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遼東三

第一百八十八章 遼東三

漢軍旗目前編練了三萬人,都是前明軍降卒,也分黃,鑲黃,白,鑲白等八旗,只是人數上遠少於滿八旗,孔有德等是隸屬於漢八旗的火器部隊,稱為烏真超哈,在清軍入主中原時立下汗馬功勞,攻城略地,尤其是對江南南明抵抗力量,不遺餘力地追殺,好多地方都和清軍一樣搞屠城,導致整個江南人口驟減,由於他們的功勞,他們和後來的吳三桂一起被分封在南疆大省,事實上我們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讓漢人屠殺漢人,滿人則坐享其成。

孔有德他們現在並不知道,自己以後就是滿人殺漢人同胞的工具,他們不過是明末爛透了的政治軍事的犧牲品,頂頭上司毛文龍被袁崇煥矯詔殺了,沒人為他們出頭,被各地文武厭棄,導致為了一隻雞而反叛朝廷,最後投降后金,給只知騎射的建奴帶去了先進的火器,導致之後后金攻城略地不再那麼困難,大明所依仗的堅城被一一攻破,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被野蠻民族入侵的幫凶。

事實上他們,包括以前投降清軍的各路歷史上的漢奸,內心對處於野蠻民族的滿人,還是不服的,這在以後三藩之亂中可以看出來,如果內心真的服帖,也不會因為削蕃造反,而且一呼百應,從吳三桂到尚可喜,耿精忠和其它漢族將領。這裏面牽扯到文明程度的問題,早期滿族人不是電影電視劇里演的那樣的,而是真正的未開化民族,一個奴隸制社會,和已經習慣於大明半資本主義社會的漢族將領,心理上有天生的隔閡,只是迫於生存形勢不得不低頭而已,只有極少數鐵桿漢奸才是真的完全融入了滿人的社會。

按照盧象升和孫傳庭的看法,這些投降的大明人都是民族叛徒,是人人得爾誅之的逆賊,可在現代人看來,他們仍有一些可同情之處的,至少目前他們還沒在滿人的脅迫下,做出大量屠殺漢人的事,如果當初不是大明對不起他們,走投無路,他們何至於出賣自己?因為這些將領考慮自己出路是一部分,還有一部分要考慮手下那麼多人的生死,所以這裏面多少有些可考慮的因數,金子榮和孔丘認為如果大戰開始,能俘虜他們,盡量給他們一條活路,尤其是大量追隨將領的原大明士兵。

虧了盧孫二人在神兵衛時間長了,認識上已經超越了大多數大明士大夫,因此這事算是馬馬虎虎點頭認可了,就這麼一個小事,事實上會在接下來的大戰中,解救很多漢人士兵的命。

錦州這邊在等待濟州島那邊的消息,而此時范小武已經率船隊到達濟州島,武士集團的兩個主將藤本忠和山口次郎已經等候多時,經過近兩年的收羅,島上的浪人接近一萬人了,開始朝鮮濟州牧懷着崇拜天朝的心情,很是配合,可慢慢發現來的都是倭寇,且島內的治安因為他們而日漸墮落,內心的擔憂與日俱增,暗暗報給朝鮮王李倧,李倧派了自己的親信到島上詢問神兵,穿越者的回答就是,這些日本武士馬上將成為反攻建奴的主力,至於朝鮮王城那邊,矇混好建奴就可以,這些倭寇不會常駐朝鮮,這一點放心就好。

這頓解釋雖然不能消除李倧內心的擔憂,但如今朝鮮境內名義上全是建奴地盤,濟州島有天朝勢力,自己不過就是夾在中間,兩邊都不敢得罪,就是明知這些倭寇燒殺淫掠又能怎樣?只能睜一眼閉一眼,期待大明伯爺能早日幫他趕走建奴就好,所以這邊的武士訓練還算是比較順利的,弱國無外交,就是這樣了,反正朝鮮這個國家幾千年一直到處認爸爸,過去是中國,近代是日本,現代是美國,天生是個做孝子的命。

范小武一來,濟州牧彷彿見到了親爹一樣,趕緊過來請安,當然范小武每回來都會帶些小玩意送給他,從小鏡子到香水服裝什麼的,每次都能讓棒子們歡天喜地,至於招來的倭寇在這裏禍害朝鮮女人,那都不是事,只要伯爵大人來這裏,就是我們朝鮮天大的榮耀。

