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 大軍入朝

第48章 ◆ 大軍入朝

1592年12月,明朝萬曆皇帝詔命兵部右侍郎(正三品)宋應昌為薊遼經略;

提督陝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從一品)李如松(由武進士承父蔭授寧遠衛指揮同知、曾任神機右營都指揮僉事、宣府總兵等職)為東征提督;

兵部職方淸吏司員外郞(從五品)劉黃裳與主事(正六品)袁黃為贊畫;戶部山東淸吏司主事(正五品)艾維薪為督餉官,率三萬明軍入朝。

明軍編製如下:

副總兵都指揮僉事(正三品)楊元統領左軍,麾下計有:夷兵參將指揮同知(從三品)楊紹先率領寧前等營馬兵三百三十九名,遼鎮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葛逢夏、定遼中衞指揮僉事李如楠領先鋒右營馬兵一千三百,大同副總兵都指揮僉事(正三品)任自強並寧山參將指揮同知(從三品)高徹領馬兵五千,保定游擊將軍指揮僉事(正四品)梁心領馬兵兩千五百,嘉湖蘇松調兵游擊將軍指揮僉事(正四品)戚金領車兵一千,薊鎮東盟游擊將軍指揮僉事(正四品)王承恩領薊鎮馬兵五百;共一萬零九百三十九人。

副總兵都指揮同知(從二品)李如柏統領中軍,其所部包括:遼東參將指揮同知(從三品)李寧並涿州參將指揮同知(從三品)張應種、內丁營指揮使李有升領遼東正兵、親兵共一千一百八十九名,義州衛鎮守參將指揮同知(從三品)李如梅、指揮僉事李如悟領義州軍丁八百四十三名,宣府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章接領馬兵兩千五百名,薊鎮遵化參將指揮同知(從三品)李芳春領馬兵一千名,浙直調兵神機營左參將指揮同知(從三品)駱尚志領南兵六百名,薊鎮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方時輝領馬兵一千五百名,宣府八衛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宋大贇領馬兵兩千名,建昌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王問領車兵一千名;共一萬零六百三十二名。

副總兵都指揮僉事(正三品)張世爵統領右軍,下轄本官並開原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劉崇正領遼陽並開原馬軍一千五百三十四名,遼陽副總兵都指揮僉事(正三品)祖承訓領海州馬軍七百,原調兵副總兵都指揮僉事(正三品)孫守廉領馬軍七百零二名,原加銜副總兵都指揮僉事(正三品)查大受領寬佃馬軍五百九十,真定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趙文明領馬兵一千一百,大同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谷燧領車兵一千,薊鎮參將指揮同知(正三品)吳惟忠領南兵三千,常鎮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錢世禎領步騎一千,宣府游擊指揮僉事(正四品)周宏謨領馬兵一千,共一萬零六百二十六人。(明·宋應昌《經略復國要編》)

東征大軍主將李如松,字子茂,號仰城,將門世家。時稱「用兵奇正相輔,狡計有梟狐之謀;出陣一往無前,悍勇有貔虎之威「。於剿滅「哱拜「叛亂之役居功至偉,獲封從一品建威將軍前軍都督府右都督,萬曆皇帝對李如松甚為器重(「數遭論劾,帝終眷之,不爲動「),令其統軍出征。

數萬東征大軍之中,既有「野地浪戦馳突摧陣冠絕一時「的遼東鉄騎與宣大邊軍,亦含「攻戦無前所向必克「的戚家軍,這些沙場上的百戦勁旅堪稱那個時代明軍中的翹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壬辰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壬辰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第48章 ◆ 大軍入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