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內部變異的研究舉例(3)

中國文化內部變異的研究舉例(3)

在人種方面論,親迎系周族婚俗之說亦有互相證明之處,據史祿國教授的研究,中國人種最重要的有三種:A類、B類及類。B類為華東,尤是江、浙兩省,廣東及高麗的基本種類,但在黑龍江、日本、蒙古以及西伯利亞一帶亦多此類人種。史氏認為即古代亞細亞的土著。所以有現在南北不相接的分佈情形是由於A類和類人種的侵入,A類是現代華北的基本人種,尤以河南、河北、山東為最,略見於安徽及浙江,江蘇和廣東更少。發現於沿海諸省的,多形成零星的殖民地形式。在大城市中,亦發現其雜居在其他人種之間,類是侵入華東最有力的人種。關於類的起源問題或說是亞洲中部,或說是就在華東,但絕不是黃河流域的中原人種。這一個簡單的敘述,已經足以給我們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A類由西侵入中國中部的人種與親迎婚俗有密切的關係,A類人種和周族的關係更是顯然。

在親迎區域的分佈和周族移民的關係中,非但我們可見親迎區域形成的經過,而且給我們一個整個中國文化發展的梗概。文化的傳播當然不限於移民,兩地人民接觸,不必移民,甲地文化可以傳至乙地。親迎婚俗當非例外。此種傳播方式最顯著的是半親迎區域的形成。親迎婚俗自從儒家定入六禮之後,此俗依經籍的媒介,傳播於各地,但是因為它傳播的媒介是經籍,所以只能直接影響於士大夫階級,於是造成一社會中士大夫階級行,而平民不行的現象。

親迎婚俗分佈狀態形成之經過,因為限於篇幅,不能在此詳述。但是在此極簡單的敘述中已足見文化狀態與社會變遷在研究上所有的密切關係了。

在研究中,我們還得到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風俗的起源和發展,常不是一部分人所得操縱的。親迎婚俗在儒家的倫理中占極重要的位置,但並不是儒家所創立,就是對於它發展的影響亦很有限。普通論中國文化的常偏重於儒家的影響,實則儒家的理論只是實際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這種實際生活的狀態包括一切風俗、信仰等等,自有其發展的途徑和限制,儒家給予一個理論的根據固然可以影響它的發展,但這種影響並不十分深入的。所以我們要明了中國文化的狀態和它形成的經過,只有從認識實際生活下手。

親迎婚俗的研究只是中國文化內部變異的一個極小的嘗試,這嘗試的結果雖沒有多大貢獻,但是在方法上,至少已給我們不少希望。我們認為若能選擇比親迎更重要,對於生活更有作用的文化特質,用同樣方法加以研究,中國文^H小說化內部變異的狀態必有闡明的一日。我們所以把沒有成熟的研究在此發表,一方面是希望各地的讀者能盡量給我們當地實況的材料,一方面願意討論中國社會問題的人,能多重切實的研究工作而少做理論上的空談。

1933年6月10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文化與文化自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文化與文化自覺
上一章下一章

中國文化內部變異的研究舉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