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四

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四

范小武跟着跳下小船,淌水上岸,藤本已經命令建立一個簡易灘頭陣地,在這裏他們需要一兩天時間,卸下大船上的物資。

這裏離漢城距離32公里,沒有馬,只能步行,也沒有寬闊的道路,范小武算了下,大概需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到達,作為一個次要目標,進駐王城並不是很急迫,就目前朝鮮那點家底加上建奴,要想挑戰半現代化的軍隊,等於痴人說夢,所以並不着急,穩妥一點就行。

王城這邊,李倧表面不露聲色。內心卻是焦急萬分,明國伯爵究竟有沒有把握將朝鮮從建奴手中解救出來?他已經讓人嚴密監視后金使者住處,知道他們派出了一百多精銳強行監視幾個城門,這幫野人阻止不了的,只能等,等明國伯爵的軍隊過來,至於自己手下的軍隊,兵使林慶業一定會有所準備,倒不需要太擔心。

的確,林慶業這個時候已然派出大量斥候,密切關注著王城周圍的動靜,只要大明軍隊真的來了,那麼他就有膽子和后金翻臉,畢竟手裏有一萬兵馬,並不怕幾百人的后金騎兵。

范小武和藤本在仁川荒無人煙的簡易灘頭修整了一天,第二天帶足了四五天的乾糧,留下兩百多人一個連的人看守灘頭陣地,其餘三千餘人開始向朝鮮王城方向進發。可能是當初設想的還是簡單了,沒想到這一路上坑坑窪窪,根本沒有像樣的路,當年美軍登陸畢竟有坦克裝甲車開道,而現在他們需要披荊斬棘用雙腿趟出一條路來,幾乎就是來開荒的,真有些措手不及。

林慶業的斥候終於在距王城西面四十裏外發現了一支人馬,但打的不是明國旗號,而是他們不熟悉的紅旗,穿戴的甲胄武器也很奇怪,象是有盔甲,可又沒見過這種樣式的盔甲,手裏拿的象火銃,又有別於常見的火繩槍,人數在兩三千左右,斥候遠遠發現之後,就不敢再靠近,而是飛馬稟報林慶業,城內林慶業獲知之後,猜想八九成該是大王說的明國援軍了,可怎麼就這點人?實在太少了,而且都是步軍,這要是真和騎射無敵的幾百建奴打起來,誰勝誰負?

他當下有些猶豫起來,要不要動手?萬一這支明軍火銃軍隊根本不是后金的對手,那自己這個責任就大了,腦袋搬家事小,還要連累大王,還是緩一緩吧,看看情形再說。

范小武他們好不容易到達漢城十里亭,總算是走出了山區,看着整個旅狼狽的樣子,范小武不顧藤本請戰,當下命令武士旅原地休息,離著太陽下山還有兩三個時辰呢,先吃頓午飯填飽肚子,皇帝不差餓兵,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他以現代的眼光看待,自然有充分的理由,一舉擊敗王城裏面的朝鮮軍和建奴,不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也不能大意,於是幾個現代教官放出了無人機,在一眾鬼子崇拜的眼神中操縱它飛向十多裏外的朝鮮王城。

青瓦台,景福宮清晰可見,按照大明郡王規制建設的朝鮮王宮,看起來還是有些規模的,王城裏面並沒有多少異常,風平浪靜,但各大城門兵力明顯加強,隱約能看到幾個頭戴避雷針的建奴騎兵來來往往,說明建奴已經有所察覺,只是建奴不會知道面臨的不是一個維度的軍隊,縱使加強了警戒也是無濟於事的。

西門處城樓上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佈滿了朝鮮士兵,十幾門火炮排列著,看起來有些威脅,就是不知道這炮能打多遠?這一處將是武士旅攻擊目標,盡量減少傷亡是最要緊的,武士旅自己裝備的82口徑迫擊炮射程只有三千米,60口徑的更短大概也就一公里不到,若是對方火炮能打出三四公里的話,整個武士旅就將面臨很大威脅。

范小武又讓無人機繞漢城周圍搜尋了兩個來回,發現除了零星的哨探活動之外,並沒有大部隊埋伏,自己兩三千人行軍是躲不過軍隊探馬的,顯然朝鮮人內心不想和自己開戰,否則的話,此時必然會多少埋伏些人馬,這樣最好,省得浪費時間精力來掃清外圍。

范小武看了看時間,現在是下午兩點左右,可以開始了,一旁焦急等待的藤本忠終於等到了命令,讓三個82迫擊炮小組前出到距離漢城三公里左右,先將城樓上那十幾門火炮轟掉,藤本立馬「嗨,嗨」回頭叫來幾個軍官,嘀咕了一陣,須彌之後,三個小組,每組十幾個武士,低頭哈腰,扛起迫擊炮迅速前行。

