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豪賭國運

第一百二十二章:豪賭國運

「大宋還有十五萬龍衛軍和十萬聯防軍。黃頭回紇和青唐吐蕃已經併入大宋,西夏提前獨自西征已經是必然之事。女真人鬧得厲害,北遼要去打女真。大理在內鬥,交趾在打真臘。大宋邊境,至少十年內不會有戰事。出動四十萬大軍遠征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一旦此戰超過半年,大宋再無糧草支援。四十萬大軍,八十萬人很可能埋骨他鄉。聖上,你要考慮清楚!」司馬光知道趙頊不是開玩笑,況且也被十倍糧草補充打動了。

如果每年能從印度運回四千萬石糧食,那大宋十年大治天下的計劃等於實現了一半。不僅是司馬光動心了,其它人也動心了,對於一個農業國家來說,還有什麼比糧食更重要的。不過,他們仍然不太相信趙頊所說的。如果朱羅國能產這麼多糧食,那麼朱羅國的戰力該有多強呀?在農業社會,糧食就意味著人口和龐大的軍隊,強國與弱國的區別就是糧食生產總量的區別。

趙頊要讓自己的提議在獲得政事堂的通過,就必須把根據說清楚,僅僅是一個保證是沒有用的。其實,趙頊也不是很自信,大有賭一把的心思。

趙頊後世是歷史系畢業的,對西歐列強的殖民史還算是比較了解的。細蘭島,就是後世的斯里蘭卡,這個名字來自阿拉伯語音譯。而斯里蘭卡,是後世英語的音譯。在後世,斯里蘭卡有「寶石王國」的稱呼,其國中所產的紅寶石藍寶石佔世界產量的九成以上。因其璀璨,所以歐洲殖民者將斯里蘭卡稱之為「印度洋的眼淚」。

現在,大宋對朱羅國的了解,對細蘭島的了解,大部分是來自阿拉伯商人轉述。細蘭島是朱羅國的糧倉,又是印度洋與細蘭海的咽喉之地。這個島一直是三佛齊與朱羅國爭奪的對象,這場戰爭已經延續了近千年。

細蘭島地形一馬平川,因為開發完善,島上的原始森林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消失了,成了一個大糧倉。熱帶地區,因為動植物新陳代謝較快,地表的營養物質大多儲存在植物體內,一旦植物被砍伐,在沒有後世的化肥農藥等高科技農業的情況下,熱帶地區農業是很難經營起來的。熱帶雨林可以說就是綠色沙漠,這也就是為什麼南洋各國在近代以前,農業異常落後的原因。

後世的泰國是稻米生產大國,幾乎是亞洲的糧倉,然而那是建立在後世有著農藥化肥的現代農業的基礎上的。在這個時代,真臘的首都附近雖然也有水利灌溉系統,然而,規模不大,科技落後,銅鐵生產落後,缺少廉價鋼鐵農具,他們被無盡的森林擋住了發展的腳步。

金州的開發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砍伐森林后,地表的營養物質都被樹木帶走了,貧瘠的土地需要精耕細作,還得防止病蟲災害。從砍伐森林,到深耕,再到肥田,成本投入實在是太大了。這樣貧瘠的土地,導致歷史上的中國宋元明清四代,在大陸擴張時代海外擴張階段,海外擴張收效不大,由而導致文明發展緩慢。

趙頊很希望有北美洲中央大平原那樣的一塊土地可以開墾,可是大宋面對的是美洲的西海岸。即便是去了美洲,也很難開發到那裡去。南洋是綠色沙漠,松花江黑龍江在北遼的控制下。遷都江寧,發展南京這個經濟中心,改變了歷史的發展的腳步,大宋不會再像歷史上的那樣,丟失中原,最後被女真、蒙古所滅。因為遷都江寧,發展南京這個經濟中心后,大宋已經消除了南北之爭,消除了藩鎮割據的可能。這樣的話,也就沒有強幹弱枝的內耗了,一統華夏是遲早的事情。

然而,趙頊要的不只是一統華夏這麼簡單,趙頊要的是華夏文明實現突破,原生工業文明。當然,隨著金州和澳州的開發,大宋原生工業文明也是遲早的事情。只是,趙頊不敢把這份使命寄託給後人,在有生之年,實現文明突破,這就是趙頊的目標所在。

印度是一個契機,細蘭島是一個突破口。和南洋地區不同,細蘭島受海洋季風的影響,相比南洋和印度次大陸,並沒有那麼炎熱,然而,他依然雨水充足。重要的是,細蘭島土地非常肥沃。

細蘭島的地形非常平整,唯有北部有少量的山丘,整個島上大部分土地都適合開墾為農田。那裡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水稻可以一年四熟。農民甚至無需耕作,無需播種,不需要精耕細作,僅僅是麥穗中散落的麥粒就可以子啊收割后長出一片新麥田。而且,農田的產量高得駭人聽聞。

為此,即便三佛齊與朱羅國拉鋸,戰爭不斷,水利設施遭到破壞,但這裡依然是一個大糧倉。趙頊猶記得後世不知道從哪本書里看到的:在荷蘭、法國、英國殖民印度的五百年間,細蘭道被稱為「亞洲糧倉」。它所產的糧食占整個亞洲糧產量的七成,不僅僅養育了印度次大陸,還通脫歐洲殖民者,養育了半個歐洲。

