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四、冉閔掌權 滅趙殺胡

一0四、冉閔掌權 滅趙殺胡

石氏兄弟及其「智囊」意見一致,都要殺掉石閔。

唯獨鄭氏櫻桃對石遵說:「當初你在李城起兵時,如果沒有石閔,你豈能有今天?石閔有點兒居功自傲,這也許是自然的,你應當對他有所寬容忍讓,畢竟他是第一號功臣,再者,他的實力很強,留着他對維護你的帝位該是大有好處的吧,怎麼能急急忙忙把他殺掉呢?」

石遵又猶豫了,感覺鄭氏的話有些道理。

見石遵猶豫不決,石鑒站起來說道:「我出去方便一下。」便走了出來。

在殿外,石鑒對他的心腹宦官楊環悄悄說道:「你趕快去告訴石閔,說石遵打算要殺掉他呢!讓他趕緊做準備吧。」

楊環一溜煙跑着去向石閔報信去了。

石鑒沒事人兒一樣回到議事廳——應該說這時的石鑒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角色——本來石遵正在猶豫,沒有制訂殺石閔的計劃,更沒有說要落實。但是「秘密會議」內容一旦捅了出去,這一灘黃泥就進了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哎,你說這人怪不怪,石遵可是石鑒的親哥哥啊,他怎麼會胳膊肘往外拐呢?

咳!想出頭,想取而代之,石鑒這個想法突然佔了上風。也是啊,這個龍椅寶座太誘惑了,太讓人瘋狂了!管他石遵跟我啥關係呢?你玩弄詭計要殺石閔,我就正好借石閔之手殺死你——別怪弟弟不爭氣,也別怪弟弟太絕情,要怪就怪這龍椅太舒服太誘惑了,作為皇子,都距離皇位一步之遙,怎麼就該你一直坐下去呢?讓我也過把皇帝癮吧,哈!哈!哈!

石閔聞訊后就匆忙脅迫了李農及右衛將軍王基密謀廢黜石遵。「是啊,你密謀我也密謀。你動嘴之後雖然還沒動手呢,我要動手。這才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呢。」幾個人商量的結果就是殺了石遵之後,立石鑒為帝。

石閔迅速派將軍蘇彥、周成率領披甲士兵三千人在南台把石遵捉拿起來。

士兵們來到石遵的住處時,他正矇著眼睛和幾個妃子玩「捉迷藏」遊戲。聽見外面的打鬥聲,他急忙摘掉「眼罩」,就見周成率兵氣勢洶洶沖了過來,將刀劍架到了他的脖子上。他還故作鎮靜地說:「造反的是誰?」

周成並未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說:「義陽王石鑒應當立為繼承人。」

石遵說:「我尚且如此,石鑒又能支撐多長時間!」

你石遵即便能維持支撐更久,也用不着你了。石閔下令在琨華殿把石遵殺掉了,同時殺了鄭太后、張后、太子石衍、孟准、王鸞等人。

當然,石遵關於石鑒「能支撐多久」的疑慮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現在不是憂慮的時候,而是石鑒自鳴得意的時候。

冉閔發動政變襲殺石遵並奪取了政權,改立石鑒。石鑒即位,實行大赦。並立即對後趙朝廷進行了重新改組,清洗了一批胡人官員,轉而將一批漢族官員特別是漢族知識分子安插到要害職位上:大赦「死刑」已下。以武興公石閔為大將軍,封武德王,李農為大司馬,並錄尚書事;郎凱為司空,秦州刺史劉群為尚書左僕射,侍中盧諶為中書監。

這時候石鑒終於明白,這次靠出賣兄長得來的帝位,是個有名無實,驢糞蛋子外面光的玩意兒。這朝政大事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要聽從石閔和李農等一班漢臣說了算。

「媽的,名符其實的冤大頭啊,辛辛苦苦當了一回廚師,為人家做了一鍋好飯,自己聞了聞味道,感覺還不錯,自己餓的都發暈了,卻輪不到自己吃一口。咳!」但石鑒再怎麼後悔也已經無濟於事了。

