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三大教派

第十七章:三大教派

《新法決議案》敲定之後,朝中大臣開始忙碌了起來。司馬光把朝中裁撤下來沒有實職的官員聚在了一起,加快了各科目書籍的編撰速度。文彥博主持的內閣開始把西夏邊境劃為軍區,安置要內遷的百姓,還要安排商人把裁撤士兵調往湖廣屯田。軍部尚書王韶正在安排十個軍鎮、十個團鎮的整編,按趙頊的意思在城南禁軍校場舉行大比,抽調一批人,到其他部隊當整編教官。雖然仍缺少教習文職方面的人才,但是在趙頊的呼籲下,有不少書生官員投筆從戎,願意烙字從軍。在禁軍大營經過教習培訓后,也走馬上任了。

這裡面就有一個大儒,橫渠先生程顥,時年三十七歲,歷史上是理學的創始人,現在也投筆從戎,烙字從軍,在他的帶領下,加上他的一批學生宣傳,投筆從戎之風盛起。趙頊聽后,知道自己已經在改變歷史了,立馬親自前往禁軍大營為程顥烙字,還親自為培訓的教習上課達十天之久。

在忙碌中,春走夏來,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雖然這一年的夏天才開始,但是樹上的知了已經在鳴叫了,荷塘里荷葉也已經伸展了出來。汴京城來來往往的人們已經褪去了厚厚的衣裝。

自李佩玲入宮以來,向皇后、朱妃、陳妃已經被她帶壞了。向皇後生了一場病後,不知道怎麼想的,竟然和李佩玲和好了。這四人還義結金蘭,成了四姐妹。向皇後向淑惠十八歲,是大姐。李佩玲十七歲,是二姐,朱妃朱慈銘十六歲,是三妹。陳妃陳小蘭十五歲,是四妹。四人隱隱以李佩玲為首,也棄文從武了,都跟著李佩玲學起了武藝。

無論趙頊去哪裡,這四人都是跟著,還每人弄了一套侍衛班直的衣甲,讓趙頊苦笑不得,難不成自己一個大男人,還要四個小丫頭來保護?趙頊沒有辦法,將侍衛班直整編后,抽調出了三十人,一個伙,任命了李佩玲為伙長、向淑惠為教習、朱慈銘、陳小蘭分別為第二第三教習,分管督查、發餉事務。

趙頊的認同,讓四人更加一發不可收拾,四人都不再回自己的寢宮,紛紛往趙頊的房間里擠。弄得趙頊到哪裡,都跟睡宿舍一般。在得知趙頊與內閣商議,準備把海關總署設在華亭縣上海鎮(松江),改上海鎮為上海府,在哪裡建城后,四人已經在打包準備跟著趙頊一塊過去了。

變法已經算是正式啟動了,趙頊發下了變法詔書。《新法決議案》也通過雕版印刷,大量發售,勾欄、茶肆、酒樓的講書人,也開始不斷重複地為聽客講述和點評新法。趙頊的意思,也就是要在變法之前,先營造變法的輿-論氣氛,讓百姓先熟悉新法條令。雖然這樣也會給反對勢力破壞變法的帶來準備的時間,但是先讓百姓各階層先爭論一下這些變法條令也是好的。底層百姓的利益得到照顧,上層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也沒有過多地剝奪,還不至於讓他們鋌而走險。整體上利大於弊。

趙頊打馬行走在御街上,開始以主宰者的眼光打量著這個汴京城。趙頊對自己是越來越有信心了,在他的統合和壓制下,變法終於不再在爭吵中開始了,這將是一個完全不同於歷史的變法。至少不會再有黨爭了,新法一旦推行,沒有人能以任何理由推翻。新法不能只是制度上的革新,而應該成為一種文化,徹徹底底打入百姓的骨子裡。到時,如果哪個要廢除新法,就不得不考慮百姓的憤怒了。

