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接到大本營的電令后,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雖然對抽調五個師團去關內有些腹誹,可想到另有兩個師團即將從國內開赴滿洲,這抵觸也就降低不少,便同笠原幸雄、池田純久兩位正、副參謀長連夜研究起如何快速調集兵力增援華北來。

「閣下,現在營口、葫蘆島、秦皇島、塘沽等港口已為民眾黨空軍所炸毀,渤海灣內已調集不到足夠的船隻來承擔運輸任務,再考慮到海上航程遠近和所需要的時間以及要面對的來自民眾黨武裝空中的威脅,海路已然不通!」參謀長笠原幸雄對照地圖分析道,「陸路入關有三條通道,但此前在民眾黨空軍對遼西、冀東的空襲中,均遭不同程度破壞。其中,東部通道北寧線上錦西至唐山之間的大小橋樑均被炸毀,要想完全修復至少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中部由熱河平泉經寬城、喜峰口、遵化等地至北平的通道,也在空襲中毀損嚴重,需要半個月以上時間的清理;西部從熱河灤平經古北口、密雲、懷柔至北平的通道,也同樣遭到破壞,需經十天左右的清理才能恢復通行。但從華北目前局勢看,若沒有我部援兵的支持,華北方面軍要想撐過十天也很困難。」

「從目前掌握的情報看,此番對遼西、冀東實施轟炸的民眾黨空軍來自山東方向,而對灤平經古北口進行轟炸的則是來自綏遠方向。」負責情報工作的副參謀長池田純久補充道,「這應該是民眾黨山東方面的空中力量在封鎖渤海灣、打擊遼東和朝鮮兩半島的同時,不足以將打擊範圍擴展到平北至熱南之間。或者,是敵人戰機航程不足以實現從綏遠到渤海灣東岸,而將有關任務交由山東方向的敵空航空兵完成。」

從包頭機場向東至秦皇島的直線距離就約有八百公里,往返一次加上其間滯空周旋的距離,將使航程高達兩千公里左右。但若是向東擴展至遼東半島、朝鮮半島,那往返航程將達到三千四百公里以上。儘管民眾黨武裝列裝的戰機很是先進,且日軍至今未能獲得其有關性能數據。但池田純久卻堅信敵軍戰機航程不超過三千公里。

「池田君,你認為敵人戰機航程不足,那判斷依據是什麼?」梅津美治郎轉頭對池田純久問道。

「理由很簡單。」池田純久解釋道,「以支那民眾黨武裝同帝國之間的仇恨狀態。若其擁有大航程戰機,恐怕帝國本土,特別是西海岸地區,早就遭到大規模轟炸了!而現在,哪怕在美軍空襲帝國本土之後,民眾黨空軍仍未從山東半島起飛轟炸帝國本土。這說明,至少民眾黨武裝認為其空中力量不足以威脅到帝國本土!」

「理由雖簡單。卻有說服力。」梅津思量片刻,點了點頭,以示贊同,隨即又決定道,「派出部分皇協軍,修復北寧線和經喜峰口入關的通道。聲勢不妨造得大些,把民眾黨空軍的注意力吸引到東邊。另外,抽調得力工兵部隊。全力搶修經古北口入關的通道!爭取在三天之內恢復使用!五個師團也要儘快出動,務必在兩天之內全部趕到灤平,做好入關作戰的一應準備!」

關東軍這邊忙着選擇入關路線。調集兵力,而華北方面軍的岡村寧次等人在得到大本營和關東軍的分別來電后,也如釋重負,一掃此前的頹廢,重新振奮起來。

「大城君,給吉木、土橋、七田等各部發報,命令其按原定方案退守后,務必堅持三天時間!告訴他們,只需三天,關東軍五個師團便可開赴關內作戰!」岡村好象也恢復了方面軍大員應有的精氣神。發號施令起來。

「閣下,在支那民眾黨武裝空中、地面部隊都占明顯優勢的情況下,僅有五個師團是不足以改變華北局勢的!」或許是即將遠赴澳洲任職的緣故,華北方面軍前參謀長安達二十三的話也就直白了許多,「五個師團只可暫保平津等地一時無虞,而要想頂住來自民眾黨武裝百萬大軍的壓力。徹底改變華北的態勢,至少需要再投入三、四十萬帝國精銳!」

