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3)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3)

這些時代的人體化石又分佈極廣,年代最早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在雲南發現的。其他猿人的化石已在陝西藍田縣、北京周口店、湖北鄖縣及鄖西縣、安徽和縣有所發現。生活在10萬~4萬年以前的古人化石,已在陝西大荔縣、山西襄汾縣丁村、山西陽高縣許家窯、遼寧營口金牛山、湖北長陽縣、安徽巢縣及廣東曲江縣馬壩等處發現。生活在距今4萬~1萬年以前的新人化石已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洞、山西朔縣峙峪、內蒙古烏審旗、遼寧建平縣、吉林延邊州安圖縣、黑龍江哈爾濱市、廣西柳江縣、貴州興義縣、雲南麗江縣、台灣台南縣左鎮有所發現。我列舉這許多地名目的是要指出在人類進入文化初期,中華大地上北到黑龍江,西南到雲南,東到台灣都已有早期人類的活動,他們並留下了石器。很難想像在這種原始時代,分居在四面八方的人是出於同一來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長期分隔在各地的人群必須各自發展他們的文化以適應如此不同的自然環境。這些實物證據可以否定有關中華民族起源的一元論和外來說,而肯定多元論和本土說。

即使以上的論斷還不夠有說服力的話,考古學上有關新石器時代的豐富資料更有力地表明中華大地上當時已出現地方性的多種文化區。如果我們認為同一民族集團的人大體上總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麼我們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中華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別聚居在不同地區的許多集團。新石器時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區可以作為我們認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起點。

三、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彙集

近年來,我國各省區發現新石器文化遺址總共有7000多處,年代從公元前6000年起延續到公元前2000年。根據考古學界的整理和研究,對各地文化區的內涵、演進、交融和彙集,已有比較明確的輪廓,儘管有不少專題還有爭論。我在這裡不可能詳細介紹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只能就中原地區的有關資料擇要一述。

新石器時期黃河中游和下游存在東西相對的兩個文化區:

黃河中游新石器文化的序列是前仰韶文化(公元前6000~前5400年)—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河南龍山文化(公元前2900~前2000年)。繼河南龍山文化的可能是夏文化。因仰韶文化以彩繪陶器著名,曾被稱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分佈以渭、汾、洛諸^H小說黃河支流域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達長城沿線,南抵湖北西北部,東至河南東部,西達甘青接壤地區。但在河南龍山文化興起前它在黃河中游地區已經衰落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