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養生之道

第49章 養生之道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撤兵回國已經一年有餘,皇都迎來第二年的盛夏。這天下朝之後,皇帝一如既往,坐著步輦從開皇殿去大內長春殿給母后請安。宮女掀起門帘,德光邁進西側耳房,只見母後述律平穿著紫色薄紗裙,頭上挽了高高的雲髻,上面插著金花銀簪,正坐在窗下的榻上修剪宮女剛剛摘下插在陶罐里的鮮花。陶罐塗著赭黃的彩釉,下半部用深褐顏料畫出菱形的花紋,上半部只有底色,正好襯托奼紫嫣紅的花朵。述律平從裡面輕輕拈出一枝盛開的紅梅,這是這個季節難得一見的稀罕品種,本來應該到冬天才開,可是精心養護下就可以夏天開一季冬天再開一季。她拿起榻几上的剪刀把它的枝剪短了一小截,重新插回瓶中,把頭朝後仰著,重新上下打量。聽到腳步聲,她抬起頭,用潮濕的絲帕擦了擦手,笑吟吟道:

「皇帝下朝了?」

「兒子給母后請安。」

「你其實不用每次一下朝就來,大臣們上完朝,一定還有好多事情等著你談,晚些兒來不礙的。事情多不來都沒事,明天再說也不晚。」

德光知道這話言不由衷,母后一定早早就在這裡等著自己來向她報告呢,要是不來不大失所望才怪。

述律平今年五十八歲了,皺紋越來越多,頭髮日漸稀少,而且大半都染上霜花了。可是她的身體卻出奇的硬朗,耳不聾眼不花,頭腦清楚敏捷。她每天用來消遣時光的最大樂趣不是插花賞景、閑聊說笑也不是含飴弄孫,而是聽取朝政,參與軍國大事。德光登基八年,八年如一日,除了出兵放馬,每天定時請安,每天報告和請示朝政。太后雖然不坐朝,可是對天下大勢、軍政民政,事無巨細,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這種嗜好成了她最好的養生補品。

德光有時想,母后大概就是因為不想失去這種樂趣,才堅持要自己做皇帝,並讓李胡接班的。大哥太有主見,述律對奶奶也會差了一層。不過德光並不怎麼厭煩事事請示報告,除了孝順,還是由於母后和他的想法往往不謀而合,更重要的是,母后的見識有時在所有的謀臣之上,能為他的執政出謀劃策、拾遺補缺。母后很少粗暴地批評指責、指手畫腳,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對皇帝的想法和決斷加以附和和讚賞,即便有不同意見也是商量的口吻,並沒有讓德光有當傀儡的感覺。德光答道:

「那可不行,應該一早來請安的,怕母後起得晚,才等到下朝。大臣們有事都會等著的。」

「沒什麼事吧?你的臉色不大好,有什麼不順心嗎?」

德光在榻幾另一側坐下,摸著自己的臉頰,苦笑道:

「母后的眼睛真是厲害,什麼也逃不過。」

「朝會上有事嗎?為了什麼?」

朝會上能有什麼?大多數時間都是走個形式,君臣見個面,相互施禮問好,叫做朝賀。就是有事宣布也是事先早都商定好的,有人在朝會上發難是少之又少的事。宮女上了茶,德光端起來,吹著上面飄著的一片碧綠嫩芽說道:

「朝會沒什麼,宣布了幾件事,都是母後知道的,健全南面官的各個衙門、整理漢人的丁賦制度、徵用漢官,加強教育,改善國子學、京學和州、縣學。雖然看得出好多人不以為然,可是都沒有說什麼。」

「是啊,這些都是韓延徽他們提的,是為朝廷好。你們天天嚷著要打代北、山後,打下來怎麼辦?不能搶了就走,也不能按契丹的老法子,總要有套辦法。渤海國用的是他們原來的那一套,韓延徽說那一套並不好,還是從漢人那裡學去的,代北、山後要有比它更好的辦法。我看還是他想得長遠。」

