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9)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9)

牧區經濟的發展同樣需要有權力來調處牧場的矛盾,需要能組織武力進行自衛或外出奪取糧食、財物和人口。我們對於北方草原上民族的早期歷史知道得很少。當在漢代的史書中看到有關匈奴人較詳細的記載時,他們已經是北方的強大力量,擁有長城之外東起大興安嶺,西到祁連山和天山這廣大地區,就是這裡所說北方的統一體。到漢初已形成「南有大漢,北有強胡」的局面。

實際的歷史過程不可能這樣簡單。考古學者從30年代起已陸續在長城外的內蒙古赤峰(昭烏達盟)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這地區的先民已過著以定居農業為主,兼有畜牧漁獵的經濟生活,近年又發現了距今5000年前的祭壇和「女神廟」,出土的玉器與殷商玉器同出一系。銅器的發現更使我們感到對東北地區早期文化的認識不足,而且正是這個東北平原和大興安嶺及燕山山脈接觸地帶,在中國歷史上孕育了許多後來入主中原的民族。關於這方面的情況,下面再提。

中原和北方兩大區域的並峙,實際上並非對立,儘管歷史里記載著連續不斷的所謂劫掠和戰爭。這些固然是事實,但不見於記載的經濟性相互依存的交流和交易卻是更重要的一面。

把游牧民族看成可以單獨靠牧業生存的觀點是不全面的。牧民並不是單純以乳肉為食,以毛皮為衣。由於他們在游牧經濟中不能定居,他們所需的糧食、紡織品、金屬工具和茶及酒等飲料,除了他們在大小綠洲里建立一些農業基地和手工業據點外,主要是取給於農區。一個渠道是由中原政權的饋贈與互市,另一個渠道是民間貿易。

貿易是雙方面的,互通有無。農區在耕種及運輸上需要大量的畜力,軍隊里需要馬匹,這些絕不能由農區自給。同時農民也需牛羊肉食和皮毛原料。在農區對牧區的供應中,絲織物和茶常是重要項目。因而後來把農牧區之間的貿易簡稱為「馬絹互市」和「茶馬貿易」。在北方牧區的戰國後期及漢代墓葬中,發現很多來自中原地區的產品,甚至錢幣。

在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和往來接觸中,靠近農區^H小說的那一部分匈奴牧民於公元1世紀已逐步和附近的漢族農民雜居混合,進入半農半牧的經濟。公元前1世紀中葉這些匈奴人在漢武帝的強大壓力下南北分裂后被稱為南匈奴的,他們後來並沒有跟北匈奴遠走中亞,而留原地,即今內蒙古境內,並且逐漸進入關內和漢人雜居混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