便說那政事堂,仍然按內閣的方式運作。文彥博是宰相,主管中書省。司馬光是執政,主管門下省。王安石也是執政,主管尚書省。但是三省的機構已經被裁撤,也沒有誰分他們的權,朝中所有事情都由三人協商決定。三人無法統一意見,則放在政事堂,由九部尚書參贊共同協商。政事堂成員,由四大學府師生選舉產生,趙頊任命,五年一屆。皇帝在朝時,決策權歸於宰相與皇帝,不在朝時,決策權歸於宰相與執政。

在王安石的引領下,趙頊一行人走出了汴京城,來到了城外的小王莊。昔日的小王莊不見了,現在完全成了一片工業區。整個小王莊築起了城牆,城門口還有士兵把守。

「聖上,如何,這座交子城不錯吧!以後這裡就成了天下的財源唯一出處了。」王安石心裡高興,打趣說道。

「先生好手段,朕學習了。」趙頊一邊打量,一邊奉承道。

正要入城,突然一個和尚竄了出來,雙手合十說道:「托彌陀佛,見過聖上,貧僧有禮了。天氣炎熱,聖上不如暫緩入城,先煮茶一壺,稍作歇息,如何?」轉頭看去,不遠處還真有一座簡陋的茶肆。

趙頊因想早點看到交子的印刷情況,又對現在的和尚看不慣,便想回絕,但這個仙風道骨的和尚讓趙頊看著舒服,竟然答應了:「就依了大師。」下了馬來,招呼王安石等人,笑道:「不忙入城,先去喝壺茶,解解乏。」

入得茶肆,趙頊、王安石、和尚坐在了一起,其它人卻非常守規矩的只有一半人落座喝茶,另一半人仍在茶肆外守衛。

「不知大師,今日找朕,有什麼事情?不只是喝茶這麼簡單吧?」趙頊將茶水一飲而盡,直接問道。

茶水苦澀,趙頊可沒有那個心情品茶。宋代的茶飲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單純的茶飲,只以一種茶葉點泡而成,一類是混合茶飲,將茶葉與其他多種物品混合在一起,擂碎后,或沖泡或煎煮而成。這個小茶肆就屬於前一種,只有一種茶葉,而且還是比較差的茶葉。比較高級的茶肆中都是「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七寶擂茶、饊子、蔥茶,或賣鹽鼓湯。暑天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葯之屬。」

「特來謝聖上不殺之恩。」和尚淡定說出了來由。

「不殺之恩?」趙頊莫名其妙起來。

「《新法決議案》已經公布天下,天下冗僧如此,聖上未曾滅佛,豈非不殺之恩?」和尚解釋道。

「呵呵呵。」趙頊笑了,心裡卻在想:「不是不滅佛,是佛不可滅,你們這些禿驢,知道這些就好了。」

「聖上,冗僧之重,耗百姓錢財以敬鬼神,已經背離佛家本義。且大多酒肉好色貪利之徒,並非佛門中人,不過是持有度牒而已。聖上有意變法,不可不澄清佛門,以普渡眾生。」和尚終於說出了來意。

「敢問大師法號?在那座寶剎修行?有何高見?」趙頊聽后,立馬站起,鞠躬見禮道。

「貧僧法號報恩。在少林寺修行。高見談不上。聖上變法,天下皆變,奈何佛門?不過是怕佛門敗類鼓噪百姓而已。佛門星散,不得一統,敗類橫行,佛門戒律,已成空談。貧僧特來請纓,願為聖上前驅,肅清佛門,普渡眾生。」報恩禪師不驚不動,緩緩陳述道。既不為趙頊的無禮而惱怒,也不為趙頊的恭敬而興奮。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慶曆新政失敗后,留心空宗者始於汴京設立禪院。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左右,報恩禪師在少林寺弘揚曹洞宗風,終使少林寺「革律為禪」。

