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會盟原因

第一百零六章:會盟原因

趙頊走進政事堂議事大廳,才發現自己遲到了。見趙頊到來,所有人都站起拱手見禮。

會議長桌上,趙頊坐在上手,左右分別是書城令文彥博和宰相沈括,接下來是兩位執政,緊接著是各部尚書,最後才是四大學府山長。

「蘇軾,你怎麼答應了占城國參加會盟?占城國並非華夏之國,也不信仰佛教。這次會盟的重點不就是要聯合所有的佛教國家,在西抵制天方教東進,在南抵制印度教東進嗎?占城國應該徹底拔除才是。」趙頊質問蘇軾道。

占城國是黑色人種,不是華夏後裔,所以不是華夏之國。占城國信仰印度教,占城只是大宋對他們的稱呼,他們自稱占婆國。占婆的意思,就是信仰婆羅門的國度。

「聖上,只要佔城能來參加會盟,會盟之後,按會盟條約,還怕他們不是佛國,不是華夏之國嗎?」蘇軾站起拱手說道,說完又坐了下去。

蘇軾的解釋是很傳統的,入華夏者則華,出華夏者則夷的觀念。

「會盟條約有哪些?」趙頊接著問道。

聽到趙頊這般問,沈括把一本很厚的奏本順手推到趙頊跟前。趙頊迅速地翻閱瀏覽起來,大概地過了一遍,便收了起來。

「印度遠征軍傳來了什麼消息?」趙頊又接著問道。

「聖上,我十萬印度遠征軍抵達凌牙州之後,奪取了迦托訶(吉隆坡)南部,正在屯守開荒,與朱羅國的十萬東征軍對峙。朱羅國渡海東征,必定糧草補給困難。我軍還有三佛齊支援糧草,朱羅國只能在迦托訶地區大肆搶掠了。軍部下達給印度遠征軍的命令是:屯守開荒,為西征印度建立後勤補給基地。只要對峙下去,朱羅國十萬東征軍,必定斷糧退走。」軍部尚書郭逵站起拱手回答道。

趙頊詢問完了,沈括便開始交待和布置春耕事宜,春耕下田之後,整個政事堂就會空下來至少一個月,所以很多事情都要提前作出安排,特別是華夏聯盟之事。

·······第二天,象徵性地召開了一下春耕朝會後,就按政事堂的安排行動起來。趙頊、王安石、蘇軾、白馬寺主持明覺大師,還有一些禮部的從吏,都來到了黃埔江口的天下第一樓。大宋唯一的一座摩天大樓,大樓高三十多丈,也就是一百多米的樣子。大樓一共二十層,諸國聯盟條約的商討就在那裡進行。

趙頊又坐了一會宋朝版的電梯,第一次還是熙寧二年的時候,在李家馬場的地下河城。大樓裝修豪華,趙頊打量了一下,至少可以比得上後世的四星級大酒店。

「哈哈哈,熙寧,這是一個好地方呀,住得我都不想走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現在終於知道這句詩的意思了。」耶律洪基此時也正好來到了頂樓,看見趙頊大笑道。

「大康要是喜歡,也可以在大遼也建一座嘛。」趙頊一邊和耶律洪基握手,一邊笑著回應道。

「再建一座也是天下第二樓。」耶律洪基笑道。

「哦,哈哈哈。」趙頊等君主們大笑。

各國君主臣子從吏等兩百多人進入天下第一樓頂樓,頂樓是典型的會議大廳的設計,桌椅都是呈扇形擺放,大理石地板磚,上面鋪著紅色的毛氈。珍貴木材做的靠椅,桌子都是銅鐵為底,桌面是厚重的白琉璃。大廳中央,掛著一盞大吊燈,說吊燈,卻不見蠟燭,鑲嵌的都是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扇形的中心,處於大廳背面,那裡有一座用黃金寶石製作的大型世界地圖。大廳四周都是厚重的白琉璃,而不是牆壁,身處其中,彷彿置身於天空之中。晨曦映入大廳,光明透亮卻一點兒也不刺眼。

桌子上擺放著很多糕點,還有甜酒。甘蔗糖霜釀製的甜酒,大部分人都品嘗過,但也只是品嘗過而已。要知道這個時代,無論是大宋還是其它國家,甜的食品差不多就是蜂蜜了,而糖霜則被視為田裡長出的蜂蜜。在天方世界和基督世界,一斤糖霜可以換一個莊園。印度世界,儒家世界,雖然不至於這般誇張,但也十分昂貴。直到南宋時,糖霜才大幅度降價,但也僅僅局限於大宋而已。

外國人之所以把大宋誇得天堂一般,誇得無比富有。他們的讚賞甚至超過了宋人自己的評價,其原因就是在這裡。他們認為價比黃金的糖霜,在大宋,普通百姓人人能吃得起,他們認為價超黃金的絲綢錦布,在大宋,普通百姓也人人穿得起。

後世的歷史書中,常常把大宋一個普通的百姓和歐洲貴族們的生活作對比。這是生產力的對比,好比後世一個普通企業家和古代皇帝們比錢多。事實上,後世一個普通的企業家,所掌握的社會財富,遠遠要比古代的皇帝們要多得多。

