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戰爭魔鬼:公孫拜將封侯

第47章 戰爭魔鬼:公孫拜將封侯

話說公孫瓚如此英雄好漢一諾千金,氣概直追臧洪,但是如果他真去了越南,那漢末的群雄爭霸想必就少了幾分顏色,大概是上帝不想讓袁紹那麼容易建功立業,於是劉太守在去越南的路上遇到朝廷大赦,越南也不用去了,公孫瓚也隨之打道回府。

公孫瓚送劉太守可以說是義薄雲天,比傳說中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歸劉皇叔也差不了多少了,但是這裡面仍然有兩個疑問。

第一,或許有人說這劉太守本來就是公孫瓚的岳父,現在岳父蒙難,公孫瓚護送劉太守上路很正常;

第二,和當日王允一樣,臧洪這樣做是不是有些想以此出名作秀呢?

針對第一點,我們要說,在古代,一個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真遇到勢利小人,岳父大人蒙難,並不妨礙他另投別家。再想起吳起的殺妻求將,公孫瓚雖然和劉太守有親戚關係,所作所為仍然令人心生敬仰!

對於第二點,我想這種因素肯定是存在的,但是和臧洪一樣,公孫瓚是拿自己的命來換取名聲。

西方的騎士最在乎榮譽,為了榮譽甚至可以拔劍決鬥,那他們是不是也是為了名聲呢?

敢以命博名,為了名聲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仍然可以稱之為勇士。

好了,現在公孫瓚又回到遼西。

由於他是盧植的高徒,又名聲在外,於是被舉孝廉,當上遼東屬國長史。

長史這個官,說大不算太大,說小也不算小了。

說不大是因為長史不像太守、校尉是正職老大,長史一般來說,是太尉﹑司徒﹑司空﹑將軍府、或者郡守的屬官。

說不小,是因為長史服侍的人都是大員,在地方上差不多就是太守府里的最重要的屬官之一,而且長史還掌兵馬,相當於擁有一郡兵馬的領導權。

這樣的官職,再升一步就可以成為太守級別的高官,至少是比孫堅的縣丞不知高了多少。

至此,庶子出身的公孫瓚已經基本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但是直到現在,公孫瓚的發達,還不是他多有本事,而是他遇到了一個貴人,而且娶了貴人的女兒。

但是就是從遼東屬國長史這個位置上,公孫瓚逐漸顯現出他過人的軍事才能和天分。

有一下,公孫瓚和大概幾十人到關外巡視,突然撞見幾百名鮮卑騎兵,情勢相當危急。

公孫瓚迫不得已退到一個空空的亭子里。

我們知道,亭子這種建築是根本無法抵禦敵人的,只要被鮮卑騎兵圍上來,亂箭射也能把公孫瓚等人射成刺蝟了。

生死一線,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到長官公孫瓚這裡。

而公孫瓚也冷靜地對他的部下說,「我們現在被困在死地,如果不衝出去,那就會全軍覆沒!」

於是公孫瓚持一柄兩頭都有刃鋒的鋼矛,橫槍躍馬,當先沖向鮮卑騎兵,他的部下也隨之發起衝鋒殺入敵陣,公孫瓚等人在殺死幾十名鮮卑騎兵后突出重圍,而公孫瓚的部下也死亡過半,但是命大的公孫瓚還是逃出生天。

一將功成,背後要流多少敵人的血和自己的血,大概只有將軍自己才知道,像董卓、公孫瓚這種整天刀頭舔血的人,你不讓他迷信暴.力也不行。

此外,這個事件還可以看出公孫瓚確實武藝過人,能從數百名鮮卑騎兵的包圍中衝出來,恐怕不是一流高手很難做到。

就這樣,公孫瓚的大名威鎮遼東,《三國志·公孫瓚傳》記載:

鮮卑懲艾,后不敢復入塞。

能以數十人打得鮮卑人不敢輕易入塞為盜,公孫瓚的確是條好光棍。

不久以後,公孫瓚就因軍功被升為涿縣(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北部,地處京、津、保三角地帶)縣令,正式成為地方長官,而且是正職,要比孫堅的縣丞大了許多,而且涿縣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很重要,讓公孫瓚在這個地方當縣令,顯然也是讓他獨當一面的意思。

到了張溫受命出討邊章、韓遂叛.亂,徵發三千名烏桓騎兵,便讓公孫瓚以代都督之職成為這支騎兵的主將,上文說過,正是這次任命引出了張純心懷不滿,夥同張舉和烏桓酋長丘力居一同起兵反漢。

不管怎麼說,和朱俊啟用孫堅類似,張溫的任命也讓公孫瓚進入了中央的視線。

烏桓騎兵是在公孫瓚的統領下叛逃,這件事雖然有張純等人在裡面搗鬼,但是公孫瓚御下無方的弱點也似乎暴露了一些。

既然是公孫瓚的兵叛.亂了,自然要公孫瓚去平亂,前文說過,像公孫瓚、董卓這種軍閥是最喜歡打仗的,因為有仗打才能陞官,於是公孫瓚因為攻打張純有功,馬上被提升為騎都尉,已經不是張溫所封的假都尉了。

