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兼愛(1)

第十三章 兼愛(1)

【原文】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1];不知亂之所自起,則不能治。

譬之如醫之攻人之疾者然[2]: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則弗能攻。

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

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3]?

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4];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

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天下之為盜賊者亦然:盜愛其室,不愛其異室,故竊異室以利其室。

賊愛其身,不愛人,故賊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愛。雖至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亦然:大夫各愛其家,不愛異家,故亂異家以利其家。

諸侯各愛其國,不愛異國,故攻異國以利其國。天下之亂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愛。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乎?

視父兄與君若其身,惡施不孝[5]?猶有不慈者乎?視弟子與臣若其身,惡施不慈?

故不孝不慈亡有[6]。猶有盜賊乎?故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身若其身,誰賊?

故盜賊亡有。猶有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乎?視人家若其家,誰亂?

視人國若其國,誰攻?故大夫之相亂家,諸侯之相攻國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勸愛人者,此也。」【註釋】[1]焉:乃、才。

[2]攻:治療。然:這樣。[3]當:音

「常」。嘗,試也。[4]虧:損害。[5]惡:何。[6]亡:通

「無」。【譯文】聖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必須知道混亂從哪裡產生,才能對它進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亂從哪裡產生,就不能進行治理。這就好像醫生給人治病一樣,必須知道疾病產生的根源,才能進行醫治。

如果不知道疾病產生的根源,就不能醫治。治理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必須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亂產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聖人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亂產生的根源。

試考察混亂從哪裡產生呢?起於人與人不相愛。臣與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謂亂。

兒子愛自己而不愛父親,因而損害父親以自利;弟弟愛自己而不愛兄長,因而損害兄長以自利;臣下愛自己而不愛君上,因而損害君上以自利,這就是所謂混亂。

反過來,即使父親不慈愛兒子,兄長不慈愛弟弟,君上不慈愛臣下,這也是天下的所謂混亂。

父親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所以損害兒子以自利;兄長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所以損害弟弟以自利;君上愛自己而不愛臣下,所以損害臣下以自利。

這是為什麼呢?都是起於不相愛。即使在天底下做盜賊的人,也是這樣。

盜賊只愛自己的家,不愛別人的家,所以盜竊別人的家以利自己的家;盜賊只愛自身,不愛別人,所以殘害別人以利自己。

這是什麼原因呢?都起於不相愛。即使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也是這樣。

大夫各自愛他自己的家族,不愛別人的家族,所以侵擾別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諸侯各自愛他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伐別人的國家以利他自己的國家。

天下的亂事,全部都具備在這裡了。細察它從哪裡產生呢?都起於不相愛。

假若天下都能相親相愛,愛別人就象愛自己,還能有不孝的嗎?看待父親、兄弟和君上象自己一樣,怎麼會做出不孝的事呢?

還會有不慈愛的嗎?看待弟弟、兒子與臣下象自己一樣,怎麼會做出不慈的事呢?

所以不孝不慈都沒有了。還有盜賊嗎?看待別人的家象自己的家一樣,誰會盜竊?

看待別人就象自己一樣,誰會害人?所以盜賊沒有了。還有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嗎?

看待別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誰會侵犯?看待別人的封國就象自己的封國,誰會攻伐?

所以大夫相互侵擾家族,諸侯相互攻伐封國,都沒有了。假若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國家與國家不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不相互侵擾,盜賊沒有了,君臣父子間都能孝敬慈愛,象這樣,天下也就治理了。

所以聖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的人,怎麼能不禁止相互仇恨而鼓勵相愛呢?

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所以墨子說:「不能不鼓勵愛別人」,道理就在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墨子與道德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墨子與道德經.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 兼愛(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