忽悠好棒子,范小武指揮卸下大量物資補給,藤本忠和山口次郎對主家的崇拜屬於五體投地那種,所有的武器裝備包括糧食物資都是他們在日本做夢都得不到的,現在手下這幾千人,都是他們在日本各處千挑萬選出來的,很多都要走門路才能來這裏,一般浪人根本就沒資格。笑話,這裏一個武士的待遇比日本島一個小蕃主都要好,不是誰想來就可以來的,他們得為主家把好這個關。

美女藤本秀子實際上已經自動代入范小武禁臠的角色,他哥哥藤本忠默許,島上幾個高階武士也是心知肚明,沒人有意見,甚至都怨自己沒有個姣好的妹妹,要是能和明國高官將領攀上親家,那是無上的榮耀,有了這層情感上的聯繫,主家和自己就自動成為一家,因此藤本秀子成為范小武的人,人人感到理所當然。

簇新的自生火銃,都是畢懋康老爺子造出來的,是專門為這些既要重用又要提防的軍隊準備的,比日本的火繩槍鐵筒高至少一兩代,同樣,板甲鋼盔鋼刀,都比日本的甲胄,具足,武士刀要高几代,外加幾十個40火箭筒和60,80迫擊炮,自然讓那些視武器如生命的浪人,感恩戴德,所以在島上的倭寇忠心是不容置疑的。

用現代軍隊體能訓練方法,對近萬倭寇進行體能改造,加上科學的營養搭配,讓他們比同時代武士強壯很多,已經訓練近兩年,可以說他們中每一個人,都可以同時對付三個當時的日本武士,戰鬥力比肩建奴,兇殘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已經和二戰時期日本鬼子基本差不多了。

范小武將這近萬人分成兩個旅,每旅經過選拔,淘汰掉一些暫時不合格的,各有三千五百人組成,分別命名為武士旅和浪人旅,旅長當然由藤本忠和山口次郎擔任,下面的團長營長都是由這兩個推薦,范小武考核後任命的。

所以這樣設兩個旅,是因為本來天津管委會的皇漢們認為,應該在旅順開闢一個登陸作戰戰場,即一路從朝鮮南部登陸,一部從旅順登陸,下金州,復州,蓋州,兩路夾擊直撲遼東瀋陽,可經過管委會沙盤上反覆兵推,感覺濟州島武士集團人數不夠,不宜分兵,而天津基地自己的新軍還需要訓練一段時間,旅順港口固然重要,但如今海軍任務繁重,沒那個能力再開闢一個戰場,北面由盧孫兩個半現代化師,足夠收復遼東,濟州島的武士集團只要控制住朝鮮就可以,其餘都由盧孫兩個師來完成,至於武士集團以後的戰略,更多的是日本方面和南海方面。

於是從旅順登陸的方案被否決了,但兩個旅的架構被保留下來,也便於管委會的控制。

范小武將物資裝備全數發下去之後,特意召集所有以上軍官開會,由藤本做翻譯,將管委會解放整個朝鮮的意圖做了部署,下面的倭寇那個激動,在這裏好吃好喝一年多,總算盼來了主家的任務,一展身手的時候到了,藤本和山口兩個難掩滿臉的喜色,帶着所有軍官對着范小武深深鞠躬,表示一定不負家主的重託,並回頭喝令所有人,有敢臨陣退縮者,自裁以謝罪!底下馬上齊刷刷傳來「咳,咳」的一疊聲應答。

從地圖上看,濟州島到新義州,需要在光州的海南登陸,這段距離不遠,才九十公里,但從光州出發到最北面,一路要經過全州,大田,世宗,清州,漢城,開城,沙里院,平壤,最後到達新義州。這樣一段路就是貫穿整個朝鮮南北,要走八九百公里,而且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如果佔領所有城市,最起碼需要十萬軍隊,還需要大把時間,所以管委會的決定是直接從濟州島海運武士集團到仁川,向東進駐漢城,所以選擇這裏,是受美軍當年登陸的啟發,前後計算大概需要十天時間。

