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第 2 章

「菁姑娘來了,讓偏廳的丫鬟們擺飯吧!」徐老太太瞧見趙菁進來,正低垂的眉宇抬了一下,趕緊吩咐了站在一旁的丫鬟。

早有懂眼色的小丫鬟上前為趙菁解下了大氅,抖乾淨了上頭的雪珠子,掛到裏間的衣帽架上頭。趙菁臉頰被凍得通紅的,遇到了這裏頭的熱氣,臉就更紅了。

「老太太以後不用客氣,我在前頭吃也是一樣的,白的讓哥兒姐兒等着我來,倒是不好意思了。」趙菁一壁說一壁恭恭敬敬的朝着老徐太太見禮。

這時候幾個坐着的姑娘們也都站了起來,朝着趙菁福了福身子。

大姑娘因是義女,還隨了原來姓孫,名喚玉娥;二姑娘倒是正兒八經姓徐的,單名一個嫻字,一對龍鳳胎一個叫齊嘉寶,一個叫齊慧寶。武安侯常年在外頭征戰,若不是有這些人陪着徐老太太,老太太一個人在家的日子確實冷清。

「我只怕你不肯來,嫌這裏路遠,外頭過來少不得要走一盞茶的時辰,這會子又下了雪,路又滑,明兒若雪更大了,我就讓丫鬟們給你送過去,你是我們府上的貴客,哪能讓你只在外頭隨便吃呢!」

徐老太太說起話來的時候一團和氣,看上去身子骨倒是還算硬朗,只是年輕時候窮苦慣了,並不懂如何操持家務,趙菁這幾日閑着的時候隨便翻了翻書房的賬目,竟是亂七八糟,毫無頭緒。幸好太後娘娘有吩咐,此次武安侯夫人喪葬上的一切用度,由戶部支銀子,並不用這府上一分一厘,要不然的話,光是給她整理賬務,只怕趙菁也要忙破頭了。

趙菁淡淡的笑了笑,坐到了一旁的靠背椅上,丫鬟捧了熱茶上來,她就著喝了一口,身上的涼氣算是散了些。

「我不過就是一個奴才,老太太真是太客氣了,太後娘娘讓奴婢過來,也是幫着老太太理事兒的,並不是給老太太添亂的。如今老太太這麼說,我越發當不起了。」

雖然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別人眼中自是不一般,但她出宮的時候,太後娘娘就已經囑咐過了,武安侯如今正在北疆和韃子對陣,家中出了這樣的事情,作為朝廷一定要體恤臣下,讓他無絲毫後顧之憂。也要竭力讓武安侯府的上下人等,感受到皇恩浩蕩。

這些話在趙菁的耳中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可她私以為再怎樣皇恩浩蕩,只怕也難以彌補武安侯心中的創傷。新婚半日就上了戰場,好好的兒子沒了,還沒能凱旋迴歸,只睡了半宿的老婆也沒了。而身為朝廷武將,武安侯卻連回來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一夜夫妻還百日恩呢!趙菁心裏還真有些為這個武安侯夫人不值呢。

更不值的是,她才死了沒多久,身為武安侯義女的孫玉娥姑娘,便已經又開始在老太太面前討好撒嬌了。趙菁掃了一眼孫玉娥,又垂下了眼皮,她方才雖然也曾給自己行禮,可那種態度,趙菁不說也罷。若是在宮裏,讓她瞧見有這樣行禮的,早就扒了褲子,動了刑了。只是她是來辦喪事的,別的家的家事,還是少管為好。

正這時候,丫鬟們從偏廳過來,回了武安侯老夫人道:「老太太,午膳已經擺好了。」

徐老太太便笑着起身要過去,趙菁跟着站起來,就瞧見孫玉娥端著笑已經迎了上去,相反的,身為徐家正經閨女的徐嫻,反倒獃獃的站在一旁,看着孫玉娥扶著徐老太太走了,只低着腦袋,無精打採的跟在後面。

兩個雙胞胎還小,由奶娘牽着過去,趙菁便跟在她們後面,忽然間齊慧寶轉過頭來,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眨了兩下,笑着對趙菁道:「菁姑姑,我今兒讓奶娘告訴廚房,又做了南乳肉吃了。」

趙菁聞言,倒是愣了一下,她這才記得,前兩日有一道南乳肉放在自己的跟前,她在宮裏守足了規矩,吃飯都只夾跟前盤子裏的菜,因此什麼菜放在跟前,她便吃什麼而已,沒想到卻被這小丫頭給注意到了。

想着她也是一片好意,趙菁自然不會說自己並不喜歡吃肉,只衝着她笑了笑道:「那就多謝慧姐兒了。」

慧姐兒看見趙菁微微一笑,整個人都興奮了起來,臉上的小酒窩都陷了進去,剛留了頭的小辮兒一甩一甩的,甩開奶娘的手,跑到趙菁的跟前牽起了她的手來。

趙菁的手指上有一處凍瘡,被慧姐兒暖融融的手握著,心裏痒痒得難受。

好在一會兒就到了偏廳,眾人都落座了下來,徐老太太自然是坐在主位上的,孫姑娘坐在她的右手邊,徐嫻則坐在孫玉娥的下手,兩個雙胞胎坐在老太太右手邊,接着便是趙菁的座位,正好在老太太的對面頭。