「母后太英明了。其實從父皇就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會重用韓延徽他們,並有了南面朝廷。不過從前畢竟漢人還少,好多東西都是只有個初形。說中原大亂、機不可失,天天催著出兵的都是武將,只知打天下,不懂治天下。他們現在也伸手要軍餉了,軍餉從哪來?看不起漢人,誰給他們種田交稅?還總嫌南面朝廷權力太大。」

他說的武將們的頭兒就是李胡,可是不能明說,太後事事明白,但事情一到小兒子頭上就變得是非不分。只聽述律平道:

「沒有反對就說明他們是明白的。國舅帳的事也宣布了?沒有人反對吧。」

德光又一次不得不佩服母后的記性,說過今天要說的事,她一件也沒忘,心道:這是李胡最反對的一件事,被母后壓著同意了,自然不會有人反對。嘴上當然不能這樣說,只道:

「宣布了,母后都做好工作了,誰還會反對,不過倒有人提了個建議。」

「什麼建議?」

「北府夷離堇的魯說,不如以後不要什麼國舅帳了,皇族婚配何必非在一帳中選,應該什麼人都可以,就像漢人似的,宰相之女、武將之女、平民百姓的好人家出身都可以做皇后,公主也可以下嫁隨便什麼人。」

「呸,這不還是反對。有沒有人罵他。」

「他是成心搗蛋,有人撐腰,誰敢罵他。」

述律平一聽就知道撐腰的人就是李胡,便沒脾氣了。所謂國舅帳的事,指的就是正式將忽沒里所屬的帳族歸入國舅帳的事。

忽沒里的爹叫鐸斡里,他的伯父叫拔里諧里,拔里諧里的妻子撒葛只生了兩個兒子,取名敵魯和室魯。後來拔里諧里死了,撒葛只改嫁給了拔懶月椀,又生了五個兒女,其中的二女兒就是當今的太後述律平。因此述律平和敵魯、室魯是同母異父的兄妹,而和忽沒里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契丹從阿保機稱帝開始建立皇朝,皇室的婚姻制度是在過去族與族之間相對固定的婚配基礎上草創的,只規定了皇族和后族,又稱國舅族,世代通婚,皇族和后族共享天下。這是因為述律平對契丹王朝的建立做出了非凡貢獻。這種婚姻制度既是為了保證皇族的權利不外流,也是為了杜絕族內婚的陋習。為此皇族和后族還為自己冠以了姓氏,皇族以本族起源的地方為姓,喚作耶律,國舅族則取了崇拜的人物蕭何的蕭姓。

按照這個規矩,忽沒里一族就處在一個尷尬地位,它和述律平沒有血緣關係,但和述律平的母親有。蕭敵魯和蕭室魯橫跨在兩族之間,將兩族的血脈連接了起來。忽沒里一族官做得最大的就是他本人,他也是最希望能夠堂堂正正躋身國舅族的一個。這並非為了無聊的虛榮,而是直接關係到他的子孫後代能不能與皇族世代通婚,分享帝國半壁江山的大事。忽沒里的小兒子雖然在蕭室魯的大力撮合下和公主定了親,他也得到了蕭姓,然始終名不正言不順。皇帝為了籠絡這個最信任也是最得力的大臣,竭力想圓他的夢。德光雖貴為皇帝,然想做成這件事也並不容易,費了多少心機,才促成大惕隱司提出議案,並得到了太后的支持。而這件事最大的反對者就是太子李胡。表面上的理由是血緣問題,實際上是因為忽沒里為皇帝羽翼,也就成了他的眼中釘,他怎麼肯讓這個死對頭土雞變鳳凰呢。

述律平變成嗔怪小孩子的口氣:

「真是胡鬧。什麼人都可以做皇后,那以後契丹成什麼人的了?我聽說那個什麼李亞子,立的皇后就是個樂戶女子,怪不得他們李家會敗。你怎麼說?「

「朕說讓他寫一個奏章上來交給大剔隱司去議。」

「好,看他寫不寫。用不著理他,你剛才說有心事不是因為朝堂,那是因為什麼呢?」

德光欲言又止,想了想才道:

