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三大意識與噴泉理論

附1:三大意識與噴泉理論

人類歷史前進了幾千年,但不管物質多豐富,文明多發達,科技多先進,可是對於每個時代來說,同樣存在相應的負面問題。

特別在心理精神方面所產生負面問題,並沒有隨着社會的進步而有所減少。相反,物質文明的豐富與滿足,似乎給人類的心理或精神世界,反而帶來了更多的衝突,所導致了更多心理精神方面問題。

這樣的現象,如同其他很多文明演變一樣,除了不斷疊代更換,可是在根本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同樣存在此消彼長的現象。

科學與文明的發展,雖然讓人類認識了更多的事物真相,但同時也讓人類為了追求物質,而忽略了心靈的維護與成長。因此,這種現象完全可以說明,人類的快樂與幸福,在本質上並不是物質滿足,就可以徹底解決的。而是決定於對人類自身的了解。特別是對人類自身心理或精神世界的了解。

雖然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很大程度不管是對生理還是心理方面的認知,都有了很大突破,特別是在物質易顯性的生理方面,人類對生理層次的了解更是上了一層樓。可是在心理方面,雖然也有很好的突破,但從根本上而言,人類對心理方面的認知,目前仍然還處於探索階段。

心理精神如果排除宗教信仰,僅僅從現代科學方面而言,他的初始形成是建立生理上,但它深度與隱性遠遠是生理方面難以企及的。

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充分說明,解決人類的幸福感,僅僅依賴物質是遠遠不夠的。其中最徹底與唯一的途徑,必須從心理的角度來探索心理精神的形成與運作規律,才是根本之道。因為,只有搞清楚心理形成機制,才可以有效的解決人類內在衝突與提升幸福感,從而才能更好的享受生命,或者物質所帶來的幸福與滿足!

同樣一個世界,一件事物,卻能讓每個人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可以說明,物質本身屬於中性的,沒有痛苦與快樂分別。而痛苦與快樂是心理與事物產生反應結果。因此只有徹底明白了人類的心理精神形成機制,才能有效的解決事物與心靈的反應結果,從而達到徹底解決人類內心的衝突,以求獲得對穩定的幸福感。

人類心理世界,千變萬化,各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其根本主要都是建立在由生理上五官觸覺上,所形成的由顯意識體驗為核心的潛意識與思維意識。而形成系統性的心理世界。

人類內在心理精神世界,主要有思維意識,顯意識和潛意識三大體系組成。這三大意識主要是由外在的五大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以及身體觸覺等功能,所形成的初始顯意識體驗,也就是佛教稱之為意根的意識,所演變生化出又三大意識為主的綜合內在精神體系。

三大意識的形成,主要是建立在,生理上的五官觸覺產生的顯意識體驗,而形成的意根初始意識,然後在意的識別過程中形成了思維意識,顯意識與思維意識形成的過程,就是強化和形成潛意識過程。然後三大意識與相應的生理功能相互運作,而作用於心理情緒與外在環境互動,所形成的命運投射過程!

佛教的五蘊,是三大意識形成的基礎,六根的意根,就是顯意識意的體驗。神識就相當于思維意識,第八識或阿賴耶識就相當於潛意識。

陰陽五行辯證思維,和佛教的八大意識體系,是探討與發現三大意識相互運作的工具。三大意識是人類心理精神世界核心體系。

人類的命運就是生理五官觸覺功能和三大意識意識,與外在環境相互演變都過程。陰陽五行理論是調控三大意識的程序代碼。三大意識體系,生理功能,佛教八大意識體系,陰陽五行理論,這四大學科相應融合,就是是完善心理學的基礎。

三大意識精神世界的存在,恰恰符合佛教的八大意識系統的神識,第八識,意根。而所謂的本體,也就是生成八大意識的初始能量,與其所推行演變一切行為結果的原始力量。而能覺察到這八大意識與其推行主宰的存在,就是所謂的本體覺。這種本體覺就是老子所說的道,釋迦摩尼所說的佛。

這種生成和主宰八大意識的力量,是在規律演變中,相互排斥與相互吸引的自然現象。其表現在人類身上,我們可以暫時稱之為愛的法則。如果沒有這個法則,一切都會失去秩序甚至不復存在。也正因為有了這個法則,讓所有的一切都充滿無限可能與希望。

發現這個法則的第一人是印度釋迦摩尼,他稱之為真如,被後人演化為本體。第二人是中國老子所說的道。被後人演化為德。接近真如與道體的第三人,就是奧地利西蒙.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潛意識。其理論已被後人廣泛運用到現代心理學領域。

但值得一提的是,釋迦摩尼和老子發現的,是本體世界或生成萬物的本質力量,而西蒙.弗洛伊德所發現的潛意識,是這個本體所形成的基本產物。是一個具有綜合性概念的心理學基本意識。

榮格的意識論,就是以個體生理為載體的思維意識認知,與顯意識感知的雙重識別功能。他的個體意識論,同樣是以個體生理為載體的潛意識體系。他的集體意識論,是由個體生命為基本載體而延伸自然與宇宙外在環境為載體潛意識體系。他的這種集體意識論,符合老子的德,與釋迦摩尼的法性,與潛意識。而本體就是老子說的道,佛說真如實相世界。就是老子所說的道之虛無狀態。