「安達君,在帝國多處征戰的情況下,要想再調集三、四十萬精銳投入華北,這談何容易……」岡村寧次長嘆一聲后,神情落寞地搖頭苦笑道,「在南洋作戰所獲豐碩成果的吸引下,南下政策已可同帝國奉行已久的大陸政策分庭抗禮。而隨着民眾黨武裝的強勢崛起,加上南下政策效果日益顯現,大陸政策也必然日趨勢微。而現在,大本營能及時抽調關東軍五個師團已屬難得了……」

安達二十三即將到澳洲赴任,不管其是否願意,至少在別人眼中,他身上已被打上了「南下」的標籤。加上岡村言語間又對大本營的政策意含指摘,安達也就沉默起來。

日軍進軍南洋不足一年,南下政策所取得的成果就使日本國內有相當一批軍政要員們沉醉其中。很多人意識到,在中國戰場上能得到的,基本上都能在南洋獲得,而在中國戰場上所得不到的石油、橡膠、大型重工業等,也能在南洋獲得。

更重要的是,日軍在南洋所遇到的阻力遠小於在中國戰場上所遇到的。在日本方面有意識的引導下,英、法、荷、美等國殖民地的民眾,有不少人將日軍看作「殖民解放者」,竟對其到來持歡迎態度。在這種情況下,耗時長、投入大,物質所獲雖有,但得到的仇恨、敵視更多的中國戰場,也就容易被日本國內軍政要員們逐漸忽略。

作為侵華日軍高級將領中少數具有戰略眼光中人之一,岡村寧次自然清楚在民眾黨武裝東、西兩方合力攻擊下,華北將會出現何種結局。但作為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卻無法推卸日軍大本營賦予的權責。一旦華北失守,第一個受到責難的便會是岡村!哪怕是為了減少將來所要面對的責難,岡村這個老鬼子也不得不為堅持更長時間而絞盡腦汁。

從日軍大本營到中國派遣軍,從華北方面軍到其下的各部日軍,一眾大小鬼子頭目都在在為華北的局勢而憂心忡忡,但在民眾黨這邊。卻為出戰一日來的戰績而歡欣鼓舞。

一日之間,護衛軍不但控制了衛河以南的豫北地區,還掌握了黃泛區以東豫東全部,並沿平漢線向南推進至新鄭。沿隴海線向西推進至伊洛河東岸。

而人民軍則不但控制了關中大部,還在晉北、察南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其中,晉北除了恆山東部的廣靈、靈丘兩縣已為**掌握外,陽高、天鎮、渾源等縣已盡入人民軍之手;察南一帶,張庫汽車公路線以西、桑乾河以北,包括逐鹿在內的廣大區域也被人民軍所控制。

「這大規模裝甲集群突擊的威力可真不一般,一日之內長驅兩、三百公里不說。豫陝方向和晉察方向,都在突破日軍前沿防線后,又向縱深突入了一百多公里!」傍晚時分,在人民軍總部接到前方戰報后,周明遠咋舌嘆道,「怪道小鬍子和老毛子在蘇德戰場上大打坦克戰,這玩意攻防一體,突擊作戰確實厲害!」

「這是我軍第一次在對日作戰中使用主戰坦克。出其不意之下,戰果自然也大些。等小鬼子反應過來,構築起反坦克工事。再埋設上反坦克地雷,我軍的推進速度可就沒今天這麼快了!」趙振中雖也為有關戰果感到高興,卻並未失了分寸,笑着提醒道,「你既然提到蘇德戰場,那就應該知道,蘇德戰爭爆發后,儘管德軍的打擊很突然,可蘇軍就憑着此前在邊界上構築的工事,硬是讓德軍的裝甲突擊在第一天裏只前進了五、六十公里!若是小鬼子也採取了有效防範措施。那我軍的推進速度同樣也會打折扣!」

關中日軍原本正忙着追擊八戰區殘部並為搶先進入西安做準備,在遭到人民軍打擊之前根本就沒有構築什麼防禦工事;而晉北、察南、豫東、豫北的日軍,雖在前沿構築了一些永固工事,但基本上都是防範民眾黨武裝炮擊和步兵突擊的,也沒有反履帶式戰車的工事。這也是民眾黨武裝全面出擊第一天就能獲得如此戰果的一大原因。