「皇後過世一年半,下葬也整整一年了,不知道她在那邊過得怎麼樣。明天沒有朝會,兒子準備帶孩子們去靈前祭掃,給她燒一炷香。想起來不免傷心,就叫母后看出來了。」

「難得你這麼長情,溫兒看到一定會高興的。如果她還在,今年應該三十整了吧,這麼年輕,想起來怎麼不讓人心疼呢。你們去吧,替我也燒一炷香。」

「是朕不好,不該讓母后想起這些傷心事的。」

「你不提我就不想嗎?不過皇帝也別總是念著了。溫兒在天上看著呢,她一定希望看到你開心。娘還想著過一段給你物色一個新皇后呢,不是急著冊封,可以先選妃,慢慢看著好才封她。」

「母后,兒子不想這件事,以後也不想再立皇后了,誰也代替不了皇后在朕心裡的位置。」

「唉。」

述律平嘆了口氣。其實德光的話只說了一半,母子再怎麼同心也不是什麼事都可以說的,尤其是關係到李胡。德光的確是想起了蕭溫,也真的要帶孩子們去為她祭掃。可真正讓他不痛快的是剛剛退朝時韓延徽說的一番話。老漢臣痛心地說:

「臣無能,最後一點線索也斷了。穩婆的事看來查不出什麼名堂,皇后的冤臣一時無法替她伸了。」

這件事從去年一回來就由韓延徽暗地裡安排人密查。他們先問了馬尚宮這個穩婆的來歷,馬尚宮說是太醫院薦的。找到太醫局,他們說從前皇親國戚家接生常用她,都說這是契丹最好的穩婆,經驗豐富、萬無一失,從來沒有出過錯。循著太醫局提供的線索找到幾個用過這個穩婆的人家,說的都和太醫局一樣。這條線索就斷了。但他們不甘心,便找穩婆出事前後接觸過的人,沒有別的發現,只能根據記錄找到她的家,卻發現那裡早就空無一人了。問村裡的人這家人去哪了,沒有人知道。只打聽到她的丈夫早就死了,家裡只有一兒一女,兒子十三、四歲,女兒已經嫁人。每次她出去接生都托鄰居照看兒子,最近這次她說要出遠門,把兒子託付外面的親戚照管,家裡就空了。村裡人正在疑惑怎麼這麼久都不見她回來呢。密探們又去找穩婆的女兒和兒子。女兒好辦,嫁到哪裡總有人知道,找到她家,女兒一口咬定好久沒有回娘家了,不曉得母親去哪了。問她有沒有見過弟弟,她說沒有。從她的女兒那裡問出了所有近親的地址,一一去找都沒有結果,各人的街坊鄰居也稱沒有見過這樣一個年輕人。延徽道:

「如果是穩婆乾的,她做這種事只能是為了兒女,即使不是主動也是被逼的,線索只能在她的兒女身上找,可這個兒子就像空氣蒸發了似的沒有了。本來想暗中盯住她的女兒,看她有沒有反常之處,或者她的弟弟會和她聯繫。可是現在連這個唯一的線索也斷了。」

「斷了?這個女人死了?」

「對,被人毒死了,連她的丈夫一起,大概是有人下了毒在飯里或水裡。可是沒有抓到兇手。」

德光當時就是一陣心悸,老漢臣也是同樣的心情,說道:

「這就更說明事情不簡單。可是一時查不下去了。老臣向皇上交待一下,但還是會派人繼續想辦法。」

德光聽了這番話覺得心裡賭得喘不過氣來,更加心疼過世的皇后,也更恨那個幕後下黑手的人。為什麼喪盡天良要除去皇后,難道就是因為她會向太后撒嬌,爭取自己兒子的地位。可是太后明明是偏心的,太子的地位都到手了為什麼還不放過皇后?難道是怕太后變卦?這種事情都做得出來,什麼做不出來呢。有人說太子會等不及順位繼承,說不定會造反篡位,他本來還不太相信,現在是確信無疑了。

見母后無話,德光正想告辭,忽然一陣橐橐皮靴聲在門廊響起,一個人急急火火闖了進來,興沖沖大喊:

「母后,皇上,唐國又亂了,趕快出兵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捺缽王朝之遼太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捺缽王朝之遼太宗
上一章下一章

第49章 養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