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四海(3)(圖)

中華四海(3)(圖)

到了60年代初,香港成為東亞最大的電影輸出地。期間,海外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規模較小的公司紛紛倒閉,邵氏與電懋的製作量仍一如往常,高踞不下,員工都做得透不過氣來。1960~1967年間,香港電影產量甚至超越好萊塢。

1967年,當地觀眾入座人次幾近一億,打破歷來紀錄。但未幾卻出現粵語電視台,電影受到嚴峻挑戰,粵片入座人數開始下跌,同時,東南亞觀眾對國語片的需求更殷。粵片製作量於60年代末期萎縮,在邵氏與國泰主導下,國片雄霸市場,粵片甚至在1972年銷聲匿跡。有此怪事,是因為李小龍及別的粵片影星都給配上國語,且影片都加上字幕,本地觀眾亦可以看懂。

國語片崛起,國泰和邵氏功不可沒,他們為電影引進華麗悅目的製作質量。即使最平庸的國語片,布景與服裝都很講究,粵片鮮能望其項背,而日本以外的東亞地區,也無法與之相比。香港製作的不再是B級片(說是B+級倒貼切),更為東南亞提供僅次於好萊塢的最佳選擇。

不過,如果不是大公司決定支持新興的動作片潮流,國語電影大抵不會享有如此優越地位。日本時代劇影響所及,當地監製開拍連串既精彩又驚心動魄的武俠片,更形成一股潮流。邵氏是始作俑者,其中以胡金銓的《大醉俠》(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最響噹噹。胡金銓在台灣製作的《龍門客棧》(1967),把這條新派武俠片的路線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僅成為當年賣座冠軍,還在東南亞所向披靡(圖)。新風格影響下產生了數十部武俠片,沒多久便出現王羽(《龍虎鬥》,1970)與李小龍(《唐山大兄》,1971)等功夫片。這些緊張刺激的英雄傳奇故事,不僅雄霸本土票房,還攻陷亞洲市場,更使港片打進西方影院。

胡金銓《龍門客棧》的燦爛武打

國語電影通過功夫武俠片,取得了正如電影史學者張建德所稱的地位:「在東南亞發展出一種泛中國國際主義」。武俠片可能在韓國或台灣攝製,而功夫片則會在馬來西亞或泰國(如李小龍的《唐山大兄》)。東南亞以至日本的武師與演員,都拍香港電影。70年代初,日本電影開始減產,低成本動作片輸出量減少,香港功夫武俠片更所向無敵。功夫片為適應不同地方的電檢條例,會以三種版本發行:最溫和的版本送往馬來西亞、泰國及台灣,較激烈的留給香港,而最血腥的版本,則拿到歐洲及北美這些電檢較寬鬆的地區。

儘管國際市場一片好景,國泰卻漸漸沒落。國泰明星紛紛轉投邵氏,而他們又欠缺有魄力的經理人才,陸運濤後繼無人。1970年國泰終於關閉電影製作部門,但保留一家電影發行公司及遍布東南亞的院線,仍不失為實力雄厚的娛樂大企業。國泰淡齣電影製作,剛好為新成立的嘉禾騰出發展空間。

邵逸夫旗下的兩位經理鄒文懷與何冠昌跑出來自立門戶,於1970年創辦嘉禾,鄒文懷當總裁,何冠昌則監管日常製作。在泰國與台灣投資者支持下,嘉禾買入國泰位於鑽石山的片場,並透過國泰將影片發行海外。邵氏猛將胡金銓、王羽、羅維等,都被鄒文懷成功挖角,但予邵氏迎頭痛擊的,是李小龍爭奪戰也敗給嘉禾。《唐山大兄》(1971)本地破票房紀錄收320萬港元,在全球各地再多收數百萬。若以投資回報率計算,《唐》片及其他三部李、鄒合作的影片,都屬於歷來最賺錢的。鄒文懷有賴李小龍的魅力,才可與邵氏一較高下。到了1975年,他控制了香港最大院線,在亞洲各地擁有戲院達數十間。

功夫片最初似乎供不應求,小型電影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當時,好萊塢一部製作平均需資金100萬美元,李小龍的第二部作品則只需12萬美元,而一部普通功夫片,此數之半已可拍成。由於海外市場飢不擇食,香港電影變成高回報率的生意,即使最粗製濫造的,保證也能撈到兩成利潤。

70年代中,西方對功夫片需求放緩,但往後持續多年,功夫片產量依然高企。有的電影公司拍攝的功夫片,根本就沒在香港放映過,其目標只是美國、非洲、歐洲、印度及中東等地的市場。在香港,較高質量的武俠片與功夫片仍然很受歡迎,少數導演仍可發揮創意,使類型更上層樓。與此同時,監製也發展其他類型並加以大量製作,其中包括城市犯罪驚悚片、喜劇片,以及有如《拈花惹草》(1976)及《多少風流多少恨》(1977)那樣的色情片。所有這些影片,都有助香港穩守東南亞市場。

其後粵語片復甦,其實是拜喜劇片所賜。邵氏的《七十二家房客》率先出現,與《猛龍過江》一起成為1973年本土最受歡迎影片。許冠文的社會諷刺喜劇接著登場,更吸引到大批日本觀眾,他們稱許冠文做「布先生」(圖)。未幾,功夫片捲土重來,大受國際市場歡迎,不過,如今落在洪金寶與成龍手上,都變成功夫喜劇。嘉禾有了這些賣座明星,便穩佔影壇舉足輕重的地位,邵氏票房則開始滑落。邵氏的經營方式是中央集權,鄒文懷則把權力下放給一組經理,並建立衛星公司承包制,資助有票房保證者掌管的公司拍片。許冠文、成龍與洪金寶都有決策權,並享有很大程度的創作自由,但劇本、財政預算及拍攝進度仍受母公司監督。

《半斤八兩》(1976)的許冠文與許冠英

粵語片復甦,正好碰上社會展開關於本土身份的討論。電影雜誌、電影會及教授16毫米製作的工作坊先後出現,本地電影文化開始成形。香港國際電影節於1977年誕生,除讓外國電影在本地曝光外,還著手探討這片殖民地的電影史。電影節一系列「香港電影回顧」特刊十分珍貴,而第一個專題便是「50年代粵語電影回顧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四海(3)(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