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教—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1)

督教—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1)

督教—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

柳鳴九

《緞子鞋》在法國20世紀戲劇中佔有顯著的一席地位,它作為保爾·克洛岱爾這位大詩人、大戲劇家的代表作而著稱,一出現就顯示了吸引人的魅力。它發表於1929年,當時讀了它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她後來著名的回憶錄里,就記述了她與薩特對這部剛問世的劇作的喜愛,「那時,在法國並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作品出版,我們雖然對克洛岱爾頗為反感,但我們很讚賞他的《緞子鞋》」。而此劇於1943年首次上演后,我們又可以在反映當時巴黎生活的著名《荒唐的遊戲》裏,看到人們在咖啡館里談論著這一部戲。直到20世紀70、80年代,《緞子鞋》仍是法國戲劇舞台的保留劇目。

《緞子鞋》初看之下,篇幅冗長,結構鬆散,魅力何有?

這裏有一種雄渾博大的美。

劇本一開始,你就可以感到一種博大宏偉,奔放不羈的氣勢。根據作者的說明,天幕可以馬馬虎虎,佈景也可以隨隨便便,整個世界就是這齣戲的舞台,一揭幕就是在赤道以南的大西洋海面上,背景是天空中的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仙后星座、獵戶星座、南十字星座……隨着劇情的發展,人物從歐洲到非洲再到亞洲,劇中的地點不斷變化,西班牙的加的斯、馬德里,意大利的羅馬、西西里、熱那亞,拉丁美洲的巴拿馬,捷克的布拉格,非洲的摩洛哥等,相繼成為劇情的場所。如此無垠的空間、如此廣闊的場景,我們在戲劇史上形形色色的劇作中還極為少見,這樣巨大的空間,是提供給什麼樣的戲劇場面來搬演?任何細膩的、日常的、精巧的、平凡的東西,不論是如何具有戲劇性,都充塞不了這闊大的空間,必須要有凝重的歷史內容、壯威的活動、眾多的人物、巨大的哲理主題,才能與這空曠的天地相襯,而要在戲劇舞台上把這一切都展現出來,無疑是一個難以掌握、難以完成的艱巨課題,是一條充滿了困阻的崎嶇之路,敢於給自己規定這樣一個課題,該是具有多麼恢弘的創作氣勢、多麼雄渾的藝術風格、多麼淵博的生活知識、多麼高明的調度才能,這顯然是斗室里的劇作家所做不到的,而克洛岱爾具有這種條件,早在1919至1924年創作《緞子鞋》以前,他就早已是一個具有全球眼光與世界閱歷的作家兼外交家了,他在美國、中國、捷克、巴西、丹麥、日本、比利時都擔任過外交職務,足跡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內心充滿了全世界的氣象萬千。

《緞子鞋》的劇情以16世紀的西班牙故事為題材。那是文藝復興的暖流席捲歐洲的時代,整個歐洲大陸生氣蓬勃,充滿了活力。追求開拓,是這個時代的精神;絢麗多彩,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在這個時代里,出現了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拉伯雷、洛卜·德·維加這些才情奔放、雄渾有力的文學巨人,擁有了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提香這一批潑灑出一片輝煌色彩的藝術天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緞子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緞子鞋
上一章下一章

督教—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