佛門非中華自產的宗教,雖然佛教發源於印度,但是真正得到弘揚的卻是在中國。而佛教一入中國,也由傳統的苦修獻佛,逐漸演變為參禪悟道,已經和道家儒家一般,成為了一種哲學派別,不再是純粹的宗教了。越是生產力落後的地區,越是貧困的地區,就越是需要完全奉獻式的宗教,以維持上層建築的運轉。中國的宗教講究的是感悟自然,參禪悟道,尋找自然的發展規律。這是中國古代文明先進富饒的有力證明。

聽完報恩禪師的陳述后,趙頊著實要高看佛門一眼了,佛門遠比道門要與時俱進的多。難怪各朝各代,佛門如此受到推崇!

「先生以為如何?」趙頊轉頭詢問王安石道。

「方外之人,自有方外之法。佛門敗類橫行,與朝廷恩賞過重,濫發度牒也有莫大關係。不若把禮部的度牒發放權轉入佛門。由佛門自行決定佛家弟子。不只是佛門,道門也亦當如此。」王安石沉思了一會兒,回答道。

「道門可有如此明辨之大師?」趙頊繼續詢問王安石。

「儒釋道,為中華三大教派,朝廷以儒治世,今日聖上變法,無非是秉承儒家仁之要義,安邦定國,教化萬民。唐朝太宗皇帝有言:道不只是一種,凡是聖人智慧都應得到弘揚。唐太宗軍事才能卓越,助父一統華夏,滅東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渾。擴充教育機構,籠絡國家人才,精簡政府機構,裁汰冗官冗員,革新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司馬君實亦有言:唐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聖上欲變法圖強,唐太宗即為聖上之榜樣也。」王安石沒有替趙頊拿主意,而是介紹了唐太宗的方法。

說到儒家,趙頊原本對儒家很反感。但是到了北宋后,憑藉著兩個人的潛質,記憶力了得的趙頊倒是讀了不少的儒家經典。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儒家實在是博大精深。這時趙頊才知道,後世的網路青年壓根不知道什麼是儒家,甚至連《論語》都沒有讀過,就在網上胡扯。

儒家精神以仁為核心,強調正道務實。所謂正道,即走正路,光明正大。這才是文明,是秩序。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這與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和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有異曲同工之妙。變化是它的核心所在,以變應變是他的主要內容。根本不存在什麼頑固守舊的思想。

務實,也是儒家的一個重要的思想。應當說,儒學比西方經驗主義更具經驗意義。這是因為,儒學產生的基礎是徹底經驗性的。儒學的智慧不在於提供一套堂皇的普世原則,而在於從特定時代條件出發,歸納概括應對天時人事的實踐經驗。《論語》對孔子的記述,本身就是一個範例。為此,時移世易、人事代謝,儒學卻能穿越歷史煙雲,與時俱進、生生不息。

趙頊這才明白,為什麼墨家會逐漸沒落,而儒家能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趙頊一度為儒家博大精深的哲學體系所震撼。趙頊作為馬克思主義者,卻不妨礙成為一個儒家弟子。

儒家幾乎涵蓋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為人們做事做人提供指導,提供方法。為什麼漢武帝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氣魄,為什麼宋朝開國宰相趙普有「半部論語打天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豪言,為什麼讓司馬光分門別類編撰各個科目的書籍,沒有遭到反對,為什麼儒家會從最初的禮學發展到理學,乃至心學?原因就在於儒家的博大精深,兼容並蓄,務實進取。

「先生之言,振聾發聵。回京后,朕立刻讓內閣商討中華三大教派的革新問題。報恩大師高見,這是大內令牌,到時,大師可持令牌至皇城找朕。今日朕尚有要事,他日再聽大師講經論道。」趙頊回應了王安石,又將一塊大內令牌交給了報恩禪師。

報恩禪師接過令牌,也不多言,道了一聲佛號,轉身而去。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七章:三大教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