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除了自身之外別無目的(2)

詩歌除了自身之外別無目的(2)

波德萊爾先生要這一包黃書來做什麼?波德萊爾先生有足夠的天賦在他自己的心裏研究罪惡。

這封便箋的意圖是說,一個偉大的人相信只能在他人的心裏來研究罪惡。

然而其他的事情傷害了公眾的道德觀,公眾也就依此來刁難他。關於道德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波德萊爾的結論非常明確:藝術作品必然是合乎道德的,因*為它只擁有對美的渴望;詩人和家不在於說教,他們是創造者,不是鄉村教師。

在1857年發表的《再論埃德加·坡》裏他對這篇文章相當滿意,在1859年論述戈蒂耶的時候,他還逐字逐句地複述了這段話他宣稱道德方面的邪說,按照他的說法,是對藝術產生有害影響的異端邪說之一:很多人認為詩的目的在於某種教誨,詩應當增強良心覺悟,或者應當改良風俗,或終究得表明某種有用的東西……詩,只要人們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質問自己的靈魂,喚起他最熱狂的回憶,詩除了自身之外別無目的;詩不可能有其他目的,純粹為了寫詩的快樂而寫下的詩,才是最偉大、最高貴、真正符合崇高的詩名的。

我並不是說詩不淳化風俗請聽明白了詩的最終結果並不是將人提升到庸俗的利益之上;顯然,這將是荒謬的。

我是說如果詩人去追求一個道德目標,他就削弱了詩的力量;而且可以並不輕率地擔保,他的作品一定是拙劣的。

詩處於死亡或衰竭的痛苦之下,無法跟學識或道德等同視之;詩並非以

「真」為對象,詩只有其

「自身」。論證真實有別的方法,而非此處。

「真」與詩歌毫不相干。造就一首歌的一切無法抗拒的魅力與優雅,將消除

「真」的權威與權力。論證的心境如此冰冷平靜而無動於衷,總是排斥繆斯的鑽石和鮮花;所以,此種心境絕對是詩境的對立面。

事實上,藝術所包含的任何一種表達方式都不直屬於道德範疇。也一樣,並非道德的支流,波德萊爾在為《可笑的殉道者》寫的序言裏悲嘆,克拉代爾因某種傳道而損害了其敘述的光輝:在這本書最精彩的段落里,他[克拉代爾]向我們呈現一個正直的男子,滿懷榮譽感和智慧的軍官。

然而他未老先衰,聽任自己沉溺於使人衰弱的憂鬱和有害健康的酗酒中,遭一幫小酒館的常客們戲弄嘲笑。

讀者受教於畢帕布斯古老而崇高的道德,而同樣是這位讀者,將痛苦地看到以往這位正直的殉道者現在變得獻媚,蹦跳,爬行,誇口,調情,只為了求得那些年輕劊子手……什麼?

施捨最後一杯苦艾酒。突然,作者的義憤通過其中一個人物的嘴洪亮地噴發出來,立刻對拙劣畫手們的這番娛樂作出正義的伸張。

演講很雄辯很振奮人心;可惜的是,作者自己的評價及其作為反抗的單純,並沒有很好地掩飾起來。

在面具之下,詩人依然被人看到了真身。

波德萊爾先生要這一包黃書來做什麼?波德萊爾先生有足夠的天賦在他自己的心裏研究罪惡。

這封便箋的意圖是說,一個偉大的人相信只能在他人的心裏來研究罪惡。

然而其他的事情傷害了公眾的道德觀,公眾也就依此來刁難他。關於道德與藝術之間的關係,波德萊爾的結論非常明確:藝術作品必然是合乎道德的,因*為它只擁有對美的渴望;詩人和家不在於說教,他們是創造者,不是鄉村教師。

在1857年發表的《再論埃德加·坡》裏他對這篇文章相當滿意,在1859年論述戈蒂耶的時候,他還逐字逐句地複述了這段話他宣稱道德方面的邪說,按照他的說法,是對藝術產生有害影響的異端邪說之一:很多人認為詩的目的在於某種教誨,詩應當增強良心覺悟,或者應當改良風俗,或終究得表明某種有用的東西……詩,只要人們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質問自己的靈魂,喚起他最熱狂的回憶,詩除了自身之外別無目的;詩不可能有其他目的,純粹為了寫詩的快樂而寫下的詩,才是最偉大、最高貴、真正符合崇高的詩名的。

我並不是說詩不淳化風俗請聽明白了詩的最終結果並不是將人提升到庸俗的利益之上;顯然,這將是荒謬的。

我是說如果詩人去追求一個道德目標,他就削弱了詩的力量;而且可以並不輕率地擔保,他的作品一定是拙劣的。

詩處於死亡或衰竭的痛苦之下,無法跟學識或道德等同視之;詩並非以

「真」為對象,詩只有其

「自身」。論證真實有別的方法,而非此處。

「真」與詩歌毫不相干。造就一首歌的一切無法抗拒的魅力與優雅,將消除

「真」的權威與權力。論證的心境如此冰冷平靜而無動於衷,總是排斥繆斯的鑽石和鮮花;所以,此種心境絕對是詩境的對立面。

事實上,藝術所包含的任何一種表達方式都不直屬於道德範疇。也一樣,並非道德的支流,波德萊爾在為《可笑的殉道者》寫的序言裏悲嘆,克拉代爾因某種傳道而損害了其敘述的光輝:在這本書最精彩的段落里,他[克拉代爾]向我們呈現一個正直的男子,滿懷榮譽感和智慧的軍官。

然而他未老先衰,聽任自己沉溺於使人衰弱的憂鬱和有害健康的酗酒中,遭一幫小酒館的常客們戲弄嘲笑。

讀者受教於畢帕布斯古老而崇高的道德,而同樣是這位讀者,將痛苦地看到以往這位正直的殉道者現在變得獻媚,蹦跳,爬行,誇口,調情,只為了求得那些年輕劊子手……什麼?

施捨最後一杯苦艾酒。突然,作者的義憤通過其中一個人物的嘴洪亮地噴發出來,立刻對拙劣畫手們的這番娛樂作出正義的伸張。

演講很雄辯很振奮人心;可惜的是,作者自己的評價及其作為反抗的單純,並沒有很好地掩飾起來。

在面具之下,詩人依然被人看到了真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波德萊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波德萊爾
上一章下一章

詩歌除了自身之外別無目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