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寒冬(下)

08、寒冬(下)

席空出一個位置,旁邊坐的是陳氏。陳氏見兩人出來,勾出一個欣慰的笑容,招着手道,「快過來,坐在我旁邊。」

論輩分這本該是蔡唁夫婦的位置,但兩人並不在意,只替妹妹感到高興。

蔡恆一共只納了一房妾氏,便是劉氏。共生有二男二女,最大的是女兒,叫蔡佩,只比蔡霓小兩歲,才華遠遠不及,長相也稍遜色。另一個女兒剛滿十歲,名字叫蔡茵,喜歡玩鬧,但不敢在陳氏面前放肆。此外便是兩個兒子,一個十二歲,叫蔡袞,倒是愛讀書,一向沉默寡言但不招人討厭。另一個年僅三歲,叫奶媽帶着,沒有帶進來。

而陳氏共有二男一女,除了蔡唁和蔡霓之外,還有個弟弟叫蔡晞,十一歲。蔡霓對弟弟一向疼愛,故而先向義宣介紹了,接着再一一介紹其他兄弟姐妹。

義宣跟着她指向誰頭便轉向誰,人家紛紛向他行禮,而他無動於衷。當蔡霓介紹完時他舒了口氣,肆無忌憚地道,「這麼多,真麻煩。」他從小慣了家裏只有自己一個,沒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現在突然對着這一大堆難免覺得不適。

眾人都是一怔,陳氏和劉氏的臉色都不太好看,蔡霓拉着他的衣袖道,「注意點。」

義宣突然現蔡佩正看着自己,問道,「你有事?」

蔡佩竟大膽地道,「姐夫真俊。

當日在城外姐夫以一敵百,又足見姐夫英雄氣概,只可惜爹爹和姐姐都只說姐夫的不好,依我說他們都看錯眼了。」

蔡霓瞪了她一眼,儘是厭惡之色,卻見義宣又不話,於是問道,「夫君,三妹在誇你,你怎麼看?」

義宣道,「很好。」

蔡霓又問道,「她還怪我對你不好。」

義宣道,「這不關她的事。」

蔡佩一臉尷尬,蔡霓道,「三妹聽到沒有,我夫君說這不關你的事。」

陳氏也白了劉氏一眼,冷冷地道,「自己的女兒要管好。」

劉氏不服,趁著蔡恆不在,更加肆無忌憚,回道,「我自己的女兒要不要管與姐姐無關,姐姐不要多管閑事。倒是你這個女婿,好生無禮,你的女兒也不會管管。」

陳氏正要火,被蔡霓拉住,勸道,不在,不要與她計較。」

義宣看得頗覺不適,一家子人爭爭吵吵的場面他從來沒有見過,不由得對蔡霓產生同情。於是當眾摟着她的肩,溫柔地道,答應你,以後絕不納妾。」

眾人一愣,蔡霓感動得熱淚盈眶,只是當着眾多人才強忍住沒有流出來。

陳氏和劉氏都很尷尬,義宣拉着蔡霓起來,彎身對着陳氏一拜道,「小婿向岳母大人問安。」陳氏忙以手相扶,說不盡的歡喜,又對他細細的打量。義宣又道,「不知岳父大人為何沒來?」陳氏回過神來道,「南邊各縣有盜賊聚眾作亂,佔了縣城,又連續打敗官兵,氣焰直逼鄱陽城,都尉王大人正找老爺商議對策,所以沒來。」

義宣一怔,來回踱了幾步,在尋思,眾人都看着他。過得些時,突然拉着蔡霓道,「你帶我去看看岳父。」又對陳氏作了一揖,快步出去了。

蔡霓問道,「爹正跟同僚商議大事,我們怎可前去打擾?」

義宣道,「他們必無應對之策,不信等下你看。」

蔡霓疑道,「那你有計策?」

義宣點頭,一臉的自信,問道,「你不信我?」

蔡霓道,當然信你……」又道,「剛才謝謝你。」

義宣道,「不必客氣,不過你們為何要這樣勾心鬥角呢?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事不可以商量?」

