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萬眾一心

第1010章 萬眾一心

卻說龍驁派遣使者來到東夷前線,使者便見呂伯琚呈上龍驁的書信。呂伯琚覽書已畢,心中震怒。他安撫使者之餘,也不禁和心腹諸將談及此事。對於龍驁此番的舉動,呂伯琚深感不滿。但他又因為畏懼龍驁的舉兵相助,故而不得不選擇有所隱忍、不敢妄動。

面對呂伯琚的兩線為難,庄楚提出了自己的決策。

他想讓呂伯琚敷衍使者,暫且只是口頭上答應龍驁的使者而已。之後利用使者往返充沛的時間,一舉拿下困守在安邑城中的程縱。而從實際的角度出發,這個戰略無疑極富可行性,但庄楚無疑也闡述出了其中的弊端。那就是一旦欺瞞龍驁,呂氏在盡得東夷之地的同時,只怕龍驁在事後也不會善罷甘休的。

如果呂伯琚按照他的方案選擇執行,那麼無疑等同於將龍驁與呂氏之間的親密關係徹底撕毀。

面對庄楚極盡細膩且權衡利弊般的闡述,呂伯琚陷入了久久般的沉思之中。

他沉吟多時,不敢便有決策。於是轉首看向眾人,並且詢問在場幾個心腹權臣的意見。

群臣之中,伏念是第一個發言的。

他的見解很簡單,如今已經將程縱打到這樣的地步,實在不應該輕易選擇放棄。因為一旦放棄,他們最早挑起來的義旗必將無的放矢。而一路追隨呂氏走到如今的支持者們,更會因為他們的退縮而散去大半。如此痛失人心的舉措,並非呂伯琚和如今的呂氏宗族所應該去做的事情。

「對於伏念大長老的見解,我也有近乎相同的看法。程縱虎狼之心,斷然不可輕易放過他。一旦放過,便如縱虎歸山。便是今日我不殺他,他也必然在日後前來報復的。如若如此循環下去,試問何時是個頭的呢?」

庄伯的諫言,無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於他言語中的深意,呂伯琚深表理解。程縱虎狼之心不可放逐只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後面的反覆循環。雖然他並沒有徹底言明,但話鋒卻無疑指向了身處在漠北的北雍侯龍驁。

呂氏想要徹底獨立,就早晚都要從北軍中分裂出去。

曾經他們受制於龍驁,為了擺脫龍驁這才提出建設中原的政略大計。如今已經遠離北地,試問又豈能再被龍驁所制?如果此番選擇了妥協,那麼試問這樣的制約又要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的呢?而他們謀定而動之下的重建中原的戰略大計,試問又有什麼具體的實際意義呢?

呂伯琚瞭然於此,最後將目光投射到了庄楚的身上。

「兩位大長老皆已闡述己見,不知楚將軍高見若何?」

「高見不敢當,話倒是有一句。」

「哦?說說看。」

「既然該撕破的關係,既然早晚都要撕破;該打的仗,既然早晚都要打。時機既然已經沒有了什麼不對,那與其晚打受氣,倒不如早打來個痛快的。我庄楚是個粗人,說話、辦事都不喜歡繞彎子。如果有衝撞首領大人的地方,還請首領大人見諒才是。」

「哪裏的話,楚將軍說的很有道理啊。」

面對庄楚的坦率直言,呂伯琚陰沉的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讚許般的笑容。他看着庄楚,連連點頭。緩緩鬆了口氣之間,原本猶豫的目光也終於再度充滿了堅定的味道。

三位權臣,各有見解。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殊途同歸般的驚人一致。

身為首領的呂伯琚雖然沒有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卻對於三個人一致般的觀點完全認同。

「嗯,你們說的都很對。」

他由此決議,便按照庄楚提出的建議行事。他再度請來使者,便加巧言安撫,以此說動使者,令他滿意而歸回報龍驁。然而對於自己退軍的具體時間,卻並沒有加以時限的做出說明。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那便是軍隊如此龐大,如今還有很多自發來投自己麾下的中原人士。這些人都是呂氏的支持者,需要一定時間的安撫。安撫已畢之後,他會在第一時間予以退兵並且熄滅最終與武都的這張戰火。

使者接受了呂伯琚的想法,便既滿意而歸去向龍驁彙報。

送走了使者,呂伯琚便在暗中和幾位心腹謀臣再議擊破程縱的決心。庄楚再度出班,便在呂伯琚駕前獻計。

「如今程縱所築建的前線壁壘,極富戰法。我們若施強攻,終究無果。與其強攻,不如智取為上。安邑小城雖可固守一時,畢竟是東夷偏隅之地。程縱身為武都之主,必然急於想歸王都再建基業。此番龍驁使者到來,想必程縱也有所知。我們不若就藉助這個機會,賺他離開安逸以及他所築建的前線壁壘,以此對他四面合圍、予以絞殺。」

「嗯,這個方略很有意思。」

呂伯琚認同了庄楚的建議,便立即親自遣使發書,去向程縱主動締結停戰協議。就像庄楚分析的那樣,龍驁的使者到來,的確受到了身處在安逸小城之中程縱的密切關注。呂伯琚答應龍驁使者的決策,也隨即被密探報入程縱所在的安逸城郭之中。

程縱聞訊,心中大喜。便在此時,呂伯琚派遣的使者也帶着呂伯琚的書信來見程縱。程縱覽畢書信,心中蔚然。他自詡呂氏既然已經答應了龍驁,便不會出爾反爾。畢竟呂氏的名聲極好,而龍驁的北軍無論是從情感還是從實力來說,都讓呂氏感到發自內心的敬畏。

他由此許諾了呂伯琚提出的停火建議,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選擇了暫時的按兵不動。

使者歸去,便向呂伯琚呈報此事。庄伯見勢,便在呂伯琚駕前拱手。

「程縱雖然許諾,未必不會提防。我們若是想徹底引誘他從壁壘中出來,需擺出佯裝退兵的樣子。東夷各地的守軍,連夜撤走之餘。我們圍困在前線壁壘前的軍馬,也當佯裝後撤。此番只有讓程縱對我們徹底的放心,才有在之後賺他走出壁壘擊殺他的可能性啊。」

「嗯此言有理。」

面對庄伯提出的諫言,呂伯琚欣然許諾。一場針對武都最後的戰役,也由此拉開了最後的帷幕。

這正是「諸臣但有同心志,豈容困龍再脫身」。預知最終一戰部署若何,程縱又當性命怎樣?且看下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國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諸國志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10章 萬眾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