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人物・巫族(1)

神話人物・巫族(1)

巫族作為盤古血脈之後裔,雖然數量遠不及妖族,但整體實力卻不在妖族之下。單就頂級高手的數量,甚至還超過妖族。

巫族中最強的自然是十二祖巫:燭九陰、帝江、共工、祝融、玄冥、後土、奢比屍、句芒、強良、蓐收、天吳、翕茲。單就自身的實力而言,十二祖巫都是不弱於東皇太一、天帝帝俊的准聖人級高手。

而在十二祖巫之下,自然是巫族數量眾多的大巫。其中最強大的主要有后羿、夸父、蚩尤、刑天、相柳、九鳳、風伯(飛廉)、雨師(屏翳)等人。

燭九陰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又名燭陰,也寫作逴龍。人面龍身,口中銜燭,在西北無日之處照明於幽陰。傳說他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今文化史家認為,燭龍為北方龍圖騰族的神話,其本來面目應是男根,由男性生殖器蛻變而來。其產生晚於女陰崇拜時代。《楚辭.天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赦只。」《山海經.大荒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又《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參閱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

燭龍是人臉蛇身的怪物,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它的本領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張開,黑暗的長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變回黑夜。它吹口氣就烏雲密佈,大雪紛飛,成為冬天;呼口氣又馬上赤日炎炎,流金鑠石,成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裏,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不呼吸——因為它一呼吸,就成為長風萬里。它的神力又能燭照九泉之下,傳說它常含一支蠟燭,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門之中,所以人們又叫它「燭陰」。

《楚辭.天問》:「西北辟啟,何氣通焉?日安不到,燭龍何照?」又《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赦只。」

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淮南子·地形訓》)

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消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郭璞注《大荒北經》燭龍引《詩含神霧》①)

《萬形經》曰:太陽順四方之氣。古聖曰:燭龍行東時肅清,行西時,行南時大,行北時嚴殺。(《易緯乾坤鑿度·卷上》)

《海外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眠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帝江

《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渾敦即渾沌,渾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裏「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繫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應帝王》中的渾沌(見下文)聯繫在一起,決非偶然。

對這裏的「渾沌」大致有三類解釋:1)以自然之現象解,如李頤、梁簡文帝、成玄英和陸長庚;2)以人之現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歷史之現象解,如宣穎。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云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

南海的天帝叫()(同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混沌。()和忽兩人常到混沌那裏去玩耍,混沌招待他們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和忽在一塊兒商量怎樣報答混沌的恩德。他們說,每個人都有眼耳口鼻……七竅,用來看呀,聽呀,吃東西呀等等,偏那混沌一竅也沒有,未免美中不足,我們不如去替他鑿出幾竅來。於是就帶了斧頭、鑿子之類的工具,去給混沌鑿竅。一天鑿一竅,七天鑿了七竅。但是可憐的混沌,經他好朋友這麼一鑿,卻「嗚呼哀哉,壽終正寢」了。這個有點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着開天闢地的神話的概念。混沌被()、忽——代表迅疾的時間——鑿了七竅,混沌本身雖然是死了,但是繼混沌之後的整個宇宙、世界卻也因之而誕生了。

混沌,在中國古代神話里,確實是一個天神的名字。《山海經·西次三經》說,西方的天山上,有一隻神鳥,形狀像個黃布口袋,紅得像一團紅火,六隻腳四隻翅膀,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

帝江就是帝鴻,也就是那個作為中央上帝的黃帝,所以《莊子》寓言便直接把他當做是中央的天帝。至於有人說混沌是黃帝的兒子,那倒恐怕是較後起的傳說。

不管混沌是天帝或天帝的兒子,除了追求「返乎自然」、「不識不知」、「無為而治」……的道家以外,是沒有人歡喜這個黑糊糊黏連成一片的混沌的。所以後世的傳說,混沌是被醜惡化了。《神異經》說混沌是只既像狗又像人熊的野獸,有眼睛卻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着。因為是個「睜光瞎」,自己走路很艱難,但別人到哪裏去他卻知道。遇着那有德行的人,他就一股蠻勁地去抵觸他,遇着橫行霸道的惡人,他反而伏伏貼貼,搖頭擺尾地去依靠着他。這種卑賤的脾氣,實在是天然生成。平常沒事的時候,這傢伙,總愛自己咬着自己的尾巴,迴旋著,仰面朝天,哈哈大笑。從這個傳說里,可見人們對於和黑暗差不多同義的混沌,實在是沒有很好的感情的。

共工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神。為西北的洪水之神,傳說他與黃帝族的顓頊發生戰爭,不勝,怒而頭觸不周山,使天地為之傾斜。後為顓頊年誅滅。此外還有一說,謂共工是堯的大臣,與驩兜、三苗、鯀並稱「四凶」,被堯流放於幽州。《書.堯典》:「流共工於幽州,放允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山海經.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又《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真實的共工】

