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遠征艦隊

第349章:遠征艦隊

在劉瓔說到議事機構的時候提到了阿拉伯人,歷史上阿拉伯文明也是很古老的文明。

劉瓔提到的長老院,最早出現在古羅馬帝國,由氏族的豪門貴族長者組成,後來這一制度在地中海一帶很多國家延續下來,阿拉伯人也在其中。即便到了現代,沿襲長老院制度的還有。比如中國的鄰居,戰亂不斷的伊朗,他們依然保留著長老院這種制度。

中東地區與中國的交流歷史很悠久,陸地上的通道是著名的絲綢之路,海上通道就是南洋到印度洋。交流有商業、宗教、人文、語言,甚至還有通婚,但是唯獨缺少政治上的交流。古代的中國帝王歷來把外族看做是蠻夷,所謂的交流就是萬邦來朝,外族蠻夷向皇帝進貢朝拜,這種鄙視外族的皇帝,怎麼會向蠻夷學習呢?

所以說,向長老院這種制度,皇帝絕對不會採納,很可能皇帝根本就不知道世上會有這樣的制度。劉瓔與他父親談設立議政院之事,談到人員組成和選拔任命,當然也會談到議政院的權力責任和作用。現代的人們對議會的解釋就一句話,言簡意賅:說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最高就是沒有比它高的了,既然如此那當然是管國家根本大事的。

劉瓔對他父親說:「比如說我這個執政官也應該得到議政院的確認,這才名正言順嘛。」

劉謹聽了一愣,但是「名正言順」四個字提醒了他,這是追求完美。對權利的來源,皇帝是怎麼說的呢?皇帝說「受命於天」。那意思是說:我的權力來自於「上天」傳授的,合理合法。

歸根到底這就是權力的合法性問題。「受命於天」這話的來源是秦始皇的玉璽上篆刻的八個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的意思是說:我秦始皇是上天任命的,壽命萬歲無疆,國家永遠昌盛。

現在劉瓔要得到議政院的任命,那就是受命於民了,於是他的權利就合理合法了。

想到這層意思后,劉謹說:「你的這個主意很好,的確有道理。那總理衙門的各位大臣也都要議政院任命嗎?」

關鍵一點他沒說,劉瓔也沒說,其實大家都懂:因為所謂的議政院完全在劉家掌握之中!這才是關鍵。

劉瓔回答說:「是的,但是需要有個程序,總理大臣由執政官提名,議政院通過確認。各部的部長需要總理提名,議政院通過。走這個過程就合理合法了。」

劉瓔:「議政嘛就是議論政務,議政院里的官員可以提出議案,執政官和總理衙門也可以提出議案,這些議案在得到議政院長同意之後,就可以議論和表決。對於特定的國政大事,也可以組建專門的小組來專管。這些就是議政院要做的事。」

劉謹:「這麼說,這個議政院是個有分量的衙門,我看這想法不錯。朝廷里的言官可以彈劾朝中大臣,我們的議政院也應該有這樣的權力。」

劉瓔說道:「對,彈劾不稱職的官員是議政院分內之事。我看父親大人很中意議政院,兒子想:麻煩您掌管議政院如何?如果有您在,議政院一定能辦好。」

其實劉謹已經有預感,劉瓔找他說這個事就是有意讓他來做,所以他不會感到突然。反正他也沒什麼事,這個議政院還挺對他心思的,於是他說:「好吧,我試試看。」他答應的很爽快。

劉瓔說:「您的官稱叫議政院長如何?我想過,如果叫『中丞』,朝廷知道了會不爽的。」

「丞」就是承辦的意思,比如丞相。「中丞」是坐在中間位置上的主官,所以「中丞」就是衙門首腦的意思。

按朝廷的習慣,輔助性的衙門首腦大多是這類名稱,還有「少卿」「正卿」等名稱。

劉謹說:「我知道你要時時的避諱朝廷,咱們的六部官員不也是叫什麼『長』嗎?我看可以,議政院長這官稱也挺威風。哈哈!」

比如朝廷的兵部首腦叫兵部尚書,劉詮是兵防部首腦,就叫兵防部長。

劉瓔笑著說:「那就煩勞父親了,您還要找個副院長,然後到下面各個縣裡,指導他們選出議政官員。還有薪俸等瑣碎事務也要制定章程,還要找個地方建設衙門,各種開銷費用也要計算,可以由總理衙門核銷。總之繁雜事務也不少吶。」

