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變遷的牆壁文化──談姜健的《主人》(2)

見證變遷的牆壁文化──談姜健的《主人》(2)

細細看來,在「主人」們的「中堂」牆上,那些深具象徵性的文化符號其實並沒有嚴格的意義規定。既沒有嚴格的信仰禁忌、也沒有人神的絕對界限。那兒既可以是神、聖的像、祖宗的牌位;也可以是花鳥山水,還可以掛家人的照片。另外,那兒通常還貼著許多獎狀——這可以被解釋成一種對現實政治權威表示認同和崇拜的行為。紛雜的文化符號,加上那些簡陋、破舊的老屋和生活用具,還有看上去祥和、平靜的主人們,照片敘述了常處嚴峻生存境況中的中國民眾(起碼是這些主人們)的那種以視狀況而調適為其特徵的、祈禱現世生存的意識和願望。這正是存在於中國社會深層的、與士文化、官文化保持著距離卻對普通人的社會化深具影響力的民間的文化,它們不斷遭遇主流文化的顛簸、整合,卻依然頑強地漫延滋生。作者對人-場景關係的描述和對其意義的闡述,顯然並不止於這些。在《主人》中,作者還拍攝了一些年輕人以及他們的「牆壁文化」。很有意思的是,這些年輕人的牆壁文化主要被展現在他們自己的床的四周(他們沒有自己的房間)。歌星、影星、泳裝美女、金髮女郎,還有汽車、摩托車,各種招貼畫出現在年輕人的私人空間里,有的被貼滿床四周的牆上。不難看出,在他們與他們的祖父母、父母之間,由社會變遷而帶來的代際間的文化差異已經難以被抹去。那些體現年輕人們的嚮往與**的文化符號雖然還很少能進入「中堂」牆上,但對年輕人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種變化也可以從年輕人們的服飾和一些年輕夫婦的新房布置(那裡面不僅有新式傢具,也顯眼地掛著各種流行的封面女郎招貼畫)等細節中捕捉到。民間文化及其變遷、大眾文化的衝擊等等,這些都是不小的課題,我們自然不能夠希望一些攝影作品來描述和說明許多的問題。另外攝影的敘述方式所能擔當的理論、方法的探討也有其難免的局限性。但照片細節對於描述社會事實所具有的功能,在《主人》中得到的發揮是令人欣慰的。當我們看到站在那些「中堂」下、大門口、靠在他們的祖父母和父母身旁的穿戴著大紅服飾的孩子們,我們不會懷疑,即使他們將來會走出老屋、會擁有不同於老屋的牆壁文化。可那些寫著「祖宗昭穆神位」、「平安發財」的大紅條幅、那些老人們的祥和笑容和絮語等等,都早已內化成他們的一部分、成為他們的價值觀念和倫理規範的底色。河南鄉村中牆上留著「最高指示」痕迹、一層層貼著早年舊畫的老屋會消失的,經濟發展以及消費社會中如浪潮湧來的大眾文化會給那兒的人、場景及其文化帶來深刻變化。從這層意義上說,《主人》作者對民間社會、民間家庭文化的思考及其記錄,顯得彌足珍貴。對「民間」的社會學考察、對文化的變遷以及變遷社會中的人的描述,這些原本都不是容易的事。攝影界一直在提倡攝入人類學、社會學的學術素養,看起來研究社會的學者們也應該從攝影家那兒學習、借鑒些對人、文化的執著關注和觀察視角才是。題記姜健彷彿用照像機向我們講述著某種關於幾代人命運的故事。這故事有沉重得似乎可聞喘息的史性;有愁郁的詩性;有鎮定地毅忍著的人性;還有姜健自己不失關愛的理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轉身:中國社會變遷的視覺記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紀轉身:中國社會變遷的視覺記憶
上一章下一章

見證變遷的牆壁文化──談姜健的《主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