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梟雄隕落

第1011章 梟雄隕落

卻說諸臣所見一致,最終也讓呂伯琚便有決心。他做出最終的決定,誓要絞殺程縱、覆滅武都。

一面安撫下了龍驁的使者並且令他歸去復命,另一面也開始按照庄伯提出的戰略方針對武都展開最後的圍剿之戰。他一面擺出退軍的架勢,另一面派遣庄楚與伏念各領一支機動部隊趁著夜色部署展開行動。

時值天命,探馬傳報程縱,言呂伯琚果然率領大軍後撤。

程縱聞訊,欣喜若狂。正如庄楚所算的那樣,此時的他急於歸返東夷王都、重建武都政權。對於呂氏的罷兵後撤,並不疑惑。眼看呂伯琚率領的呂氏軍團已經徹底撤離了戰場。程縱心中寬慰之餘,為了保險起見則先派遣出一支軍隊前往王都已經王都附近的各個重要城邑。

這些人佔領住有利地形,隨即便向程縱發來奏報。

聞聽奏報全都並無異樣,程縱這才徹底的放心。他親自率領自己的主力人馬離開安逸小城,便出壁壘打算回返王都。當埋伏在附近壁壘山巒的伏念看到程縱的大道旗徹底撤離安逸壁壘的時候,伏念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欣喜般的笑容。

程縱前腳從堅實的安逸壁壘撤出,伏念後腳便率領自己埋伏的軍隊直插後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接接管了位於安邑小城的堅實壁壘。他接管一切事務已畢,便立即以點火作為訊號。

一時間濃煙四起,便蔓天際。庄楚、和呂伯琚看到信號,立即各自舉動。身處在半路前往武都東夷主城的埋伏軍馬,立即浮現而出。他們聲勢震天,撕毀停戰協議的同時,也對程縱所率領的武都主力軍發起猛烈的突然襲擊。

程縱失算,根本沒有料到就在自己歸返王都的路上居然還會存續呂氏安插下的軍馬。加上庄楚本身作戰的勇猛,此番突襲直接讓程縱應接不暇。程縱所率領的武都人馬,早已在之前分道而行。原本處在軍力絕對劣勢的人馬,此時更是人單勢孤。

庄楚目的明確,扼守一切程縱可以歸返王都的險要。一番猛烈的攻擊之下,迫使程縱所率領的殘軍不得不選擇放棄南下的歸途而向東北的安邑城再度歸返而去。此時的伏念,早已接管了安逸。堅實的壁壘,曾經是程縱抵擋呂氏十萬大軍的有利屏障。但是如今,卻反而被呂氏所用。

伏念趁勢殺出,再擊程縱。而原本喬裝回返的呂氏大軍,也在庄伯和呂伯琚的統御之下,就此復歸。庄楚、伏念、呂伯琚、庄伯,對程縱的孤軍展開三面合圍之勢。程縱雖然身為兵家列國末期的魁首,但面對自己孤軍般的殘兵和如今擺在眼前的四面楚歌之勢,也已無力回天。

他雖然臨戰用兵指揮得當,但伏念與庄楚任何一個人論及用兵指揮卻都和他毫不遜色。一番鏖戰,呂氏對於程縱的圍困如同鐵桶一般。程縱幾次突殺,全被呂氏合圍下的強弓硬弩射回。眼看身邊的兵馬逐漸殆盡,程縱自知已無回天之力。

面對逐漸縮小包圍圈的呂氏軍隊,程縱揚天一聲嘆息。

「非我程縱無能,實乃黃天助呂之功啊。」

一語言畢,淚如雨下。便在眾軍合圍之勢面前,拔劍自刎而死。由此諸國末期最後的一員主戰兵家,由此命亡數終。

眼看程縱身死,呂伯琚目光陰沉之間不禁一聲嘆息。

「程縱為人雖然詭詐,但卻不失為當世一代梟雄。如今身亡數終,也是應了天命始然。諸國時代已經結束了,這位兵家好戰的最後一位梟雄也讓他充滿安靜的在地下沉睡吧。」

呂伯琚目光黯然,似還有些對於程縱的惋惜與傷感。程縱雖然是他的勁敵,但因為兵家能力的卓越也無疑讓呂伯琚對他深感敬服與欽佩。

他以此傳命,厚葬程縱。全軍肅皋,接管整個位於東垂、東夷兩地的武都政權,自然不在話下。然而武都方自平定,探馬便又急報而來。言龍驁率領強悍的北軍,突然徑出漠北。對於呂氏位於北地的根據地,突然發難。呂伯琚聞訊震驚,不等做出反應。南方也有異動,言新朝列侯辜叔陌也有舉動。他在南原、西境之地集結重兵,似也有兵鋒所向吞併中原之勢。

原本面對呂氏和武都選擇沉默的雙方列侯,如今突然舉動。動作之快,不覺令剛剛才覆滅了程縱、接管了武都政權的呂氏宗族便感驚怖。其中的原委,還要從辜叔陌這邊說起。

龍驁既有決議,便發使者先禮後兵。使者往去東夷前線之餘,龍驁也因為之前辜叔陌的上書一封,故而對他有所回應。使者奉命而去,便到西境去見辜叔陌送達龍驁的書信。書信中的言辭,龍驁也說的很清楚。那就是武都與呂氏在東垂戰火交鋒,自己已經做出了決策,發出使者勸說呂氏罷兵。

辜叔陌覽畢書信,不禁只是一聲自嘲般的淺笑。

「龍驁這個人,可當真是天真無邪的很啊。呂氏自從重建中原開始,就已經與他徹底脫離、形如獨立。如今的他,居然還天真的想要駕馭呂氏與武都之間的戰爭。試問呂伯琚何人,又豈能輕易的放過程縱讓他們此番原本已定的戰局無功而返?」

婉兒在側,不禁淺然一笑。

「似如此,豈非天助侯爺嗎?侯爺只需回書一封,龍驁必有知曉。為了遏制呂氏,他一定會選擇傾兵而出。我們隨他其後,也好分一杯羹。既然呂氏斷然不會接受龍驁提出的請邀,程縱所持的武都政權必然泯滅無疑。我們正好藉助這個機會,將呂氏與龍驁所率領的北軍最後的一抹聯繫斬斷,豈非好事?」

「嗯,不但如此,反而還能拉進我們與龍驁的關係。無論勝敗,呂氏與龍驁之間的關係都不會有比我們更為緊密的存在了。」

面對婉兒提出的戰略方針,辜叔陌欣然許諾。他遣使再發一書,便知漠北陳述自己的想法。龍驁見勢,也決自己之前的決議太過於草率了。他再度請來謝崇寶,以此共做商議。

謝崇寶以此深思,也覺得辜叔陌書信中的言辭不無道理。他沉思良久,最終不禁一聲嘆息。

「呂氏做大,鯨吞武都。如此形勢,確實不好制約。今若只以規勸之言辭而覓呂氏退兵之決議所見,的確實屬不易。將軍不若以兵戈相要挾,以此震懾呂氏。此番便與辜叔陌共相策應,兵發二處。呂氏見此情景,必然心生畏懼而思退避之心。似此不動干戈,便可成事。如若不然,舉兵南下而進,也變得順理成章般事半功倍了。」

龍驁瞭然,許諾其計。

便與辜叔陌相邀,各自舉事。以此兵發漠北之兵,南下直取北地。

這正是「為迫故友思就範,先引重兵施刀兵」。預知呂氏面對龍驁與新朝之兵怎樣,雙方又當舉戰籌謀若何?且看下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國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諸國志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11章 梟雄隕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