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都很保守

第一百零七章:都很保守

北京,這個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之處,在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並不能展示他的力量,無法形成經濟優勢。因為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鐵農具無論是質量還是從價格成本上說,都不適合開發東北長時間被冰封的凍土。所以,春秋戰國之後,統一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燕國,也不是楚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地理環境決定經濟基礎。地理環境所帶來的自然資源能否被轉變為社會財富,又受到時代發展的局限。就像後世,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他所在的地理位置,原來的土著印第安人甚至不能建立文明。因為印第安人所處的時代,來自北冰洋的寒流直入中央大平原,印第安人沒有辦法開墾密西西比河那富饒的土地。而後來的歐洲殖民者,卻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然而,時代邁入了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到了唐宋時期,特別宋朝,鋼鐵產量大幅度增加,鐵農具不僅質量上更適合深耕東北凍土和山地硬土,在價格上,土地開荒成本下降。無論是東北還是南方,都得到了大規模開發。北京和南京這兩個經濟中心開始形成。

不僅僅是中國,從其它文明,也可以看到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的來臨。比如,在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漢朝和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張都是東西方向。而到了唐朝,阿拉伯帝國和唐朝除了繼承東西擴張的基礎外,開始南北擴張,大唐帝國把草原東北都納入了版圖,阿拉伯帝國版圖向北一直到了中亞,繼而有了唐朝與阿拉伯之間的戰爭。

除了阿拉伯帝國和唐朝,歐洲也是一樣,曾經只能供游牧民族游牧的東歐開始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公國。曾經的部落聯盟,開始建立起統一的國家,並建立起城市。西歐各國也得到發展,羅馬帝國崩潰后的無政府狀態結束,開始從落後的采邑制國家向統一的民族國家發展。

很多觀念認為,游牧民族有了戰馬才能馳騁天下,因為貧困才需要掠奪,而農耕民族沒有戰馬富饒,才變得膽怯,成為被掠奪的對象。這個觀念並不完全是錯的,錯的是把他作為游牧民族征服天下的根源。

時代的進步,經濟中心的轉移才是游牧民族崛起的根源,事實上當游牧民族征服天下時,游牧經濟並非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貧困的確要掠奪,但並不意味著就能勝利。他們之所以勝利,不是因為他們貧困,相反,正是他們有了物力財力,武裝起來,組建龐大的軍隊,才能取得勝利。掠奪只是他們貧困時的一個傳統而已。就像蒙古人,除了游牧經濟收入外,戰爭掠奪也是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但不是唯一的收入來源。

在農業社會,農耕民族並非膽怯,而是不太注重軍事建設。主要原因是軍隊不會帶來財富收入,只會消耗財富。在一定程度上,農耕民族建立軍隊,只是為了防禦,防止可能的破壞農耕的因素出現。

還有一種觀念,大概是說游牧民族野蠻,打仗不怕死,所以才掠奪農耕民族的。甚至馬克思也說過這樣的話:野蠻用武力征服文明,文明用文化征服野蠻。這個觀念那就錯得徹底了。如果野蠻能征服天下,能征服文明,那文明還有什麼意義?文明先進的最大表現就是武力的強大,一個文明不能保護自己,怎麼證明他的先進?如果野蠻能夠征服天下,後世最強大的就不是美國,而是那些不要命的恐怖、份子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又會亂套了。肯定會問,難道蒙古文明比宋朝文明先進?難道滿族人的文明比明朝的文明先進?這樣問,肯定不知道文明是什麼。蒙古人,滿族人單獨地形成過自己的文明嗎?他們只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他們入主中原,建立起正統王朝,和文明一點關係都沒有。可以說,這是文明內部的不同政權之間的戰爭。

他們能夠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民族自治下,在國家崩潰時,他們保留著獨立的軍事力量。然後,借著這個股軍事力量,乘機佔據了北京這個經濟中心,最後才逐步掃平天下,建立起正統的王朝。從當時的民族觀念上看,各族並不把他們視為文明入侵,也就是明朝末年思想家所說的亡天下。相反,他們能夠掃平天下,一統華夏,正是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才做到的。不能用後世西方的民族主義觀念來看待蒙古人和滿族人建立的王朝。

匈奴人,蒙古人西征,才是文明之間的較量,好比西方列強入侵清朝一樣。西方的民族主義思想,與中國華夏大一統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作為皇帝,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憑藉著這個權力,趙頊人為地加快了歷史的進程,短短的四年間,便完成了從北宋到南宋的發展過程,帝都成功地從汴京遷到了上京。上京的發展,是海上貿易一手催生出來的,嚴重依賴對外貿易,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也不合適統御南北,只是作為暫時的首都。十年大治之後,首都還是要遷都江寧府南京。

