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1)

譯後記(1)

譯後記

當你們拿到《江城》的簡體中文版,翻到我寫下的這些文字時,希望你們跟我一樣正在享受社會的平安與寧靜,比如,春節大假里與家人的一次團聚,三四月間里曬上一會兒明媚的午後暖陽,或者是在驕陽似火的盛夏季節里享受一杯難得的清茶冷飲……可它的作者註定要暫時忘掉這一切,在紛亂不已的沙漠古都開羅開啟一段迥然不同的生活之旅。

何偉(本書作者彼得-海斯勒的中文名)就是這樣一個人,總會有異於常人的思維和行動。1996年8月底,我在成都看到他的資料,得知他先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和牛津大學讀書,並取得文學碩士學位,卻要來到當時仍顯閉塞的涪陵與我們一起從事教學工作,當即覺得有些意外。因為當時四川省的很多高校都成為了接受「美中友好志願者」志願人員的項目院校,除了成都市內布有數量不等的項目院校,離成都比較近便的綿陽市、樂山市等地都有項目院校可以接納他們的志願人員,而當時的涪陵師範專科學校是這些項目院校中離成都最遠的一個。正如何偉所說,涪陵不光地勢偏僻,就連路過此地的外國人也都十分罕見。那麼,作為一個外國人還願意來此工作的話,他的腦子不是進了水,也一定是被門框給夾扁了。這樣的疑問不僅困惑過我,更是讓很多涪陵人一度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還好,隨著國內各大媒體對何偉的高度關注,大家終於知道了他選擇來此的初衷和想法,這裡不只地處偏僻,上級領導難得下來檢查工作,而且遠離中心城市,依然很好地保留了淳樸的民風,是他觀察中國、描寫中國的極佳位置。

涪陵的很多人都認識何偉,因為他跟很多來中國生活的老外不一樣。正如我曾經在台灣地區出版的繁體中文版《消失中的江城》的序言《難忘的江城過客》中寫到的那樣,「也許由於這個非常中國化的名字,也可能因為其喜好交際且為人豪爽的性格,他在涪陵期間深入社會各階層,廣交朋友,對中國尤其是西南地區長江沿線的社會文化和風土人情,做了深入的觀察和了解,為以後的創作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素材。」如果說讀者已經通過《尋路中國》知道了魏子淇這個名字,那麼《江城》將要帶給大家的則是何偉在涪陵期間結識的朋友黃小強。前兩天,當我在電梯門口偶爾碰到黃小強的時候,我首先想起的依然是他曾經開過的名叫「學生食家」的小麵館。這個只有幾張桌子的小麵館是何偉*和他的搭檔梅爾康解決伙食的地方,門口是來來往往的車輛揚起的粉塵,店內的地板上也許就是哪位食客扔下的餐巾紙,但這一點兒也沒有妨礙何偉把黃小強和他的一家人當成至交來看待。黃小強知道自己被何偉寫進了一本書里,但他「看不懂」那本厚厚的英文小說,台灣的譯本大概也還沒有讀過,所以他並不完全明白自己到底被寫成了什麼樣,也就只好依然帶著笑容聽別人的描述和揣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江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江城
上一章下一章

譯後記(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