飯菜早已經都佈置好了,雖然比起宮裏的算不得精美,卻也是請了上好的廚子做的。兩個雙胞胎因為年紀尚小,身後都有奶娘服侍著,一人一個,便是有什麼喜歡吃的菜色,也不自己伸筷子,只告訴了奶娘們,奶娘便繞過一頭,用公筷夾到盤子裏,再送到他們跟前。

徐嫻悶聲不響,只吃放在她前面的兩道菜。趙菁觀察過幾日,幾乎每天放在她跟前的,都是不佔一些葷腥的素菜,而且還不是那種時新的蔬菜,都是平日裏用來充數的。

放在老太太和孫玉娥跟前的可就不一樣了,一道清蒸鱸魚、一道銀針炒翅、一道花菇鴨掌、一道蚝油仔雞,那可都是上好的食材才能做出來的好菜色。

趙菁看了一眼,自己跟前放着的是一道南乳肉、一道明珠豆腐;兩個雙胞胎跟前放着的是三仙丸子、奶汁魚片,還有另一人一盅雞汁蛋羹。

很顯然,這菜盤子的放置,其中必定是有些貓膩的,丫鬟們也知道平常大家入座的順序,因此什麼菜放在什麼人跟前,都很是有講究。

趙菁不忍拂了慧姐兒的好意,夾了一塊南乳肉放到碗裏,慢悠悠的吃了起來。她前世養成的細嚼慢咽的習慣,如今即便到了這裏近十年了,也還是沒改掉。

徐老太太並不是高門大戶出生,吃飯大刀闊斧一樣,也唯獨她並不守着規矩,滿桌的菜想吃哪個夾哪個,也不用丫鬟們服侍。孫玉娥便和徐老太太一樣,在飯桌上很放得開,不過大約是因為她喜歡吃的都在自己的跟前,所以瞧著也算守規矩。

兩個雙胞胎還要奶娘喂飯,吃了一會兒便坐不住要走了,老太太也不拘着他們,只讓奶娘捧著個飯碗,一路追着一路還喂他們。這種樣子趙菁已經看過了好幾回了,也懶得說去,各家有各家養孩子的習慣,只是這樣一來,未免太溺愛了些,也太不守規矩了一些。

趙菁吃了幾口,覺得有些飽了,正巧那邊老太太也吃的差不多了,也說飽了,便一起放下了筷子起身。徐嫻聽見老太太說飽,立時就放下了筷子來,再不敢吃什麼,只有孫月娥要放下筷子的時候,徐老太太笑着對她道:「你不着急,再吃些吧,還正長身子呢!」

讓趙菁覺得出乎意料的是,孫玉娥居然應了一聲,仍舊大大方方的,還坐在那邊繼續吃。

趙菁早已經看不下去,走到了外頭大廳里來,丫鬟沏了上一輩普洱,趙菁就著喝了兩口,眼看着午時就要過了,便起身向徐老太太告辭道:「回老太太,外頭事情還有未安排妥當的,我這就先去了。太後娘娘記掛着府上的事情,昨兒派人來傳了口諭,讓奴婢今兒回宮一趟,一會兒便不專程來向老太太辭行了,明兒早上開了宮門,奴婢便回來。」

老太太聽了這話,只一個勁道:「好好,替老身多謝謝太後娘娘,若不是有她的恩典,我們家還不知道要怎麼樣呢!」徐老太太並沒有念過書,這些場面上的話也說不好,趙菁明白她心裏的意思,便笑着道:「太後娘娘心裏還覺得愧疚,侯爺在外頭為國征戰,家裏頭夫人去了,都不能回來看上一眼,這都是為了大雍。太後娘娘還說,等侯爺回來,還要為侯爺物色一個好姑娘,好讓武安侯府早些開枝散葉呢!」

徐老太太一直擰著眉頭,表情肅然的聽着趙菁說話,誰知趙菁剛把這句話說完,老太太忽然就一臉擔憂的張嘴問道:「太後娘娘的心意老身心領了,只求太後娘娘看在我們孤兒寡母可憐的份上,給找個身子骨結實些的姑娘吧!」

這句話差點兒沒把趙菁給逗樂了,可細細一想,老太太也確實愁在了點子上。要不是武安侯夫人身子骨嬌弱,也不可能才過門不到一年,就香消玉殞了。只是這話,又讓她如何去跟太後娘娘說呢!

看着徐老太太一臉期盼的樣子,趙菁也難辦了,只能笑着應道:「老太太別急,如今談這事情還為時過早,將來少不得還是要讓您老人家點頭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侯門繼室養兒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侯門繼室養兒經
上一章下一章

第 2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