這個說法,可能有誇大成分。畢竟在後世,斯里蘭卡的糧食還不能自給自足。趙頊仔細分析了一下,這和不同時代的農業技術有關。這個時代,大宋畝產兩石,也就是一百三十三斤,最高是六石,也不過是七百斤的畝產。而後世的農業,平均畝產都在一千四五百斤,高產的甚至達到三千多斤。

趙頊盤算了一下,如果在細蘭島改種占城稻,並且帶去大宋先進的耕種技術,由大宋百姓來經營,那麼畝產達到後世的平均畝產應該不是難事。加上細蘭島一年四熟,每年的糧食產量將非常驚人,養活整個大宋應該不成問題。

現在的大宋,南方多丘陵,北方水土流失嚴重,糧食產量不高,而且水利設施的興建和維護成本非常高。況且,為了防止病蟲害,耕作方式是輪耕。也就是水稻的種植,一年只有一次,不像細蘭島,可以每年收穫四次。

想到這裡,趙頊指著細蘭島,開口解釋道:「細蘭,在漢朝時稱為已程不國,南北朝時稱為獅子國,唐朝時稱為僧伽羅國。該地土地肥沃,一年四熟。現在的糧產量之所以不高,主要是三佛齊與朱羅國長期的戰爭導致的。細蘭島,在漢朝時,孔雀王朝阿育王派人到該島傳教,由此該島百姓多信仰佛教。印度教徒與佛教徒的衝突,該島農業種植手段落後等都是細蘭島糧食產量不高的原因所在。這次,四十萬大軍,五萬聯防軍並其家屬,就是要在細蘭島紮根,並以此為征服整個印度地區。」

「聖上是在賭博呀,這賭的是大宋的國運。大宋現在,需要的穩定的發展。聖上走的步伐實在是太快了,大宋要跟不上的。戰爭的可能性太大了,聖上如何確定一定能征服印度地區?如今,金州和澳州的開發都還沒有眉目。王執政的十年大治天下計劃,雖然規模龐大到十年內根本無法完成,但是如果大宋能不斷完善新法,堅持這個發展計劃,那麼十年完成不了,百年總不是問題。聖上何必要如此急切地賭上大宋的國運呢?」宰相沈括不解地問道。

沈括是個政治家不假,但更是一個科學家,這這樣大治天下的時期,最需要的就是這樣什麼都懂的科學家。他的疑問也是政事堂所有人的疑問,他們更願意趙頊安靜下來,安享大宋的太平江山。可是他們眼中的趙頊,這個皇帝什麼事情都急不可耐。說昏君吧,趙頊幾乎一手締造了中華帝國,結束了宋遼夏三國的軍事對峙,顯然也不是那樣的窮兵黷武。用好大喜功這個辭彙形容好像也不太恰當。真是讓人理解不透!

趙頊聽到這個疑問,不知道怎麼解釋了,難道要說他是穿越者,要在有生之年讓大宋原生工業文明,實現華夏文明的突破?歷史上的大宋有「鋼鐵革命」、「燃料革命」、「印刷革命」、「城市革命」、「農業革命」、「商業革命」、「金融革命」、「瓷器革命」,還有文藝復興。可以說,大宋已經半隻腳踏入了近代,華夏文明已經半隻腳踏入了工業文明。

可是,只是半隻腳而已。隨著趙頊的穿越而來,這半隻腳已經成了半個身子,可是趙頊依然心存憂慮。不親眼看到,趙頊是不甘心的。

遲疑了許久,趙頊開口說道:「朕受命於天,朕的旨意就是上天的旨意。這是上天交待給朕的任務,豈是你們做臣子的會知道的。十年內完成大治天下計劃,這個目標不能動搖。有難處,有問題,想辦法解決就是了。」

鬼神之說,只是儒家用來約束君主權力的。就儒家而言,是語不怪力亂神。政事堂的大臣都是儒家子弟,自然不相信上天還特意交了任務給趙頊。隨即所有人都向趙頊投來鄙視的眼光,好像是在說「沒有這麼忽悠人的。」

不過,沒有人敢反對趙頊的這個說法。兵部尚書見氣氛有點尷尬,作為帝黨的他,急忙為趙頊補充說道:「我仔細研究過李常、肖一遠、章楶、苟宏社四人的奏疏,又和大食人安薩里、蒲元乙討論過印度地區。我認為,聖上的方案可行。金州、澳州開發沒有眉目,不僅僅是糧食缺乏,還有廉價的勞動力。廢役法推行之後,差役勞役都是靠招募,耗資巨大。朱羅國據說有一千五百萬人口,印度地區有八千萬人口,為何?那裡天氣炎熱,人多早熟。我們大宋男女不到十六歲,根本無法生育。而那裡,女子十歲就可以生育。」

相比趙頊的意見,政事堂更願意聽章惇的解釋,因為章惇是有理有據,仔細研究過的,不像趙頊,開口就是胡說一通,拿不出根據來。聽到章惇的解釋,所有人都點頭稱是。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豪賭國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