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三大意識之思維意識

附2:三大意識之思維意識

思維意識,就是可以被自我覺知和認知的思維活動狀態,其內在狀態,主要是建立在以生理為基礎的神經系統上。它與其他意識的關係,類似電腦硬碟與軟件關係。其自身同樣存在很強獨立性,同時並直接由腦神經或腦細胞主宰,而反饋於生理化學反應,作用並通過顯意識喚醒相應潛意識信息,再反饋與思維意識的認知功能,而作用於現實行為。從而達到三大意識自身與生理層次,以及環境共同的,各自的,又彼此的相互性,支配或主宰人類的在外在行為,而形成命運演化過程。

而思維意識的理解認知功能,主要是建立在以生理功能為載體的顯意識感知上,以及建立思維意識中的神經系統上的,特定迂迴的邏輯推理功能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具有比較獨立性的思維意識與認知理解功能。

零至三歲前的幼兒,由於生理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其個體行為,主要都是建立在顯意識與潛意識基礎上的無意識行為。隨着神經系統的發育完善,在顯意識與潛意識形成與原有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以生理功能為載體的思維意識。

當隨着神經系統的形成與發展。而顯意識與潛意識會在生理直接感知的刺激下,迅速吸收在外信息,並可開始反饋于思維意識做出傾向於理性選擇的情緒行為。

此時,曾經獨立表現為無意識或潛意識行為逐漸減少,而開始由思維意識為主導,逐漸完善三大意識的相互運作。以及由良性客觀情緒體驗為主宰的各種行為。

這種三大意識運作過程,所吸收的信息,再次融合沉澱為潛意識信息或潛意識本身,而轉化為心靈結構,以內在思想與情緒的形式,主宰著人類外在行為上的各種與其相應的,恆定的,持續性的行為與再生情緒,作用現實生活。

而嬰幼兒由於正處于思維意識與神經系統初步發育過程,導致個體無需也沒有能力,通過思維意識的認知功能,進行有效的自主思維功能為主宰的活動。因此個體主要以顯意識感知功能,而直接由顯意識感性認知,融入身心繫統形成潛意識而發揮無意識行為與作用。嬰幼兒處於此種發育狀態中,所吸收的信息,很類似與符合催眠原理上,由避開思維意識而進行信息輸入過程。此種現象,也是為何嬰幼兒童學習於發展能力,在正常情況下要遠比成年要強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對於信息的吸收,因為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就等於沒有思維意識這個防護牆,而讓外在信息,呈長驅直入狀態,而通過五官觸覺形成顯意識體驗和潛意識信息,並為未來的思維意識打下基礎。

幼兒由於思維意識與神經系統正處於發育狀態,因此,其行為意識主要是以建立在顯意識感知功能被動學習基礎上,個體就等於屏蔽了思維意識的認知辨別阻礙,而讓五官觸覺以顯意識感知功能為樞紐,讓在外信息通過生理轉化,直接進入或形成潛意識信息而生成單純初始心靈意識結構。於是這種單純的心靈意識狀態,是建立在以感性為基礎上,又吻合了與生物追求快樂與逃避痛苦的本能,同時又有效的避開了內心的衝突,以至在愛的引力法則中,形成外在信息就容易在感知的作用下,呈長驅直入的模式而被三大意識不同程度的吸收。

同時又作用於三大意識本身而與生理環境不斷的循環互動。而成年人由於思維意識的完善與以往的經驗,讓其個體擁有了嚴密思維上的邏輯認知與思考篩選體系。這種體系雖然讓個體更加成熟適應社會,但也因為內在經驗的衝突與已經形成的思想,讓其在自我保護的過程中,無意間形成了一道道思想意識體系的防護牆。這種內在精神的防護牆和生理機能與現實生活問題,是導致成人個體學習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思維意識是在人類三大意識中,最容易被個體覺知和確認的。其次容易被個體覺知和確認的就是顯意識。其中潛意識雖然具備了強大的瀰漫性與整體性以及穩固性,但卻是最難被個體覺知而容易忽略的。潛意識在具體行為表現上具有被動性思維活動功能,這種思維活動功能是呈機械性,具有盲目性,自由行,散亂性或無意識性以及條件反射,會在生理作用下形成改頭換面性。它缺乏思維意識的迂迴性,邏輯性,辯證性,強制性等綜合功能。它主要以建立在顯意識,思維意識以及生理感知反應上為基礎的條件反應。它可以在沒有思維意識的支持下,發生獨立行為,如分裂症,夢遊,夢境等獨立潛意識行為。但潛意識始終需要在顯意識配,才能發生對立自主行為。

