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進化」到「社會平衡」(5)

從「社會進化」到「社會平衡」(5)

若是有一部分人口由人口密度很高的地方遷移到一片新土地上,人口密度突然減少,以前的生活辦法有很多可以不必維持,亦有很多是無法維持了。於是文化特質逐漸遺失,社會制度由複雜變成簡單了,正好像歐洲人民遷移到新開闢的美洲大陸時所形成的殖邊社會一般,他們的生活重複了原始的狀態。這種情形我們很可以說是「社會退化」,「社會不進化」以及「社會退化」都是和「社會進化」一般同是實在的事實。我們用了「社會進化」的概念來研究社會時,不是忽略了它們就把它們視作無從解釋的例外。但是若根據了我們以上對「社會進化」現象的分析而認識「社會進化」背後的土地和人口的潛勢力,我們不難明了社會之所以停頓和「退化」了。

從分析「社會進化」現象時,我們發覺文化的變遷並不是依著超自然的神意而活動。它的所以變遷是在要使人類能維持他個人和種族的生存。為了要謀生存,他生活的辦法一定要和他的處境保持一種平衡。在這平衡的局面中,人口,土地和文化三者是相互調劑著的。用數學方式來表示就是:

人口=定值

土地×文化

人口是包括數量和質量的。數量方面已經受很多人的注意和討論,在此我們可以從略。質量方面我們並不像優生學者去分別「好壞」。好壞^H小說是沒有一定標準的。我們所謂質量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營養力和他的性格。我們已知道各種族,各社會團體的人的營養力是不相等的。有些人需要多量的熱力,有些人就不必那麼多。營養力的大小和所需營養品的種類就直接決定了這人所需要的食料的量和質,間接的決定了所需要土地的面積和文化的方式。性格的不同亦是研究人口時所需注意的,因為所謂生活辦法到底還是一個人應付處境的辦法。應付是包括著外來的刺激和個體的反應。個體生理組織不同,尤是內分泌調劑的不同,易言之,即性格的不同,就規定了這個體反應時所取的方式。在一情狀中,有人自殺有人殺人。各種不同性格表現各種不同的行為。社會或文化現象本是人類的行為事實,所以一民族的性格常對於其文化有極大的關係。

土地是指富源而言。所以是指廣義的土地,同時包括水,氣等等自然界供給生物生活的資源。計算土地時是須以在該地上生活著的人,對於取用資源的知識程度來規劃的。譬如不知道耕種方法的民族中的百畝土地並不能說是和有耕種知識的民族中的百畝土地相等。有精細採礦技術民族的礦藏,不能和沒有精細技術者的礦藏相提並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從「社會進化」到「社會平衡」(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