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類型》重版前言(2)

《人文類型》重版前言(2)

當我在1930年到燕京大學學習社會學時,系裡用英文講課的外籍教師已經不多,大部已由留學回來的本國教師所代替,但課堂上不少還是用英語,即使用本國語言,還得夾入大量外語辭彙,因為許多外來的社會學概念尚未有適當翻譯。班上所用的教材和指定的參考書幾乎全是外文的。這很可說明,這門學科還沒有在中國生根。這種情形使得一些想從社會學里去了解中國社會的學生感到不滿。於是有一部分社會學者提出了「社會學中國化」的要求。

怎樣把社會學和中國社會聯繫起來呢?當時的答覆是採用人類學的方法。所謂人類學的方法是指當時西方人類學者所採取的實地調查的方法,就是以觀察、分析具體的社會生活為起點,提高到理性認識,反覆通過比較求證,獲得對人類社會的科學知識。實質上,這種方法是符合實事求是的精神的。這個學術方針不僅當時在這門學科的發展上起了重要作用,時至今日,我認為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再說比較社會學。這個名稱最早是抗戰前,1935年來燕京大學講學的Radcliffe-Br^H小說own教授提出的。他是和Malinowski同時又齊名的英國社會人類學家。當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講學時,就用這個名稱開課講社會人類學。幾乎是同時,大西洋對岸Firth出版了這本《人文類型》,一本比較社會學的教材。

這不是偶然的巧合。30年代,隨著科技的發達而來的交通、信息、運輸和經濟發展已把這世界上原來分片分塊自給自足的地方性社區,聯成了息息相關的一個整體。被聯繫在一塊的各地居民所習慣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卻是在長期各自封閉和半封閉狀態下養成的,富於各美其美的排他性。現在突然把許許多多生活方式不同,思想意識殊異的各地居民投入了一個休戚相關的共同體系之中,人類世界出現了一個世無前例的多元一體的格局。人類怎樣在這個格局中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成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嚴重問題。社會人類學中出現比較社會學這個苗頭和人類世界的這個大變化是分不開的。

回想一下人類學的這段歷史是富有意義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初,以Malinowski和Radcliffe-Brown為代表,開始深入到大海洋的孤島上去直接觀察生活方式上富於地方特點的居民,創立了社會人類學里的功能學派。他們從基本上和外界斷絕的島民生活中具體分析社會結構各要素間相互配合的系統性,使這門學科前進了一大步。現在回頭看來,他們的研究正反映了當時尚存在著「文化孤島」,就是世界居民中還保留著的門戶深鎖的大小庭院。這些實際上是還沒有完全進入多元一體格局的小社區。從這個起點上來迎接多元一體格局所帶來對人類發展前途的挑戰,社會人類學不可能停留在原來的地位上,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夕,出現了比較社會學的嘗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人文類型》重版前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