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打服朝鮮:公孫度平遼東

第41章 打服朝鮮:公孫度平遼東

說到這裡,我們就有必要對三國時期東北的一位著名軍閥公孫度來作一些介紹。

在東漢三國之際,有兩個姓公孫的人被稱為「二公孫」,即公孫瓚和公孫度。

在這裡,有必要交代一下公孫這個姓的起源。

一般來說,「公孫」這個姓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1,出自春秋時各國諸侯的後裔。以爵號為氏。春秋時,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世子,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

2,出自姬姓。黃帝軒轅的後裔有公孫氏。最初出現的公孫氏是在上古時期。據《路史》載:「神農同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后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后改姬。」所有他的後代里,有部分姓公孫,稱公孫氏。

由此可見,公孫為姓的中國人中,並不完全是一脈相承自黃帝,其中有一部分是春秋貴族的後裔。不管怎麼說,公孫氏的歷史悠久、高貴和尊榮,是其他一般姓氏不可比擬的。

事實上公孫這個姓氏里也出了相當多的名人,就拿三國以前的時代來說,也有幾個非常顯赫知名的大人物。

1,公孫龍:戰國時趙國的邏輯學家,諸子百家中「名家」代表人物,有著名《白馬論》等,這個白馬論還引出了一個話題叫「白馬非馬」,開我國辯證哲學先河,對哲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

2,公孫鞅:即商鞅。商君大名如雷貫耳,小學生都知道,這裡就不多說了。

3,公孫起:即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現在人們一數中國名將,張口就是孫吳韓白,即使要選中國十大名將,估計白起也能位列其一,名氣之大也不必多說。

4,公孫述:這個公孫述一般人可能不大知道,但是我把他拎出來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因為這個公孫述是王莽同時代的人,在王莽篡漢的時候,他在成都也過了一把皇帝癮,王莽稱帝的時候以「黃」為貴,而這個公孫述也緊隨其後,以「白」為貴,自稱「白帝」。至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乃自立為帝,國號「成家」,建元龍興,真正稱為一國。

和袁世凱八十三天皇帝夢不同,這個公孫述在成都稱帝居然長達12年,後世稱之為「躍馬」。杜甫曾有詩云「卧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這個「躍馬」一般人仍然不大清楚,但是提起「白帝城」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直到後來劉備還在白帝城導演了一出託孤好戲,而白帝城的名稱就是由公孫述而來。

講了這麼多,我們便可以知道,凡是姓公孫的出現了,基本上都不大可能是平頭百姓,即使現在可能落魄一些,祖上也肯定是「闊」過的。

這個公孫度也不例外,字升濟,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他的父親名字叫公孫延,因為不想當官,所以隱居在玄菟這個地方。

玄菟這兩個字很好聽,估計現在沒幾個人知道是什麼地方,事實上這個玄菟郡的轄地多有變更,最早包括了朝鮮部分地區,大概就是在遼寧、吉林西部一帶。

很多人想當官卻當不了,而公孫度的父親公孫延那是主動避官不當,可見非常有來頭。

由於是貴族出身,所以公孫度也很早就在郡中當了小官。

而且這個公孫度說起來還有一件奇事。

那就是公孫度在小的時候不叫公孫度,而是叫公孫豹。

而當時玄菟郡的最高長官玄菟太守公孫琙也有個兒子,名字也叫公孫豹,但是很不幸,公孫琙的兒子在十八歲的時候就死了。

更巧的是,公孫度不僅與太守的兒子重名,還跟太守的兒子同年。

這下就簡單了,公孫琙一見到公孫度,就想到自己早死的兒子,於是對公孫度非常好,不僅資助他讀書,還給他娶了老婆,一句話,那是對公孫度比自己的親兒子還親。

有了一郡太守的提攜,公孫度自己也很爭氣,於是在20歲的時候,居然就做到了尚書郎的官職,成功進入了洛陽官場。

到這裡,我們必須要說,和孫堅十七、八歲當上副縣長不同,公孫度這麼早能打進洛陽官場,主要是因為他是官二代,而不是他個人才能有多出眾,換了出身低點的,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僅如此,在公孫度當尚書郎的第二年,即早在公元170年,公孫度就已經當上了冀州刺史。

