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四海(2)

中華四海(2)

香港憑什麼吸引投資者?無論是什麼,大概都不會是本地票房收益。即使本地人喜歡上戲院,香港也只不過是彈丸之地,所賺有限。電影製作人如同紡織商與玩具商,得把目光放到出口之上。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取代上海,正如禾格爾所言,香港「儼如區內工商業、金融、教育及文化的大都會」。香港是發展區域性電影的有利陣地,技術人員都肯接受低薪及長時間工作。另外,此地是戰前粵語片製作中心,片廠設施早已存在,而且亦因為是英國殖民地的關係,容易取得西方電影膠片及先進設施。政府除有穩定的法律及政治體制外,還實施優惠稅制,干預也極少。處理外資方面,此地的銀行制度十分內行,而運送影片到區內各地,這海港亦可以很有效率。50年代間,香港得天獨厚商機處處,儘管亞洲佔全球半數人口,但好萊塢製作卻攻佔不下。除票價低,影院嚴重不足之外,又有諸如配額制及入口關卡等保護主義措施,制止好萊塢滲透。歐洲與拉丁美洲由於票價較高,人均影院數目較多,美國電影公司便集中開拓這些地區的市場。至於日本,亦未能雄霸區內市場。縱使其武俠片在亞洲各地周遭放映,但日本國內市場龐大,本身已能自足;香港因而可填補空隙,覓得一片生存空間。不管與好萊塢或日本相比,香港電影都屬小本經營,貨如輪轉,利潤也較低微。然而,華人企業向來偏愛掙快錢,對長遠回報不感興趣。他們借貸投資,壓低薪金,又削減員工人數,還要求大量生產,再加上工人勤奮,因此即使利潤偏低,生意仍然暢旺。他們的經營之道,正是香港影業60年來行之有效的方式。影片賣埠有價,香港電影遂愈拍愈起勁。50年代期間,較小型的電影公司預先把電影版權賣給海外發行商,集資開拍(即「賣片花」),監製往往可在開拍前籌得影片預算成本的六成。長城與鳳凰兩家公司都是中國資金,所製作影片皆可在國內發行;而本地三大電影公司邵氏、電懋及光藝,都是區內的娛樂業王國在香港搞的製作分公司。查奕恩認為,若把香港比作星光熠熠的電影製作聖地好萊塢,那新加坡便是紐約,手握背後的經濟命脈。新加坡的跨國公司一方面在港製作影片,另方面購入小公司的出品,以保證旗下影院的片源供應不絕。由於有邵氏及電懋的關係,港片得以確保在亞太區各城市,取得最佳放映場所。放映日期在影片開拍前已定下來,以保證製作可以歸本,而由於有預先賣埠的收入,製作規模亦可愈拍愈大。邵氏與電懋都會捨得把資金花在豪華布景、大明星、華麗服飾、繽紛歌舞,以及精心設計的武打場面之上。要阻止好萊塢壟斷,就要用他們的標準,拍攝同一製作水平的華人影片。其後數十年間,香港努力趕上好萊塢的製作水平,把力有不逮的對手逐一擊退。另外,文化因素也很重要。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權后,巡迴戲班與流行歌曲錄音相繼出現,海外華僑得以保持與家鄉的連繫。數以百萬計散居東南亞的華人,成為港片的忠實觀眾。他們多來自中國東部與南部,故港片所呈現的世界,對他們並不陌生。他們通常生活富裕,熱愛社交,故喜歡一家大小外出吃飯及看戲。50年代初開始,中國大陸以外最多華人聚居的台灣及泰國,港片都極受歡迎。此外,華僑在少數族群中人數最多亦最富裕的地方,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港片亦極之賣座。甚至在華人數目較少的國家,如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地,也有支持港片發行的足夠影迷。粵語片的觀眾,多達800萬至1000萬,散居亞太區一帶,以香港及馬來西亞為主,而國語片即使無法打入大陸市場,觀眾數量也比粵語片的多。新加坡與印尼的華人都講國語,國語在70年代更成為台灣官方語言。基於這特殊因素,香港每年製作不下數十部國語片,儘管國語只有不到5%的本地人使用。海外市場收益較佳,國語片的製作水平因此高於粵片。為了盡量提高發行海外的可能性,大公司都避免專攻一種方言(除國、粵語片外,也拍攝了不少廈語和潮語片)。當然,影片亦可配音,粵片公司因此亦得以打進台灣市場。華人遷徙的足跡亦遍及亞洲以外地區。中國大陸居民早自19世紀,已開始移居澳洲、歐洲及北美等地。到80年代中,美國華僑已超過100萬。墨爾本、悉尼、巴黎、倫敦、多倫多、蒙特利爾、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及舊金山等地的唐人街,都建有戲院。華僑縱使多屬廣東人,但一樣喜歡看國語片或偶然放映的大陸片。影片在亞洲映畢,唐人街院商便拿來放映,有時碰上賣座的,會把拷貝留起來以備重映。海外觀眾愛看港片,香港變成滿足移民想像力的中心。潘翎描繪殖民地,筆觸動人:「飄泊的華人不少有兩次甚至三次以上的移民經歷,他們嘗遍各地的閉門羹,此地變了逃亡的終站。」有人或拋下中國家園,有人或有回鄉的朦朧渴望,但逃抵香港並安頓下來的經歷,成為戰後幾代人的參照。這個亞洲中轉站成為鄉愁的對象,不少電影把這難民城市動人心弦的色相與聲音,都一一記錄下來。香港各行各業,向來都願意生產迎合各地文化口味的產品,電影業也不例外。導演搞製作,也滿足不同口味。邵氏、電懋及其他製片公司,都在製作前把故事大綱送交區內發行商,如反應理想,才動手攝製。50年代的國語片往往附有歌曲,不單是因為上海導演故伎重施,更是東南亞觀眾口味使然。台灣的武俠與愛情小說,也改編成電影。香港監製在60年代喜歡邀鄰近地區合作拍片,邵氏便在台灣設有製片設施。同期,影片開始加入雙語字幕:中文是給聽不懂片中方言的觀眾看的,英文則為所有不懂中文的觀眾而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四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