劉謹說:「這樣的機構前人沒有辦過,做大事要妥穩,你不可太心急了。」

「我不急,父親您靜下心來辦,越妥穩越好。」

……

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到了洪武五年的七月,專門用於遠征的三艘船終於打造完成,開始試航。

按劉瓔的要求,這三艘船是自家船廠造的最大的船,達到了2500料,按現代的說法,其排水量大約一千多噸。在現代,一千多噸的船屬於小船,遠洋的漁船都有上萬噸的。可這是目前船廠最大的能力了,如果強行製造更大的船,技術上就沒有把握了,為了求妥穩,只能這樣選擇。

三艘新船已經開到了基隆軍港碼頭,它們已經被命名為:遠征一號、遠征二號和遠征三號。

遠征艦隊組建已經有三個多月了,總人數有150多人。因為它們將面臨著很多難於想象的艱難險阻,所以在新船建成之前劉瓔臨時調撥兩艘船隻讓他們做訓練。

新船建造完成,試航就交給了遠征艦隊,試航的同時也是訓練。今天遠征艦隊上船,劉瓔、劉詮等人來到基隆軍港,它們要主持艦隊成立的儀式,授帥字旗。

碼頭上鼓號齊鳴,隆重又熱鬧。儀式過後,劉瓔、劉詮等人登上旗艦遠征一號檢閱水兵和視察。

這三艘船都是混合動力船,有機械水輪也有風帆。有風帆的船,甲板上會顯得雜亂,因為有數不清的繩索和短木樁,劉瓔他們看到的這艘船也不例外,但是明顯沒那麼亂。這是因為船很大,長度150多米,寬20多米。這麼大的船是可以有五根主桅杆的,可現在只有三根,這就讓甲板有了不少的空間,可以安裝火炮,也有氣球的起降場地,當然還要有煙囪等蒸汽機不可缺少的建築設施。

如果是純粹風帆的船,除了艦船首尾可以安裝大炮之外,其他的部位很雜亂,無法安裝火炮。

甲板上有二十多名水兵穿著整齊的軍裝,隊列接受檢閱。船上的水兵相對比較少,每艘船上只有四五十人。這些人是士兵也是水手,都有自己的職責,有操帆的、掌舵的、燒鍋爐的、操縱蒸汽機的,還有廚師管倉庫的等等,沒有閑人。到需要作戰的時候,所有人都是參戰的士兵。在這個年代里,這麼大的船只有五十人算是很少的了,一般說至少要有上百人,甚至兩三百人也不新鮮。

下面的船艙都差不多,劉瓔重點關心廚房和儲藏間,這是保證官兵們健康的關鍵。

普通的船上就是大鍋飯,飯菜混在一起,熬一大鍋,但是這個船上做飯的炊具多了一些,可以做不同的飯菜。

他們進去的時候剛好看到廚師正在練習做冰激凌,這絕對是特殊待遇了。這是劉瓔的主意,因為艦隊出征的線路基本上是圍繞著赤道走,將面臨著炎熱酷暑,此時沒有什麼防暑降溫的辦法,空調什麼的都不要想,製作冰激凌是唯一能想到的,酷暑也會造成病亡減員。

做冰淇凌的設備很簡單,就是木桶裡面套一個可以旋轉的鐵桶,在鐵桶木桶之間放硝石加水,鐵桶裡邊是製作冰淇凌的原料。廚師搖動一個搖把讓鐵桶轉動起來,不時地攪動,就做出了冰淇凌了。

給水兵們吃冰淇凌可不是為了享受,它是有效的防暑降溫的葯,中暑者吃一杯下去就能救活一條命。

廚師把剛做好的冰淇凌裝在小碗里,恭敬地端給劉瓔、劉詮等人品嘗。劉瓔用勺子吃了一口,感覺比現代里冰淇淋的味道差得太多,不過其他人品嘗后都贊口不絕。

船員們休息的艙室有通風的窗戶,走廊里還裝上一個大風扇,那是由下面機器房裡一根傳動軸帶動的。這一颱風扇可以給這一層艙室通風降溫,熱帶直射的太陽很厲害的。

下面的倉庫里也開始裝貨物了。劉瓔為出征船隊準備了瓷器、絲綢布匹,這些是為了與土著番人做交換的商品。落後的土著番人們沒有貨幣的概念,只能用以物易物的辦法交換,布匹瓷器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奢侈品,也是驅使他們的動力。

——end——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再生於明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再生於明初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9章:遠征艦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