「這倒也是!」周明遠點了點頭,思量之後。卻又道,「不過,憑我空軍所具有的優勢,採用空、地一體突擊,即便小鬼子有了防備,每天也應該突進百公里左右。再說,憑日軍現在的力量,恐怕不等他們構築起象樣的反坦克工事,我們就要會戰平津了!」

「先生,明遠,我們現在就會戰平津?」正因物資調運相關事宜來向趙振中彙報的鄒德貴,剛進門就聽到了周明遠所說的後半句,驚喜地咧嘴笑道,「要是早點拿下平津,我們在北邊再開通一條東西向的通道,這物資運輸可就快多了!我也能多睡幾個安穩覺了!」

「那也要確定關東軍南下的時間,做好將其殲滅的準備才行!」趙振中回了一句,又關切道,「接下來這十天半個月確實很忙,不但要穩定關中,更要向河南調運大量的救災物資。可忙歸忙,德貴你卻不能把身體搞垮了!每天飲食要保證,睡眠也至少要保證五、六個小時!若是你自己保證不了,我找專人盯着!」

或許是興趣,也或許是特長,自從先後負責護衛軍、人民軍後勤以來,鄒德貴將一應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從無差錯。並且還根據趙振中的指示,與民眾黨地方政府協作,在以往幾年裏將對災民、難民的救助安置工作承攬了大部分。此次民眾黨大舉出擊,在地方政府工作人員一時無法就位的情況下,人民軍總後勤部和各參戰單位不同級別的後勤輜重部隊便承擔起了對災區民眾救助的前期工作。在保障部隊作戰物資到位的同時,大量的糧食、衣物通過各級後勤部隊運送到災區,並開始向災民、難民登記發放。

「先生放心!我這身子骨結實著呢!要是有人盯着吃飯、睡覺,那反倒不自在了!」鄒德貴嘿嘿一笑,拍著胸脯應承完后,又道,「現在關中已基本被我軍掌握,有大批救災物資已經運抵咸陽、西安一帶,並正準備繼續東運。不過。一些逃難到西北的關中民眾想及早返鄉,這雖然能減輕隴東當地政府的壓力,卻會增加我軍穩定關中的困難,是不是等過一陣再讓這些民眾返鄉?另外。根據前方部隊後勤部門報告,有不少河南民眾在向西逃難,是不是和海川那邊說一下,讓護衛軍加大收容災民、難民的力度?若是西行的災民、難民和小鬼子的敗兵碰上那可就糟了!再說,等過兩天打通了隴海線,這運到關中的物資就能東運河南,犯不着讓河南民眾向西跋涉!」

「關中民眾可暫緩返鄉。期限暫定為一個月。這個問題你可找雲逸幫忙解決。由他通過政府部門來做好登記、疏導工作,緩解民眾情緒。需要山東局協助的事情,你先擬份電文,等我審閱后再以中央名義下發!」趙振中三言兩語把事情交代清楚,又拍了拍鄒德貴的肩膀,笑道,「不管是隴海線,還是平綏線。抑或是平漢線和津浦線北段,用不了多久就都能打通!到時候,你鄒掌柜可就輕鬆多了!」

「那敢情好!」鄒德貴哈哈一笑。忙又問道,「先生估計,大概需要多久?」

「打通隴海線也就是今後兩、三天的功夫。至於其他鐵路線,若是不出意外,也就十天半個月吧!」趙振中思量著說道。

進入關中作戰的日軍共有六個師團及一個戰車集群,但在人民軍重兵出擊下,位於渭河北岸的第3師團被全殲,第35師團在撤向朝邑的途中被人民軍第三集團軍截殺大部;而渭河南岸日軍遭受人民軍空軍數番空襲,戰車集群和各師團重裝備幾乎損失殆盡,加上第二集團軍向臨潼推進時給日軍第36師團造成的打擊。致使渭河南岸日軍出現一萬四千多人的傷亡。