很顯然,新組閣的政權,除傀儡皇帝石鑒之外,起主導作用的全部是漢族。這樣做的結果一下子讓胡漢兩族間的矛盾走向激化,使後趙全國各地變成了一個隨時爆炸,隨時四分五裂的火藥桶。

隨着後趙統治的逐步瓦解,胡漢兩族間矛盾開始趨於激化,而胡人由於以往對漢族人太殘忍,因而非常懼怕漢人上台後會乘機報復。

冉閔的奪權及對後趙朝廷的漢化改組,自然引起各地胡人將帥、部酋的強烈反對。這時各地胡族勢力就已經紛紛聚集重兵屯於各方重鎮,覬覦以鄴城為中心的河北河南一帶,對冉閔的根據地鄴城形成了四面包圍之勢,大戰已經是一觸即發。

於是,石閔、李農的漢化政權,遭到了內部和外部的雙重圍剿。在鄴城內部少數民族暴亂不止,外部一些少數民族將領正在聚集聯合,對鄴城形成包圍絞殺之勢。

新興王石祗(讀音zhi),是石虎的兒子,這時鎮守襄國。他與姚弋仲、蒲洪等人聯合兵力,也就是說羯族集團與羌族、氐族勢力已經聯合起來討伐冉閔。他們四處傳遞檄文,想一起殺掉石閔、李農。

石閔、李農聞訊后,任命汝陰王石琨為大都督,和張舉以及侍中呼延盛率領七萬步兵、騎兵,分路出發討伐石祗等人。

秦州、雍州的流民結伴西歸,路經枋頭時,共同推舉蒲洪為首領,部眾多達十餘萬。蒲洪的兒子蒲健在鄴城,這時也衝破都城的關卡投奔枋頭。

石鑒害怕蒲洪駐防的地方過於靠近都城,想用計謀把他調開,於是就任命蒲洪為都督關中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雍州牧、領秦州刺史。

蒲洪召集手下的官吏,商量是否接受任命。

主簿程朴請求暫且和趙講和,就像諸侯列國一樣分地而治。

蒲洪大怒,說道:「我不配做天子嗎,要不為什麼說列國分地而治的話呢?來人,把這小子拉出去給我砍了。」

手下誰也沒人說話了。接受不接受石鑒的「任命書」就這樣擱置起來了。

後趙國主石鑒顯然對於自己的傀儡地位不滿,派樂平王石苞、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夜裏去琨華殿攻打石閔、李農,顯然,派的這幾個人是「草包」、「稀鬆」和「蠢材」。不但殺人沒有成功,反而打草驚蛇,引起了宮中的混亂。

石鑒偷偷派出的探子回宮告訴他,這幾個人辦事不利。石鑒很害怕。便裝作不知其事的樣子,趕緊殺人滅口,當夜就在西中華門派兵殺掉了李松、張才,並殺了石苞。

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以前的河東太守石暉謀划誅殺石閔、李農。石閔、李農把他們全都殺掉了。

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等率領羯族士兵三千人埋伏在宮中叫做胡天的地方,也想誅殺石閔、李農。

當時石鑒正在中台,孫伏都率領三十多人想進入中台挾持石鑒一起攻打石閔、李農。石鑒看見孫伏都搗毀了樓閣通道,便上前詢問原因。

孫伏都隨機應變說:「李農等人造反,眼下已在東掖門,我想率領衛士討伐他,特地先來稟告您。」

石鑒說:「你是朝廷的功臣,好好為朕出力討伐。朕在中台上觀看,事成之後朕要給你極為豐厚的賞賜。」

於是孫伏都、劉銖率領兵眾攻打石閔、李農,但沒有成功,只好屯兵於鳳陽門。石閔、李農率領數千兵眾搗毀金明門,進入中台。

石鑒害怕石閔殺掉自己,急忙招來石閔、李農,開門接納,對他們說:「孫伏都造反了,你們應該迅速去討伐他。」

於是石閔、李農前去攻打,斬殺了孫伏都、劉銖等一大批人,以至於從鳳陽門至琨華殿,橫屍遍地,血流成渠。

石閔得知孫伏都暴亂跟石鑒有關之後,決定把石鑒囚禁起來。他派尚書王簡、少府王郁率領數千兵眾把石鑒看押在御龍觀,用繩子把食品懸吊進去讓石鑒吃。

石閔還在鄴城中頒佈命令說:「近日孫伏都、劉銖製造叛逆,他們的親信黨羽已經全都被殺掉,好人沒有一個參與其事。從今天以後,凡是和我同心的人留下,不同心的人想去哪裏悉尊其便。我命令城門不再關閉。」

