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細蘭糧倉

第一百二十一章:細蘭糧倉

「報,軍報。」一名海衛軍士兵大喊著,聲音傳入政事堂會議大廳。

哪裡來的軍報?這下,政事堂終於安靜了下來,各歸各位。

「聖上。凌牙軍報。」海衛軍士兵行了一個揚手禮,遞上軍報。

趙頊接過軍報,點了點頭,站起回了一個禮,說道:「辛苦了。去驛站休息吧。」

「是。」海衛軍士兵敬禮。

趙頊沒有打開軍報,而是第一時間扔給了軍部尚書郭逵。這是政事堂的規定。

郭逵看完后,又轉到了王安石手裡,接著是沈括。沈括隨後又遞給司馬光。

司馬光看完后,一邊把軍報遞給趙頊一邊說道:「聖上,看來南征印度要提前了。」

趙頊接過軍報,快速地瀏覽起來,眉頭緊縮,似乎在努力回憶著什麼,半響,才抬頭說道:「讓范純仁進來吧!」

君子耍了潑皮,還是君子,范純仁便是這樣的君子。等重新進入會議大廳時,已經平靜下來,朝趙頊拱了拱手。趙頊還了一個禮,示意他坐下來看軍報。

軍報的有三個內容,一是印度遠征大軍的情況,二是三佛齊的情況,三是朱羅國的情況。

印度遠征大軍十萬餘人現在迦托訶(吉隆坡)地區屯墾,然而,結果不盡人意。糧食收入比較低,倒是香料之一的胡椒收成比較好。香料現在的主要的作用就是防腐,便於食物儲存。

然而,香料不能填飽肚子,遠征軍只能拿香料從三佛齊換糧食。香料貿易完全掌握在了三佛齊手裡,價值可以養活百萬大軍的胡椒,換到的糧食卻不足十萬遠征大軍填飽肚子。

這倒不是三佛齊刻意抬高糧食價格,而是因為金州向大宋本土大量輸入香料,導致香料價格一路下降,與此相反的是糧食價格卻是一路走高。南洋各國,這幾年一直在打仗,糧食同樣消耗嚴重。

香料價格下降,導致三佛齊這個以商立國的,以香料出口為主的國家,財政嚴重不支。加上被西爪哇攻破了國都,情況更加雪上加霜。

大宋插手南洋戰爭,看似是給了三佛齊強有力的支持,實際上卻是導致三佛齊國力大衰的根源。三佛齊結好大宋,意圖借大宋之力抵禦朱羅國東侵。然而,凌牙州的設立不僅奪取了三佛齊的大部分商稅,還導致三佛齊香料出口受阻。

香料出口受阻,三佛齊各屬國對三佛齊不滿,紛紛投靠西爪哇。三佛齊被西爪哇攻破國都的根源就是三佛齊的各個屬國紛紛投靠西爪哇導致的。三佛齊的政體和西周差不多,是封建采邑制度。三佛齊之下有十五個屬國,而這十五個屬國中,便有五個投靠了西爪哇,迦托訶地區的五個屬國被朱羅國滅掉了三個,兩個在大宋的控制之下。

也就是說,現在三佛齊只有五個屬國,人口不足百萬,整體國力連大宋的印度遠征軍都不如。

三佛齊國王占卑是三佛齊歷史上有名的君主,在他的帶領下,三佛齊東並西爪哇,西逐朱羅國,佔領細蘭島(斯里蘭卡),以商立國的三佛齊控制了凌牙海峽(馬六甲)和細蘭海,商稅大增,國力強盛。

然而,因為趙頊的到來,三佛齊的歷史走入了岔路。雖然在歷史上,十五世紀三佛齊的確是被爪哇所滅,但是現在是十一世紀,歷史提前了四百年。

三佛齊的衰弱,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歷史上,原本三佛齊召集了萬艘戰船,四十多萬大軍,與朱羅國鏖戰,並取得勝利。然而,三佛齊的五個屬國投靠了西爪哇,三佛齊國力大損,無力發動對朱羅國的反擊,反而被西爪哇攻破了國都。

三佛齊的衰弱,成全了朱羅國和西爪哇。朱羅國佔領了迦托訶地區這一軍事行動的成功,鞏固了朱羅國殺兄篡位新王羅澤圖拉的王位。王位的鞏固,朱羅國的潘迪亞地區也沒有像歷史上的那樣發生叛亂,而朱羅國也成功地侵入了恆河流域,滅亡了帕拉王國,喀喀耶迪王國也投降了朱羅國,朱羅國一時佔據了印度三分之一的疆域。

三佛齊五個屬國投靠了西爪哇后,西爪哇國力大漲,成功地兼并了中爪哇和東爪哇,統一了爪哇。統一后的爪哇已經和朱羅國取得了聯繫,夾擊三佛齊,瓜分三佛齊。

三佛齊國王占卑正是預見了這個危機,才決定一條路走到底,參加了華夏會盟。

作為中華帝國的成員國之一,如果三佛齊亡國了,那麼也就意味著中華帝國出現了瓦解的裂痕。保護三佛齊,就是保護中華帝國,保護中華帝國,就是維持中華帝國成立后的和平狀態。中華帝國的成立,意味著大宋再無邊境壓力,完全可以一心開展十年大治天下計劃,一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說,三佛齊的存亡,關係到大宋十年大治天下計劃的成功。

