打算,就是逼着天庭和西方教翻臉,但他倆考慮的是,如何先把三教弟子趕出西牛賀州,然後再掉頭來對付天庭勢力。畢竟天庭弱小得多,將來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其全部趕走。

「師兄,我看不如就先答應他們的要求,反正昊天實力弱小,根本翻不起什麼浪花。」

「阿彌陀佛,眼下也只能如此了,先把三教弟子趕出去再說。」

如來得到西方二聖的虛空傳音,這才睜開雙眼,回復道:「既然如此,烏雞國與寶象國的安危,便交由天庭眾仙負責。」

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烏雞國和寶象國乃是西牛賀州最東邊的兩個國家,將它們交給天庭負責管理,也說明這就是西方教能做出的最大讓步。

昊天大喜過望,哪管什麼得不得罪西方教,先把實實在在的好處拿到再說,連忙傳音下界,讓二郎神君當面答應,順勢就安排部分天兵天將入駐其中。

有道是:千羊在望,不如一兔在手。

處理好諸事,以多寶道人為首的三教弟子便抽身離去,回東勝神州去了。

謝天虎臨走時,還對着觀音看了一眼。後者心領神會,嘴角微微上揚,盡在不言中。

西遊殺劫開啟以來,這還是東方與西方第一次面對面的碰撞,雖然沒有發生大規模戰鬥,但也算是吹響了東方反攻西方的號角,就看接下去的事情要怎麼操作。

西方教弟子回到大雄寶殿,都暗自慶幸,此番厄難算是有驚無險的度過去了,剛才若是真的開打,他們怕是要全軍覆沒。

此時此刻,再也沒人敢去演什麼戲了,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觀世音菩薩、馬元尊王佛、日照王菩薩、普賢菩薩、大鵬金翅雕無一不是西行取經路上的受害者,更有懼留孫和金剛藏被打得魂飛魄散,形神俱滅。

月光王菩薩建議:「咱們誰也別去管唐三藏一行人了,他們愛幹嘛幹嘛,只要能平平安安走到靈山來,就算是阿彌陀佛了。」

這一次,包括佛主在內,所有西方教弟子都點頭稱善。

眾人已經不對西行取經能功德圓滿抱有期待,只求能在這次殺劫中存活下去。

佛主又遵從西方二聖的旨意,免去普賢菩薩五千年面壁思過之罰,算是對觀音之前挺身仗義執言的一種回報。

…………

一念才生百魔出,修行最苦奈寂寞。

西行取經團離了八百里獅駝嶺,繼續西行。他們還不知道,因為獅駝嶺一劫,東方和西方都差點幹上了。

唐三藏帶上金箍后,沒有半點悔過之心,每日叫猴子傳口信與西梁國女王,那含情脈脈的語氣,讓猴子聽了都有些不好意思代傳。

相應的,女王每日做出幾十種齋飯,請猴子帶回去給唐三藏享用,並也帶回口信。

唐僧的一系列騷操作,都被西方教弟子看在眼裏,但沒人願意出面管他,這廝就是個禍害,走到哪禍害到哪,誰和他扯上關係,准沒好果子吃。

是以西方教弟弟人人裝傻,權當不知道的樣子,連佛主也不例外。

佛主甚至已經打定主意,若是西行取經團再遇上什麼困難,向自己拈香求救,也權當不知道。誰愛去救誰去救,本佛爺沒有金蟬子十世身那樣的孽徒。

又經數月,早值冬天。

但見那:嶺梅將破玉,池水漸成冰。紅葉俱飄落,青松色更新。

沿途的妖怪彷彿也變聰明了,知道這唐僧肉一點都不好吃,誰去誰死,避之不及。

取經團順順利利的通過了比丘國,半點阻礙都沒有。

更搞笑的是,比丘國國王聽聞是以男兒身產子的取經人來了,連面都不敢見,直接命人替他們換好過關文書,速速打發出境。

也不知是不是唐三藏經歷過太多,心性變了,膽子也開始大起來了,他竟然突發奇想,問猴子能不能晚上一個筋斗帶他回西梁女兒國,白天再一個筋斗飛回來繼續趕路。

這話說出來,把向來膽大包天的猴子都驚出一生冷汗。

「小和尚你是不是瘋了,這等荒唐事,佛主和菩薩們焉能坐視不理?」

「天意如此,託夢於我……哎喲哎喲~~別念緊箍咒,我不去就是了,哎喲喲……」

一計不成又生一記,從那以後,唐三藏就拚命催白龍馬快點走,強烈暗示:就算用點法力也無所謂。

小白龍簡直無語,當年小和尚嚴格禁制自己使用法力,還口口聲稱西行路上不得取巧,要身體力行。現在為了一己私慾,逼得自己使用法力,簡直是雙重標準,太尼瑪虛偽了!

小白龍也想早點取經回家,開始使用法力小速奔跑,那一日便走了往常一月的距離。

這下子樂得唐三藏找不到北,直誇小白龍能幹,將來福緣滿滿。

又走了許多時日,離靈山越來越近,眾人心中也很高興,都想着早點交差,好各回各家,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生活。

這一日,取經團途徑一片崇山峻岭,但見野花山樹,景物芳菲。

唐三藏心情非常之後,下馬隨手採集幾朵野花,交予猴子,讓它一會帶去給西梁女王。

猴子默默嘆了口氣,低着腦袋,接下花朵,又準備聽唐三藏甜言蜜語般的口信。

「夙世前緣系赤繩,魚水相和兩意濃。不料鴛鴦今拆散,何期鸞鳳又西東!藍橋水漲難成事,佛廟煙沉嘉會空。着意一場今又別,何年與你再相逢!」

「都給你說了,口信越簡單約好,你嘮嘮叨叨說這麼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的話,俺老孫怎能記得住,是不是又想挨一頓緊箍咒了。」

「別別別,你就轉告女王,吾甚至想念她,會儘快完成取經大業,回女兒國與她相聚。」

「早這樣說不就得了嗎,真是浪費時間。」

這時,遠處傳來呼救之聲。

「來人啊,救救我啊……快來人啊,救救小女子啊……」

唐三藏、猴子、豬頭、沙僧、白龍馬互相幾眼,都沒說話,全程靠眼神交流。

半響,唐三藏才說:「荒郊野嶺,杳無人煙,怎生會有人呼救,聽起來還中氣十足的樣子,這鐵定是個妖怪,勿需理她,咱們上路便是。」

「小和尚變聰明了。」

「師傅開竅了。」

「師傅英明。」

「嘶嘶嘶嘶……」

「哈哈哈哈~~這點小伎倆焉能騙得過貧僧,哈哈哈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截教弟子諸天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截教弟子諸天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禍水西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