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一波未平

第一百四十五章:一波未平

我在奪回宛城之後,先要做的就是安撫民心,之後便是休整兵馬,將傷兵運回。

數天後,負責監視和牽制鄧城的騎兵們也給我傳回了消息,說是蒯越大軍在鄧城休整的這幾天裏,中毒者達到了近萬人。疾病在荊州軍中蔓延,各種流言也開始在軍中傳播。人們一開始還以為是瘟疫,是會傳染的疾病,鬧得人心惶惶,兵無戰心,將無戰意,直到兩天後才現是水井中的水有毒的緣故。

為了照顧一萬病人,就需要長途調集大量的藥草,還要大量的人手熬制湯藥。一支五萬人的部隊若是戰死了一萬人,它還是一支恐怖的軍事力量。但是若五萬人的部隊中有了一萬多傷病的士兵,這些傷病的人足以將整個部隊拖垮。這些人的傷病問題若處理不好,足以讓士兵心寒,或者引起嘩變,士兵大都出身同鄉同村,若將這一萬人置之不理,而執意行軍前行,對將領的威信來說是致命的。

因為軍心不穩,又要照顧病人,蒯越不得不停下北上的腳步,針對城裏的病情,他下令填埋了大部分水井,重新在城裏挖井取水,並將一部分兵力分散駐紮在了取水方便的河邊。得病的人數得到了控制,但是軍醫們卻遲遲不能研製出治療這種疾病的解藥,況且的病的人數太多,草藥根本供應不及,於是草藥便先共給了官位較高和與將領關係密切的人,這種不公平的待遇,進一步引起了軍中普通士兵的不滿,軍中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在陳到從新野跑到鄧城請罪時,蒯越才得知宛城已經被我們重新奪回去了。而且他意識鄧城荊州軍內部這種越來越難以控制的矛盾,蒯越決定轉移矛盾,將人們的注意力從內部,轉向外部,於是他決定繼續北上。

他的這個打算本是不錯的,用外部的壓力來掩蓋一下內部的矛盾,讓內部在強敵的威脅下暫時達成一種平靜。蒯越下令五千士兵留守鄧城照顧傷病的士兵,並向襄陽求援,將鄧城的傷病士兵都運送回去。之後命令陳到和他一起率領剩下的近三萬人繼續向北挺進。

但是內部的矛盾就像是被摁壓在水中的葫蘆瓢。你越是用力的把它向水中摁,它反而向上的浮的力量越大。在徐悠和龍飛率領騎兵不斷的騷擾之下,蒯越大軍行軍度非常緩慢,普通士兵也沒有戰鬥的**。

在得到蒯越進軍的消息之後,我決定再次領兵迎戰,但是被賈詡先生勸住了。他認為此戰沒有必要死戰,蒯越不甘心失敗,率領近三萬人進攻,兵力還在我之上,而且蒯越大軍躍過子北河之後,一路上到宛城來,也沒有什麼險要的地形可以攔阻他們大軍的前進,平地野戰我們兵少是要吃虧的。所以這個時候就用一個「拖」字來解決問題吧。

於是我一方面向許都寫文書請求援兵,一方面加固城牆防守,準備堅守不出。而徐悠和龍飛他們這些騎兵卻依然留在城外,蒯越大軍若是圍城,徐悠他們就用騎兵去襲擊荊州兵的後勤補給線。為了防止荊州兵就地取食,我還讓人到宛城周圍二十里的範圍四處宣傳,說荊州兵馬要打來了,讓百姓各自收藏好自己的糧食,免得被搶走。

數日之後,蒯越大軍到來,我堅守不出,宛城城池高聳,我也還有近萬人的戰鬥力,城裏也有不少的糧食儲備,只要我小心謹慎,他們想要攻破此城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許都還有丞相的二十幾萬大軍作為我的後援,隨着時間的展,局勢將會對我越來越有利。