除去神話,共工是在「三皇五帝」中「顓頊」時代一個比較強大部族的首領,活動在輝縣一帶。黃河的經常泛濫威脅到了部落的生存,共工率領大家與洪水英勇搏鬥,他們採取「堵」而不是「疏」的辦法來治水,未能根治洪水,但是為後人治水積累了經驗。共工是我國最早的治水英雄,被後世尊為水神。共工治水表現出來的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的故事,后被演繹成「怒而觸不周之山」的神話。毛澤東曾對共工給予高度評價。

據說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是神農氏以後,又一個為發展農業生產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人。他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關於他的傳說,幾乎全與水有關,最有名的故事是:共工怒觸不周山。一說共工部落活動區域在今河南-輝縣。

祝融

神話傳說中的古帝,以火施化,號赤帝,後人尊為火神。有人說祝融是古時三皇五帝三皇之一。住在昆崙山的光明宮,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談起南海神廟的建立,人們自然會問起南海神的名字。南海神叫祝融,也有史書稱其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簡稱。其實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今天一旦發生火災,人們仍然認為祝融君光臨。祝融究竟是誰呢?他又怎樣合水火為一神的呢?這有許多傳說。

傳說一:祝融是中國帝王。他以火施化,號為赤帝。相傳,祝融還是一個音樂家,他經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之陽,後人為了紀念他,就把南嶽最高峰稱為祝融峰。

傳說二:上古帝嚳(ku音酷)在位時,有一個叫重黎的人,是顓頊的兒子,他的官職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於職守,努力為帝嚳和廣大黎民服務,當火官有功,帝嚳於是賜以「祝融」的封號。「祝」是永遠、繼續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徵,就是希望重黎繼續用火來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帶來光明。祝融死後,葬在南嶽衡山舜廟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

傳說三:黃帝時期,黃帝南巡,分不清方向,於是請「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應該說,衡陽的南嶽,最先是由祝融辨出來的,他因此擔任了司徒的職務。後來,祝融被封楚地,成為楚國人的始祖。今衡陽南嶽祝融峰頂還有一座祝融殿,殿後岩石上建有石欄桿,可以憑欄瞭望北山的風光。這個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樣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認為,南方屬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徵,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離「≡」屬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

傳說四:堯帝時期,洪水滔天,浸山滅陵,黎民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堯帝下令鯀(人名)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過去了,毫無成效。後來,鯀知道天上有一種稱為「息壤」的寶物,只要用一點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起來,積成山,堆成堤,於是鯀想辦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間。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終於漸漸看不見洪水蹤跡了。但是,上帝知道息壤被竊,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鯀殺死,並奪回餘下的息壤。上帝還命祝融監視人間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權。由於祝融屬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為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傳說五:北水神王與火神祝融戰鬥,被祝融真火煉死。從此,祝融成為水火之神。

【神話傳說】

1.南海之神火神祝融的由來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模最大建築群。該廟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以後歷代有重修擴建。現存的是清代建築,但仍保留隋唐時代的規模和建制。1988年起,政府也曾對南海神廟作過三次較大的修復,現已基本恢復了廟宇的古貌。

修復前大殿僅存殿堂,如今廟宇規模宏大,佔地面積達3萬平方米。其主體建築是一座五進的殿堂,由南至北依次為頭門、儀門及復廊、禮亭、大殿和昭靈宮。南海神廟門前有石牌坊,額題「海不揚波」。廟中保存有歷代的許多石刻。還有華表、石獅、韓愈碑亭、開寶碑亭、洪武碑亭、康熙萬里彼澄碑亭等附屬建築,構成一組頗具規模的古建築群。廟中還保存漢代和明代的銅鼓和制鐘,以及南海神玉印等重要的文物。還有木棉樹、相思樹等古樹名木。這裏存放的漢代銅鼓是中國現存三大銅鼓之一。廟西一小山崗上有「浴日亭」,宋元時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即指此處。

從唐代開始,南海神廟便香火日盛,各朝代政府也派人前往管理廟事。事實上它已成為四海神廟中香客最多、地位最高的一個,這主要是由廣州海上貿易日益發達的地位決定的。

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西漢時就已經開始形成,到了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階段。尤其是唐代,從廣州出發的貿易船隊,經過南亞各國,越印度洋,抵達西亞及波斯灣,最西可到達非洲的東海岸。明清之後更遠至歐美了。這條航線長達1萬多公里,溝通了東、西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擴大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處於這條航線重要位置上的南海神廟,在古代有碼頭,碼頭外面又是茫茫的大海——南海,南海實際是太平洋靠近東南亞大陸部分,大海又緊連着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出海航船或來自遠方的航船,都須經過坐落在南海神廟的這個古碼頭。於是眾多的商船順路經過這裏均停下來上廟祭祀,以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順利。於是,神廟附近的扶胥鎮便商旅雲集,民間廟會交易頻繁。南海神廟之興旺,成為廣州海上貿易繁榮的歷史見證,遺留下許許多多珍貴歷史文物,包括皇帝御賜的碑文、題字等,是一點也不奇怪的。當然百姓們更多的還是感恩於庇佑他們一帆風順、平安大吉的南海神的。