朱羅國從西而來,帶來了三十萬大軍,這是準備滅亡三佛齊並把大宋趕出南洋的戰略攻勢。爪哇國從南而來,拼湊了十萬大軍,並策反三佛齊僅剩的五個屬國。這五個屬國都在大宋水師的威懾之下,畏懼大宋的軍力,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如果大宋不出兵,三佛齊必亡,而大宋也無法在迦托訶地區站住腳。

看著這份戰報,范純仁也舉棋不定,不知道如何抉擇了。范純仁也知道三佛齊的重要,爪哇國是信奉印度教的,如果三佛齊滅亡,半個南洋都要淪為印度教世界。不僅僅破壞了中華帝國的盟約,而且極有可能威脅大宋的金州,截斷大宋前往澳州的海路。取代三佛齊的爪哇國也必定是以香料出口,為商稅立國的國家,自然不會允許金州向大宋大量輸入香料,不會允許香料價格不斷下滑。

打與不打,都是在賭大宋的國運。打的話,糧食不足。不打的話,海上絲綢之路被堵,中華帝國很有可能崩潰。

軍報在政事堂各成員間傳遞著,所有人都是眉頭緊縮。這樣關係到大宋國運的抉擇,無論是誰都不敢輕易下決定。這時,所有人都看向了主張出兵南征的司馬光。

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不僅僅要學會怎麼妥協,還得學會怎麼權衡。司馬光是史學大家,權衡利弊和看人一樣,都十分老練。聽到司馬光說要出兵,所有人心裡都是贊成出兵的。因為十年大治天下計劃已經開始鋪開了,這關係到大宋的國運,絕對不能有閃失。然而,窮兵黷武是要以糧食為基礎的,隋煬帝三征高麗,沒有隋文帝留下的一個個充實的糧倉,根本就打不成。

糧食危機,也有可能導致大宋崩潰。如果斷糧,不僅僅是上京、江寧等大城市興建起來的作坊變成廢墟,嚴重的話,大宋人口很可能銳減。

司馬光見所有人都看著他,站起走到世界地圖前,拿起一根長長的竹竿指著細蘭島說道:「前不久,文明學府成立了大食學院。我與聖上推薦來的大食人安薩里談論過朱羅國。朱羅國大部分的糧草供應就是來自於這個島嶼,朱羅國在迦托訶城囤積的糧草都是從細蘭島轉運過去的。由此,我的意見是,放棄迦托訶地區,進兵細蘭島。」

「不錯。這就打開了一個局面。我大宋印度遠征軍完全可以就糧於敵。」軍部尚書郭逵補充道。

「這樣的話,很可能被敵軍切斷了印度遠征軍的退路,凌牙州很可能守不住了。我的意見是,不僅僅是放棄迦托訶地區,還要放棄凌牙州,把軍力屯駐在占卑城和舊港。只要力保三佛齊不滅,那麼只要佔領了細蘭糧倉,我大宋水師同樣可以切斷朱羅國東征大軍的退路。」兵部尚書章惇說道。

這個時候,所有人都討論開了,大概的意思就是仗肯定要打,糧食讓遠征軍自己去弄。趙頊突然想起了什麼,開口說道:「這場仗不能這麼打。」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趙頊身上,他們都在猜測這個皇帝是不是又要用窮兵黷武式的打法。果然,趙頊接著說道:「大宋還有多少屯糧?」

「為了保證上京的糧食的充足,成都府的存糧和台州的存糧大部分都轉移到了上京。加上上京原有的屯糧,總共有八百萬石。」戶部尚書張方平說道。

「好。拿出四百萬石,支持這次南征。諸位臣工,這次南征印度的本來目的大家忘了嗎?大宋嚴重缺糧,而要推行十年大治天下計劃,短期內所投入的糧食不知道有多少。所以,朕希望能從印度得到糧草補給。按你們的打法,這場仗至少得打三年。朕要一舉擊破朱羅國,獲得充足的糧食,補充大宋糧倉。這場仗最長半年就得結束。」趙頊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可是,聖上,這四百萬石糧食是壓倉糧。萬一出現災情,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司馬光焦急地說道。

司馬光原本以為只要支持趙頊打這場仗,趙頊就該滿足了。沒有想到趙頊還是惦記著糧倉那為數不多的存糧。

「朕在這裡向諸位臣工保證,半年內,朕就會結束這場戰事,並從朱羅國運回十倍的糧食。」趙頊保證道。

「兩百萬石糧食就可以支撐二十萬大軍征戰一年,四百萬石糧食足夠支撐八十萬大軍半年只需。聖上打算出動多少軍隊?」軍部尚書郭逵盤算道。

「三十邊防軍,朕要全部帶走。海衛軍再抽調四萬。印度遠征軍中五萬保甲軍的家屬全部帶走,約有三十五萬。一共八十萬人。」趙頊說出了兵力部署,見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樣子,便接著說出了戰略部署。「四十五萬大軍,分為三路。第一路,一直西進,尋求與朱羅國水師決戰。第二路,平定迦托訶地區,把朱羅國東征軍趕出去。第三路,與三佛齊連兵,與爪哇國決戰,徹底摧毀爪哇國的軍力。」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細蘭糧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