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該死了嗎?(4)

35歲該死了嗎?(4)

付蓓:比如說《精品購物指南》、《經濟觀察報》等等,每一期都要登一些MBA教育離我們有多遠的文章,好像在大眾看來,MBA跟現實世界離得太遠了。我剛讀MBA時,特別自豪地跟每個人說我在讀MBA。但是很多人看我的眼神並不像我想像的那麼憧憬,好像覺得讀MBA是沒有辦法的一種選擇。來讀書的人很多已經很優秀,他並不是完全追求一種利益,很多是追求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我覺得能夠放棄自己原來很好的職業,選擇來讀書的人肯定都是能夠對企業創造價值的人。不要把大家看得太勢利了,每個人心裡都有除了經濟之外的其他動力。李凌:國外的一些MBA他們入校很多都是為了改變自己的職業生涯,我不太清楚是不是他們畢業后就能做到,但我感覺現在在國內還做不到,根本不像你想像的那樣,並不是說我讀了MBA就可以改變我的職業方向。付蓓:很多人在來這裡之前都覺得自己很出類拔萃,但是到了這個班以後,都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還有很多比你更優秀的人。這在我原來的職業生涯中很少碰到,所以除了知識的補充以外,對我來說也是挫折教育。人的一生不能太順利,尤其是在35歲之前,如果在這之前你沒有經過跟各行各業的人接觸和磨鍊,以後有挫折會很麻煩,所以這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周曉明:三十來歲了,到了這個年齡自己還要保持對人生不斷地追求,不可能去做一些與你的道德觀念相悖的事情。陳屹:孤獨嗎?周曉明:沒錯,別人會覺得你挺傻的,不會理解你。到了35歲以後,公司可能因為市場的因素就真的不行了,可能你真的就要回家了,那時候你怎麼辦?可能那時候才會真正知道什麼叫高不成低不就。社會上這種情況肯定是有的,原先的公司很好,他可能想換個更好的,結果越換越差。新公司無論是在薪酬上、環境上,還是企業文化上都不適應,再換可能還要更差,到那時候再想回到原來,那是不可能的。抉擇,是對今天的挑戰,放棄,也許又是明天的遺憾。人生的路就是這樣起伏不斷。35歲是出現反差的時候,也是對你綜合素質的真實檢驗。周曉明對「35歲現象」這樣說:30歲時開始困惑,來之前覺得目的挺明確的,學起來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歲數,不知道自己將來該幹什麼。像美國摩根斯坦利要僱用的是比較年輕的人,因為工作辛苦,一天可能只睡五六個小時,要靠體力挺下來。來MBA讀書把工作辭了。其實這也不是我們年齡的錯誤,但是現在國內的很多企業都要35歲以下的,也許是跟所有的單位都要招研究生博士生一樣,都是在跟風。反正35歲已經是一個坎兒了,會覺得可能更世故了,可能更不容易學東西了,可能家庭負擔更重了。我**畢業之後直接進摩托羅拉工作了4年,然後考研究生上了天津財經學院的國際金融專業,跳級兩年就畢業了,進了華夏銀行的總行。如果問我對兩個不同環境有什麼看法,摩托羅拉講的是誠信,即使年底的時候收到供應商的禮物,他們都會交上去,年終作為獎品,大家去抽。在摩托羅拉是不能打私人電話的。摩托羅拉和另外一家公司在某地爭一個項目,項目負責人提出要一些合同之外的東西,摩托羅拉拒絕了;另外一家公司給了,後來這個項目就被其他公司拿走了。雖然生意上失敗,但是他們當時一直很驕傲的就是摩托羅拉寧願不做一個兩億美元的項目也不改變公司做事的原則。人在這個階段開始想一些超越金錢和地位的事情。當時在摩托羅拉拿的錢也不少,將來的發展前途也挺好。他一直都在做思想鬥爭,是繼續學習深造還是保持現狀,因為上了研究生之後你將來也可能就那麼回事。1998年7月1日,紀念《**宣言》誕生150周年的時候,中央電視台的一個節目幫他下了決心。馬克思畢業時完全可以選擇一個很有錢的工作,但他最後選擇了清貧一生的事業,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勞苦大眾,為他們服務。而立之年,周曉明入了黨。摩托羅拉是第一個建立黨委的外商獨資企業,很多外企都不贊成入黨。當時的老闆還是台灣人,他非常贊成入黨。有一次要建立黨委,他問誰是黨員舉手。一舉手他才發現,所有的**員都是他這個公司裡邊主管級別以上的經理、留學生、研究生等人,都是公司里的精英。而且他發現這些人幹活從來都是不錯的,很少偷奸耍滑,而他作為半導體廠的黨支部書記,還在生產線上發展了兩名工人,都是特別優秀的工人。黨員活動歷來是下班之後一起去傳達文件精神,進行學習什麼的,不會影響工作,而且作為黨員,他們做得一定要比其他的工人好很多才行。在大學里他沒有入黨,但是在外資企業里入了黨,他覺得這是令他自豪的事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商務精英眾生相:因緣際會-走進EMBA(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商務精英眾生相:因緣際會-走進EMBA(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35歲該死了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