南海神廟坐北向南,佔地3萬平方米,是明代建築風格,恢宏壯觀且古樸大方。

廟外有「海不揚波」的石牌坊。廟宇的主體建築沿着中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頭門、儀門、禮亭、大殿、昭靈宮共五進,一進高於一進。其他附屬建築均以五進為中心,左右對稱。這是較典型的中國傳統廟宇建築。

2.南嶽傳說之祝融的故事

黃帝時候有個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時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個氏族首領的兒子,生成一副紅臉膛,長得威武魁偉,聰明伶俐,不過生性火爆,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火冒三丈。那時候隧人發明鑽木取火,還不大會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別喜歡跟火親近。所以十幾歲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裏,只要不是長途轉遞,?就能長期保存下來。黎會用火燒菜、煮飯、還會用火取暖、照明、驅逐野獸、趕跑蚊蟲。這些本領,在那個時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帶着整個氏族長途遷徙,黎看到帶着火種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鑽木取火用的尖石頭帶在身邊。

黃帝的路過雲夢澤南邊的一群大山。黃帝把祝融叫到跟前,故意問道:「這叫什麼山?」祝融答道:「這叫衡山。」黃帝又問:「這山的來歷如何?」祝融又答道:「上古時候,天地一片渾沌,象個雞蛋。盤古氏開天闢地,才有了生靈。他活了一萬八千年,死後躺在中原大地之上,頭部朝東,變成泰山;腳趾在西,變成華山;腹部凸起,變成嵩山;右手朝北,變成恆山;左手朝南,就變成了眼前的衡山。」剛剛說完,黃帝緊接着又問:「那麼,為什麼名叫衡山。」祝融馬上答道?:「此山橫亘雲夢與九嶷之間,象一桿稈一樣,可以稱出天地的輕重,衡量帝王道德的高下,所以名叫衡山。」黃帝見他對答如流,非常高興,笑呵呵地說:「好哇!你這麼熟悉南方事務,我要委你以重任!」但黃帝並不說出是什麼重任。

黃帝走了以後,祝融被留在衡山,正式管理南方的事務。他住在衡山的最高峰上,經常巡視各處的百姓。他看到這裏的百姓經常吃生東西,就告訴他們取火,教他們把東西燒熟再吃。他看到這裏的百姓晚上都在黑暗中摸摸去,就告訴他們使用火松明。他看到這裏瘴氣重、蚊蟲多,百姓經常生病,就告訴他們點火熏煙,驅趕蚊蟲和瘴氣。百姓們都很尊敬他,每年八月秋收以後,就成群結隊地來朝拜他。大家說:「祝融啊,我們人丁興旺了,雞鴨成群了,五穀豐登了。你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好處,我們感謝你,我們要尊你為帝了。你以火施化,火是赤色我們就叫你赤帝吧!從此,祝融就被大家尊為赤帝了。」

3.祝融與火攻戰法

祝融是在我國長期以來廣泛祭祀的火神。據羅泌《路史·前紀》卷八中說:「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史記·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傳說祝融不但是管火的能手,而且發現了擊石取火的方法,還發明了火攻戰法。

祝融是管火用火的能手,他不但發明了新的取火方法和火攻戰法,他還教人們如何用火把食物燒熟了吃,如何用火取暖和照明,如何用火驅除瘴氣和蚊蟲,防止鬧病。祝融以火施化,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因火是赤色的,人們就稱他為「赤帝」,每年秋後都向他朝拜。

4.祝融與共工之戰

祝融因為教會人類使用火,人們對祝融都非常之崇拜,但水神共工看不過眼,心想世界萬物離不開水,為什麼人類只崇拜祝融,而不崇拜自己,越想越氣奮。於是集四湖五海之水沖向昆崙山,把昆崙山上的聖火澆滅,頓時全世界漆黑一片。祝融得知非常憤怒,騎上火龍,與共工大戰起來,水此終是往低處流,洪水從昆崙山下落下來,祝融乘機發起進攻,把共工燒得焦頭爛額。共公輸得不順氣,一氣之下撞向不周山,誰知不周山是天柱,天柱給撞斷了,天也塌下來,給世界萬物帶來災難,於是就引來女媧補天的故事。按今天的話來說這可以說是女媧補天的前傳。

另一說法,伏羲死後共工作亂,黃帝派祝融平叛,雖然打敗了共工,但沒有殺死所有共工氏成員,黃帝殺了祝融。後由他的弟弟吳回擔任火正官,依舊稱祝融氏。

【文獻記載】

[編輯本段]

《山海經·海內經》一書中關於他的出生作了以下敘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由此可見,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玄玄孫。另據《海內經》中又稱: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大荒西經》則補敘為:「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這樣一說祝融又成了黃帝之後了。不過,上古時期黃帝、炎帝本是同根同族,所以傳說中的祝融時而是炎帝之孫,時而又是黃帝的後代也就不奇怪了。那麼,祝融又是一副什麼模樣呢?《山海經·海外南經》中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可見他並非「完人」,郭亞註釋「火神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員,神話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職。《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應用到兩軍對壘的戰爭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記載如下:「(成湯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閑,西北之隅。」降火助戰,這可能是首次把火戰使用於戰爭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吳回,又稱回祿,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聲沒有祝融大,人們把火災稱為「祝融之患」不是沒有依據的。於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災一詞的來歷。

