叄 遊子生涯(1)

叄 遊子生涯(1)

()近代,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后,漸漸成為東亞最繁華的地方。文士遊子趨之如鶩。李叔同到此後,便喜結交上海文人,1889年十月,加入城南文社,之後遷至好友許幻園家的城南草堂,與袁希濂、許幻園、蔡小香、張小,號稱「天涯五友」。

遊子,是中國文人的一個鮮明特徵。通常而言,離開生他的家鄉,到了外地,就是遊子。孔子就最喜歡周遊列國,雖然是在亂世。在盛唐,遠遊是種時髦,如李白,青年杜甫等,隻身行走天涯,崇尚開朗豪邁的騎士精神;中唐以後,文人走向士大夫,若再稱遊子,就多了背井離鄉之感,如白居易,蘇軾……可見,遊子的身份和心情,與時代的大氣候未嘗沒關聯。

到上海的李叔同,亦是遊子,此時的他,開始滑向風月情調。

在京津,維新受挫,他只好退避到政局外,到了海上,把一些閑情寄托在文社的創作上,或閉門著書,或浪跡洋場。城南文社,也就是文學愛好者們聚集在一起的文學社,寫寫詩文,互相鑒賞比拼。叔同的詩文,自然是頗優的,才有之後,自稱「二十文章驚海內」,這也是有佐證的,在上海格致書院的課題徵答活動中,叔同屢屢名列一等,曾十二次獲獎。從流傳下來的文字看,也知此時他的文章的確驚~艷,有一種江南的艷,也有一種風~流的艷,過的是消閑冶艷、打發無聊的生活。

他在自己所編著的書序中,描述了當時的心境:「索居無俚,久不託音,短擎夜明,遂多羈緒。又值變亂,家國淪陷。山丘華屋,風聞聲咽。天地頓益,啼笑胥乖。乃以餘閒,濫竽文社……」這話的意思是,他的轉變,正是因為家國淪陷。

其時,自叔同離開故鄉天津,至1900年,洋鬼子的八國聯軍已將天津、北京攻破,慈禧西逃,時局混亂,確實是國破家何在,城春草木深,他只好逃避到寫文的雕蟲小技中,掩埋自己這個遊子羈旅在外的傷感時變的情緒。

從他曾名列文社月會第一的《擬宋玉小言賦》等詩文,或可透露出一些信息,這個階段,叔同走的是宋玉路線。宋玉是傳統充滿貴族氣的才色俱佳的風~流文人。或許,對叔同而言,既然維新~黨以言諫帝君,反而使家國更蒼涼,不如從政局中走出,沉迷於風~流韻事,亦能感受些時代的熱鬧氣息,總比鬼哭狼嚎要強很多!

於是在上海閑居時,他成了個徹底的風~流文人。

什麼是風~流?

中國文人的風~流,有幾個特徵:第一,一群志同道合的,以文會友,詩酒唱和。第二,來幾個美人,仍然是詩酒唱和,也就是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一邊附和,一邊眉目傳情。第三,讀過點書的人,有閑情,搞搞創作,炫耀一下才華,博得朋友和美人的喝彩,既打發了時間,泡了風月,又說不定就留下了絕世之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百年記憶:民國才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百年記憶:民國才子
上一章下一章

叄 遊子生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