大概距離漢城西城門不到三公里的隱蔽地點,望遠鏡里看來,城樓上對近在眼前的危險應該一無所知,這就是古代目視距離的缺點,不是大批人馬,他們不會有多少警覺,城外幾個十幾個人影晃動,對古代軍隊來說不是野獸就是老百姓,或者是軍隊哨探之類的,反正無足輕重,不會浪費寶貴的炮彈弓箭之類的,更別說還遠在兩三千步以外,除非他們活動到一千步內才會有點反應,所以這三個迫擊炮小組非常順利,到達隱蔽地點后,迅速架起82迫擊炮,然後等著後面的命令。

范小武點頭,藤本立即揮動小旗,「咚咚咚」三聲不太清晰的聲響傳來,三枚炮彈幾乎以肉眼可見拋物線向漢城砸去,接着就是城頭火光一閃,一枚炮彈砸中了城頭,巨大的爆炸聲傳來,煙塵騰起,護城河中也是一道水柱立起,另外兩枚,一枚就砸在護城河裏,一枚估計砸進城中了。

再來,藤本手中小旗飛舞,那邊三個小組又打出三發炮彈,這次還是只有一發打在城頭,兩發飛進城中,接着來,一發又一發的曲射炮彈,越來越密集,可惜這些小鬼子實戰訓練還是不足,僅有幾顆命中城上,不過拜現代炮彈的威力,從望遠鏡看,已經可以看到城頭上被炸得七零八落,搖搖欲墜,剛剛還排列整齊的朝鮮士兵,能站着的幾乎看不見了,旁邊沒被波及的都在大呼小叫,更多的還在望着天上,估計認為是上天在懲罰他們。

其實這時候城裏西門一帶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幾十枚82口徑炮彈落地,那威力不是吹的,直接炸毀了近百間民房,大量朝鮮百姓沒命地亂跑,不知道老天為什麼忽然降下如此可怕的天雷,包括守在城門處的朝鮮官軍和幾個建奴騎兵,都被這突如其來的災難嚇傻了,沒有一個人會認為是剛才城外幾個人影做出來的,所有人的腦袋都被巨大的聲響震蒙了,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

這對於還在發射的三個鬼子小組來說,再好不過,接着打,咚咚的聲音持續不斷,經過十多次發射,小鬼子終於打出竅門來,好幾發炮彈落在城上,炸起一片瓦礫碎片,連帶很多朝鮮士兵騰空而起,死傷慘重,城頭上佈置好的十幾門火炮,也接連被炸毀,甚至沒有一個炮手知道要點炮還擊,而城裏面則更慘,大多數炮彈落到民居,大火隨即騰起,濃煙滾滾,被無妄之災炸死炸傷的百姓不計其數。

城內的寂靜被一陣陣巨大的爆炸聲打破,正在舉行的朝鮮朝會被打斷,李倧及一干大臣被嚇得不知所措,有幾個膽大的出來詢問到底怎麼回事,可這個問題沒有誰能回答,問也問不出一個所以然,幾個大臣見狀慌忙護送李倧往後宮躲,這特么太嚇人了,遠處火光衝天,震撼人心的巨響一聲接着一聲,誰都能感到大地的顫動,誰也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林慶業聽到西門發生連綿不絕的炸響,初時以為地龍翻身,趕忙跑出院外,接着認為是火藥爆炸,但感覺不會連珠炮一樣啊,很快有下屬來報告,西城門遭到天雷轟擊,大量民房倒塌起火,城上火炮被毀,士兵百姓死傷慘重,他愣了一下,又忽然想起剛接到的消息,明國軍隊就在西門那一帶,這突如其來的大災,會不會是明國軍隊在進攻?不會那麼巧啊,剛發現明軍,就發生西城大爆炸,有五六成是他們乾的,於是他稍作鎮定,命令親兵繼續打探,一有消息立刻來報。

范小武見對面城頭上已經看不到人影了,命令藤本把小組撤回來,藤本又是「嗨,嗨」即刻發消息,讓前出的三個迫擊炮小組撤回,然後大家原地等候,要看看炮擊的效果,無人機再次升空,對漢城西城門一帶來回偵查,城裏靠近城門附近已經面目全非,倖存的朝鮮兵和百姓,都在拚命往城裏亂跑,只有幾個建奴騎兵想要阻止亂民,但很難攔住潰散的大量人群,城門樓上是一片瓦礫碎片,炸死炸傷的到處都是,已經沒有幾個還能站着的人。

無人機傳來的畫面顯示,雖然鬼子迫擊炮準頭不足,可造成的效果卻是出奇的好,只要城門處沒人,那麼武士旅就不大會有傷亡,回頭見到一臉懇切的藤本,范小武笑了笑,下達了進城的命令。

藤本把手一揮,早就等得心焦的三千鬼子一躍而起,立即開始按照戰鬥隊形散開,貓著腰慢慢向前,范小武看着這群鬼子猥瑣的樣子,腦海里再次浮現出二戰鬼子的模樣,這特么真的是鬼子啊,哪個年代都一樣!