老子的德,與釋迦摩尼的法性,弗洛伊德的潛意識都只是本體的產物,而非本體。

本體是虛空,潛意識是虛空之月,顯意識是水中月,思維意識是賞月人。三大意識的協調狀態,決定了人類內在精神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

人格問題與心理或精神問題,在本質上,都是生理功能上,類似於金銀銅鐵錫的個體差異中,而於外在相應環境的模具中,以及在三大意識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相應產物。因此,不管任何意識都是建立在,以生理功能為基礎上的耳,眼,鼻,舌,身,佛教稱之為五蘊所演變的聲,相,味,嗅,觸,而形成稱之為意根的顯意識體驗。然後於個體生理差異中,所形成不同的三大意識,而相互循環,相互相依,相生克的內在精神體系。

弗洛伊德發現的潛意識,但他卻沒有對此做出更深的研究,而更好的意識到潛意識與道體關係,以及和思維意識,顯意識與潛意識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釋迦摩尼,老子,弗洛伊德他們三人的發現,在本質上其實都屬於同一個問題。所不同的只是程度深淺與層次問題。釋迦摩尼明白了人與宇宙的關係,老子明白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弗洛伊德明白了人類心理與很多行為的關係。

人類精神體系從本質上來說和生理體系一樣,都是涉及到宇宙,自然,進化,社會,家庭,個體,生理,遺傳,業力等內因外緣的多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因為生理和心理在現象上,是由兩個獨立而又統一的完整體系組成,可是在根源的本質上,又屬於同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體系。

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才可在對自身心理或精神認知尚不完美的情況下,以通過設定生理上的行為,而能達到塑造心靈的目的。同時也正因如此,人類同樣可以通過對心靈意識的塑造,來達到人類預期的行為目的。但這一切前題都必須建立在對三大意識的認知或理解的基礎上。因此,從而可以根據此種現象或原理,來構建大眾個體特別是自閉症,心理障礙,精神類疾病患者。如果僅從理論上來說,是完全可以通過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策略,從而達到利用環境,通過心理與行為互動規律,而以相應的特定措施,來達到相應的預期結果。

弗洛伊德潛意識論,是心理學領域核心基石,它如一縷陽光照亮千年暗室,逐漸讓人類認識了自己的心理世界。他的理論幾乎涉及到心理或精神領域的每個角落。也因此獨具風格奠定了心理學學科。

潛意識,思維意識,顯意識是人類精神世界的三大基石,如果沒有它們的相互存在,人類文明將仍然會如同其他生物處於低級狀態。雖然它們的相互存在促使了人類的進步,但也毫無疑問的因各種因素所導致三大意識的衝突,而導致了諸多心理學領,實際存在的很多心理或精神疾病問題。

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對三大意識的認知與不斷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人類終將會因此,而能更好的解決目前心理或精神甚至生理方面的諸多問題。三大意識中的顯意識,因其獨特樞紐與感知兩大主要功能,而貫穿顯意識本身和思維意識與潛意識以及生理層次的相互運作。並在四者彼此互動中,經由生理功能而彰顯三大意識無形而又真實的存在。它們的存在,成就了人類精神世界由內而外的支配人類與環境或世界甚至宇宙的互動,而造就了人類的命運。

三大意識是人類精神內在核心體系,同時也是深入潛意識分析的有效工具!

三大意識整體的抽象概念,類似正在運行的封閉塔式循環噴泉體系。

噴泉的整個蓄水池的水,就是三大意識中的潛意識,是整個噴泉的基本條件。噴水系統就如顯意識,屬於驅動系統。因為它的存在,有效的調動潛意識水池裏的水,噴出思維意識的水花。欣賞噴泉的人,就如思維意識中的理性思維功能,它會通過顯意識噴出的水花,進行相應的調整顯意識驅動系統,從而調動潛意識的水,來達到符合自己的要求。當潛意識的水,通過顯意識驅動系統,噴出思維意識的水花,又會下落潛意識的水池,而與潛意識裏的水融為一體,難以被觀賞水景的思維意識所認知。思維意識的認知功能,要想了解潛意識的水,就必須要通過顯意識驅動系統,噴出水花才能認識它的部分存在。而顯意識噴出的水花,遺留到上塔水池裏,就是思維意識的顯性記憶功能。賞水景的思維意識認知功能,可以從這個上層的動態蓄水池裏,了解水質情況,判斷出水的動態狀況等方式,再結合顯意識正在噴出的水花中,通過判斷顯意識驅動系統的功能,而了解潛意識水池裏基本情景!

自閉症孩子在本質上,三大意識是正常的,導致自閉症的主要原因,主要因為個體差異和後天環境等因素,導致顯意識驅動系統出了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根源。就是在五官觸覺的電力傳輸系統,和後天環境操作工兩大因素所造成的。當這個電力傳輸系統不穩定,自然也就會導致整個噴泉體系出現各種相應的問題!

詳情請百度搜索專業版

《自閉症理論剖析與康復運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之傳人星世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龍之傳人星世界
上一章下一章

附1:三大意識與噴泉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