蒯越大軍圍城之後強攻了幾次,都被我們輕鬆擊敗了,陳到也曾親自領兵攻城,要洗刷自己的恥辱,我在城頭和他對戰了幾十回合,他的進攻勢頭受阻,後援不濟,最終還是被擊退了。

我按照賈詡先生的指點,有條不紊的指揮守城,盡量的拖延時間,只要不出現失誤,十幾天後丞相的援兵到來,蒯越就只能乖乖撤退了。我現在要做的不是爭強好勝,恰恰是做縮頭烏龜最合算。

蒯越在連續幾天的進攻后,也明白無法強攻下宛城,使了一些小計策,都被賈詡先生看破。因為徐悠他們這些騎兵不斷的騷擾荊州軍的糧食補給線,蒯越大軍的軍糧已經不多了,在四周村莊搶糧食,也因為百姓大都有了防備而效果不佳。

蒯越此次出擊本就沒有十足的信心攻下宛城。他的目的無非是一方面將生力軍調出鄧城,避免都窩在那裏造成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以進為退,用強力的進攻,來掩蓋自己鄧城傷病士兵的撤退計劃。如果當時帶着大量的傷病士兵撤回襄陽,度一定很慢,那些傷病士兵夾在隊伍中也影響整體的戰鬥力,萬一被我們在後面追擊,傷亡將進一步增加,現在他主動進攻,圍攻宛城,為那些傷病士兵轉移贏得了時間。

十幾天之後,鄧城中毒的士兵有一半多因為沒有得到治療而毒身亡,一半被運回了襄陽和樊城安置。而且許都李典將軍率領的援軍再有四五天也就要抵達宛城了,蒯越在得知這個情況后,便決定撤退。他先是用疑兵之計在夜間連續兩天組織夜襲,第三天的夜裏突然下令部隊悄悄的撤退。在城頭守衛的士兵雖然感覺到了敵人營寨里的聲響,但都以為是夜襲的前兆,一直等到天亮還沒有等到敵人的夜襲,才現荊州軍的大營已經空了。

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形勢,一時間也難以決斷,因為這可能是蒯越故意設的誘敵之計,裝作是撤退,引誘我們出兵追擊,實際上卻是要在路上伏擊我們,並趁我們部隊在外的時候攻城。但若這真的是敵人的撤退,我們錯過了追擊的機會,讓他們安然的撤離,也就太可惜了。

出於安全考慮,我等待了半日,直到中午時分,徐悠的騎兵四處查探之後我才確信蒯越真的撤退了。於是只留下程武和王植帶領三千士兵守衛宛城,其他士兵全部帶上三天的乾糧,輕裝前行,跟我一起出城追擊。

蒯越此次從樊城出兵五萬進攻南陽,目的主要就是佔領宛城吞併南陽全境,但是現在作戰目的已經無法達到,許都的援兵又在趕來,繼續留在南陽境內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於是他決定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鎮守新野和鄧城,而主力部隊則撤回樊城,以南陽境內的新野和鄧城作為前線,這樣荊州一方依然進可攻、退可守,對自己一方的實力沒有太大的損耗。然後再派出使者到許都去講和,就說是因為張繡的緣故而誤會一場,避免自己成為曹操主要的進攻對象。因為雙方的疆界並沒有生太大的變化,而且中原四周的強敵還有很多,曹操答應和談的可能性很高。

他的如意算盤打的不錯,我卻不準備按照他的心意行事,一路上我領兵輕裝狂奔,而徐悠他們這些騎兵也利用度優勢一路追殺,給撤退的蒯越大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蒯越渡過子北河之後,留下了一萬兵馬鎮守鄧城,另外撥給新野三千兵馬湊成六千人,繼續讓陳到防守。自己則領着剩下的部隊一路迴轉樊城去了。

蒯越沒有率領主力留在鄧城攔截我們,而只是留下一萬兵馬在鄧城,也許是鄧城軍糧不多,不夠近三萬兵馬長期消耗。也許是他覺得一萬人就足以守住鄧城這個小城,沒必要留下來為我們浪費精力了。

