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和平發展

第一百零八章:和平發展

耶律洪基並非歷史上所記載的那般昏庸,至少趙頊通過與耶律洪基的幾次對話,可以發現,耶律洪基並非一個莽漢.耶律洪基能夠前來會盟,並且沒有與趙頊見面時擺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足見一個政治家應有的本色。

耶律洪基不是不知道耶律乙辛與張孝傑他們勾結起來,擅權妄為。而是耶律洪基需要他們穩定各個部族,需要他們同皇族后族世家大族對抗,確保自己皇位的穩固。這種手段是君主常用的平衡手段。

歷史上的宋神宗,在對待王安石的新黨與司馬光的舊黨,採用的也是這種手段。帝王之術大概就是如此。宋神宗死後,新黨舊黨陷入黨爭,政策頻繁變動。連接摧毀對方的力量,這樣的鬥爭,使得底層的雙方所代表的經濟遭到沉重的打擊,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經濟體因為政策的變換,經常遭到官府剝奪,走向衰弱。

到了宋徽宗時期,新舊兩黨的實力在相互消耗中走向了衰弱,相互鬥爭讓他們失去背後地主商人百姓的信任,也失去了他們經濟上的支持,繼而士大夫集團力量大損。同樣對兩黨失去了信任的宋徽宗任用自己信任的宦官主持朝政,宦官與皇權結合,利用王安石變法后充盈的國庫把持著朝政。而此時的士大夫集團,在失去了背後經濟力量的支持下,已經沒有財力人力敲打宦官,限制皇權了。

士大夫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后,已經無法控制朝局。百姓不僅僅對士大夫失去了信任,對朝廷同樣失去了信任,朝廷在宦官的主持下,開始對那些敲打宦官、限制皇權的士大夫下手。對士大夫下手意味著什麼?士大夫是治理國家的中堅,對士大夫下手,意味著他們只能依靠家族裙帶統治,這樣的統治是反動統治。

正直的讀書人失去了上升的渠道,本來應該是大宋未來宰相賢臣的他們淪為叛賊,掀起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從農民起義的領袖可以看出,所謂農民起義不是由農民領導的,而是那些被堵塞了上升道路的底層的讀書人。

這樣的起義此起彼伏,動搖了宋朝的統治基礎。直到北宋滅亡,政權崩潰。南宋才在底層讀書人、武將的支撐下重新建立起來。北宋滅亡,上層建築瓦解,意味著宦官與皇權已經沒有了國庫的財力的支撐。南宋建立后,士大夫集團重新組建,此時的士大夫集團代表的是南方地主百姓的利益,因而他們反對北伐。凡是南方人出身的武將最後差不多都妥協了,只有岳飛不妥協。而岳飛是河南人,正宗的北方人。

宋高宗也是北方人,所以一開始非常信任岳飛,將岳飛倚為臂膀。然而,等到南方的農民**、兵變、游寇等棘手的問題被解決,政局得到控制后。宋高宗迫於南方士大夫集團的壓力,最後弄死了岳飛。

宋朝是士大夫黨爭,北遼是代表著各部族利益的中下層官員與皇族后族世家大族之間的爭鬥。耶律重元篡權所導致的灤河之亂,耶律洪基已經經歷過了,之所以還是這般昏庸下去,就在於耶律洪基需要代表著代表各部族利益的中下層官員穩定遼朝的朝政,防止皇族后族世家大族對他皇位的威脅。契丹人傳統的部族制度仍然存在,依然可以通過部族選舉把他這個皇帝踢下台。

隨後,耶律洪基之子耶律浚主持朝政,妨礙了耶律乙辛把持朝政,而耶律浚太能幹了,也引起耶律洪基的警惕。最後耶律乙辛一個弱智的陰謀,耶律洪基就弄死皇后蕭觀音,使得耶律浚失去了后族的支持。沒有想到耶律乙辛,乘機把耶律浚也弄死了,耶律洪基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耶律洪基死後,他的孫子耶律延禧,比起他來說,就要差多了。不懂得平衡朝局,完全信任和依賴后族,先後信用蕭奉先、蕭德里底等人。最後,皇族與后族之間,宗室與貴族之間矛盾不斷,他們在朝堂上爭權奪利,代表著各部族利益的中下層官員成了他們鬥爭的犧牲品。

各部族,下層民眾所信任的代言人無法在朝堂立足,他們在遼朝朝堂上沒有申述的機會。最後,人民起義此伏彼起,各部族首領也紛紛起兵反遼,遼統治趨於崩潰。女真人在大動蕩中崛起,滅亡了北遼,建立金國。

相比歷史上的宋神宗哲宗徽宗,一直在死磕西夏,耶律洪基卻是在一直玩平衡朝局的把戲。宋朝無法滅亡西夏嗎?不是。遼國不會允許宋朝打破宋夏遼三國對峙的局面,所以宋朝要滅西夏,不得不面對來自遼國的壓力。同樣,宋朝一直以來在邊境上咄咄逼人的態勢,也讓遼國面臨著壓力。