半個小時,按照現代軍隊改造的武士旅逼近了漢城西門兩里處,若是平地,只要一個衝鋒基本就能拿下,可惜是城池,得把城門炸碎才行,藤本命令幾個40火箭筒小組上前。

這時候城頭上再次出現了幾個人影,這是被長官逼着上城頭收屍的朝鮮士兵,看見城下突然冒出烏壓壓一大片圓帽火銃軍隊,立即嚇得胡喊亂叫,只是底下的朝鮮將領還沒反應過來,就再次遭到了60迫擊炮的招呼,幾十枚炮彈除了幾枚落在城頭,其餘的都掉在城內,火光煙塵巨響再次把靠攏過來的人群驅散,所有人只恨爹娘少生一條腿,不跑在這裏等死啊,這次連幾個建奴騎兵也逃跑了,這天雷太可怕了,不是人能承受的。

跑回去的朝鮮士兵,一層層上報,林慶業總算有八九成把握這是明國軍隊來了,可什麼時候明軍有這麼可怕的火炮了?據說落地就能炸出一個大坑,還伴隨着刺眼的火光煙霧,響聲更是和打雷一樣,看到過的基本都是渾身發抖,魂不附體。不想了,既然是宗主國大軍到達,聲勢如此浩大,死多少人是小意思,關鍵是宗主國大人真有攻下城池的本領就好,看來自己也該動手了,不然就晚了,於是把幾個心腹將領叫來,讓他們立即按計劃放手去做。

英俄爾岱和感染風寒的馬福塔剛聽到西城門連續不斷的炸裂聲,也和其他人一樣以為是天雷炸響,可如此密集,且能隱隱看到火光騰起,煙霧瀰漫,慢慢就感覺不大對頭了,火藥味越來越濃,游牧民族與生俱來的危機感告訴他們,這不是什麼天災,更可能是敵人的進攻,當下開始穿戴甲胄,命令手下親兵護好院子之外,再拔出五十騎,由一個分得撥什庫率領,迅速向西城門增援。

安排好這一切之後,西城門那邊第二次傳來恐怖的爆炸聲,現在可以確定,一定是冤家對頭到了,可到底是誰呢?難道光海君所知會的明人和倭寇真有膽量挑戰大清勇士?真是匪夷所思,馬福塔有病在身,想要出去,被英俄爾岱強行攔住了,即使是明人攻來,我們也有把握擊敗他們,你多休息,我去就可以了,趕緊備馬!

藤本忠回頭對自己妹妹嘀嘀咕咕說了一通話,大概意思就是,你得用自己生命保護好明國家主,哥哥我在前面為你們開路,然後再次朝范小武一鞠躬,抽出武士刀,大踏步往前走去。

幾個小組的40火箭筒已經逼近城門,毫不猶豫朝着城門洞就是十幾發火箭,眨眼之間,電閃雷鳴,先是城門口弔橋被直接打碎,接着漢城西門木製大門被打得支離破碎,又是幾發補射,沉重的大門終於頂不住如此虐待,砰砰,轟然倒塌,露出漢城還在燃燒的街道,而城門兩旁赫然倒卧著幾十具朝鮮士兵屍體,這些倒霉蛋是為了躲避迫擊炮彈才擠在城門洞的,哪知道如此厚實的城門都頂不住鬼子的轟擊,他們一下子全成了城門的殉葬品,被40火箭筒直射給炸死在門洞裏。

城門洞開,可是弔橋也被同時炸爛,護城河三丈多寬,怎麼過河?剛才只顧一頓輸出,卻沒想過要把弔橋保留下來,鬼子就是鬼子,到哪都是一根筋,現在好了,隔河相望,又沒有挖土填土的工具,三千多鬼子就只能眼巴巴看着河對岸敞開的大門,這特么叫啥事?