范小武到濟州島就是安排數十膄海船,海運武士集團的,當然安排好之後,他立即通知了朝鮮濟州牧,由他傳遞給朝鮮王李倧,讓李倧做好安排,尤其是防範后金駐朝鮮使者英俄爾岱等人。

英俄爾岱,大清三等梅勒章京正白旗固山額真,和清戶部左參政馬福塔是皇太極派駐朝鮮的兩個全權大臣,此時正在朝鮮王城即漢城,李倧對他們是又恨又怕,后金兩次攻打朝鮮,打敗了以金自點為元帥的朝鮮軍,迫使朝鮮王李倧在三田渡出降,屈辱地向皇太極行三拜九叩大禮,但李倧也好,後來的朝鮮王也好,包括朝鮮官吏上下,內心都不服,看不起野蠻的滿人,皇太極和後來的清朝皇帝要求他們更換明朝衣冠,但朝鮮堅決不從,於是世界史上出現了一個奇迹,大明崇禎皇帝弔死煤山,而朝鮮竟然一直沿用崇禎年號到近代,整整用了265年,可見當時的朝鮮對大明的確是內心崇拜的。

本來皇漢們認為鑒於現代韓國棒子那個德性,不如直接將它併入中華版圖,一直是主流意見,可真正臨近動手,高師成他們開始反對,一個,現在我們主要目標是大員呂宋安南一帶,至少在五到十年之內無法改變,軍隊和管理人員大量缺失,無法多點開花。二個,以朝鮮現階段對大明的忠心來看,只要大明能保證它的安危,它翻不出什麼浪花來,尤其這個仁祖李倧,包括他的繼任者憲宗都是心向大明的,不如駐軍最妥當,等個十年二十年同化了,再合併就可以。三個,如果說日本是精神病患者的話,那朝鮮就是有自卑情結的孩子,是個到處認爹的民族,而且重要性方面不如日本,且物資糧草等嚴重缺乏,如果貿然將朝鮮合併成一省,牽扯我們有限的精力物資太多,還是把它交給大明最妥當,我們暫時做個甩手掌柜就可以。

皇漢們雖然內心極不情願,但現實是穿越者目前真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耗費在朝鮮這樣的地方,說實話,連日本目前都不是主要目標,所有的資源必須用來對付歐洲白皮,把它交給大明去折騰,是最好的方式,這樣我們才可以騰出手來進軍歐美,時不我待,很難做自不量力的事。

管委會經過充分的討論,覺得高師成他們說得對,到大明快三年了,我們連國內都沒完全搞定,現在直接吞併朝鮮日本,會牽扯我們太多精力,影響到更大目標的實現,皇漢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在穿越者強大實力面前,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反骨仔不會失去控制,可以給他們定個軟目標,也就是用二三十年的時間,漸進式融入中華,而不需要急於求成。

這個決定對皇漢們是個打擊,事實上現代人對日韓兩國深惡痛絕,是受他們那種畏威而不懷德的天生奴性影響,主要是因為近代以來中國積貧積弱,歐美白皮科技工業上的成功,造成了這兩個奴才有了脫亞入歐的舉動,抱歐美大腿,從根本上來講,這不能怪他們,要怪只能怪我們自己不爭氣。而本時空則完全相反,這兩個奴才對大明天朝基本是臣服的,所以並非一定要必欲除之而後快,可以慢慢來。

所以此次范小武來佈置,就是先控制好朝鮮王城,和北面的新義州,七千武士,勉強應該夠,然後讓大明軍隊接手,接着就是讓武士集團參與收復大員等地。

日本武士收拾裝備行李僅用了一天時間,這是小鬼子早就演練過十數次的結果,他們生下來就是為了殺人,只要讓他們上戰場,他們就會興奮異常,壓抑了近兩年,這次總算等到了一試身手的機會,每個人臉上都剋制不住滿臉笑意,彷彿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遊樂一般。

野獸出籠,十幾膄海船載着改裝版的倭寇,開始沿海岸線航行,這邊朝鮮濟州牧已經飛馬稟報李倧,此時李倧正為英俄爾岱要他向大清進貢一事為難,皇太極的要求是一百兩黃金,兩千兩白銀,大米一萬石,粟兩萬石,東珠二十顆,百年人蔘五十斛,其實算起來呢並不多,黃金白銀這些都有,關鍵是糧食,朝鮮經過清軍幾次搜刮,全國已經進入飢荒狀態,現在還要逼着交糧,等於是雪上加霜,而且是個無底洞,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而朝中斥和派主張對清強硬,主和派則認為必須忍,但總的來說,此時朝鮮整個朝野對奴隸制的大清還是沒有一點好感的。