只要完成十年大治,進而遷都南京,消除南北隔閡,消除地方割據的隱患,把南京這個經濟中心發展起來,那麼就有了一統華夏的力量。

上面所說的這些,開始趙頊並沒有理解其中的意義,趙頊一開始也只是為了打通絲綢之路,才希望宋夏遼三國會盟,然後一同西征。對趙頊而言,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宋朝多麼強大,而是為了華夏文明的昌盛。

來自後世的趙頊知道,無論是党項,還是契丹,女真,或者說蒙古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員,也都在民族大融合下,不分彼此。後世的趙頊,說不定身上就有他們的血統。很多大漢族的民族主義者或者很敵視少數民族,但是趙頊不是那樣的憤青。

趙頊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華夏文明的發展,所以,趙頊一改宋朝的禁止對外出售儒家等各家經典的傳統,利用宋朝的影響力,大力向周邊華夏各國輸出文化。

隨著趙頊越來越多地了解宋朝,了解這個時代,趙頊才慢慢領會到遷都上京的意義。因此,可以說,趙頊不是出自原意的作為,成就了司馬光和王安石,司馬光在周邊各國的百姓眼裡成了孔子般的存在,王安石也成為了一個促進民族共同發展的賢相。

現在的情況是,經過趙頊四年的折騰后,大宋需要的是一個安心發展的保守的政府。趙頊從軍事入手,通過軍事獨裁,通過官吏不分家的方式,打擊了地方豪族出身的胥吏對地方政權的控制,通過四大學府,解決了冗官冗兵的情況。

重要的是,趙頊通過發行交子,建立櫃枋,聚集了財力,大規模開發湖廣和流求。為了解決開發過程中的問題,又開放專賣,鼓勵興建作坊,將四大學府與作坊綁在了一起。

趙頊的種種作為,都是基於一個認識,那就是趙頊認為,西歐文明崛起是因為開發了美洲,經濟體的快速壯大,才使得西歐文明後來居上。現在,華夏文明要繼續保持快速的發展,就不能安逸在世界上最大的兩河流域,要走出去,開發更多的土地,不斷壯大經濟體。只要經濟體不斷壯大,才能在生產過程中積累生產經驗,才能獲得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促進華夏文明的發展。

雖然趙頊給華夏文明發展指明的道路是正確的,但是趙頊走得太快了,無法突破歷史的局限,才造成了現在大宋的糧食危機。這個情況下,即便是代表著南方大商人的王安石一系也變得保守起來,與代表北方大地主的司馬光一系一起穩定現在的政治局面,安心發展。

況且,因為趙頊強迫北方地主豪族南遷到上京、江寧開作坊,鼓勵南方商人開作坊,因為作坊與四大學府的結合,南北的隔閡基本上消除,擁有資本的商人與擁有田產的地主之間的對立也通過作坊這個共同體,經濟利益上混合到了一起,沒有尖銳的對立。

這個情況下,現在大宋需要一個保守的政府,按照現有的政治格局,安心發展,促進作坊工業的繼續發展。

對於王安石而言,這次會盟,主要是為未來十年大治天下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從歷史和文化根源上講,大宋百姓需要鑄劍為犁,好好地經營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優越的地理生產環境下,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財富遠比打仗掠奪要多得多。

即便是花錢買和平,給周邊各國,給西夏北遼支付歲幣,也比戰爭的消耗要少得多。從經濟體規模上說,那些歲幣最多就是經濟援助,和平之後的貿易逆差,那些歲幣又會流回大宋,大宋損失不了多少。大宋現在的年稅收達到兩億貫,幾十萬貫的歲幣就是毛毛雨。

對於周邊各國的弱小的經濟體而言,幾十萬貫的收入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筆很大收入,這筆收入比起入侵大宋,掠奪要多得多。況且掠奪大宋邊境,遭到大宋反擊后,他們掠奪的收入除掉他們出兵的軍費后,也剩下不了多少。

也就是說,現在不僅僅是大宋需要一個保守的政府,其它各國同樣如此。各國都很保守,是這個會盟成功舉行的根源。

大宋要安心地推行十年天下大治計劃,這個會盟十分重要。其它各國,君權旁落,部族叛亂的情況驚人的相似,他們需要解決外部威脅,集中力量消除內部隱患。

北遼,現在的大權基本上掌握在了南院樞密使耶律乙辛之手,耶律乙辛與北院宰相張孝傑勾結,把持北遼朝政。從根本上說,耶律乙辛和張孝傑代表著北遼中下層官僚貴族的利益,代表著各部族在北遼朝廷的利益。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七章:都很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