祝融,我國原始社會末期著名氏族領袖之一。名重黎,黃帝後裔高陽氏的玄孫。帝嚳高辛氏時,任火正(官名),受封於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鄭一代)。他以火施教,為民造福。帝嚳命名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河南省《新政縣誌》

【道場】

自燧人氏發明的轉木取火,但有了火種不會保留和使用,後由祝融發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種的方法后,黃帝封了他為主管火的正火官。后因祝融對南方的情況比較熟悉,又派了他來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後葬于衡山,故南嶽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場。現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頂還有一座祝融殿。

玄冥

1.神名。水神。《左傳.昭公十八年》:"禳火於玄冥﹑回祿。"杜預注:"玄冥,水神。"漢張衡《思玄賦》:"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一說為雨師。見漢應劭《風俗通.祀典.雨師》。

2.神名。冬神。

3.神名。北方之神。

4.深遠幽寂,道家用以形容"道"。亦以指"道"。

5.舊時指陰間,九泉。

6.指北方。

7.指冬季。

8.漢代郊祀歌名。歌詞為:"玄冥陵陰,蟄蟲蓋臧……"取首二字為歌名。

9.道教稱腎之神。

中國古代哲學的概念語出《莊子·大宗師》:「於謳聞之玄冥,玄冥聞之參寥」。原是以寓言形式假設的一個人名,實際上指一種混沌不分、深不可測的狀態或一種無知無覺、不分是非、不分古今的精神境界。西晉玄學家郭象在《莊子注》中特別重視這個概念,他解釋說:「玄冥者,所以名無而非無」(《莊子·大宗師》注)。意思是說,「玄冥」是指一種「無」的狀態,但尚未超出言表而至於無名、無始。他進一步提出了「玄冥之境」的概念,並把它作為萬物「獨化」的場所和境界,說:「是以涉有物之域,雖復罔兩,未有不獨化於玄冥之境者也」(《莊子·齊物論》注)。作為「獨化」的場所,「玄冥之境」是「物各自造」、「自化」的場所;作為一種精神境界,「玄冥之境」又表現為「內放其身而外冥於物,與眾玄同」。因而是一種抹殺差別,取消是非,不分彼此,自滿自足的境界。

氣功術語。腎神名。《黃庭內景經·心神章》:「腎神玄冥字育嬰。」又為丹田之異名。

後土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上古時候被稱為(女媧)

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後土」,俗稱「後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後土信仰源於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禮記·都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古代人們生括有賴於地,故「親於地」,並加以「美報、獻祭」,遂有「後土」崇拜,大約始於春秋時期。

關於後土的記載很多,大多集中在《左傳》、《禮記》、《山梅經》、《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稱後土為共工氏之子,為中央之神。如: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後土。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後土。後土為社。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後土。」(鄭註: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後土亦顓頊氏之子,曰黎,兼為土官。)

《山梅經·梅內經》:「共工生後土,後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郭璞註:生十二子,皆以歲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梅經全譯》案:古神話當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

《山梅經·大荒西經》:「黎(後土)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鳴,蓋時間之神也。)

《山梅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後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註:後土,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見昭十九年《左傳》,又見《山梅經》。

《山梅經·梅內經》:「共工生後土。」袁珂《山梅經全譯》案:《國語·魯語》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土。」即此經「共工生後土」之歷史。

《楚辭·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註:幽都,地下後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淮南子·天文訓》:「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

以上關於後土的記載,有的是作為神仙出現的,有的是作為一般人出現的,有的則記官名,均為男性。但是中國古代傳統,以天陽地陰,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后」字均為女人形狀。至於「土」,《釋名·釋天》曰:「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

「後土」一詞,最早見於儒家幾部經典。如《尚書·武成》有「告於皇天后土」,《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後土,以揆百事」,《周禮·春官·大宗伯》有「王大封,則先告後土」等。從這些文句看來,後土是位享有很高權威的統治者。國家有什麼大事,得先報告給他,請他管理。