迫擊炮炮擊已經停止了,西城門一帶除了死的傷的,幾乎沒有活物在這裏了,任憑裏面幾十間草棚在燃燒。正黃旗分得撥什庫率領着五十個馬甲朝這裏趕來,一路上看到的都是一群群衣衫襤褸逃難朝鮮人,夾雜着丟盔棄甲失魂落魄的士兵,這五十個勇士直接砍翻了幾十個,但阻擋不了潮水一樣涌過來的人群,他們現在寧可做別人的刀下鬼,也不願被天雷驚嚇死,無奈之下,分得撥什庫只得讓手下躲開一邊,待大批人群逃離以後再前進。

哪知道他們這一等,等來的卻是按明朝戚家軍模式訓練的朝鮮精銳,五千朝鮮軍由兩名副將率領,騎兵步兵戰車炮兵一應俱全,遠遠見到頭戴避雷針身穿黃釘甲的清軍,直接將他們半包圍起來,並吶喊著衝上來,氣勢不可謂不足。與此同時,還有兩千朝鮮人包圍了英俄爾岱和馬福塔的住所,也在氣勢洶洶地進攻,另外則安排了三千人將朝鮮王宮保護起來,以免大王出事。

朝鮮兵怪叫着衝上來,五十個正黃旗馬甲,一看就知道這幫二五仔又反了,當即抽出隨身武器迎上前去,一陣乒乒乓乓金屬撞擊聲響起,沖在最前面的幾十個朝鮮士兵,僅僅一合,就被建奴快刀斬亂麻,砍翻在地,後面指揮的朝鮮副將臉色鐵青,趕緊指揮另一隊人馬上前,可惜,論武勇,十個二十個朝鮮兵也不是一個大清勇士的對手,又是一盞茶的功夫,幾十個朝鮮兵已經躺倒在地,後面的開始被嚇得連連後退,那副將急了,喝令放箭,根本不管還有百餘自己人沒退下來。

一陣箭雨過後,上百朝鮮士兵倒地不起,十多個后金馬甲也是掛滿箭枝,只是除了倒下五六個外,其餘的建奴帶着滿身的箭還在衝殺過來,而後面的建奴已經在拉弓放箭,幾十支離弦重箭立即飛馳而出,幾十個身穿重甲的朝鮮騎兵從馬上倒撲而下,前心後背被穿透,一時間逼退了朝鮮士兵,要不是地方狹隘騰挪不開,這幾千朝鮮兵很可能被幾十個正黃旗馬甲打出缺口來。

同樣在英俄爾岱那邊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這次朝鮮人直接先用火炮轟開了館驛大門,連帶轟倒了幾處高牆,第一輪炮子就打死打傷二十多個后金勇士,然後就是和西城門一樣,雙方箭如雨下,后金躺倒了十幾個,朝鮮士兵撲倒了上百人,兩處都在僵持着。

西城門處擁擠不堪,朝鮮人雖然有五千,卻被狹窄的街道阻住,施展不開,而剩餘的三十多個后金馬甲依靠眾多民房,躲避箭枝的同時,尋機射殺砍死朝鮮人,這是現實版的古代巷戰。

被英俄爾岱先期派出的一百多精銳也發現了朝鮮人反水,立馬組織起來反攻,於是整個城內現在喊殺聲四起,亂象叢生,唯獨城外的三千鬼子在大眼瞪小眼,有力無處使,藤本忠已經急得額頭冒汗,幾次回頭望向范小武那邊,深怕家主大發雷霆。

實際上范小武根本就沒往心裏去,什麼叫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某位現代軍事家說過,一上戰場所謂的計劃方案有七八成都會被改變。實戰永遠是變化的,絕不是想當然按計劃行事就能成的,所謂敵變我變,才能真正考研一個將領的臨機應變能力,他就是要看看藤本是不是真的是個合格的領導人。

藤本擦了擦滿頭的漢,回頭用日語大喊,會游泳的過來,把火銃放下甲胄脫下,跟着我游過去!說着他第一個拔出武士刀,用衣服將刀鞘綁住,脫去半身板甲鋼盔,跳入護城河,向對面游去,後面緊跟着幾百個鬼子如法炮製,脫去甲胄鋼盔什麼的,也用衣服綁住刀鞘,然後直接越入河裏。

朝鮮的護城河和他們建築一樣都是縮水版的,和大明京師護城河比起來狹窄多了,三丈多也就十多米,划拉幾下幾百個鬼子就都到對岸了,然後就是一個托一個拉的,慢慢爬上岸,虧了城門一帶被近百炮彈犁了幾遍,沒有了士兵把守,甚至連百姓都沒有一個,哼哼哈哈的傷兵倒是躺滿一地,就是沒有一個還敢起來戰鬥的,只能眼睜睜看着一群渾身濕透揮舞著鋼刀的鬼子從身邊經過。

