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該死了嗎?(3)

35歲該死了嗎?(3)

段磊:我最早在國企,然後到合資企業,然後從合資企業到了私企,到最後是一個人了,反正公司從人員上越來越少。當時想上MBA,也就是30歲的人嘛,都會有一些想法。我是做銷售的,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和管理觀念。如果與客戶的想法出現了斷層,這會影響雙方的溝通。我比較彷徨,做銷售吧,做電源銷售暫時還有一些利潤空間,再過兩年就和做電腦一樣了。現在做電腦,如果你不做大、不成規模的話,就沒有利潤,將來生存的機會都很小。到了MBA以後我才感覺到,人工作了很多年,周圍的同事、領導限制了你很多想法,你覺得有的話不該說,有的話不能說,活得挺累。但到了這樣一種環境,大家都是同學,互相啟發,而且你有很多想法都可以說出來,沒人會和你計較。盧茸:段磊老吹牛。那天過臘八,我們說上他家喝臘八粥,他就吹牛說他會做飯什麼什麼的。然後我們就去超市買了一大袋煮臘八粥的米。我們在一邊看電視,他說他做飯。結果我們發現他把一整袋米全都扔到了鍋里,放上水。等到我們來吃飯的時候發現鍋煮壞了,粥還沒有煮熟。我們吃了這頓粥,一輩子都忘不了。段磊:這也反映了一個問題,我們做銷售的可能都是眼高手低。所以能夠坐在這裡跟大家一塊學習一些東西很好,像咱們以前說的鍍金也好鍍銅也好,學了MBA就是多掌握一種生存的技能,為將來做準備吧。施丕瑞:說到這個35歲現象,我倒有些不同的觀點。我現在也是29奔30了吧,首先我覺得這種現象在中國可以理解,像澳大利亞、加拿大就不會有這種現象,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實在太多了,人力資源部門對勞動力就完全可以挑剔和苛求。實際上我覺得一個人到35歲正是黃金時期,為什麼?35歲的人精力體力還是相當旺盛的,而且你的社會經驗、各方面的經驗應該是處於最佳時期,關鍵是怎麼來看這個問題,你要學會揚長避短。以前大家都聽過田忌賽馬的故事,你35歲的人,不用跟二十四五歲的人去爭同一個領域。舉一個具體的事實來講,比如說做銷售,如果你是35歲的人,做銷售意味著你要滿世界跑,你的精力和體力肯定比不過二十四五歲的人。他們大學剛畢業出來,處理不了危機和緊急的事情對吧?你有自己的長處,要跟年輕人去拼自己的長處。我的第一個觀點就是,人家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給他補一句,各個年齡段的人有各個年齡段的優勢,要充分利用。每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都要經歷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所以從進行一場賽跑來講,大家都是公平的。第二點我要強調的是心態的問題,我記得我工作第三年的時候,我們的老總跟我說了一句話,我一直記到現在,他說「常做常新」。當時我問老總這個「常做常新」是什麼意思?他說,就是說不管你現在取得多麼大的成就,是什麼樣的一個職位,不管你是做管理的還是做技術的,做到任何時候都要把自己當作新人來看。如果你把自己當老人來看,在資歷還有各方面好像特別驕傲,但這對你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把「常做常新」這個心態擺好了,你以後做很多事情就會覺得非常輕鬆。現在又3年了,心態擺正了我覺得相當重要。盧茸:有一點我特別同意,就是說三十多歲的人,特別是女人在求職的時候調整心態特別重要。到MBA學知識對我來說真的是其次,但是心態的改變我的體會比較深,舉個例子,我是一個特別追求完美的人,很多事情都要做得盡善盡美,不喜歡把缺點暴露給別人。不幸的是開學第一天我就留給大家一個特大的笑話。那天我來上學的時候車沒拉剎車,車就沿著湖邊差點扎到湖裡去。當時覺得特別不好意思,上學第一天就給大家留下了一個特別不好的印象,很難過,這跟我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但是這件事情出了以後,大家對我都很友善,也許大家覺得是一個很可愛的缺點。可能很少有那種盡善盡美的人。陳屹:你說你以前年薪18萬,MBA畢業以後如果市場不好,拿不到18萬了怎麼辦?盧茸:以前我覺得不能接受,現在也能接受,為了快樂可以放棄很多,以前我認為不能放棄的東西現在覺得都可以放棄。史煜:前兩天管理課上我們做性格測試,我是班裡少數幾個**型的性格之一。剛才很多人都說有困惑,我就沒有困惑,我一直都是很有主見的那種人,好像從來沒有在個人發展方面有過迷惘。我知道我該怎麼走,即使到了十字路口,我也覺得沒問題,我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麼,我能處理它。陳屹:你是說你是很隨意的人?就是順其自然的人,對嗎?史煜:我較少因為外界因素而感到迷惑、彷徨,從不怨天尤人;有明確的價值觀和目標,能很好地讓自己去適應外界環境,並且能通過努力而成功。也正因為如此,我從不迷信權威,也從不人云亦云。比如說今天有個很有權威的人來做講座,有的人聽了就會對他的話深信不疑;我就不會,除非我認為他說得有理,否則他職位再高我也不會接受;而且老師說的每句話我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對就吸收。大學畢業時我放棄了保送讀研的機會以及系主任推薦的留學機會,是因為我不看好自己的專業;也曾經放棄了到國外工作的機會,而且,讀MBA也沒有去國外,而選擇了北大。因為我覺得一方面在國外發展是以己之短,搏人之長,另一方面中國有這麼好的發展機遇,在國內發展不是更好嗎?我不喜歡在一部大機器上當一個小螺絲釘,也不想浪費時間做缺乏自主性和創造性的事情。每一次看似可惜的放棄都是一次積極的選擇,每一次選擇都是朝我想去的方向邁進了一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商務精英眾生相:因緣際會-走進EMBA(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商務精英眾生相:因緣際會-走進EMBA(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35歲該死了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