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與歷史探源(3)

地理位置與歷史探源(3)

目前在考古上僅有的線索,是大塔南門外的一根阿育王石柱,以及馬歇爾在大塔核心挖到的一座小磚塔。這根石柱是以質地細密的白砂岩雕制而成,柱身渾圓,柱面高度拋光,頂上冠著比例均勻完美的四獅柱頭,柱身上還銘刻着阿育王的法敕,顯示這是阿育王時期的傑作,遺憾的是,它在康寧漢前來調查時已經斷裂倒塌了!

康寧漢仔細測量過這支石柱的破片以及斷落在草叢間的四獅柱頭,發現它若完好矗立,必定有9.75米高,石柱的中段被鑿出了一排橫越柱身的孔洞,證明在柱子倒塌后,人們曾企圖將石柱切割成一段一段,以便他們拿來作榨甘蔗的糖磨,可是在他們切割到一半的時候,柱身卻從頭到尾縱裂開來,再也無法使用了,人們只好將石柱破片散棄在原處,空手而返。幸好如此,這支飽受蹂躪的石柱才能勉強保存了它的殘骸,否則後世的人們可能連最後的蛛絲馬跡都要失去了。

為了確定小磚塔的年代,馬歇爾曾小心地將石柱外圍挖開,結果發現石柱和磚塔的地基深度相同,因而推證磚塔和石柱屬於同一時期,這也說明了桑奇的發跡應是始於阿育王。阿育王不僅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帝王,而且在位時,也以實際行動推行了許多護持佛教的重大政策與措施。

在阿育王的護佛行動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打開佛滅後由八個國家建造的八座佛塔,取出其中的佛陀舍利,集中起來重新分為84000份,再安奉於全國各交通要道上建立的84000座塔中,供來往行人禮拜。

根據推測,桑奇最原始的小磚塔,正是那84000座塔的其中一座。當初之所以會選擇桑奇作為佛塔聖地,應該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考慮,那就是前述地理位置所呈現的交通之便。

「於四衢道起立塔廟,表剎懸繒,使諸行人皆見佛塔,思慕如來法王道化。」在《長阿含•(色色小說;遊行經》中有着這樣的記載,因此可以確信佛塔林立之處,必定是重要的人車匯流衢道。

各王朝的狂熱擴建

在阿育王之後的巽加王朝(Shunga)時期,由於民間富商的發心捐獻,桑奇二塔、三塔及二塔石欄楯被建了起來;接着,阿育王的小磚塔被擴建為一座壯麗雄偉的雙層大塔,並且增建了三道欄楯——一道小欄楯在塔頂圍住象徵尊貴的傘蓋,二道大欄楯分別位於地面和塔的腰部,欄楯和塔身之間鋪上碎石子,並在南方搭起一道雙邊的階梯,形成上下兩層繞行步道,供信眾們巡禮大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印度朝聖之旅·桑奇佛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聖之旅·桑奇佛塔
上一章下一章

地理位置與歷史探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