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觀(2)

論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觀(2)

我從整體加特點的文化觀上把梁老先生和RuthBenedict聯繫了起來。這是我主觀上的聯繫,並不包含他們兩人的思想有過接觸或有過相互影響。他們可說是獨立起源的。論年齡梁先生幼於Benedict6年(Benedict生於1887年卒於1948年,梁先生生於1893年至今健在)。但是梁先生的思想成熟得較早,他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1919~1920年講的,而Benedict的CulturalPattern一書是1934年出版的,相差10多年。他們兩人的學說盛衰的時期也不同。梁先生的東西文化論是2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熱門,30年代已轉入低潮,40年代隱退,50年代受到批判,80年代重又受人注意,當然還不能說是熱門。Benedict的CulturalPattern在30年代中期推出,40年代因出版了提出日本文化格式的《菊花和劍》(TheChrysanthemumandtheSword)(1946年)而風行一時,受到了美國海軍部的重視,資助她開展所謂「人文資源」的研究(humanresourcesstudies),參預的學者有120人,可稱為高氵朝。但自從她去世之後,也就偃旗息鼓了。

他們兩人的學說固然有上述相同之點,但還是各成一家的。由於他們學術的興趣和訓練^H小說不同,接近及進入這個文化分類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梁先生是從對人生應取什麼態度的倫理問題上起步的,他有過一段皈依佛教的經歷,從自身的體驗中進入文化的研究,發現三種不同的文明各有其不同的人生態度。強烈的愛國感情和責任感,使他追究中國文化的出路而提出了這三種文化體系有其發展上的客觀順序,中國和印度的文化沒有按這客觀順序進行,出了問題,所以要回頭接受西方文化。但是人類最後要落實到肯定人生、調節慾望的儒家文化。

Benedict早年原是研究文學的,然後通過民間傳說及民俗的研究進入社會人類學。她所熟悉的是在文化中活動的個人,具有不同性格的角色。個人如此,文化是否也存在不同的性格?她在研究美國印第安人時就被不同部落間人們氣質的差別所吸引住了。有些部落比較豁達,有些比較拘謹。這些氣質表現在生活的每個方面。她文學的底子使她想起希臘神話里的太陽神和酒神的性格,因而就借用這兩個神的名字來表示不同印第安人部落的特點。這些不同氣質是怎麼產生的呢?她並不像梁老先生一樣從人生態度上去尋找根源,而從人的心理基礎上找原因。依她看來,人的心理基礎原本是相同的,但各個民族集團依自己歷史條件從這基礎里各取所需地發展它的格式。而且一旦形成了獨特的格式,也就會按這格式去挑取和吸收外來的東西,排除其不相適應的東西,因之她不認為各格式間存在發展的順序。這是Benedict和梁先生所見不同之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論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