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秋風西域―友之才良

第十三篇 秋風西域―友之才良

在文德來到涼州之前,洛陽一帶就聽到不少傳言,說由於董卓長期在涼州作戰,,在涼州的實力和聲望已超過了東漢政府,逐漸不受東漢政府節制。京城當然對其不放心,先後兩次要董卓到洛陽來任職,藉以奪其兵權。董卓擁兵自重,挾羌胡以威脅東漢政府,拒不來京,更不交出軍隊。

特別是近年來,變民韓遂軍攏合隴西的各部羌人,聲勢愈大,董卓藉此更是無視中央政府的詔令。以守土有責為由,聞而不動,近觀其變;文德是一個留心時務的人,對韓遂的名宇早就知道,並且知道他本是西涼下級軍官,被湟中胡人李文侯、北宮伯玉脅裹起了兵,兩年內,他就運謀宰了李文侯、北宮伯玉,以及和他一起被脅裹當領袖的邊章,公然擁兵數萬,虎視西涼。可謂漢末三國除黃巾軍外第一個舉兵造反的豪傑。

文德想起年初時,恩師曾對他談過此人,用兵遠較黃巾詭詐,在西涼四處流竄,煽動各地豪族起事,而自己的部隊飄忽不定,使官軍欲與他決戰而不能。當時,文德稱這是董卓無能或無心理他罷了。因為兩年前,董卓曾討黃巾失敗,被免官。但他善於鑽營,賄賂十常侍,才又被起用。老師並未反駁,只道:"年內洛陽甚亂,出去避避禍罷。"於是,文德來到了涼州,離開了那是非之地;(東漢後期,是我國歷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時期之一。這時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以大將軍為首和宦官以十常侍為代表之間爭權奪利的鬥爭。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即太后、皇后的家系。宦官,是宮廷里侍侯皇帝,后妃和皇帝家室的人,這時兩方已公然拉幫結派,朝廷上下所有官員都面臨著投身於那一方的艱難抉擇。)在文德的心中雖自認是"黨人"一員,(不同與外戚,宦官的政治勢力,一批名士(泛指有名的人士)出身的官員和一批來自中小地主階層的太學生,對宦官專權越來越不滿。這批人經常在一起議論朝政,抨擊宦官。宦官就利用手中的權力,打擊這些官員和太學生,稱他們為「黨人」)。

但自覺天性淡泊,又頗有些豪俠氣;不願象很多其他同窗一樣藉此鬥爭博得快速發展的空間。當時,好友才良笑他這叫好吃懶作加衝動,典型的某種動物氣質。隨後聽說他要離京了,急急趕來送別時,才良正色道:"你知道嗎?這又叫干大事而惜身,見小義而忘命。""為什麼你要在意所謂清流那幫人的議論?"才良質問道。

"沒有,我只是不想選擇罷。""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保持第三方的獨立性進行牽制,不也是你的觀點么?""喏,喏,在下魯愚,獨善其身都保不了哦。""呵,為了你個人的性情安逸,就丟棄自己一貫的理念不負責任的一跑了之么!""老師說我應該。。。"話還沒說完,才良語重心長的拍了拍文德的肩膀,告誡道:"文德兄,不要老是老師老師的,老師就是老了的大師,你已經過了當學童時扮乖裝嫩的年紀了,再把老師大人說母親大人說這些話掛到嘴邊,你不覺得噁心人嗎?"文德聽了啼笑皆非,勉強辯解道:"姜還是老的辣嘛。。。。。。""江?哦,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灘上;懂不懂啊,你;再說。。。。。。"文德見才良滔滔不絕,入戲正酣,正陶醉在自己抑揚頓錯的美妙語調中,舉手投足間大師風範比赤金還足;他背過身去正想開溜時,忽然,衣袖被才良一把扯住,抓的死死的,才良早已停了聲,怔怔的看著他,突然間,又鬆了手,很快的縮了回去;乾笑了兩聲,道:"最後說點俗話吧,一路保重啊!"然後,乾淨利落的從馬靴中拔出一把短劍,扔給文德接住。

"此劍乃我的防身之物,鋒利異常,兄台收下以備不時之需。"才良一邊說道一邊一躍上馬,那輕盈的不沾一點沙塵的身姿一向令文德讚嘆不已。

"良兄的馬術真是精湛哪!"文德對剛才的話似乎充耳不聞,還徑自站在原地感嘆著。

"每次你就會說這一句,也不向我拜師!好了好了,你可要聽好了,此劍上有萬空一心四字的篆刻,日後有變,可拿此物到荊州襄陽的官衙處尋我。"(因才良有親朋在荊襄任職,文德早就聽過多次了。)"文兄,後會有期了!"清亮的嗓音隨著才良爽利身形的遠去而漸漸飄散。

文德的思緒也漸漸拉回到現實,對自己這種毫無控制漫無邊際的回想自嘲的笑了笑,開始整理頭腦里的線索,思考著這幾天一直猜不出來的問題。

"被老師密切留意的人---董卓到底在幹什麼?"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附略・志士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附略・志士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篇 秋風西域―友之才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