但是他卻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鄧城是我們所熟悉的戰場,是我們主動讓出的城池。

追趕到鄧城附近之後,面對敵軍在子北河渡口、文渠鄉、汲灘鎮設置的三個防線。我使用當時對付張繡的計策,先用疑兵之計讓他們兵力分散,然後集中所有兵力從河水較淺的文渠鄉突破,對於那裏我們非常熟悉,行動起來也很順暢,而荊州卻因為要分守三處而兵力分散,沒能擋住我們的進攻。我們突破躍過子北河之後直撲鄧城而去。荊州方面一看形勢不好,急忙收縮兵力防守鄧城。我們兵力相當,一時間我也沒有辦法對鄧城形成包圍,於是集中兵力在城北駐紮。而鄧城裏面的荊州兵也沒有必勝我的把握,於是互相僵持着。

這時候就要王威和他的飛鵬衛們揮作用了。在一個刮著大風的夜裏,王威率領五十飛鵬衛,在夜裏用鈎爪飛索爬城潛入裏面,鄧城因為我們以前撤離時故意囤積有大量的秸稈柴草,王威先命人四處放火,秸稈一點便著,藉著風勢引燃了旁邊的房屋和柴堆,一時間鄧城內火光衝天。城裏的荊州兵慌忙着救火。

看到鄧城內起火,我們早就在北門準備好的士兵開始抬着雲梯攻城,這次攻打鄧城,因為城裏敵人人數眾多,若是將他們逼急了傷亡就大了,所以這次的要目的是攻佔城池,而不是殺敵,因此我將兵力都集中在了北門,而東、西、南三門卻沒有安排兵力。

王威他們也趁著城內的混亂,憑藉着自己手下士兵的武藝,以一當十,我們終於裏應外合攻破了鄧城北門。

城內的荊州兵馬一看形勢不妙,抵擋不住從北門蜂擁而來的我方大軍,無奈之下從東西南三門潰逃而去。我下令騎兵追擊和一部分步兵追擊,剩下的一部分則參與滅火。大火一直燒到第二天的中午也勉強的撲滅了。而鄧城裏面卻也已經被燒的面目全非,到處是灰燼碎瓦了。天快黑的時候負責追擊的部隊才回來。

鄧城算是奪回來了,雖然現在它基本上已經是一座廢城,到處都是焦土,此後數年內都只能作為軍事堡壘使用,但是鄧城一縣我總算是奪回來了,也算是我開疆拓土的一項功績吧。

至於城池的恢復那就慢慢來,有了鄧城作為前線,再有宛城和其他六縣作為後援,足夠抵抗來自襄陽和樊城的進攻了。

在我領兵修建鄧城,從周圍幾縣調運糧草過來的時候,李典的援軍也抵達了宛城。但是讓我感覺奇怪的卻是他的援軍竟然只有一萬人。這與我預想的有很大差距。面對荊州五萬大軍氣勢洶洶的進攻,怎麼只派來一萬援兵呢?

而李典帶來的消息也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在我對戰蒯越的時候,河北袁紹、徐州呂布、淮南袁術、西涼馬騰竟然同時出兵駐紮在邊境。為了化解危機,丞相派出鎮北將軍曹洪領兵鎮守黃河邊上的官渡渡口,並派出謀士旬攸出使河北講和;向東派出使者加封了呂布的官職;向南派出鎮東將軍曹仁率領大兵進駐梁國的細陽城,屯兵芒碭山南麓,一方面阻擋徐州呂布向中原進軍的路線,一方面對淮南袁術的靈壁、下蔡構成威脅。鎮南將軍夏侯敦領兵進入汝南,對袁術的汝陰、潁上構成威脅。而鎮西將軍夏侯淵的部隊則開往洛陽三關。長安城有鍾繇鎮守,以抵擋馬騰的進犯。

正因為現在局勢的緊張,兵力緊缺,而劉表的荊州兵卻被我所阻,因此丞相也才放心的只派了李典一萬兵力來援助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蒼龍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蒼龍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一波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