李佩玲是天下第一樓的樓主,又是貴妃,此時高貴得就像這世界上唯一的摩天大廈。趙頊等兩百多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個大廳,心裡都在驚嘆,大概天堂也就這麼個樣子吧。其它人都驚嘆他的奢華富貴,而趙頊卻是驚嘆能在宋朝看到這樣現代化的大廳。

李佩玲帶著家丁安排眾人入座。趙頊等十一國君主都緊靠著演講台坐下,其它臣子從吏則分別按次序,坐於自己君主之後。

待眾人入座,李佩玲帶著家丁們退出了大廳。白馬寺主持明覺大師站在演講台上,道了一聲佛號。眾人皆站起,同樣雙手合在一起,道了一聲佛號。

此處會盟,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的。無論是大宋,還是西夏、北遼,此時,都需要保守的政府。什麼是保守的政府呢?所謂保守,也就是維護原有的統治秩序。各國發生的叛亂都有不少,各邊境依然烽火連天,是不符合各國根本利益的。

也就是說守內虛外,不僅僅是大宋的國策,也是其它各國的國策。北遼、西夏同樣如此。北遼各部落叛亂不斷,西夏外戚專權的實質是藩部日益壯大不聽調遣。各國現在需要的是集中力量,解決國內矛盾,鞏固統治。

不過,在歷史上,只有大宋在國策之外,仍為了恢復漢唐故土折騰不斷。歷史上的宋神宗,要變法不僅僅是為了維持大宋的統治而已,根本上還是要收復漢唐故土。

只是,他的努力不符合這個時代的需要,逆天而行的結果是戰火不斷,毫無所得。歷史上的宋神宗雖然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是沒有底氣。只能抓著西夏不放手,直到永樂戰敗,才算死了心。

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應當是為了解決三冗問題,國庫空虛,民生困頓,軍備廢弛而進行的變法。然而,到了宋神宗手裡,宋神宗和王安石的目的卻決然不同,宋神宗要當秦皇漢武唐宗,而不是為了當秦孝公漢文漢景帝。他的目的是充實國庫,對外擴張。但是他又不夠兇悍,不夠果決,害怕背上窮兵黷武的名聲,成為隋煬帝一流,最後把變法弄得不倫不類。

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眾說紛紜的根源也就在這裡。宋神宗和王安石基本目標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大宋富國強兵,不過王安石是為了大宋國祚,而宋神宗是為了個人的文治武功。

現在,趙頊放權了,把事情交給了王安石。起初只是為了打通漢唐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抵制天方教東侵而舉行的宋遼夏三國會盟,到了王安石手裡卻成了華夏諸國的大會盟。

自唐滅亡之後,關於領土的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無論是北遼、西夏,或者是大理、交趾,都是如此。各國都在防備著大宋要恢復漢唐故土,要吞併他們。宋朝富而不強,讓他們感覺到了安全,但宋朝的野心卻讓他們睡不著覺。

雖然宋朝給後世是一副弱宋的印象,但終宋一世,正如歷史上記載的一樣,戰爭與擴張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宋朝的矛盾是,一邊要防止藩鎮割據,一邊要一統華夏,這是在帶著枷鎖跳舞。

中國的少數民族政權,就像是後世中國的自治區一般,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自治權。而對於游牧民族而言,又是兵民合一。所以,當中央政權衰弱,國家崩潰,軍事力量瓦解時,掌握著一定軍事力量的少數民族政權往往呼風喚雨,成了擾亂華夏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五胡亂華,比如安史之亂,比如蒙古人滅金,比如滿族人入主中原。

不過,漢唐之時,絕對的擁有一統華夏的文明中心,也就是關中地區,在自然環境上沒有遭到破壞。由而,在自然環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濟體系仍然強大,等到國家政權重組,漢唐仍然能像秦始皇一般,掃平天下,一統華夏。

隋唐之後,關中水土流失嚴重,地理環境遭到嚴重破壞,這個從歷經春秋四百年發展起來的經濟中心不復存在。而以南京和北京為中心的兩大經濟中心,還沒有發展起來。中國陷入了兩宋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兩宋時期,三百多年的發展,這兩個經濟中心才矗立起來。

繼而,蒙古滅金,遷都北京一統華夏。隨後,明朝定都南京,驅趕蒙古人,一統華夏。再後來,清朝入主北京,一統華夏。接著,民國定都南京,覆滅了清朝。最後,共和國,定都北京,建立新中國。中國的首都在北京和南京之間輪替。

在古代,相比南京,北京更適合作首都,因為這個經濟中心溝通著東北和華北,地勢上的一馬平川,交通上更加便利,定都北京顯然更有利控制東北和華北,保證國家的統一。由而,無論是明朝還是民國,後來都要遷都北京。長安這個經濟中心基本上處於中原腹地,不適合少數民族紮根和發展。而北京這個經濟中心,本身就是處於中原邊緣之地,是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之處。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宋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會盟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