那麼這位後土究竟是何職務?我們須從史籍上考察。《左傳·昭光二十九年》說,「土正曰後土」。後土既雲「土」,土正又雲「土」,可見他是與土地大有關係。那麼何謂「土正」?不妨先看「正」字是深謀遠慮什麼意思。正者,與副相對也。當是為正職者。《左傳·隱公六年》有「翼九宗五正」句,西晉注家杜預注道:「五正,五官之長」,可見正者確系正職的長官,亦即長官中的最高位者。長官所干者何?自然是領導和管理之事。因而所謂「土正」就是管理土地的最高長官。既然如前所引,土正與後土是畫等號的,那麼這位後土亦即管理土地的最高長官了。可是又有了新的問題,這位最高長官何以冠個「后」字?原來也有其含義。《尚書·大禹謨》曾說,「后克艱厥後,臣克艱厥臣」,克艱者,戰勝艱難之謂也,亦即完成任務之意。翻譯出來是,后完成後的任務,臣完成臣的任務。這裏的后與臣明顯是相對的,而臣者,據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釋臣宰》考證,在春秋戰國時代,是與民一樣「同為錫予之物」,「均古之奴隸」,即廣大勞動群眾。后既然與群眾相對,那當然是群眾的主子了。《尚書》的同篇文字裏又有「后非眾」的話,也正好說明了這點。一句話,后就是君主的意思,與正沒有區別,後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用宋代楊照《重修太寧廟記》的說法,就是「後土為土地最尊之神」。

這位土地最尊之神的後土是男性,還是女性?很值得研究一番。《左傳·昭公九年》說:「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後土」;《禮記·祭法》說:「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州」。此兩書皆把後土稱為共工之子,子者,男子也,故爾後土當為男性。然漢武帝所立之後土祠中,後土的形象為女性,後人稱聖母、娘娘,這又何故?原來古代典籍上也有後土為女性之記載。《文獻通考》載:「漢元帝時祭地,以高后配」,高後者,漢高祖之妻呂雉也,以呂后與大地之神配饗,說明大地之神為女性。《後漢書·世祖本紀》栽:「光武中元元年,高皇后配饗地祇,地祇者,土地之神也,以高皇后與其配饗,又說明土地之神為女性。《通典》、《晉書》、《宋書》也分別有曹魏明帝、東晉成帝,宋武帝祭祀土神時以祖輩皇后配饗的記載。這些都說明了當時人們把土地之神視為女性,亦即後土是女性了。

至此,後土到底該是男性,還是女性?便成了問題。為了搞清它,須從著名的《周易》說起。《周易·繫辭上傳》第五章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宇宙變化的法則,這裏是說陰陽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宇宙變化的規律,從而最早提出了陰陽的概念及作用。《周易·繫辭下傳》第六章則說:「乾,陽之物也;坤,陰物也。」《周易·說卦傳》第十一章紀而又說:「乾,為天,為父」,「坤,為地,為母。」這就是說,蒼天為陽,為男性;大地為陰,為女性。再者從卦象上看,象徵天的乾卦為≡,象徵地的坤卦為≡≡。郭沫若在《周易時代的社會生活》一文中,就此兩種卦象說:「劃一以象男根,分而為二以象女陰」,也說明天為男,地為女。這種天陽地陰、天男地女的觀點,是我國古典哲學對天地性質的最早的也是最權威的界定,直至今天還沒人能否定。既然大地為女性,那麼大地的至聖代表後土,自然應屬女性了。這樣,後土祠的後土形象為聖母女神,就是很有道理的了。這個由男性之神到女性之神的變化,反映了人們對大地本質的反覆曲折的認識過程,是人們的認識能力提高的表現。

既然後土是最高的女性土神,那麼她與女媧氏就自然連到一起了。記載我國遠古傳說的《風俗通義·皇霸篇》引《春秋緯運斗樞》雲,古代所謂三皇的天皇、地皇、人皇,就分別是伏羲、女媧、神農。這裏女媧既是地皇,她自然就與土地最尊之神的後土是一個人了。明嘉靖丙辰歲秋重刻的後土祠廟像圖,有「後土皇地祇」之言,亦徑直稱後土為皇,更說明後土與地皇女媧不可分開了。也就是說女媧即後土,後土即女媧。這種合二為一的說法能否成立?能。郭沫若在《卜辭中的古代社會》一文中就說:「神話傳說中人物,一人化為二人以上,一事化為二事以上,乃古今中外常有之事。」他經過考證,就得出了「帝嚳與帝舜實為一人」的結論。故我們也完全可以大膽地說後土、女媧確為一人之二稱。這是最順暢的推論,也是最合理的判斷。由此我們也可以說,位於古汾陰今萬榮脽上的後土祠。原來就是女媧祠。我們從今日始,完全可以把這位土地最尊之神,即最權威的地皇,合稱為後土女媧。

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叫做後土。便是現在非常有名的後土皇地只,又稱後土娘娘。她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最早的動物分為飛禽和走獸兩類,麒麟為獸中之王,而飛禽以鳳凰為尊,故老相傳的百鳥朝鳳就是鳳凰尚在天下為禽的時候!鳳凰出世之時因為得到了天地交合之氣,所以能夠自生自滅,元氣盡時便自梵而死,死後又可於灰燼上復生。它在百餘年後育生出與自己大不相同的兩子,孔雀與大鵬!孔雀剛出生的時候,身高二百餘尺,因為其母鳳凰屬火性,所以能口噴烈焰,火光到處寸草不生,尾部可以展開,上面有無數羽毛堅硬如鋼,餓時碰到人或走獸,把屏一開,飛出一根鋼羽即可取其性命;隨着年歲漸長,數百年後它邪氣日重,竟能於四五十里之外,吸人食肉,凶霸一時!後來因為誤食如來未成佛之前的金身法象,被如來所收,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