年僅21歲就當上了省長級高官,你要說這是他憑自己的本事應得的,打死我也不信,但是從洛陽官場如此重用公孫度來說,還是有人非常看重公孫度,願意在他身上做長線投資。

但是公孫度在冀州刺史的位子上不知道幹了多長時間,因為謠言被免官,之後一直沒有動靜,直到被董卓的大將徐榮推薦,重新做到遼東太守。

以上就是公孫度同學的簡歷。

應該說,公孫度的知名度貌似比另外一個公孫,公孫瓚要小好多,但是我們要說,公孫度及其子孫割據遼東的時間那是讓公孫瓚望塵莫及,在今後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公孫氏將遼東變成了他家的後花園。

前文講過,在劉表被任為荊州刺史的時候,其實當時的荊州各個地方都有主,沒他劉表什麼事,劉表是演了一場鴻門宴殺掉當地豪強勢力才真正成為荊州主人的。

公孫度也一樣。

由於公孫度早年在遼東,當的只是小官,而且他雖然也算貴族,但他父親公孫延也N年沒當官了,所以當地人還有些看不起這家落沒貴族。

而且就在他的老家襄平縣,有個縣令叫公孫昭,竟然把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召去當了伍長的小官。

伍長,我只能說,這是小到不能再小的軍官了,只能管五個人,比一般所說的十夫長,百夫長還小。

公孫度再不濟,也曾經在洛陽當過尚書郎,而且還曾任一省之長的刺史級高官,在他沒落後,他的兒子居然被人召去當伍長。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公孫度到了遼東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孫昭逮捕起來,拉到鬧市中間用鞭子活活抽死。

立威,這是典型的立威,或者公孫昭罪不至死,但是犯到公孫度手裡,他必須變成公孫度功業的墊腳石,這或許很殘忍,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又有誰能逃得過呢?!

殺了公孫昭還不算,以前地方上的豪強大族如田韶等人,凡是以前對公孫度無禮的,現在全部抄家,一家老小全部殺掉,一連殺了一百多家,哪怕一家只有一二十人,至少要殺了上千人。

鮮血開路,雖然有時候會激起反抗,但是更多時候的確能讓人害怕,於是在公孫度的高壓政策下,整個遼東郡都被公孫度擺平了。

在這裡,有的讀者可能會疑問,為什麼從小老師教我們要講禮貌,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可是歷史上卻往往都是殘暴的喜歡殺人的壞人才能做成大事呢?

難道是我們所學習的道德錯了嗎?

我們要說,道德沒有錯,但是一味講道德顯然是錯的。

比如我們的法律就對罪大惡極之人處以死刑,那也是用罪犯的鮮血鋪平我們的安定社會。

所以我一直非常反對過度宣揚道德的作用,也非常討厭沒有原則一味「以德報怨」的老好人、爛好人,諸如郭靖、張無忌等就是我極度痛恨的角色。

道理很簡單,郭靖這種老好人註定守不住襄陽。

文天祥、史可法再高尚,他們的眼淚能阻擋敵人砍向同胞的屠刀嗎?

不能!

事實證明,只有公孫度、袁紹這種傳統意義上的「壞人」才能真正保家衛國。

很多事情都是過猶不及,掌握到恰到好處才能稱之為大師。

《三國志·公孫度傳》記載:(公孫度)東伐高句驪,西擊烏丸,威行海外。

看到這裡,不由得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隋煬帝、唐太宗時期,以傾國之力去打朝鮮,都鬧得灰頭土臉,甚至導致隋朝亡國,可是公孫度以小小一個遼東郡的兵力,居然能打得朝鮮軍隊落花流水,不僅打服了朝鮮,還把烏丸勢力掃清,史稱「威行海外」。

牛,實在是太牛了!

由此看來,公孫度在遼東,不僅令袁紹等關東諸侯如刺在背,還為保障東漢的邊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且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如果不是公孫度在遼東打服了游牧民族,韓遂在西邊壓制著羌族等游牧民族勢力,曹操、呂布、袁紹這些人也別想在中原大展手腳。

而且,漢唐之所以成為我國歷史上最令人嚮往的王朝,還在於,即使到了帝國瀕臨崩潰搖搖欲墜的末年,游牧民族勢力還是插手不了中原,公孫度、公孫瓚、袁紹、曹操這些強大的軍閥,不僅僅各自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還保證了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和延續性,這大概要歸功於漢唐兩朝的尚武。

而到了晉宋明三朝,我們便可悲地看到,武將的地位嚴重下滑,最終導致五胡亂華,漢人失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陽謀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陽謀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41章 打服朝鮮:公孫度平遼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