遼國要防備大宋,也就無法騰出手來,解決內部的問題,徹底解決部族叛亂和后族專權的問題。這和宋朝要防備遼國,也就騰不出手來,徹底解決三冗問題一樣。趙頊雖然大規模裁軍,重新編製各軍,但是軍費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不少,這也是為了防備北遼。

現在的會盟,還是華夏諸國聯盟,等於是宋朝在各國之前,承認了其它各國同樣有唐朝的遺產繼承權。他們佔領的土地,也就不僅僅是宋朝的漢唐故土了。漢唐故土沒有錯,也是他們的漢唐故土。宋朝這是放棄了唐朝以來,中原王朝所擁有的宗主權。

趙頊認為,所謂名義上的宗主權,沒有一點實際意義,還不如承認各國平等,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這樣反而能夠消除政權之間的對立,有利兩國之間的交流,促進經濟繁榮,為將來的大一統奠定人文基礎。

放棄宗主權,承認現狀,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極為有利對峙局面的緩解。至少不用再進行養兵比賽。大宋要對抗西夏、北遼,養兵百萬,而人口不足一千萬的北遼在兵力上卻超過了大宋。連西夏,一旦戰爭時,都能集結四十萬以上的大軍,而西夏的人口總和不過四百萬。

這樣的軍事對抗,嚴重阻礙了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阻礙了華夏文明的進步。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承認各國對唐朝國土的繼承權,符合華夏文明各國共同發展的要求。

如果歷史上的宋朝也是這般做,或許王安石變法能夠像商鞅變法一樣取得成功也未可知。正如王安石最初說的:皇帝稚氣未消,治道未專,既無秦孝公之偉器豁達,深謀遠慮,也無唐太宗的高瞻遠矚,決斷果敢。其求治心切可嘉,其急功近利可畏。

如果歷史上的宋神宗敢當一個為子孫鋪路者,而不是為了自己成就一番文治武功,那麼王安石變法成功實現,也未可知。

後世有一種荒謬的說法,大概是說,導致中國落後的是大一統,因為大一統,缺少競爭,所以落後了。而歐洲諸國林立,天天打仗死人,生死競爭激烈,所以發展很快。

這種說法,毫無邏輯性可言。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說姚明打籃球很厲害是因為姚明長得非常高,郭敬明小說寫得好是因為郭敬明個頭夠矮,現在的世界要想發展再快點,最好各個大國相互扔原子彈。

難道大一統就沒有內部競爭了?難道大一統,地球上就只剩下中國了?戰爭只會消耗社會財富,只會消耗再生產的資金,只會讓社會發展緩慢。

現在,華夏諸國會盟,就是要消除各國對立,讓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再生產領域,而不是無休無止的戰爭消耗。

好像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中國之所以在近代落後,就是因為改朝換代,一成不變。改朝換代怎麼就一成不變了,怎麼就成歷史循環了?那每個人天天吃飯睡覺,人類生老病死,怎麼沒有說人類沒有進步?

秦朝建立時,中國從河流定居時代向大陸擴張時代邁進。隋朝建立時,中國從大陸擴張時代東西擴張階段向大陸擴張時代南北階段邁進。宋朝建立時,中國從南北擴張階段向海外擴張階段邁進。改朝換代,不是歷史的倒退,正是因為歷史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新的經濟基礎需要重建新的上層建築。這不是歷史循壞,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西方倒是沒有改朝換代,因為西方文明是疊加文明,不是傳承文明。羅馬帝國滅亡后,羅馬人也消亡了,自然不能改朝換代了。文明都消亡了,民族都消亡了,還怎麼改朝換代?

或許有人說,古羅馬文明,古希臘文明沒有消亡,西歐文明就是在他們文化的基礎上開創了近代的工業文明。

又是毫無邏輯的說法,如果他們的文化能開創工業文明,還輪得到西歐人嗎?羅馬人、希臘人自己就幹了。西歐文明發展起來自然要吸收別的文明,別的國度對他們有用的文化技術,促進自身的發展。不過,那是西歐文明的發展,不是古羅馬文明的發展,也不是古希臘文明的發展。

近代中國落後了,不是中國毫無發展,也不是中國發展太慢。而是西歐文明發展得太快了。歷史的發展,文明的發展速度原本就不能用時間來衡量。美洲大陸發展了幾千年,也不見有什麼高度的古代文明,文明長期停留在河流定居時代初期。

文明的發展的速度是由地理生產環境決定的,地理生產環境的富饒性完整性銜接性決定著文明的興起發展衰亡或者向更高級文明的邁進。地理生產環境是指在現有的人類生產力水平下,地理自然資源能夠通過社會生產力轉化為社會財富的程度。

宋朝時,中國不能邁進海洋貿易時代,開創工業文明嗎?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和平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