潛意識的強大功能,容易在重大刺激下,可以迅速突破常規的思維意識的管控制約,以強大的力量或速度支配人的情緒與行為。

在三大意識中,其在實際主宰的力量上,遠遠超過思維意識和顯意識力量的總和。潛意識這種強大的力量,在處於壓力狀態中,可以接受到顯意識與思維分別與獨立的間接與直接主宰。而在正常狀態下始終處於是受到思維意識與顯意識聯合主宰。同時在特殊情況下,潛意識又可以反過來完全主宰顯意識與思維意識。比如重度精神病患者就屬於潛意識主宰了思維意識和顯意識。輕度精神病患者就屬於顯意識主宰了思維意識和潛意識。因此心理障礙患者,卻屬於三大意識都彼此難以相互平衡主宰所導致的問題。

思維意識,顯意識與潛意識在本質互動上,在正常狀態中都同時具備了彼此主宰能力,與相互支持和協調功能。可一但在打破平衡的狀態中,三大意識中的其中任何一個意識都可以在思維意識的支持下相互主宰其他意識,包括思維意識的本身。但在另一種比較複雜的狀態中,又會導致彼此難以相互協調與制約而導致各種心理衝突。其次三大意識的質量與層次,整體來說涉及到神經系統,疾病,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思維意識是在感性意識,也就是顯意識的驅動下,在潛意識信息庫為支持下,發生的獨立自主的思考功能。

同時思維意識也可以有效通過對自身的認知功能,支配,引導,和主宰顯意識與潛意識。思維意識也具備了可以通過顯意識功能,把思維認知信息以轉化為潛意信息等功能。這個過程的自然狀態就是授受,自我強制狀態就可以稱之為意志力作用。思維意識是由顯意識為驅動在潛意識配合下,以五官觸覺為基礎,以心臟與肺器官為顯意識感知中心,以在外界事物為引擎下,而調動整個潛意識信息並與在三大意識自我與彼此的互動中,以思維意識和潛意識通過顯意識樞紐作用,而雙驅並駕在內因外緣的因果規律中,為思維意識當前的思考目標尋找答案或結果。

在三大意識中,思維意識臨界發揮功能最小,但它的格局和主宰性最強。它實際存在於人類精神體系的作用就如三軍主帥。具備了通過支配顯意識與潛意識,以及其本身思維意識的基本決策和各種自主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思維意識的主宰功能,是與顯意識,潛意識以及本身思維意識是平衡匹配的。當處於此狀態中,個體就會根據事件或者環境的需求,在以思維意識的主宰下進行學習,改變,以及各種措施來達到讓自我與環境相互適應或達到目標的目的。當顯意識力量強大到超越思維意識時,那麼顯意識就會與潛意識在相互與彼此互動中,逐漸脫離思維意識的主宰,於兩者在融合與相互牽引中,進行獨立又統一以及與盲目性的運行於精神體系。此時,思維意識因受到顯意識與潛意識的雙重壓抑,逐漸導致其個體功能會隨着兩大意識與環境的互動反應,而被迫啟動思維意識的自身保護機能讓思維認知與主宰功能停滯與休眠狀態,從而達到身心體系最大安全化。這種生物特有的保護機能,是在依附於自然規律下在進化與求生的本能中,以舍小而求大的方式,獲得自我最大限度的生存或適應能力以及康復空間。在這整個演變過程中,其個體必然會出現在以思維意識和潛意識,兩者混合交叉互動的情況下,以顯意識建立在追求快樂與逃避痛苦的本能反應中,以自身生理感知為基礎的反應為導向,而導致三大意識不同程度的交替出現,交替潛伏,相互交織,停滯等等現象。因此導致個體外在行為情緒上的混亂,偏執,分裂,抑鬱,多動,遲鈍,極端,甚至瘋狂等各種心理障礙、精神疾病與自閉症現象。從而在此基礎上。又容易連帶性的由心理精神問題。加重或影響到個體生理方面的其他層次。

特別很多自閉症兒童,主要是因為自身發育和自身生理上一些特定因素與各種外在誘因,而導致由個體生理神經系統發育等問題,逐漸造成或阻礙內在精神體系三大意識的形成、溝通、以及融合等問題。如果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特別是在藥物無效的情況下,主要是以建立在以康復生理為原則,激發或喚醒與強化心理或顯意識為中心,從而來影響個體內在三大意識系統的形成與統一同步功能。其次主要是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以通過行為、情緒,認知以及利用催眠原理設定相應方案,而直接調整三大意識來達到幫助個體身心健康同步的目的,或外在行為與心靈意識統一同步效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之傳人星世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龍之傳人星世界
上一章下一章

附2:三大意識之思維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