奢比屍

或稱「奢比」,半人半獸的怪物,《山海經·大荒東經》說它是神,長著人的頭顱和野獸的身體,一對大耳朵上戴着兩條青蛇,名字叫奢比屍。《山海經·海外東經》肯定了這種描述,並且提到奢比之屍或者就是肝榆之屍。

句芒

句芒(或名句龍)是少昊的後代,名重,為伏羲臣。死後成為木神(春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太陽每天早上從扶桑上升起,神樹扶桑歸句芒管,太陽升起的那片地方也歸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來面目是鳥——鳥身人面,乘兩龍,後來竟一點影響也沒有了。不過我們可以在祭祀儀式和年畫中見到他:他變成了春天騎牛的牧童,頭有雙髻,手執柳鞭,亦稱芒童。

【文獻記載】

我國古代神話中的春神又是誰人呢?答曰:句(讀勾,gou)芒是也。有史以來的兩千多年間,春神句芒不僅存身於文獻中,而且出現在迎春儀式中。從散亂的文獻記載中,復原春神句芒的形象,解析其文化意蘊,是一項迫切而有意義的事。

關於春神句芒的身世,文獻中多有記載。

《呂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白皋,其神句茫。」高誘註:「太白皋,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死祀於東方,為木德之帝。句芒,少白皋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為木官之神。」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其帝太暤,其神句芒,余春月皆然;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余夏月皆然;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其神蓐收,余秋月皆然;孟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余冬月皆然。」

《禮記·月令》:「其帝大白皋,其神句芒。」鄭玄注曰:「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為木官。」朱熹注曰:「大白皋伏犧,木德之君。句芒,少白皋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聖神繼天立極,先有功德於民,故后王於春祀之。」

《墨子·明鬼下》說︰從前秦穆公,中什在祖廟裏,看見有神進入廟門,向左面走,鳥身,臉是方的。秦穆公嚇得逃跑。神說︰「不用怕,上帝因你有德行,給你報賞,派我賜你十九年壽命,使你的國家興盛,多子孫,不會失掉秦國。」秦穆公再拜叩頭,說︰「敢問大神名字。」答道︰「我是句芒。」

句芒手裏拿了一個圓規,和東方天地伏羲共同管理著春天。這句芒,是人的臉,鳥的身子,臉是方墩墩的,穿一件白顏色衣裳,駕了兩條龍。據說,他就是西方天帝的兒子,名叫「重」。可見,即使是在天宮,要找到好差事也很難,沒有一點關係還辦不到,人們叫他「句芒」,意思就是說,春天草木生長,是彎彎曲曲、角角叉叉的,「句芒」兩個字就做了春天和生命的象徵。據說,春秋時候,秦穆公是個賢王,能夠任用賢臣,曾經拿了五張羊皮把百里奚從楚國人手裏贖回來,委託他擔當了國家的重任;又能厚愛百姓,曾經赦免了三百個把他逃跑的好馬殺來吃的歧下野人,後來這班人感念他的恩德,幫助他打敗了晉國的軍隊,俘虜了晉國的國君夷吾;天地因為他有這些好德行,便叫木神兼春神的句芒給他添加了十九年的壽命。

這些記載告訴我們:句芒是少白皋之子,是木官之神,是春之神。而從字形來看,「句芒」的「句」字,像一個剛剛萌芽出土的小嫩芽,頭是勾著的,而「芒」字則是那些毛茸茸毛刺。這不也是生育和生長之象嗎?

【句芒的形象】

[編輯本段]

句芒的形象若何?據材料,春神句芒的原始形象,是鳥身人面。《山海經·海外東經》說:「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句芒之鳥身人面,說明居住在東方的大白皋部族,原本是一個以鳥為圖騰信仰的部族,而句芒神也許就是該部族的圖騰神。春神句芒是女性,抑或男性?沒有材料可以說明。但神話中的大白皋部族,已經是個男權部族社會了。還有材料說,句芒神的臉是四方形的。後世的句芒圖,因受神話歷史化和男權社會的影響,除了頭頂上還保留着一些被稱為「芒」的毛髮而外,幾乎完全變成了一個古代朝臣的形象。

【句芒的演變】

唐代詩人閻朝隱有詩曰:「句芒人面乘兩龍,道是春神衛九重。」(《全唐詩》卷六十九)在歷代的迎春祭祀活動中,句芒也是一個屢屢登場的角色。據「歲時記」的記載,立春前一日,各級官府的屬員們率隊到東郊舉行鞭土牛、迎春儀式時,句芒總是隨其左右,有時還手執彩鞭。至於他所站立的位置,要根據五行的干支而定。這種儀式中的句芒,一般不再是句芒,而被喚作「芒神」。芒神,既是春神,又兼有穀神的職能。一年的農事,甚至也在他的掌握和安排之中了。