面對都城的暴亂和外部胡族的聯合絞殺的緊急情況下,石閔向天下宣佈了《討胡檄文》和《殺胡令》。

《討胡檄文》,全文如下:

「稽古天地初開,立華夏於中央,萬里神州,風華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華夏大地,舉德齊天。蠻地胡夷無不嚮往,食吾漢食,習吾漢字,從吾漢俗,此後胡夷方可定居,遠離茹毛飲血,不再獸人。然今,環顧胡夷者,無不以怨報德,搶吾漢地,殺吾漢民。中原秀麗河山,本為炎黃之聖地,華夏之樂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晉八王亂起,華夏大傷,胡夷乘亂而作,擾亂中原,屠城掠地。永興元年,胡狗鮮卑,大掠中原,劫財無數,擄掠漢女十萬,夕則姦淫,旦則烹食,千女投江,易水為之斷流。狗之暴,以漢為「羊」,殺之為糧。永嘉四年,圍獵漢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餘萬。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縱火,烤漢為食,死者二十餘萬。太興元年,帝受辱,崩於匈奴。凡此種種,罄綉難書!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擄掠屠戮為樂,強搶漢地為榮。而今之中原,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天地間,風雲變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懸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復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漢危矣!華夏危矣!

「不才閔,一介莽夫,國讎家恨,寄於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殘喘於世。青天於上,順昌逆亡,閔奉天舉師,屠胡戮夷。誓必屠盡天下之胡,戮盡世上之夷,復吾漢民之地,雪吾華夏之仇。閔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難扭乾坤。華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師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舉義共赴戮夷。以挽吾漢之既倒,扶華夏之將傾。」

同時石閔還頒佈了《殺胡令》。這是冉閔最為著名的政令,此令共分三道:

第一道「殺胡令」是冉閔在鄴城幽禁後趙皇帝石鑒后頒佈的,號稱「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也就是說: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殺掉。

面對胡人紛紛逃難的局面,冉閔頒佈了第二道「殺胡令」: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意思很明顯,對胡人要網開一面。

結果,此令一下,鄴城內的羯族為了保命紛紛外逃,而百里之外的漢人為了殺胡紛紛擁入城中,兩方恰巧相遇,城門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於是方圓百里之內的漢族人全都蜂擁進城,而胡人、羯人則爭相離去,以致擠滿了城門。石閔知道胡人不會為自己所用,便又在宮廷內外頒佈第三道命令:「凡是斬掉一個胡人的腦袋並送到鳳陽門的漢人,文官晉陞官位三等,武官全都升為牙門將。」

命令發佈后,一天之中,被斬首的胡人多達數萬。石閔親自率領漢人誅殺胡人、羯人,不論貴賤、男女、老幼,全都斬首,被殺掉的人有二十多萬,屍體運出堆到城外,全讓野狗豺狼吃掉了。

對於屯戍邊疆的胡人、羯人,石閔以書信下達命令,讓軍隊中漢人當將帥的把屬下胡人、羯人統統殺掉。以至於鼻子長得高一點兒、鬍鬚多一點的人兒,也都倒了八輩子血霉,大部分都被濫殺而死。

「殺胡令」,其實是冉閔為了掌控國內形勢、滿足漢人利益而頒佈的一系列指令。這番指令一下,徹底激起了民族仇恨,點染了復仇之火。一時間,北方大地硝煙重起,漢人與胡人「無月不戰」甚至「無日不戰」,屍橫遍地。

《殺胡令》和《討胡檄文》的發佈,引爆了漢族人民積壓了近半個世紀的國讎家恨,點燃了漢族人民的復仇反抗怒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刀叢佛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刀叢佛影
上一章下一章

一0四、冉閔掌權 滅趙殺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