當濟州牧情報交到李倧手裏,主和派的承政院左議政吏曹判書崔鳴吉認為,此事我朝鮮最多只當不知道,絕不能參與,看清形勢再說,否則清軍再次來襲,我們危矣。而斥和派的右議政禮曹判書金尚憲則認為此時不起事更待何時?並希望李倧立即秘密召回被發配的金自點,聯合安州節度使林慶業等斥和派將領,迅速將后金戶部左參政馬福塔和固山額真英俄爾岱抓住,送到明軍手裏。

兩派爭執開始,一如大明朝廷黨爭,但又不敢公開,都是在暗裏較勁,搞得朝鮮小朝廷高層左右搖擺,舉棋不定。

李倧也從初時喜悅,明軍終於沒有忘記藩國,變得開始犯愁,到底是呼應明軍好呢,還是作壁上觀?前都元帥金自點他是不敢召回的,一旦被滿人發現,大禍臨頭,關鍵是身邊還有個和后金勾勾搭搭的光海君在,一旦被他得知明軍即將到達,他一定會通知建奴,真的大事不好,所以他思來想去,眼下只有兵使兼安州節度使林慶業可以託付,於是李倧秘密派駙馬都尉申翊聖去聯絡,讓兵使林慶業秘密組織一批士兵,萬一王城有變,立即勤王護駕,保護李倧和一干大臣能逃出王城。

事實上就是默許明軍行動,他們不會幹預,但也不會參與,明哲保身第一,即使朝中斥和派佔大多數,李倧也不敢明著對建奴,他是真的怕了,數次被后金打得屁滾尿流,每次還要受盡屈辱,所以這次雖然由明國伯爵撐腰,他依然只敢暗中通明而已。

朝鮮君臣的表現,早在范小武等人的意料之中,也從來沒想過要朝鮮裏應外合什麼的,用現代的話來說,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的前提!

不過朝鮮兵使林慶業是個斥和派,他接到李倧的密信之後,立即組織起了一萬朝鮮精銳,準備隨時勤王護駕,另外他認為只要明軍真的動手,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由不得大王了,他必須幫助明軍,將后金幾個將領一網打盡,以報朝鮮王兩次受辱之仇,於是他秘密派自己親兵接管了王城幾個城門的防務,並讓兵營時刻保持警戒,靜待明軍到達。

光海君早就得到眼線密保,說濟州島內有倭寇行動,開始並未引起注意,因為朝鮮幾百年來就有倭寇來往,雙方小打小鬧是常事,後來消息越來越多,看起來濟州島那邊很熱鬧,據說還有明人大船來往,才感覺到不大對勁,於是派人秘密前往調查,結果傳回來的情報顯示,倭寇竟然有數千人,還和明人混在一起,而濟州牧居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裏面就有問題了,這麼大的事,按道理李倧應該早就知道了,可他的表現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光海君在某些場合還故意提起濟州島,可每次都被李倧躲閃過去,從種種跡象表明,李倧是清楚這裏面的事的,那麼如果是明人組織的大量倭寇,在朝鮮王的默許下佔據了濟州島,其目的又是什麼?

光海君也不是傻子,稍微想想就明白了,那麼多兇殘的倭寇在那駐紮,尤其是很多明人在訓練,目標不用說,肯定是針對朝鮮滿人的,一如當年毛文龍之東江鎮,想通這一節之後,光海君內心即激動又擔心,激動是朝鮮有希望擺脫滿人控制,擔心的是,明人和倭寇到底是不是滿人的對手,思來想去覺得還是該通知滿人,於是他約見了英俄爾岱,馬福塔,誰想到這兩個朝鮮的太上皇聽了之後,哈哈大笑,明人?倭寇?幾千人?敢和大清鐵騎一戰?真是天大的笑話!

