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1)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1)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

我想以這次香港中文大學邀請我發表Tanner講演的機會,提出我多年來常在探索中的關於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問題向各位學者請教。請容許我坦率地說我對這個格局的認^H小說識是不夠成熟的,所以這篇講演只能說是我對這問題研究的起點,並沒有構成一個完整的見解。

為了避免對一些根本概念作冗長的說明,我將把中華民族這個詞用來指現在中國疆域里具有民族認同的11億人民。它所包括的50多個民族單位是多元,中華民族是一體,它們雖則都稱「民族」,但層次不同。我用國家疆域來做中華民族的範圍並不是很恰當的,因為國家和民族是兩個不同的又有聯繫的概念。我這樣劃定是出於方便和避免牽涉到現實的政治爭論。同時從宏觀上看,這兩個範圍基本上或大體上可以說是一致的。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所形成的。我這篇論文將回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它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這也許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過程。中華民族這個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還有它的特色:在相當早的時期,距今3000年前,在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彙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入了這個核心。它在擁有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的東亞平原之後,被其他民族稱為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壯大,而且滲入了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繫作用的網路,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礎,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稱為中華民族。

這是一幅豐富多彩的歷史長卷,有時空兩個坐標,用文字來敘述時有時難於兼顧,所以在地域上不免有顧此失彼、方位錯亂,時間上不免有前後交差、順序倒置的缺點。讓這篇論文作為我在這個學術領域裡的一次大膽的嘗試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