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第七章

孩子厭學,巧借故事激勵效果好

學習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事情,也是父母很關注的事。當下,在學習環境的影響下,在父母的高壓下,很多孩子漸漸產生了厭學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父母都感到有心無力,束手無策。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情緒,只要正確引導,是能夠糾正過來的,故事激勵法就有很不錯的效果,它能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努力學習,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生活小場景

李玲今年6歲,是一名一年級的學生。在幼兒園時,她表現還算可以,但由於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她的朋友並不多。

後來上了一年級,面對陌生的環境,她幾乎就沒有朋友了,常常是一個人獨來獨往。課餘時間也只是坐在位子上和同桌說說話,很少與同學一起玩兒,或是到教室外面遊戲,因此經常無法融入同學談論的話題中。

最近幾次考試,李玲的分數都比較低,回到家難免受到父母的責罵。

漸漸地,李玲對學習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上課開始不認真聽講,對學習越來越提不起興趣,到後來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產生了不想去上學的念頭。

父母知道情況后,找到女兒就是一頓責罵,說:「聽老師說,你上課都不認真聽講,難怪會考不好,以後周末都別玩了,在家認真複習。」

李玲聽完,很委屈,話也不說,就跑到房間里去了。

小故事·說道理

近幾年來,孩子的厭學情緒越來越嚴重,不僅範圍廣,表現也很複雜,比如上課不聽、不記、不做練習等。不僅讓老師很無奈,更是讓父母操碎了心。我們不禁要問,孩子到底為什麼會厭學呢?

其實,厭學最初只是孩子心理的一種潛意識情緒反應,是一種身不由己的強迫性條件反射,孩子來不及控制,也是不能控制的,就像著涼感冒。如果不及時介入,潛意識厭學就會演變成意志性厭學,就像感冒發展成肺炎。

由此可見,厭學並不是孩子偷懶這麼簡單,它是一種學習障礙,有深刻的心理原因。然而,大多數父母不了解這種潛意識反應的特點,認為孩子厭學就是偷懶、不懂事、沒有責任感,還要逼迫孩子接受,這不僅對孩子沒有幫助,還會加劇孩子的厭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父母必須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

1.父母要求過於嚴苛

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於是寄希望於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變得優秀。在孩子學習上要求十分嚴格。這種長時間的壓力,孩子難以承受,厭學心理就產生了。

2.孩子自身問題嚴重

比較貪玩,學習成績差,上課跟不上老師的節奏,時間一長就會對學習感到乏味。他們感受不到學習帶給自己的成就感和快樂,反而覺得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於老師和父母的壓力,學習就變成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此外,孩子厭學還有可能是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比如經常和不愛學習的孩子或是社會人士交往,迷戀上其他更感興趣的事情;或者是和師生的關係不好,因厭惡而不願上學。面對這些因素,作為父母,可以採用以下方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

1.改變教養觀念和方式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旦缺失,是難以補救的。孩子的許多問題都源於早期的家庭教育,矯正孩子的問題就要從矯正家庭教育方式入手。比如要想矯正孩子的厭學行為,就要改變家庭教育方式。父母想要讓孩子喜歡學習,就要對孩子溫和一些。

2.為孩子適當減壓

厭學是一種痛苦的心理體驗,會導致孩子出現失眠、頭痛等癥狀,這說明孩子心中積累了大量的負面情緒,如果不加以引導就會有精神崩潰的可能。所以,父母要理解孩子,並適當給孩子減壓,如減少補習班的課程,讓孩子緊張的情緒得到釋放。

3.幫助孩子消除自卑心理

要想讓孩子喜歡讀書,就要設法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和成功感。因此,不妨對孩子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如果孩子的某門功課之前一直不及格,但這次經過努力及格了,我們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才能點燃孩子自信的火焰。

4.制定適合孩子的學習目標

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是存在差別的,因此制定學習目標時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要與其他孩子攀比。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制定適合他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他跳起來就能摘到的「桃子」,而不是樹頂的「桃子」。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達不到目標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教養小貼士

如果孩子的厭學情緒十分嚴重,父母必須進行有效的心理諮詢和干預,比如合理情緒療法、強化法以及認知療法等,通過改變孩子的認知和行為,轉變其對學習的看法和態度,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讓孩子學會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消除厭學情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聰明媽媽的故事教養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聰明媽媽的故事教養法
上一章下一章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