這前後加起來,日軍已損失了兩個多師團的兵力。即便吉木、土橋率關中日軍縮退守潼關至函谷關一線,加上從陝南調到隴海線的第40、第58兩師團以及從洛陽撤出的59師團,也不過七個師團十三、四萬兵力。

而人民軍東進的兩個集團軍即便留下幾個步兵師固守關中,其出關東進的兵力也將在十六萬以上。加上護衛軍沿隴海線西進的第一集團軍葉盛部,總兵力仍將在二十萬以上。這二十萬精銳中有三個裝甲師。其強悍的攻擊力足以將日軍防線撕裂,再加上有空中配合,在兩、三天內擊敗由疲兵、殘兵組成的十多萬日軍並非不能。

在華北,岡村寧次手中除了已經半殘的駐蒙軍外,便只有第27、第110兩個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1、第3、第4三個旅團,還有部署在南苑機場的第8直協飛行隊和用於對佔領區加強控制的憲兵隊,總兵力不過七萬多。

在平綏線,平漢線、津浦線等方向,有榆林戰區已經投入的第六、第十一、第十二等三個集團軍,以及濟南戰區投入的護衛軍第三集團軍,還有正在魯北整裝待發的護衛軍第二、第五兩個集團軍,共六個集團軍近八十萬兵力,以五個裝甲集群向心突進的方式,足以在短時間內橫掃兵力空虛的華北!

八十萬對七萬,加上六個航空師配合,人民軍、護衛軍兩廂配合,在十天半個月內打通有關路段是完全有可能的!

現在打確實沒問題,可趙振中、周明遠卻不想立即把華北給拿下,而是想先解決南、西兩邊,以進一步削弱華北方面軍兵力,迫使岡村寧次求援,待關東軍南下之際再命護衛軍大舉北上,實現會戰平津並殲滅關東軍援兵的目的,減輕其後出關作戰的阻力。

如此部署雖類似於圍城打援,卻又不完全是。在趙、周兩人的預想中,關東軍增援兵力是一定要殲滅的,冀中、察南等地的小鬼子也是要打掉的,但為了避免把北平這一千年古城給打成廢墟,對於岡村這個老鬼子,民眾黨武裝卻是要對其網開一面。

當然,民眾黨並非是要毀棄「雖遠必誅」的宣言,也無意於和岡村這個老鬼子搞什麼談判,只是想以重兵攻擊的方式,逼迫其另選通道自行撤退罷了。

要掌握好其中的分寸,難度確實不小。

在抗戰爆發前,根據當時的統計數字,不包括北平,僅河北、天津便有兩千九百多萬人口。雖說此前幾年,因日軍驅趕民眾消耗護衛軍物資,已有近千萬民眾或逃入護衛軍控制區,或輾轉逃往西北,可河北、平津等地留下的民眾仍有近兩千萬人。

若是民眾黨武裝推進得慢了,華北日軍便可構築起有效的反坦克工事,為關東軍入關作戰贏得時間。一旦關東軍五個師團真的進入華北,雙方激戰之下,那河北、平津等地近兩千萬民眾必將遭受更為嚴重的兵燹之苦!戰後民眾的安置和重建工作也必將曠日持久,要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

但若是民眾黨武裝推進過快、打得過猛,迫使岡村寧次過早率部退向關外,關東軍援兵必然不會南下。這卻又增加了民眾黨武裝其後進軍東北的難度。畢竟,小鬼子在關外已經營了十多年,構築了大量的地上和地下永固工事。若是其往地洞裏一鑽,那民眾黨武裝解決起來可就費時費力了。

況且,黑吉遼熱四省之地雖說人口不如河北、平津多,可根據31年時的統計數字,卻也有兩千八百萬左右。即便九一八之後有大量出關人口逃回關內,可這些年下來,其總人口也絕不會低於兩千萬。雖說關外人口密度低,可若是關東軍完好無損,再加上華北方面軍退至關外的殘部,那民眾黨武裝和小鬼子打起來同樣難免波及到當地民眾。

權衡再三,趙振中、周明遠等人才最終確定了「剪除羽翼,迫敵增援,殲滅援兵,逼岡外逃」的作戰方針。這也是護衛軍第二、第五兩個集團軍共三十萬大軍在魯北按兵不動的原因所在。(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里河山別樣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萬里河山別樣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