後來張純聯合張舉和烏桓大人丘力居「寇漁陽、河間、勃海,入平原,多所殺略」,在朝廷沒有另派主將來平亂之前,公孫瓚絲毫不懼,率眾與叛軍在屬國石門這個地方進行了一場大戰。

結果叛軍大敗,連老婆孩子都不要了,遠逃塞外,而之前被叛軍抓走當奴隸的百姓也都被公孫瓚解救出來。

從這次大戰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孫瓚的官階並不高,但獨力平叛,還能一度取得上風,其軍事才能較經常戰敗的董卓似乎還高出許多。

叛軍跑了,按公孫瓚的性格,自然是要窮追不捨,把張純、張舉等人斬首才算大功告成。

但是公孫瓚深入敵境之後,卻因為沒有後援,而變成了一支孤軍,反被丘力居等人圍困在遼西管子城。

和上次被圍於一個四面露風的亭子類似,公孫瓚又因為自己的勇猛而陷入險境,這次,又是一次生死攸關的大戰。

這一戰的慘烈或許不如臧洪守東郡,但是形勢也差不多了,史載,公孫瓚這次被圍二百多天,折算下來是大半年。開始的時候還有軍糧,軍糧吃完了就吃戰馬,戰馬吃完了就吃弓弩上的牛皮。

到了這種份上,公孫瓚仍然沒有出城投降,我只能說,或許公孫瓚沒有臧洪的氣節,但是在悍勇這件事情上,公孫瓚可以媲美漢末之際任何一個大豪。

換句話說,有公孫瓚這樣只要還有一口氣就玩命到底的拚命三郎的敵人,換誰都不會過舒坦。

到了山窮水盡,實在無法撐下去的時候,公孫瓚想了一個好辦法:化整為零,將軍隊分為數個小隊摸出去,藉助地形出逃。

我們要說,這是比投降和死守更為聰明的辦法,因為投降就虧了氣節,而死守則很有可能全軍覆沒,而公孫瓚這個辦法,雖然很大一部分人會被敵人殺死,但化整為零,總會有一部分人能逃出去,還能來找敵人報仇。

從公孫瓚的這個舉動來看,他不僅僅是比臧洪多了一些機靈,更重要的是,他是戰爭的魔鬼,天生就是為殺戮而生。

當然,公孫瓚做這個決定,也難免沒有讓部下為他做誘餌的伎倆,憑他的武藝,只要化整為零,敵人的目光被其他支小隊吸引,他公孫瓚十有**是能逃出去的。

事實上,公孫瓚成功了。

他成功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敵人圍了他二百多天,這不像是在中原,有其他城市可以供應軍糧,烏桓等少數民族也沒有餘糧,圍城久了自己也人困馬乏,於是解圍而去;

第二,天氣雨雪,氣候幫了他一個大忙。

當然,在這種惡劣氣候下,公孫瓚化整為零的部下們也死了一大半,但是對公孫瓚這種梟雄來說,兵死了還可以再招,只要他自己沒死,就一切OK。

突圍成功的公孫瓚人困馬乏,不,可能他戰馬也已經被煮掉吃了,靠著十一跑公交車回到大本營,可以說是狼狽已極。

但是既然回來了,而且把叛軍趕出塞外,等著他的就必然是加官晉爵,他回來之後,朝廷封他為降虜校尉加都亭侯,而且還領了以前的屬國長史。

至此,公孫瓚也憑自己的戰功封侯,實現了人生的第一個輝煌。

前面這些記述沒有問題,但是從這裡開始,《後漢書》和《三國志》的記載出現了分歧。

《後漢書·公孫瓚列傳》記載:職統戎馬,連接邊寇。每聞有警,瓚輒厲色憤怒,如赴仇敵,望塵奔逐,或繼之以夜戰。虜識瓚聲,憚其勇,莫敢抗犯。

《三國志·公孫瓚傳》記載:瓚將所領,追討純等有功,遷騎都尉。屬國烏丸貪至王率種人詣瓚降。遷中郎將,封都亭侯,進屯屬國,與胡相攻擊五六年。丘力居等鈔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瓚不能御。

在這裡,出現了非常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即在《後漢書》的描述里,公孫瓚幾乎是以戰神的形像出現的,勇武無敵,所向披靡。

可是在《三國志》的記載里,卻是公孫瓚在被封中郎將之後,仍然和叛軍對攻五六年勝敗不分,而且丘力居等部眾一直搶掠青、徐、幽、冀四州,公孫瓚無法抵擋,顯然有指責公孫瓚平叛無力的意思。

同樣是《二十四史》的官方史書,我們到底要相信《後漢書》還是《三國志》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陽謀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陽謀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7章 戰爭魔鬼:公孫拜將封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