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建設和回京

第二十節建設和回京

1909年綏遠地區發展很好,大量的移民,工人和商人使得綏遠地區經濟活躍,特別是山西商幫的幫助下,綏遠的工業製品遠銷俄國特別是在毛紡織品和麵粉上。綏遠的貨物和日本的物品在遠東市場你爭我奪雙方都是大大出手,雖然最後綏遠在對俄貿易中沒有多大的盈利但是卻成功的在俄國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各式各樣的商品都能在市面見到,而且由於陸振華在商業稅收上的優惠使得山西和河北等地的大商人都在此處設立了各種商業機構。

綏遠真正令人高興的是工業上的發展,雖然機械製造和化工依然處在零狀態,但是各種其它的產業發展卻很好。紡織和服裝業發展很好,生產的大衣成為俄國遠東軍方的採購物資同時還是中國北方人冬季禦寒衣物首選。而且綏遠出產的各式毛毯成為歐美軍隊的採購物資,中國人結婚的禮物和嫁妝。陸振華在成立各家工廠之初就將質量抓的很嚴,對於不合格產品一律不許出廠銷售。同時對於本地其它建廠的投資者都在建廠之初就約法三章,對於生產質量不合格的工廠一律遷走不得在新工業城。嚴把質量的好處使得綏遠的產品可以在市場上同歐美日等地的產品競爭而不吃虧。麵粉產業發展更快,但是除了供應山西,蒙古和河北外,其餘的都被陸振華將其進行深加工成各種餅乾,火腿腸,速食麵之類的物品出口到歐美市場。陸振華將新式產品的專利全都抓在手裡,排他式經營獲利豐盛。罐頭是陸振華的拳頭產品,他高新將幾個退休的御廚全部請來調配出各種美味適宜工業化生產的罐頭出口,而其肉類來自蒙古大草原上的各個王爺和牧民的牧場,特別是寒冷的冬天來臨前,蒙古的王爺和牧民將各種牛羊全部出售只留下明年的牛羊就行,這樣既可獲利又能減少損失,使得陸振華在包頭,綏遠和集寧的冷凍倉庫是一再增加。但是陸振華從來不隨意壓低價格,還不時的贈送一些精美玻璃瓷器和華麗的紡織品給蒙古的扎薩克們,這使得他們的利益和陸振華綁在了一起。

綏遠地區的農業移民一直沒有少過,除了政府組織的大規模移民外,各地少地或無地的農民也自發的往綏遠移民。陸振華在對待農業移民一直非常支持,但是對移民加強了管理。陸振華首先就是在農村建設上,他請人合理的規劃了農村布局,在適合的地方設置移民點。每個移民點根據周圍不同的自然環境合理的安排移民人數,然後由政府組織將不同地方的移民安置在各個移民點;陸振華在農閑時組織各移民點居民修路,管吃每天一個勞動力發3斤白面,將各移民點之間的公路修好。

其次在對農民的改造上,陸振華派人去各村教農民種植高產的土豆,小麥和玉米等高產作物減少糧食短缺增加糧食產量,同時教百姓種植甜菜和向日葵等經濟作物;派出衛生人員到各移民村宣傳講衛生和防疫知識,改變中國傳統農村那種豬糞滿地,污水橫流的場面。陸振華在移民點成立時就給各移民點建好了公共衛生設施,如廁所,小型澡堂等。同時派人教他們使用化肥和各種農家肥。

最後就是陸振華對農田建設投入很大。因為陸振華記得這幾十年中國的天災頻繁,所以為了能減少將來的損失現在多投入一些是值得的。陸振華把自己記憶中的前世家鄉的農田建設拿出來。陸振華將建大型引水渠將黃河的水引到個各移民點,然後在由各個移民點修築幾個大型的水庫存水,平時養魚,乾旱時就灌溉。而各移民點的水庫到田間地頭的水渠全部用水泥磚石砌成暗渠減少水在輸送過程中的損失,這就一舉改變了過去農業的那種靠天吃飯的局面。陸振華在移民劃分田地之初就將田地劃得很直,以利於將來農業機械化生產。同時在各地用從美國進口的機械進行鑽井,以防旱災無水無法灌溉。

「如果說在當時的中國還有一個地方可以看見希望的話,無疑這個地方就是綏遠。雖然各地也打著新政的旗號,可是卻使百姓生活更加貧困,而綏遠卻是使商民獲利,官方增加稅收。」這是莫理循在考察了綏遠后寫在日記中的話。在1908年到1918年這十年裡綏遠人口由原來不足300萬增加到1200萬人,其中工業人口只有200餘萬人,但是重工業從業人口只有40餘萬人口。每年上百萬人口的湧入使得王永江和楊永泰這兩個陸振華在政務上的主要助手忙個不停。但是這一時期的前期教育問題還是未能很好的解決,直到在1915年陸振華親自出面找來了大量的教育家才在後期得以解決。