雖然兩個人帶來朝鮮王城的只有一個正黃旗牛錄三百餘人,可明人那點尿性,這一個牛錄就可以把他們打個落花流水,更別說他們還遠在幾百裏外的島上,就朝鮮那地形,走到這都要掉層皮,說不定不用我大清勇士動手,他們就自我毀滅了。

既然滿大人無所顧忌,光海君就沒再理會濟州島的事,可今天他得到內線消息,說李倧召見幾個大臣密商了兩個時辰,據悉是為了濟州島倭寇和明人的事,接着就是聽到王城防務有變動,這說明近幾天可能會有變故,他趕緊派人通知英俄爾岱和馬福塔,建奴得到消息后,英俄爾岱先是前往王宮責問李倧,為什麼調整王城防務,接着提到濟州島倭寇似乎有異動,李倧卻面不改色回答,王城防務是正常調動,若信不過,可以請貴使自己派些人手協助,至於濟州島那邊歷年都與日本有往來,至於是否有倭寇襲擾,沒接到濟州牧的通報,自己也是一無所知。

一下子推得乾乾淨淨,把兩個皇太極的欽差大人氣得不行,不過就李倧被強迫的樣子,能客客氣氣就算不錯了,算了,回去自己準備下吧,馬福塔本身是正黃旗參領,為防萬一,當下決定將一個牛錄一分為二,一百多人保衛自己的府邸,一百多人去加強王城的防禦,這樣安排,即使那些倭寇有異動也不怕,可以高枕無憂。

海上十幾膄海船載着七千倭寇,本來塞不下這麼多人,要分兩次運,可藤本忠和山口次郎一聽不幹了,別到時候第二批次的人輪不上立功,於是找到范小武,說他們日本人矮小,佔地方不大,完全可以擠一擠,一次性全拉走最好云云,范小武也不好反駁,就讓他們能上去多少就多少,結果還真的硬塞進了七千人,當然,這裏面很多人需要站着睡覺的,不過這點困難難不倒大和民族的勇士,只要有仗打,顛倒著睡都沒關係,那個擁擠,連范小武想進艙內看看都根本擠不進去,這小日本堅忍的性格,真不是別人想學就能學得會的。

船長室內,幾十個鬼子軍官全擠在這兒,范小武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藤本和山口一個勁鞠躬道歉,反而搞得范小武不好意思了,別搞那些虛的了,談正事吧,「你們看,兩個旅,一個旅去佔領朝鮮王城,任務比較輕鬆,解決掉建奴之後,撕毀所有后金與朝鮮簽訂的所有條約,保護好朝鮮君臣就可以,另一個旅直取新義州城,控制鴨綠江,不讓建奴向朝鮮逃竄,兩個任務都重要,你們自己選吧」

佔領中朝邊境必然就是殺人機會多,功勞也大,兩個旅長當然搶著去新義州,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都憋了兩年了,不在此刻給主家打江山,好好表現,更待何時?當下兩個誰也不讓誰,爭得面紅耳赤,最後范小武只能用擲骰子決定,結果,藤本手氣差點,他的旅去王城解決建奴特使,山口則一臉笑意得到了率軍佔領新義州,把好中朝邊境的任務。

仁川海灘,三百年後美軍在此登陸,揭開抗美援朝的帷幕,現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十幾膄大木船,沒有登陸艇,放下的都是小汕板,十幾個鬼子擠一船,一起划向海岸,小船剛一擱淺,藤本就第一個跳下水,抽出武士刀,先前一指,高呼一聲「板載!」,接着,更多的武士跳下水開始一起高呼「板載!」

這一刻,站在船頭看着這一切的范小武忽然感覺自己是不是穿越錯了地方?穿越到了二戰戰場?小鬼子果然古今一個德行,就憑他們這一聲呼喊,活脫脫就是鬼子進村!

這裏地勢平坦,很適合登陸,難怪當年美軍選擇這裏登陸,唯一的缺憾是沒有人煙,想像中的朝鮮兵和建奴,一個都沒見着,藤本那句板載真是白喊了,不過這樣最好,登陸作戰中,最怕的就是灘頭阻擊,大部分軍隊損失都是在灘頭這個絞肉機里傷亡的,而現在這裏一片荒涼,除了有幾隻海鳥盤旋在三千多鬼子頭上外,一片寂靜,啥也沒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天降神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之天降神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遼東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