蔡霓一臉的無奈,說道,「你父親從來就只有你母親一個妻子,你又無兄弟姐妹,當然用不着像我和我娘一樣,事事都要跟人家計較。」

義宣怔道,「所以你才不准我納妾是不是?」

蔡霓道,「你知道,又何必故問?」

義宣道,「那我都已經向你保證過了,還不放心么?」

蔡霓道,「正因為放心,所以才要謝你啊!」

蔡霓道,「你跟你三妹經常吵架?」

蔡霓道,「我不喜歡她,從來很少跟她說話的。她跟她的母親一樣,都見不得我和我娘好,你以後不要理她,我的兄弟姐妹當中,只有哥哥和五弟和我好的。」

義宣道,「蔡袞好像不惹人討厭。」

蔡霓道,「不惹人厭你也不能對他太好,我不喜歡的。」

義宣一笑,不覺間已經走到蔡恆議事的地方,義宣把要去通報的人叫住,帶着蔡霓一聲不響地闖了進去。都尉王紹一驚,喝道,「大膽!你是何人,竟敢擅闖議事廳?」

蔡恆忙道,「王大人息怒,他是我的郎婿。」又對義宣道,「為何不叫人通報一聲就擅自闖了進來?」

義宣恭敬有禮,對着蔡恆一拜,叫聲「岳父。」又向王紹道,「晚輩桓義宣見過王都尉。」

蔡恆見女兒也在,就道,「阿霓,你為何也不阻攔你的夫君,反而還要跟着他胡鬧?」

義宣道,「不關娘子的事,請岳父不要怪她。」

王紹眼裏已經儘是厭煩,對蔡恆道,「蔡大人,事情緊急,我們還是以正事為重。」

蔡恆當即下了逐客令,向外面叫道,「來人!快送姑爺和小姐回去。」

義宣叫道,向王紹道,「王大人是武官,可知道領兵打仗最重要的是什麼?」

王紹冷哼道,「自然是勇氣和謀略。」

義宣逼視着他道,「由此見得,王大人不懂領兵。」

王紹怒道,「無知小兒!也配與我說話?」

蔡恆也怒喝道,「不得不禮!」板着臉對蔡霓道,「還不快拉你丈夫回去?」

蔡霓大驚,拉着義宣道,「夫君,我們快走吧。」

義宣不走,對蔡恆道,「岳父縱是看不起我,也該看在我父親前大將軍的面子上,讓我把話說完。」

王紹一驚,把目光轉向蔡恆,「他是桓氏之後?」

蔡恆點頭,覺得奇怪,不知義宣有何話說。就以商量的口氣對王紹道,「王大人,不如先看看他說得如何,若說得不好,我必會收拾他。」

王紹當即沒有了異議。

義宣朗聲說道,「為將者,最貴能忍,而王大人不及我言語便怒而不聞,是不能忍,戰則必敗。」

王紹面有愧色,說道,「你竟是有備而來。」

義宣道,「南縣之亂其禍源出無道。我國連年飢荒,而朝廷卻重稅繁役,使民不聊生,是為無道,以至官逼民反。為今應對之計在於守而不在攻,守者,一則在於倉廩,倉廩實而民必不反,二則在於民心,殺戮必使民心不服,所以請兩位大人不要一味以兵鎮壓。」

王紹道,「不以兵鎮壓,又何以平亂?」

義宣問道,「不知王大人手中有多少兵馬?」

王紹道,「合郡之兵,原有萬餘,然日前連連敗績,折損只剩下七千餘眾。」

義宣道,「那鄱郡各縣共有多少百姓?」

王紹道,「有民數十萬。」

義宣道,「若是反賊在所奪縣中開倉濟荒,使得四方數十萬百姓都去依附,王大人的七千甲兵對數十萬如何?」

王紹愣道,「自是不及。」

義宣道,「所以,城郭兵甲都不足以應對,唯有在四方尚未依附賊兵之前,先運各未失之縣的官糧到鄱城,以開倉振災,使四方歸依。這樣,縱是反賊再攻下幾座縣城,而不得民心,這時再向州府請援兵共擊之,先以勸降,不降則戰,方為仁義之舉,可使四方誠服。」

蔡恆和王紹相視,都是點頭。王紹心中暗嘆,不愧為將門之後!說道,「蔡大人,依你所見如何?」蔡恆早已歡喜之極,覺得剛才錯怪了義宣,對他表示歉意。對王紹道,「我看郎婿的策略很好,不知道王大人是否還另有高見?」

王紹道,「令坦高才,王某心服口服。」

義宣不怕他不服,說道,「謝王大人。」

依義宣之計,又經蔡王兩人仔細商議了許久,最終決定王紹即刻前去各縣運糧,而蔡恆留在城中加強防備,先以鄱陽城之糧振濟災民,並出榜安撫民心。

王紹去,蔡恆又對義宣大加讚賞,蔡霓也高興得笑了起來,臉上洋溢着幸福。

而義宣說道,「岳父,小婿還有一事要說。」

蔡恆道,講,我細聽。」

義宣道,「小婿以為,如今奕稀為太子,日後必生禍亂。

而岳父身為鄱陽郡守,應該忘記在京為官時的不得志,以一郡百姓為重,勵精圖治,施以仁義之道,使百姓歸心,從而興農桑,郡縣安穩。

又應加緊修築城郭,勸民入伍以壯實力。如此,縱是天下大亂,岳父擁一郡之兵萬餘眾,進可以圖一番大事業,退則可以保得一方平安,造福於百姓,豈不比在京城裏只為皇帝一個人勞心要有意義得多?」

蔡恆恍若洗腦,之前因被謫而起的煩惱頓然無存,覺得義宣所言實在妙極。

嘆道,「郎婿見地之深,我輩都不及啊!」

義宣道,「岳父過獎,小婿只是粗識大略,而其中行事細節之處還需要有高人策劃,岳父還應儘快搜羅才俊以為已用。」

蔡恆皺起了眉頭,「才俊非草木,豈能那麼容易得之?」突然又道,「前護我回來上任的甄栩甄公子可是郎婿的兒時好友?」

義宣知道他的意思,說道,是,請岳父怒小婿無能為力。」

蔡恆略有失望,隨後看着義宣,眼睛裏有某種期待。義宣從他的眼神里不難讀到他的內心想法,尋思片刻,說道,「岳父……若沒其他事情,我先和娘子回去,明日再來給岳父請安。」

蔡恆,唉嘆一聲,揮了揮手。義宣牽着蔡霓出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香釵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香釵記
上一章下一章

08、寒冬(下)

%