由於民族、地域、神系的不同,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春神不獨句芒一位,還有簡狄。不過,簡狄屬於殷人神話中的角色。與句芒不同的是,她是一位女神。已故神話學家丁山認為:「簡狄即愛神,亦即春神。春風時至,草木皆蘇,春神有促進生殖的能力,也就被大眾重視為生殖大神了。簡狄神格,頗似埃及古代的埃西。」

《楚辭》中的東君,也被認為是楚國的春神。宋代詞人李邴《漢宮春》:「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卻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也勉可作一家之言吧。

【古詩:贈句芒神】]

年代作者:唐·李商隱

體裁:七絕

內容:

佳期不定春期賒,春物夭閼興咨嗟。

願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損年華。

強良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又有神銜蛇銜操蛇,其狀虎首人身,四蹄長肘,名曰強良。

蓐收

①蓐收為秋神,左耳有蛇,乘兩條龍。

②白帝少昊的輔佐神——秋神蓐收。有人說蓐收為白帝之子。

③古代傳說中的西方神名,司秋。

【文獻記載】

《淮南子·天文篇》載「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說他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樓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少昊與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兩座牌坊同時在西嶽廟出現。

《山海經》又說∶「蓐收住在泑山」。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黃。在山上可以望見西邊太陽落下的地方,那時的光氣乜是圓的。管太陽下去的神叫紅光,據說這就是蓐收。

《山海經中的蓐收》

《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二·山海經第七·海外西經》

【原文】: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

郭璞曰:「金神也;人面、虎爪、白毛,執鉞。見外傳。」

珂案:郭說蓐收,本國語晉語二文。晉語二云:「虢公夢在廟,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於西阿,公懼而走。神曰:『無走。帝命曰:使晉襲於爾門。『公拜稽首,覺,召史囂占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公使囚之,且使國人賀夢。……六年,虢乃亡。」此一刑戮之神,至山海經西次三經又為司日入之神。西次三經云:「泑山,神蓐收居之,西望日之所入,其氣員,神紅光之所司也。」郝懿行云:「紅光蓋即蓐收也。」近是。此神或以為是少皞之子。呂氏春秋孟秋篇「其神蓐收」

高誘注云:「少皞氏裔子曰該,皆(實?)有金德,死托祀為金神。」或以為是少皞之叔。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尚書大傳云:「西方之極,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帝少皞神蓐收司之。」蓐收,少皞之佐也。楚辭大招云:「魂乎無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豕首縱目,被發鬤只;長爪踞牙,俟笑狂只。」王逸註:「此蓋蓐收神之狀也。」則在世人心目中,此一刑戮之神,又倍增其獰猛之氣矣。

【解釋】:

蓐收住在泑山。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黃。在山上可以望見太陽落下的地方,管太陽下去的神叫紅光,也就是蓐收。

虢公住在宗廟裏做了一個夢,夢見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手執大斧,立在西邊的屋角。虢公嚇得要逃跑。神道說:「不要走!天帝有命令,要晉國來襲擊你的國家。」虢拜到在地上叩頭,於是醒了,就召來史囂來詳夢。史囂說:「這個神是蓐收,是天上的刑神。天上的事由神來執行。」虢公認為史囂說了不吉利的說話,把他囚起來,反而使國人慶賀他做了個好夢。過了六年,晉國就滅了虢國。

天吳

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在「上工下蟲」「上工下蟲」北兩水間。其為獸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黃。

「吳」字,它的原始意義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寓意著原始狩豬者的召喚。吳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頭、高聲喊叫。「吳」是一個會意字,由「矢」和「口」兩個構件組成。大約到東漢以後,漢字規範化。「矢」部已開始改成「天」。東漢時期有一個學者叫吳平,他和袁康寫了一部著名的書叫《越絕書》,他在書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隱語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書中說:「文屬辭定,自於邦賢。邦賢以口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今天的吳姓人在向初見面的人介紹自己的姓時,往往也都說姓吳——「口天吳」。

從經典語言學看「吳」的本義是大聲喊叫。那麼,遠古先人把它作為自己的姓氏,又說明了什麼呢?如果我們對吳字進行更深層的解剖和透視,就會恍然大悟。

從吳字的兩個構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個人在奔跑時不時地回頭反顧。兩個構件結台組成「吳」,它的原始意義就是表示一個人在奔跑時一邊高聲喊叫,一邊回頭反顧。這種情形對於當代的我們應該並不陌生,在原始壁畫中甚至是一種世界性的主題,因為它描繪的其實就是一幅人類童年時代狩獵生活的圖畫。當狩獵者發現大野獸時,~邊奔跑,一邊呼喊,一邊不時回頭看。這種大喊大叫的動作就叫吳,這種人就叫吳人。原始人類狩獵時常身披虎皮,這從當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獵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滸》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們也曾看到過這種身披虎皮的狩獵者。所以,古代「吳」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吳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獻中常有虞人,是指專門掌管田獵的官吏。

那麼,後來自稱「吳」(或「虞」)的這一狩獵民族為何會把自己的生存形式的圖畫作為自己族人的姓氏——一種表明血緣關係、親屬關係和婚姻關係的社會學標誌的呢?