而真正讓綏遠地區不受戰爭波及的最主要原因是綏遠地區的農村政權建設。綏遠地區原本是蒙古人多漢人少,而蒙古人都在部族王爺和札薩克的統治下陸振華管不到他們。陸振華真正可以直接管轄的是漢人移民和一部分自由的蒙古人。陸振華將移民安置在移民點,再把移民點發展成村鎮。村鎮建成後設立政權,鎮長以上由政府派遣,而各村由村民自由選舉出村長。由於陸振華在移民之初就將同地的人分散在不同的村鎮,所以不會出現拉幫結派現象,早期選出村長都是各村有能力的人。村長任期為四年,全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同意就能從新選舉村長,村長必須為本村人而且要在本村住五年以上。各村設村長一人和民防官員一人負責閑時組織簡單的軍事訓練,民防官員由退役兵士擔任。

陸振華記得宣統在位幾年中國全都是災荒不斷,人民流離失所,各地民怨沸騰起義不斷。所以在四月的時候陸振華就讓大衛在美國和喬治在南洋收購大量的小麥、玉米和大米運到中國來。同時組織大量的移民開墾新的田地和建設新的移民點,以便將來安置災民。而此時甘肅等地已近乾旱多年,大量的災民從臨夏湧進綏遠地區,好伴隨著小偷,強盜和土匪等一起進入綏遠。陸振華親自帶領一鎮駐紮臨海地區,從蒙古王爺手裡購買了大量的帳篷,當地建立起流民暫時安置點。派出大量的教會醫生和中醫對所有的人進行消毒和洗澡。然後在臨時安置點隔離七天後,身體健康的送到新的移民村安置。

大量的災民湧入帶來了各種問題如衛生,治安和住宿。陸振華每天都在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各種偷雞摸狗層出不窮,打架鬥毆時時發生,各種陋習隨處可見。弄得整個臨海地區是一片烏煙瘴氣,臭氣熏天。陸振華三令五申不見效果,6月12日陸振華簽發《綏遠地區災民安置條例》規定:從即日起凡在災民臨時安置地發生以下行為一律按照條例執行,條例未規定的按照原有的法律執行。隨地大小便,吐痰和亂丟生活垃圾的一律處以鞭刑五下,幼童由其父母受罰。對於屢教不改者一律趕回原籍,終身不得進入綏遠地區;對於偷盜他人財物在20兩以下的處罰礦山挖礦一年,偷盜20兩至100兩的開礦三年,200兩至500兩的開礦七年,五百兩以上的慣犯可處死非慣犯可視其家庭情況處罰十年到二十年開礦;打架鬥毆者一律處以修路三年,致使他人受傷可依照受傷程度增加兩年到五年服刑期,致人死亡者償命;對於搶劫者和土匪可按現行法律從重處理。安置地內每天都有軍隊執法巡邏,一經發現當場處理。

條例一頒布陸振華負責人的將各個分區的災民聚集起來,由識字的人宣讀條例,同時張貼在顯眼的地方。然後讓醫生來解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疫病發生。如果誰不想受約束,為了他人的生命請離開。結果當天安置點得衛生情況得到遏制,再在負責人的安排下垃圾都被清理出去,並且撒上石灰粉和用艾草熏過後整個地方才恢復了清潔。就這樣一批一批的人在隔離區被安排到移民村,而一批又一批的災民不斷的來到隔離區。雖然有人生病,但是未能大規模傳染。

10月4日張之洞去世,清朝最後一位中興之臣去世了,大清滅亡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了。陸振華直接在包頭和張怡匯合后,就王北京城去了。當然發電報給朝廷請假奔喪的事情一律由楊永泰他們負責解決。陸振華帶著自己的六十名護衛去了北京,這次北京之行卻也成為最危險的一次出行。陸振華先在包頭坐汽車到達集寧,然後再由集寧騎馬到張家口,最後由張家口坐火車去北京城。一路馬不停蹄花了近三天時間才趕到北京,陸振華趕上了張之洞的葬禮。忙完后陸振華和張怡回到京城,由於李蓮英已經失勢,先在陸振華對朝中的情況不是很清楚。

夜晚,陸振華備足厚禮拜訪了奕?,雙方簡單的客氣后就轉入正題了。陸振華說道:「王爺,這次奔喪后不知朝廷為什麼不讓下官回綏遠呀?現在甘肅災民湧入綏遠,已經超過百萬,正等下官回去主持賑災呀。」

「興中呀!老夫已經久不問朝政,今天不是你來呀,都不知道多久沒人來了。」奕?說道。

「大人,你雖然不願理事但是朝中大事,哪件能瞞得過大人呀?」陸振華恭維道。

「哈哈,據老夫所知是應為良弼,他想要你的新軍。」奕?笑著說。

「謝大人,這時些漠北特產請大人笑納。」陸振華說道同時遞過二十萬兩銀票。

「你可以去鐵良那邊去看看,或許有辦法。」奕?看了眼銀票就說道。

對於有些讀者反映的問題,我想在今後的寫作中一定會注意到的。情節是有些平淡,不過不能一上來就狠狠地干日本人,最少你要有一支軍隊。對於民國時期的軍隊我有些無言以對,不過也不能全部怪士兵,和現在社會也一樣,得不到認同的軍人是可悲的!所以要讓別人認同你需要時間。牛bb小說閱讀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北洋新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重生之北洋新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節建設和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