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醫生職業倦怠不分國別

二、醫生職業倦怠不分國別

二、醫生職業倦怠不分國別醫務人員是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醫護工作屬於助人的職業,當助人者將個體的內部資源耗盡而無補充時,就會引發倦怠。據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醫生職業倦怠比重高達60%。

1.美國的調查

2015年1月26日,Medscape網站上公佈了最新的美國醫師生活方式報告數據,集中於醫生的職業倦怠問題。在2013年的生活方式報告中,39.8%的醫生承認他們產生了職業倦怠。而2015年,這個數字上升為46%。《普通內科學雜誌》中的一篇社論表明,不同專科的職業倦怠率為30%~65%,一線醫生發生率更高,例如急診和初級保健醫生。2015年Medscape報告也反映了同樣的情況,重症和急診的職業倦怠率最高,分別為53%和52%,其次為家庭醫生、內科醫生和普通外科醫生,均為50%。皮膚科醫生職業倦怠率最低,為37%。

職業倦怠會給病人診療帶來負面影響,很多導致倦怠的因素也有可能讓醫生離職。醫生的自殺率要比普通人高,研究表明工作壓力就是其中一個因素。本次調查中讓職業倦怠的醫生對他們自己的倦怠程度進行評級:從1(沒有干擾我的生活)到7(太過嚴重以至於我在思考是否要離開醫療行業)。結果顯示排在前三名的分別為腎病科(4.30),心臟病科(4.29)和整形外科(4.28)。

2011年6月,一項對7288個醫生進行的調查顯示,45.8%的醫生經歷過至少一次的與工作相關的精疲力竭癥狀;把每個癥狀分開考慮時,37.9%的醫生有高度的情緒耗竭,29.4%有高度的去人格化傾向,12.4%缺少個人成就感。該調查的作者表示,美國醫生的精疲力竭已經到了「警戒水平」。

2.英國的一項調查

2016年11月,英國做了一項對醫生的調查,結果5025位受訪醫生中有84%認為,過大的工作負荷已影響到他們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即工作積極性和效率下降。這項研究表明,英國醫務工作者職業倦怠現狀十分嚴峻,這與醫生巨大的工作壓力密切相關。

英國的全科醫生行業十分發達,2015年英國全科醫生的接診人數在3億7000萬,相較於5年前每年都有近6000萬的增長。而就一天的工作量來算,僅一天英國的全科醫生就要接診130萬患者,而患者需求的提高更是加重了諮詢負擔。對此,英國衛生署發言人表示:2020年前我們將額外投入24億英鎊加強對基礎醫療的建設,以緩解不同層次的醫療壓力。此外要使基礎醫療增加至少5000名醫生和1500名藥劑師,填補人員空缺。我們正在擴大醫療隊伍,確保全科醫生能夠獲得豐富的醫療資源,為患者提供更高標準的醫療服務。

3.中國醫師的情況

吳秉炎在《醫師周刊》(2015.03)的文章《我不會立刻倒下,但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有以下這樣的描述:「一線醫師的工作強度有多大?每周平均工作時間在70~90小時,是常人的兩倍!我們一上午的門診至少要看30~40名患者,怎麼保證質量?為讓患者滿意,我們只好犧牲更多的休息時間。」「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被各種各樣的工作塞滿,周末與我們無緣,年假更是從未休過,都無償奉獻給了患者。然而,患者卻從不體恤我們,動不動還來個『醫鬧』。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保障不了,還如何安心看病?」醫生們是多麼沮喪和無奈:即使身負重壓,但依然要苦苦堅持。彈簧尚會崩壞,更何況有着血肉之軀的醫生?瀕臨極限時,倦怠的心聲也許就是:「我不會立刻倒下,但我也不知道我能堅持多久。」

下面是一位北京一家大婦產醫院主任的一段典型生活記錄:早晨6點15分,鬧鈴準時響起。最多賴床5分鐘,她必須起來。洗漱完畢,立刻開車出門。一年四季,她的早餐都是在車裏吃。一杯牛奶,一杯開水,一塊麵包。車子等紅燈的時候,她趕緊吃上兩口。7點30分,她來到醫院,換上白大褂,先到病房看重病人。8點整,她帶領醫生查房。70張床的病人都查完,需要40分鐘左右。9點整,手術正式開始。她的手術一般都是連着做五六台,最晚的要做到下午6點。中午,只能在手術室里吃盒飯。她一周有兩個半天出門診。按照常規,專家門診最多看25個病人,但由於病人苦苦哀求,她每次都要加到四五十個號。多數病人都是疑難病,光看病歷就很耗神。所以,早晨8點門診,通常要看到下午兩點,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下午5點,她還走不了,有時在做手術,有時在出門診,有時輔導學生,有時處理科室工作。晚上9點左右,才能離開醫院。晚上10點,回到家裏,泡速食麵成了「家常便飯」。像這位主任一樣辛苦忙碌的醫生,並非少數。

國內有相關研究顯示,醫務人員職業倦怠發生率已達到約68%。醫務工作者日常工作負荷大且繁瑣,工作時間不確定,生活不規律,加之要面對各異的患者,並且臨床病情多變,不確定因素多,因此情緒常處於疲勞狀態,易產生職業倦怠。

與其他國家的情況不同的是在導致職業倦怠的因素中,中國社會負面輿論的影響不容忽視。調查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1.3%認為負面輿論對醫務工作者造成了很大壓力。對醫療行業和醫務工作者個人進行的「批判」「揭露」「質疑」漸成為輿論的主流,在負面輿論的引導下,民眾對醫務工作者產生偏見,加重了對醫院、醫務工作者的不信任。在就醫過程中,如果治療效果達不到患者或者家屬的期望值,就容易引起醫患糾紛,繼而引發衝突,對醫務工作者心理、人身安全造成負面影響,加劇職業倦怠的產生。

職業倦怠造成的一個結果是家長堅決反對自己的孩子從事自己正在倦怠中的職業。現實就有這樣的父親對填報高考志願的孩子說:「你要學醫」(你要報師範),看我打斷你的腿!一項相關的調查表明在廣東,醫生家長同意孩子從醫的佔8.41%,無所謂的佔19.94%,不同意的佔71.65%。同期,全國醫生家長的相應比例分別是15.69%、14.7%和64.48%。廣東這樣的GDP大省近10年來醫生的總數有較大的下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上一章下一章

二、醫生職業倦怠不分國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