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未雨綢繆

第1009章 未雨綢繆

卻說程縱為保武都基業,臨危之時定下權謀之計。

他一面率眾暫且撤離東夷王都的戰場退守東海之濱的安邑以此解決自己軍中的糧草匱乏之急,另一面遣使書發二處,以此請求辜叔陌與龍驁的共同支援。信使分別抵達西境和漠北,辜叔陌為了更好的拉攏龍驁不敢輕易決策,而是將此番的決策權交給了龍驁做出處理。另一面龍驁也收到了程縱的告急文書,對於文書中程縱所提到的大勢所趨,龍驁也有深刻般的認同。

武都雖然可惡,但卻不能在此時被呂氏所滅。武都若滅,呂氏便失去了平衡般的制約。除了得到整個天下一半的疆土之外,也會在自己做大之餘復掀戰火蔓延天下。這樣的結果,絕不是龍驁所願意看到的。他因此想要舉兵,卻礙於和呂氏之間的親密關係連線為難。謝崇寶看出龍驁的擔憂,故而便在龍驁駕前獻計,以一種近乎柔和的方式處理此事。

面對謝崇寶的諫言,龍驁覺得極為可行。畢竟呂氏的前任首領呂徹既是自己的長輩也是摯友,呂伯琚身為呂氏宗族的後輩雖然和龍驁的關係並不親密。但礙於先人的情面,龍驁還是決定以規勸和睦作為先驅。除非萬不得已,不然斷然不能輕易對呂氏用武的。

他因此寫下一封書信,便派遣使者前往東夷面見呂伯琚。

使者飛馬而去,歷時一月抵擋東夷前線。而此時的呂氏大軍,也和程縱在安邑彼此僵持。雖然呂氏在軍力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程縱的用兵卻並沒有讓呂氏在他的堅實壁壘面前佔到半點兒的便宜。

「程縱真不愧是當世兵家的第一人,沒想到相差十倍的軍力都沒有將他打倒。此人如果讓他活在世上,早晚對我們呂氏宗族是莫大的威脅。為了我們宗族的日後振興和發展,程縱我們一定要在這一戰將他徹底覆滅才行啊。」

戰略大會之上,呂伯琚面對諸將闡述了自己充滿決絕般的觀點。而面對他的闡述,諸將尚且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探馬便在此時飛奔進入了大帳。呂伯琚心中不解,便問其中緣故。探馬因此據實奏報,便引龍驁使者前來相見。

使者既見呂伯琚,便向呂伯琚遞上了龍驁的書信。

呂伯琚覽書已畢,不覺面露陰沉。然而他畢竟胸懷城府,馬上就將平靜下了自己的態度、喜笑不形於色。

「尊使往來辛苦,還請在軍中暫歇。待我與諸將商議,再做答覆若何?」

呂伯琚以此安撫使者,使者由此便在軍中暫歇。

使者既退,呂伯琚便不禁再度面露陰沉。他屏退諸將,只留下庄楚、庄伯、伏念等心腹眾將。面對眾人充滿疑惑的目光,呂伯琚在一聲輕嘆之間,也將龍驁的書信傳遞給了在場所有的人。

眾人覽畢書信,全都不禁面露驚駭之色。

看着他們彼此面面相覷般的樣子,呂伯琚不禁充滿冷漠的一聲淺笑。

「龍驁身在漠北,可真的是很會當和事老的。我們與武都中原開戰的時候,他沒有派遣一兵一卒前來支援。而是藉助與辜叔陌之間約定俗成的計謀,巧加敷衍。如今我呂氏眼看事成,他卻要我等為了什麼和平而選擇退兵。歷經此戰,我們耗費了多少的錢糧、損失了多少的人馬,難道全都不顧了嗎?」

呂伯琚說到這裏,不禁面露震怒之色。只是心中因為對於龍驁和他所率領的北軍的忌憚,故而即便是在此時也不敢輕易的發作出來。望着呂伯琚強忍怒火的樣子,庄伯第一個站了出來。

「龍驁的用意,如今在明顯也不過了。他明著是來勸阻我們,實則是害怕我們呂氏覆滅了武都之後會因此做大。畢竟北地和中原如今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而如果東垂之地和富裕的東夷也被我們囊入掌中的話,那麼對於他所領袖的北雍政權,無疑是一個莫大的威脅。故而我們之間的舉戰相互消耗雖然他可以不選擇理睬,但放任我們就這樣做大,確定不是他願意看到的啊。」

「嗯,不用庄長老說,我也能夠理解龍驁此番的用意和心思。」呂伯琚目光冰冷,卻忍不住一聲無奈般的嘆息:「只可惜我們的呂氏宗族雖然戰勝程縱,卻沒有能力和龍驁有一戰的能力。力所不及,故而對他和他此番派前來的使者不敢輕易得罪。因為一旦開罪了他,龍驁就有藉機會動兵的理由。若是他與程縱聯合,合攻我呂氏,那麼我們可是一點兒的勝算都沒有啊。」

「首領大人的意思,是只因為擔心北軍和程縱的聯合嗎?」

庄楚看着呂伯琚,不禁這樣做出了發問。呂伯琚聞聽庄楚所言,似乎還有些充滿疑惑的不算太明白他的言下之意。他深鎖眉頭,不禁將凝重的目光轉向庄楚。

「庒楚將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哦,我的意思是說。首領大人畏懼龍驁所率領的北軍與程縱的武都合謀,但如果是單獨應對龍驁所率領的北軍而沒有了程縱,您還會因此感到畏懼嗎?」

聞聽庄楚所言,庄伯一瞬間看出了庄楚的心思。

「侄兒的意思是,先答應使者此番龍驁提出的退兵請求,以此穩住北軍。之後我們利用穩住他們的這段時間,順勢拿下程縱。等到龍驁察覺過來的時候,東夷的大局已經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屆時就算龍驁選擇興兵而來,我們也不會因此而選擇畏懼他的是與不是?」

「嗯,叔父猜得不錯,小侄正是這個意思。」庄楚點頭,隨即也不禁將充滿正色的目光再度轉向呂伯琚的身上:「東夷和漠北,現場千里之遙。往返之間,便是騎乘快馬至少也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如今使者立時里一個月,這才到來東夷傳報龍驁的意圖,我們大可先答應使者讓他去向龍驁呈報。但對於歸離的日期,卻不選擇具體說明。使者見我們欣然許諾,必不猜疑。他呈報龍驁回到漠北,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龍驁一直都以為我們呂氏是他的部署,絕對不會料到我們答應了他卻不履行與他之間的諾言。等他徹底察覺,只怕時間又要過去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而就算他因此震怒選擇興兵而進,到達東夷的時候只怕還需要一個月上下。此間三個月的時間,我們無疑有充足的理由可以擊敗程縱、拿下整個東夷。只是戰後與龍驁之間,未免會有一場血戰。不知首領大人對此,是何決心?」

庄楚坦然詢問,而呂伯琚則充滿陰沉的陷入默然。

這正是「但為大計能敷衍,只是難避後事難」。預知呂伯琚抉擇怎樣,應對龍驁使者又當若何?且看下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國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諸國志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09章 未雨綢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