讓我們在想像的山林中,掘好陷阱,裝好弩箭,等待着劍齒虎的來臨。而當兇猛的野獸出現時,與這個部落一起跑吧、叫吧,難道你感受不到純粹的人類力量的覺醒和朦朧的暢快的美好感覺嗎?此時,你一定會認定,作為這個狹小天地里的一族,確是沒有什麼比這一時刻更激動人心的了。於是,選擇「吳」作為自己氏族的稱號自然再合適不過了。這一族就是吳域虞)氏族。

此外,從讀音上看,吳字的讀音與「嗚」、「哇」、「喔」、「喂」等象聲詞相近,它極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獵時喊叫的聲音。到這裏,我們彷彿聽到了原始狩獵者那大聲的喊叫,是因突然發現大野獸時的喜悅或驚恐,是招呼同伴作好準備的信號,還是期望以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嚇唬兇猛的動物?不管怎樣,「吳」字除了會意外,還是一個表聲的文字.

「吳」字作為語言的符號,雖然可與「虞」、「?」、「敔」等字通假,但作為人們血緣出身標誌即姓氏的「吳」,卻從來不與「?」、「敔」等混用;西周以上,「吳」「虞」不分。自秦漢以後,「吳」、「虞」二姓始已區分清楚,除極個別的如《隋書》中「吳卓」也寫作「虞綽」外,唐宋以來至今,「吳」、「虞」二字作為姓氏則更加徑渭分明,絕無混淆。

「天吳」這種人面虎身的怪獸作為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

我國古代有一本記錄神仙、鬼怪的奇書,叫《山海經》,其中的《海外東經》記載說:「朝陽之谷,神曰『天吳』,是為水伯。」《大荒東經》中也有近似的記載。據書中描繪,這是一個有八個頭、八隻腿、八條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龐然大怪獸。我們從上面轉錄自古本《山海經》的插圖可一睹其神秘、怪異的風采。

這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獵氏族——吳人的圖騰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吳」,就是偉大的吳。

「天吳」人面虎身,這與吳人的狩獵生活密切相關。吳人以狩獵為生,而「虎為百臂之王」,因此,吳人崇拜一種似虎的動物,這種古動物可能在先秦時變得稀少而絕跡了,吳人便是以虞為圖騰,「天吳」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吳字解字中,我們曾指出,獵人常身披虎皮作為一種狩獵時偽裝和歡慶收穫獵物時的摸擬動物動作的舞蹈裝扮。所以,像吳常加「產」作「虞」一樣,「天吳」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稱在《南山經》和《大荒西經》中又稱作「大虞」。

「騶虞」的特點是跑得極快,這與「吳」字下從「矢」密切相關,也與吳人狩獵生活的善於奔跑的特點相同.

但「天吳」又是人的面孔。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獸與人的結合,也可以看到從人到神的轉化。同時,我們也得到了一個明確無誤的信息,「天吳」也是人,而且就是吳人的祖神。

但是,敏銳的讀者也許會發出一個疑問。既然「天吳」作為吳人的祖神圖騰是原始狩獵民族崇拜虎的結果,為什麼《山海經》中又說「天吳」是「水伯」——水神呢?這中間正隱藏着重大的歷史變遷,就是遠古吳人向東南海濱的大規模遷徙。

吳人屬於炎黃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陝西一帶。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吳人在這一帶留下了許多以「吳」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吳山、虞山、虞城等。大約在炎黃之世,隨着炎帝族系和黃帝部族的向東擴展,吳人也被迫大規模東遷,到堯舜之世,吳人已有許多支系都遷徙到東南海濱長江三角洲一帶。這樣,吳人告別了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劍齒虎,而開始征服波濤滾滾的大海。那原來保佑子孫狩獵時多有所獲的族神「天吳」,這個時候當然就又得變成保護吳人子孫在與江湖大海打交道時平安、豐收的「水泊」了。也正因為這一微妙的變化,中國文字的那些聰明透頂的創造者們,有時又將吳族的吳宇,與魚掛起鈎來。在金文里,吳國的「吳」,就可通作「?」了。甚至吳字有時也寫成「」,活脫脫的就像一條魚。難怪衛聚賢先生在《吳越文化論叢》中,會誤把「吳」字解釋成象魚之形,把魚當作吳人的圖騰了,實在是事出有因。

「天吳」或「天虞」就是先秦和秦漢文獻中常可見到的「虞」,也叫「騶虞」。《山海經·海內北經》這樣記載:「有珍獸,大若虎,五彩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可見,遠古的吳人,也是以崇拜一種叫「虞」或「騶虞」的動物得名。這種動物在名「虞」,被吳人尊為圖騰和族神后,就成為了「天吳」——偉大神聖的吳了。

弇(yǎn)茲

弇州,即今兗州。今市西30里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國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為神話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稱弇茲,《山海經·大荒西經》云:「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西海即古之大野澤,在嵫山之西。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太古洪荒妖孽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太古洪荒妖孽出
上一章下一章

神話人物・巫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