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8)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8)

南北兩大區域的分別統一是有其生態上的基礎的。首先統一的中原地區是黃河長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從新石器時代起就發生了農業文化。黃河中下游的新石器遺址中已找到粟的遺存,長江中下游的新石器遺址中已找到稻的遺存。從夏代以降修水利是統治者的主要工作,說明了灌溉在農業上的重要地位。小農經濟一直到目前還是漢族的生活基礎,至今還沒有擺脫漢族傳說性的祖先神農氏的陰影。

這一片平原上的宜耕土地在北方卻與蒙古高原的草地和戈壁相接,在西方卻與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相連^H小說。這些高原除了一部分黃土地帶和一些盆地外都不宜耕種,而適於牧業。農業和牧業的區別各自發生了相適應的文化,這是中原和北方分別成為兩個統一體的自然條件。

劃分農、牧兩區的地理界線大體上就是從戰國時開始建築直到現在還存在的長城。這條戰國秦漢時開始修成的長城是農業民族用來抵禦畜牧民族入侵的防線。農民占於守勢而牧民處於攻勢。這也是決定於兩種經濟的不同性質。農業是離不開土地的,特別是發展了灌溉農業,水利的建設更加強了農民不能拋井離鄉的粘著性。農民人口增長則開荒闢地,以一點為中心逐步擴大,由家而鄉,緊緊牢守故土,難得背離,除非天災才發生遠距離移動。

牧業則相反。在游牧經濟中,牲口靠在地面上自然生長的草得到食料,牲口在草地上移動,牧民靠牲口得到皮、毛、肉、乳等生活資料,就得跟牲口在草地上移動,此即所謂「逐水草而居」。當然游牧經濟里牲口和人的移動也是有規律的,但一般牧民不能長期在一個地方定居,必須隨著季節的變化,在廣闊的草原上轉移。牧民有馬匹做行動的工具,所以他們的行動也比較迅速,集散也比較容易。一旦逢遭災荒,北方草原上的牧民就會成群結隊,南下就食農區。當雙方的經濟和人口發展到一定程度,農、牧矛盾就會尖銳起來,牧民成為當時生活在農區的人的嚴重威脅。對這種威脅,個體小農是無法抗拒的,於是不能不依附於可以保衛他們的武力,以及可以動員和組織集體力量來建築防禦工程的權力。這也是促成中央集權政體的一個歷史因素。長城表現了這一個歷史過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