幾百鬼子進城,藤本將武士集中起來,分成幾股,向聲響最大的地方殺去,又安排上百個身強力壯的,一邊守衛到手的城門,一邊去拆朝鮮人的門板竹梯什麼的,反正夠長夠寬能夠到河對岸就好,要將它們搭在護城河上,以最短時間搭建出一座簡易橋樑來。

不得不說范小武沒看走眼,藤本的反應體現出了作為長官應有的素質,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相信在以後的戰鬥生涯中,他會快速成長起來。

幾百名鬼子武士,根本不顧身上濕透,渾身泥巴,叫喊著沖向還在膠着狀態的朝鮮人和清兵,完全不分敵我,反正只要是穿着軍服,拿着武器的,就一刀揮去,現代高碳鋼,碰上鐵刀鐵槍,等於砍瓜切菜,很快地上就滾滿了頭顱,幾個建奴騎兵上來還想比拼一下刀術,哪知道自己的兵刃碰上倭刀,直接斷成兩節,後來,就沒有後來了,不是頭顱飛起,就是胳膊腿沒了,要不就是前後透心涼,基本都是一刀斃命,倭寇的兇殘在此刻貼身肉搏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僅僅片刻功夫,西城門處三十幾個建奴一命嗚呼,連帶上百個朝鮮士兵也被一起冤死,而日本武士則只有十多個傷亡,都是被箭枝所傷的,沒有一個是因為近戰而死,可見日本人的刀法的確有過人之處,簡單實用,不象我們中國好多所謂的武術那樣象舞蹈般花里胡哨,日本刀法基本都是招招致命的殺招,當年倭寇幾百人幾十人就敢深入我沿海各省,燒殺搶掠,搞得大陸軍民談虎色變,真不是靠嘴巴吹出來的,即使是戚繼光編練戚家軍,那也是七八個對付一個倭寇的鴛鴦陣,完全是以多欺少的戰法,最後才勉強打敗了倭寇,說實話,要是只用單兵對陣,那絕不是日本亡命徒的對手。

朝鮮軍的副將見前面根本頂不住這批濕漉漉,渾身泥巴的倭寇,真嚇著了,自己都想反身逃跑了,又猛然想起林慶業說的讓他來接應倭寇和明人的事,趕緊隔着潰兵高聲用中文喊「對面可是明國伯爵大人,我等受命來接應明國大軍」,連着喊了幾遍,深怕對面聽不見,還好,那些倭寇總算停止了屠殺,暫時收手,看來這些人不是敵人。倭寇在濟州島,都在學習中國話,明國,大軍,伯爵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詞語,所以對面這一喊就大概明白了,殺了他們百多個,竟然是自己人?管他呢,殺都殺了,等伯爵大人來了再說吧。

另一路鬼子跟着聲響也殺到了英俄爾岱的館驛,館驛外面圍着兩千朝鮮兵,就是用炮轟開了也沖不進去,清軍騎射和格鬥水平真不是他們可比的,所以一直在外面瞎忙乎,此時誰也沒想到自己後背出現了上百浪人,鬼子一看這麼多人在那打打殺殺,立即渾身打了雞血,直接從朝鮮人後面開始屠殺,隨着鋒利的倭刀光芒閃過,一顆顆人頭滾落,僅僅片刻功夫,才反應過來的朝鮮兵,已經被打通了包圍圈,一百多朝鮮兵成了倭寇的犧牲品。

館驛這邊也是一名朝鮮副將率領,本來和建奴正黃旗上百人打得難分難解,哪料到後背突然殺出一群倭寇,一下子包圍圈被打破,死傷慘重,而裏面正在廝殺的建奴也看見好像來了援軍,更是越戰越勇,前後夾擊,把這些朝鮮樣子貨打得抱頭鼠竄,副將一見壞事了,傷亡已經超出承受底線,潰散已成定局,趕緊先溜吧,自己的命才是最要緊的,當下不管不顧,直接開溜,下面軍士一看,主將都跑了,那他們還在這找死啊?還不趕快跑?

跐溜一下,全跑了,連幾門小炮都扔下了,於是上百倭寇和正黃旗建奴面前突然空了出來,現在是倭寇和建奴面對面,幾個建奴還想上前打招呼,哪知道鬼子根本不理這一套,揮舞武士刀就沖了過來,這幾個建奴猝不及防,當場被倭寇斬殺,後面的建奴一看,不對頭啊,趕快頂住,於是同樣一擁而上。本來大家都在和弱雞朝鮮士兵打,而現在則是突然間硬碰硬,彪悍的大清勇士對陣狂野的日本武士,玩命的碰上不要命的,當然是難解難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天降神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之天降神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